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南民俗体育“福文化”的内涵阐释与创新发展
1
作者 王念龙 孙宏磊 林雯 《体育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8-14,45,共8页
民俗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福文化”的共同记忆与价值诉求,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等,剖析闽南民俗体育“福文化”的内涵,并据此提出创新发展路径。闽南民俗体育蕴含... 民俗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福文化”的共同记忆与价值诉求,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等,剖析闽南民俗体育“福文化”的内涵,并据此提出创新发展路径。闽南民俗体育蕴含着求福禳灾的祭祀仪式、祈福庇佑的民间信仰、福泽后代的精神力量、有福同享的团圆情结、福地洞天的生命礼赞等文化内涵,为实现闽南民俗体育“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提出扎根学校教育、强化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海外传播交流的闽南民俗体育“福文化”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中华民族“福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文化 闽南文化 民俗体育
下载PDF
福建民间神灵故事中的“福”文化元素探析
2
作者 连晨曦 龚奕帆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96-102,共7页
论述福建民间神灵故事发展历程,探讨福建民间神灵故事与“福”文化之间的渊源与联系。指出福建地区的民间神灵故事是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见证,蕴含了大量“福”文化元素,具有值得重视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有助于拓展中华... 论述福建民间神灵故事发展历程,探讨福建民间神灵故事与“福”文化之间的渊源与联系。指出福建地区的民间神灵故事是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见证,蕴含了大量“福”文化元素,具有值得重视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有助于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神灵 民间故事 “福”文化
下载PDF
论“徐芾东渡”故事与张炜的长篇小说创作
3
作者 张相宽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张炜主张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应该向民间口头文学汲取营养,徐芾东渡故事这一民间口头文学资源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得到了独特运用。从小说发生学的意义上来看,徐芾东渡故事是张炜小说的叙事动力,是张炜小说主人公的精神支柱和研究对象,是小说... 张炜主张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应该向民间口头文学汲取营养,徐芾东渡故事这一民间口头文学资源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得到了独特运用。从小说发生学的意义上来看,徐芾东渡故事是张炜小说的叙事动力,是张炜小说主人公的精神支柱和研究对象,是小说情节往前推进的依据。徐芾东渡故事在张炜小说中的存在既笼罩全篇,又具体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它的存在形态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由叙述者叙述,二是在古歌中呈现,三是在其他人物的“作品”中呈现。因与现实的密切关联,徐芾东渡故事的运用使得张炜小说主题的表达具有强烈的隐喻性质。中国口头文学元素赋予张炜小说创作鲜明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出民间口头文学传统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长篇小说 徐芾东渡 民间口头文学
下载PDF
基于乐种的传统回响——由傅利民的《中国民族器乐配器教程》引发的思考
4
作者 郭红喜 傅聪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傅利民教授的《中国民族器乐配器教程》是第一部真正在中国传统乐种学的基础上,以各乐种较稳固的民间乐队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的目标集中在乐器本身的文化性能与编配艺术上的教材,是乐种音乐本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拓展。民间属性是这本教材... 傅利民教授的《中国民族器乐配器教程》是第一部真正在中国传统乐种学的基础上,以各乐种较稳固的民间乐队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的目标集中在乐器本身的文化性能与编配艺术上的教材,是乐种音乐本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拓展。民间属性是这本教材的底色,在结构与编写中既有经典方法的借鉴,又有另辟蹊径的创新,其中翔实具体的典型案例分析为教学和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参考资源。这对中国传统乐种学的继承与发展无疑有着推动实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利民 民族器乐配器 乐种 学术价值 教育价值
下载PDF
俗赋嬗变刍论(上)——从“但见”、“怎见得”说起 被引量:5
5
作者 毕庶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10,共10页
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独立的形式存活于民间。然而,似... 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独立的形式存活于民间。然而,似乎自唐开始,俗赋便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形态,从而,变成始自宋元,而成熟于明代,繁盛于长篇章回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之中的俗赋。讲唱文学中俗赋的发现将大大有益于对赋本体及秦杂赋的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见 领起语 俗赋
下载PDF
俗赋嬗变刍论(下)——从“但见”、“怎见得”说起 被引量:3
6
作者 毕庶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在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中,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 在考察《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及"三言二拍"等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中,我们发现了"但见"、"怎见得"等领起语与俗赋之间深厚的血缘关系。在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应归属俗赋。先秦至唐,俗赋仍以独立的形式存活于民间。然而,似乎自唐开始,俗赋便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形态,从而,变成始自宋元,而成熟于明代,繁盛于长篇章回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之中的俗赋。讲唱文学中俗赋的发现将大大有益于对赋本体及秦杂赋的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见 领起语 俗赋
下载PDF
《西藏赋》民俗述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军 刘延琴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3-99,共7页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民族与民俗特色在光绪九年(1883)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本文就《西藏赋》所涉及的岁时节日、历法习俗、人生礼仪、民间贸易、物质生产、部落...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民族与民俗特色在光绪九年(1883)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本文就《西藏赋》所涉及的岁时节日、历法习俗、人生礼仪、民间贸易、物质生产、部落组织等民俗,进行了述考,这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清代西藏的民俗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赋》 《西藏赋》 民俗
下载PDF
厚积出新 蕴赋史于评注 言而有征 拓《赋彚》乎选篇——读《历代赋评注》 被引量:3
8
作者 毕庶春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9-93,共5页
《历代赋评注》具有三大特色:厚积、出新、蕴赋史于评注。旨在创新,赋予新的时代特色,结晶人们对辞赋新的认知,新的理念,结晶前哲、时贤治赋的心得和新的科研成果,荟萃名篇佳作,从而,使其成为既是集大成的里程碑,又成为能启迪新探索,激... 《历代赋评注》具有三大特色:厚积、出新、蕴赋史于评注。旨在创新,赋予新的时代特色,结晶人们对辞赋新的认知,新的理念,结晶前哲、时贤治赋的心得和新的科研成果,荟萃名篇佳作,从而,使其成为既是集大成的里程碑,又成为能启迪新探索,激励学者长足奋进的新平台。这些,都充分体现于《历代赋评注》的选篇和评论之中。这正是《历代赋评注》"选者的眼光"和学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赋评注》 古赋 俗赋
下载PDF
《新疆赋》民俗述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4-18,共5页
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民族与民俗特色而在光绪九年(1883)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论文就其中《新疆赋》所涉及的新疆民俗,进行了较为详细论述考,如民居、园艺... 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民族与民俗特色而在光绪九年(1883)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论文就其中《新疆赋》所涉及的新疆民俗,进行了较为详细论述考,如民居、园艺业、物产、商贸、岁时节日、礼乐教化等方面,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清代新疆的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赋》 《新疆赋》 民俗
下载PDF
“跳马伕”舞的体育价值与文化传承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坚 朱志翔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29-30,共2页
"跳马伕"是江苏如东地区的民间舞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介绍了该舞蹈具有神秘和传奇色彩的文化历史背景,指出了制约这一艺术珍品传承的若干因素,并提出要积极开发"跳马伕"舞蹈的体育健身价值,以拓宽... "跳马伕"是江苏如东地区的民间舞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介绍了该舞蹈具有神秘和传奇色彩的文化历史背景,指出了制约这一艺术珍品传承的若干因素,并提出要积极开发"跳马伕"舞蹈的体育健身价值,以拓宽其文化历史内涵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马伕 民间舞蹈 体育健身 传承 价值
下载PDF
以赋为词:柳永的市井之“俗”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雪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5-257,共3页
"以赋为词"作为柳永作词的一个重要手法,与"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民间,其受市井俗文学的影响具有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另一方面,受市井俗文学影响的"以赋为词",又使得柳永一... "以赋为词"作为柳永作词的一个重要手法,与"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民间,其受市井俗文学的影响具有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另一方面,受市井俗文学影响的"以赋为词",又使得柳永一部分词作因词境的直露浅切、结构的平铺陈列而具有"俗"的特点。"以赋为词"正是沟通市井俗文学与柳永俗词的一个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赋为词 市井俗文学 俗词
下载PDF
《诗经》修辞手法在壮族山歌的表现及积极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明光 蒋玲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5-87,共3页
《诗经》赋、比、兴、重章叠句等修辞手法在壮族《孝丧》《风吹苇叶相交连》《唱段情歌给妹听》等山歌中的运用对壮族山歌的歌词表达、用词、用句、演唱方式等都产生巨大影响,对歌手创造山歌时的创新与保持山歌特色具有一定的影响。&qu... 《诗经》赋、比、兴、重章叠句等修辞手法在壮族《孝丧》《风吹苇叶相交连》《唱段情歌给妹听》等山歌中的运用对壮族山歌的歌词表达、用词、用句、演唱方式等都产生巨大影响,对歌手创造山歌时的创新与保持山歌特色具有一定的影响。"赋"对保持少数民族真实历史及原生态山歌,具有积极作用。"比"增强了山歌的生动与鲜明性,提升了壮族山歌的文学价值。"兴"增强了山歌的描写范围与趣味性,提升了壮族山歌的艺术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山歌 《诗经》 重章叠句
下载PDF
千古绝唱 异曲同工——《陌上桑》《木兰辞》艺术特色之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基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4-56,共3页
《陌上桑》与《木兰辞》是乐府民歌中的奇葩,千古流传,经久不衰。文章从民歌主题、人物形象、结构、语言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两篇经典作品殊途同归的艺术魅力,彰显了我国古典文学中传统写作手法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乐府民歌 陌上桑 木兰辞 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下载PDF
高屋建瓴 切中肯綮——《读赋献芹》序
14
作者 万光治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1-34,共4页
赵逵夫的《读赋献芹》收录历年赋学论文,其中既有宏观的考察,也有个案的研究,内容颇具分量,书名却很谦逊。逵夫考察赋文学的产生与流变,往往高屋建瓴,切中肯綮。透过逵夫于辞赋个案的研究,尤能见出其文史结合,探究历史真相的用心。《读... 赵逵夫的《读赋献芹》收录历年赋学论文,其中既有宏观的考察,也有个案的研究,内容颇具分量,书名却很谦逊。逵夫考察赋文学的产生与流变,往往高屋建瓴,切中肯綮。透过逵夫于辞赋个案的研究,尤能见出其文史结合,探究历史真相的用心。《读赋献芹》,彰显出逵夫的治学特点在于,他在传世文献而外,很重视把出土文献、口传文献、历史遗存乃至民俗文化遗存纳入视野,加以综合的考察和判断,故其研究具有罕见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依据大量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为赋体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两个重要的成果:其一,确定了先秦俗赋的赋文学史地位;其二,梳理出了俗赋自先秦至唐的发展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逵夫 辞赋 俗赋
下载PDF
民间“做保福”习俗的现代转型与当下功能——基于广西博白县的调查
15
作者 于语和 何丽琼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102,共7页
"做保福"是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习俗在北方和南方地区发生巨大分野:北方地区的"做保福"习俗逐渐消失殆尽,而南方地区"做保福"习俗发生合乎时代潮流的转型。对南方现存"做保福&qu... "做保福"是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习俗在北方和南方地区发生巨大分野:北方地区的"做保福"习俗逐渐消失殆尽,而南方地区"做保福"习俗发生合乎时代潮流的转型。对南方现存"做保福"习俗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存和利用民俗文化,推动基层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保福” 民俗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清代边疆的民俗信仰——以《西藏等三边赋》为中心
16
作者 李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最早当在光绪九年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此三赋所记述的边疆民俗信仰,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色彩,如西藏的各种驱鬼(怪)、驱邪以及各种占卜术,黑龙江的各种神...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最早当在光绪九年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此三赋所记述的边疆民俗信仰,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色彩,如西藏的各种驱鬼(怪)、驱邪以及各种占卜术,黑龙江的各种神灵崇拜和祭祀,新疆的禳灾、祛邪及各种神灵祭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赋》 《西藏赋》 《卜魁城赋》 《新疆赋》 边疆舆地赋 民俗信仰
下载PDF
陇南民歌与先秦风土歌谣——西汉水上游民俗文化对秦早期文化的接受与诠释之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江英 《民族艺林》 2018年第3期122-128,共7页
根植于西汉水上游的陇南民歌(山歌)内容庞杂,主题丰富,感情真挚,真切反映了礼县群众的日常生活、劳动场景和精神面貌。由于受西汉水上游特殊地域和秦文化的影响,这些民歌继承、诠释了秦早期文化,尤其是先秦风土歌谣的传统,大量运用了《... 根植于西汉水上游的陇南民歌(山歌)内容庞杂,主题丰富,感情真挚,真切反映了礼县群众的日常生活、劳动场景和精神面貌。由于受西汉水上游特殊地域和秦文化的影响,这些民歌继承、诠释了秦早期文化,尤其是先秦风土歌谣的传统,大量运用了《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是继承先秦文学"诗言志""缘情而发""兴观群怨"文化传统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民歌 秦文化 西汉水上游 土风歌谣 赋比兴 诗言志
下载PDF
民间医技——脏腑点穴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景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有效地利用'绿色医疗手段'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是医务界值得研究的一项大课题。这里介绍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民间医技——脏腑点穴法。1 脏腑点穴法的由来脏腑点穴法简称脏腑点穴。据说,此法源于道家,后传入民间。至于此法为何人所创... 有效地利用'绿色医疗手段'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是医务界值得研究的一项大课题。这里介绍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民间医技——脏腑点穴法。1 脏腑点穴法的由来脏腑点穴法简称脏腑点穴。据说,此法源于道家,后传入民间。至于此法为何人所创,是否源于道家,何时传入民间,尚待考证。但此疗法与医学、武术皆有密切关系则是毫无疑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医技 脏腑点穴法 中医 泄浊扶正手法
下载PDF
汉代器物赋初探
19
作者 王海燕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9-103,共5页
汉代器物赋是汉赋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大量散佚。本文在统计汉代器物赋留存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器物赋的内容,进而探讨这些作品与汉代民俗、汉代人思想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汉代器物赋的修辞手法及其在赋史上的价值... 汉代器物赋是汉赋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大量散佚。本文在统计汉代器物赋留存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器物赋的内容,进而探讨这些作品与汉代民俗、汉代人思想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汉代器物赋的修辞手法及其在赋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器物赋 风俗文化
下载PDF
仪式传播: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究——基于横县伏波庙会文化传播的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广圣 卢文凤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0-15,共6页
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庙会文化,是研究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维。从仪式传播视角对其察发现,庙会不仅是传递或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且是将民众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共同参加的一种仪式,以完成"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 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庙会文化,是研究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维。从仪式传播视角对其察发现,庙会不仅是传递或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且是将民众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共同参加的一种仪式,以完成"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为使地方民俗文化能有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经济;重视庙会文化内涵建设,培育文化品牌;增强文化开放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对民间信仰文化载体的保护和拓展;完善庙会文化研究机制,增加传播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传播 民俗文化 庙会文化 伏波庙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