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乃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探析
1
作者 陈利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1-84,共4页
曹乃谦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作家,他的作品融入了对雁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书写,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曹乃谦对民俗文化的书写主要集中在有形的物质民俗、心意信仰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方面。在作品中书写民俗文化,不仅具有美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曹乃谦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作家,他的作品融入了对雁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书写,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曹乃谦对民俗文化的书写主要集中在有形的物质民俗、心意信仰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方面。在作品中书写民俗文化,不仅具有美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对小说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乃谦 民俗文化 民间信仰 习俗
下载PDF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融合与当代价值探析
2
作者 杨文军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5期68-76,共9页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渊源深厚,是闽台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蕴含着两地乡亲之间的特殊情感、心理慰藉与心灵寄托,深刻影响两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闽台妈祖信俗文化交流的热络,并形成两...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渊源深厚,是闽台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蕴含着两地乡亲之间的特殊情感、心理慰藉与心灵寄托,深刻影响两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闽台妈祖信俗文化交流的热络,并形成两岸交流的“妈祖模式”,留下闽台妈祖信俗文化融合的历史印象,成为两地特殊的历史记忆。当前,妈祖信俗文化已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纽带,也是闽台民间信俗文化融合的重要内容,具有增进台湾地区同胞文化认同、探索融合新模式、推动台湾地区同胞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共建精神家园、促进妈祖信俗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 妈祖信俗文化融合 融合方式 历史记忆 当代价值
下载PDF
粤西妈祖信俗文化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淦凌霞 徐超 文豪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6-120,126,共6页
妈祖源自福建地区,妈祖信仰自宋朝从福建传入广东,形成粤西地区的信仰习俗。通过实地调研,探讨粤西地区妈祖信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将湛江妈祖信俗和阳江妈祖信仰进行对比,分析粤西妈祖信俗文化在信众规模、传入方式、祭拜方式和祭拜... 妈祖源自福建地区,妈祖信仰自宋朝从福建传入广东,形成粤西地区的信仰习俗。通过实地调研,探讨粤西地区妈祖信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将湛江妈祖信俗和阳江妈祖信仰进行对比,分析粤西妈祖信俗文化在信众规模、传入方式、祭拜方式和祭拜场所方面的地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 民俗 妈祖信俗 发展演变 地区差异性
下载PDF
客家“拜契母”习俗与信仰
4
作者 陈丽娟 钟庆禄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客家“拜契母”习俗本质上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转移命相的育儿民俗经验和信仰,是护佑孩子健康成长的一道心理防线。其形成源于客家人聚居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崇鬼尚巫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客家人养儿育女过程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与威胁的生存哲... 客家“拜契母”习俗本质上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转移命相的育儿民俗经验和信仰,是护佑孩子健康成长的一道心理防线。其形成源于客家人聚居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崇鬼尚巫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客家人养儿育女过程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与威胁的生存哲学与策略,以及客家人以鬼神信仰为中心的世界观,饱含了天下父母期盼儿女健康成长的真挚情感和美好心愿,具有普遍的民俗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拜契母习俗 育儿经验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教育常识概念辨析——基于分析教育哲学的视角
5
作者 徐乐乐 韦祥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26,共16页
教育常识是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人所共有的、经常并持续起作用的关于教育的认识。教育常识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是深入理解教育常识的三个方面。教育常识的世界观呈现了个人对教育世界一般的、总体的理解,这种一般性理解并未得到... 教育常识是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人所共有的、经常并持续起作用的关于教育的认识。教育常识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是深入理解教育常识的三个方面。教育常识的世界观呈现了个人对教育世界一般的、总体的理解,这种一般性理解并未得到深入反思,却直接影响着普通人(尤其是未受专业教育学训练的人)的教育行为;教育常识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人依据教育常识实施具体教育行为的思考方式,显然这种思考方式会受到教育常识世界观的影响,同样是缺少反思的;教育常识的价值规范统摄着教育常识的世界观以及思维方式,它体现了教育常识背后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教育常识。教育常识的世界观具有重复性、给予性、非批判性、非系统性、矛盾性、差异性的特征。教育常识的思维方式具有非此即彼、简单归纳、模仿、类比和过分一般化的特点。教育常识的价值规范体现为有限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僵化性和保守性、两极对立化的特点。为了更加系统地理解教育常识,需要辨析教育常识与其相似概念的差异,通过辨析教育常识与民间教育学、默会知识、教育习俗、教育民俗、教育习惯、教育信仰的异同,可以系统地了解教育常识在诸多相似概念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常识 分析教育哲学 民间教育学 默会知识 教育习俗 教育民俗 教育习惯 教育信仰
下载PDF
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俊领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学界对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当前在研究的推进上遇到了"瓶颈",这主要表现为视野狭窄、成见较多、自说自话等。为突破此"瓶颈",需要在理论方面讨论如下问题:其一,民间信仰是民俗还是... 学界对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当前在研究的推进上遇到了"瓶颈",这主要表现为视野狭窄、成见较多、自说自话等。为突破此"瓶颈",需要在理论方面讨论如下问题:其一,民间信仰是民俗还是风俗、礼俗;其二,民间信仰是不是"迷信";其三,民间信仰是不是宗教;其四,如何对民间信仰进行跨学科研究。厘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更准确的认识与把握民间信仰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角色、作用及其变迁,而且可以促进民间信仰研究的跨学科交流与对话,突出其对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礼俗 民俗宗教 迷信 社会史 跨学科
下载PDF
明清时期雁北地区的龙王信仰与民俗活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鹏龙 李富华 陈纪昌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8-41,共4页
明清时期,雁北地区龙王信仰的兴盛展现了该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显示出这一时期社会环境变动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对该区域龙王信仰兴盛缘由、分布区域和相关民俗活动的探讨,对研究该区域环境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明清 雁北 龙王信仰 民俗活动
下载PDF
试论当代民间信仰的变迁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瑶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112-115,共4页
当代社会,传统的民俗文化正经历着剧烈的变迁,许多民俗文化现象以极快的速度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而民间信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复兴的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民间信仰出现了时代性的变化:个性化神灵的锐减;普世化;市场经济行为的大量... 当代社会,传统的民俗文化正经历着剧烈的变迁,许多民俗文化现象以极快的速度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而民间信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复兴的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民间信仰出现了时代性的变化:个性化神灵的锐减;普世化;市场经济行为的大量渗入。民间信仰的当代变迁符合民俗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复兴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为文化特性的保持提供一定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民俗 神灵崇拜 文化变迁
下载PDF
民间送子观音信仰的形成及其习俗 被引量:6
9
作者 周秋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3-16,共4页
中国文化中历来就有"重生""贵生"的思想,由此在民间形成了庞杂的生育神信仰。古印度的观音信仰中本来就有"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的内涵,传入中国以后,迅速与中国文化中的生育文化交融、叠合,观音送子的功... 中国文化中历来就有"重生""贵生"的思想,由此在民间形成了庞杂的生育神信仰。古印度的观音信仰中本来就有"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的内涵,传入中国以后,迅速与中国文化中的生育文化交融、叠合,观音送子的功能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观音信仰的主要功能之一,并形成了专职的形象——送子观音。随着送子观音信仰的不断传播,在各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送子观音信仰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送子观音 习俗 世俗化
下载PDF
试析民间信仰在日本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建科 《东疆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1-7,111,共7页
日本的民间信仰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传承而积淀为日本宗教信仰体系的"基层",构成了日本人信仰生活的"原风景",成为日本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并体现在日本人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 日本的民间信仰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传承而积淀为日本宗教信仰体系的"基层",构成了日本人信仰生活的"原风景",成为日本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并体现在日本人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可以在理清日本学术界有关"民间信仰"的含义与所指的基础上,梳理日本民间信仰与民俗宗教的关系,从而归结出民间信仰在日本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宗教 民间信仰 民俗宗教 新兴宗教
下载PDF
辰州傩戏的民俗文化特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文华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9,共3页
辰州傩戏是辰州民俗文化的积淀与浓缩,具有敬奉祖先、崇信神灵等民间信仰文化的特质,具有生、寿、婚、丧等人生礼仪习俗的文化特质,以及犁田插秧、伐木建屋、锄茶收麦等生产习俗的文化特质。总之,辰州傩戏具有深刻丰富的民俗学文化内涵... 辰州傩戏是辰州民俗文化的积淀与浓缩,具有敬奉祖先、崇信神灵等民间信仰文化的特质,具有生、寿、婚、丧等人生礼仪习俗的文化特质,以及犁田插秧、伐木建屋、锄茶收麦等生产习俗的文化特质。总之,辰州傩戏具有深刻丰富的民俗学文化内涵,是系列民俗内容与人音乐舞蹈形式再现出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州傩戏 民俗 信仰 风俗 生产劳动
下载PDF
民国“盗跖”河神化与泰山民间意识的演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俊领 张琰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3-29,共7页
"盗跖"在清代被民间社会塑造为神灵,私祀于泰山,一度与官方河神金龙四大王产生关联。民国时期,由于泰山民间的"常门"信仰与扶乩降神的特殊因缘,作为"盗跖"化身的灵蛇"柳大王"代替了金龙四大王... "盗跖"在清代被民间社会塑造为神灵,私祀于泰山,一度与官方河神金龙四大王产生关联。民国时期,由于泰山民间的"常门"信仰与扶乩降神的特殊因缘,作为"盗跖"化身的灵蛇"柳大王"代替了金龙四大王谢绪,成为当地两座新修"大王庙"的唯一河神。这种基于"盗跖"信仰习俗的民间意识隐含着与鬼神交通的宗教情怀,但其并不认同也无意对抗国家权力与主流文化符号。尽管其一直没有得到文化精英与国家政府的认可,但却具有地方日常生活的自洽性,并非完全的"盗跖"活动。泰山河神角色从官到民的地方性转换表明,普通民众在处于社会弱势而又缺少社会保障的情况下,通常会借用扶乩降神的传统与仪式以应对日常生活的部分风险与困境,并积极寻求群体利益的代言人和地方共享的信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跖 泰山 大王庙 金龙四大王 民间意识 民俗宗教
下载PDF
闽南粵东有关宋末民间传说及其信仰习俗 被引量:2
13
作者 连心豪 《海交史研究》 2016年第1期27-37,共11页
在闽南粤东,宋末历史遗迹广泛分布,其传说流传甚广。闽南粵东人民深切景仰怀念宋末忠臣烈士的崇高气节,由此形成了种种纪念宋末忠臣烈士的特殊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留传至今。其中包含着闽南粤东"海上丝绸之路"信息的蛛丝马迹。
关键词 闽南粤东 宋末 民间信仰 信仰习俗
下载PDF
桂东南客家民间舞蹈与民间信仰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庆彬 庞梅 肖起清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4-18,共5页
民间舞蹈是体育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母题,而民间信仰是许多民间舞蹈的重要精神支撑。本文对流传于桂东南客家聚居区的民间舞蹈与民间信仰进行调查整理,为桂东南客家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提供依据,为扩充当地学校的体育、... 民间舞蹈是体育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母题,而民间信仰是许多民间舞蹈的重要精神支撑。本文对流传于桂东南客家聚居区的民间舞蹈与民间信仰进行调查整理,为桂东南客家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提供依据,为扩充当地学校的体育、舞蹈等教学资源提供参考资料。研究认为:在桂东南客家聚居区流传的民间舞蹈有舞龙、舞狮、舞麒麟、舞春牛、跳禾楼、采茶舞、竹马舞、跳傀僮、打杯舞等,桂东南客家信仰有神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圣贤崇拜等;民间信仰是解读客家民间舞蹈内在精神的钥匙;客家民间舞蹈需要外界的包容,也需要客家人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民间舞蹈 民间信仰 民俗 桂东南
下载PDF
晋东南一带炎帝历史传说、民俗文化考释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文宜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23,共5页
炎帝研究关系到中国文明史认识。为文献所限,目前史学界有关炎帝活动史、地、影响等研究远未反映炎帝历史文化的全部。事实上,山西晋东南羊头山周边地区遗有大量密集的炎帝古迹、陵庙群落、碑刻等“文化遗留物”,是史书中难以见到的。... 炎帝研究关系到中国文明史认识。为文献所限,目前史学界有关炎帝活动史、地、影响等研究远未反映炎帝历史文化的全部。事实上,山西晋东南羊头山周边地区遗有大量密集的炎帝古迹、陵庙群落、碑刻等“文化遗留物”,是史书中难以见到的。在实地考察和民间访谈的基础上,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视角就这一带的炎帝传说、民俗文化及其精神蕴涵可以作出新的考证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东南羊头山周边地区 炎帝文化遗存 历史传说 民俗信仰
下载PDF
“年”与■:汉藏民族的原始信仰及其民俗演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扎西东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81,共9页
在汉族地区有关"过年"的民俗传说故事中,"年"的核心意义是妖厉。因着藏汉民族所具有的亲缘之渊源关系,"年"和■两个字不但音读相同,而且"年"的妖厉意义与藏语■的意义也是重合的。汉族关于&qu... 在汉族地区有关"过年"的民俗传说故事中,"年"的核心意义是妖厉。因着藏汉民族所具有的亲缘之渊源关系,"年"和■两个字不但音读相同,而且"年"的妖厉意义与藏语■的意义也是重合的。汉族关于"过年"的传说与藏族对■的崇拜情况表明,"年"于汉族人的"集体无意识"里只有精怪的意义,并由敬畏"年"而演化为"过年"的节日岁时民俗,隐含敬畏、尊崇的信仰意义;在藏族,却由最初的精怪升华为神,并潜入到人们的意识深处,祭祀山神成为全民族普遍的民俗行为,明显地表现出敬畏、尊崇的信仰意义。一隐一显,乃两个民族信仰民俗的差异所在。由于对山神的崇拜和敬畏而产生、演化的种种禁忌民俗,和今日的生态保护理念"不谋而合",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 汉藏民族 原始信仰 民俗演化
下载PDF
共名制:民间信仰的另一种生存策略——对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一个“盘王大庙”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彬 陈德强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7-62,共6页
基于参与观察与个案访谈,采用民族志方法叙述了一个瑶族村落以"盘王大庙"之名来重建"仁王庙"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村民的支持、乡村精英的努力和政府的通融,是小传统与大传统发生碰撞时的文化表现,是为了缓解紧... 基于参与观察与个案访谈,采用民族志方法叙述了一个瑶族村落以"盘王大庙"之名来重建"仁王庙"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村民的支持、乡村精英的努力和政府的通融,是小传统与大传统发生碰撞时的文化表现,是为了缓解紧张关系的一种生存艺术,取名曰"共名制"。"共名制"与学界以往研究中的"双名制"、"借名制"均有所不同,它是以合法化仁王信仰为初衷而创造出的以一种合法信仰之名(盘王信仰)来容纳非法信仰(仁王信仰)的运作策略,导致最终结果是:在一个信仰之下实际共存着两套信仰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民间所谓的"一个牌子,两套人马"模式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共名制 大小传统 生存策略
下载PDF
试论民间信俗的社会价值及资源开发——以开漳圣王信俗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开漳圣王信俗作为民间信俗之一种,以初唐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开漳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开漳圣王陈元光祭祀为核心,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河南、福建、台湾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信仰习俗。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开漳圣王信俗作为民间信俗之一种,以初唐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开漳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开漳圣王陈元光祭祀为核心,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河南、福建、台湾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信仰习俗。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联谊及经济价值,开发其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弘扬民间信俗文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俗 开漳圣王信俗 社会价值 资源开发
下载PDF
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空间与权力走向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兆均 何志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5期77-84,共8页
民族地区是传统民间信仰文化的主要聚散地,随着时代及社会生境变迁,其信仰内涵、功能、仪式过程以及人群互动等都在发生显性或隐性变化。基于渝湘鄂界邻区域土家族村落民间信仰民俗现状梳理,发现其在内部物理空间和记忆空间博弈下显性... 民族地区是传统民间信仰文化的主要聚散地,随着时代及社会生境变迁,其信仰内涵、功能、仪式过程以及人群互动等都在发生显性或隐性变化。基于渝湘鄂界邻区域土家族村落民间信仰民俗现状梳理,发现其在内部物理空间和记忆空间博弈下显性强弱关系变化,以及外显表征为乡村关系网络重构和乡村权力结构调整,内涵逻辑实为乡村社会权力结构中宗族权力的式微和家庭权力的增长下宗族时代向家庭时代更迭的社会现实。基于民族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乡村社会权力结构演化探讨,有利于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及现实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村落 传统信仰民俗 空间变迁 宗族与家庭 权力结构
下载PDF
民间动物造型艺术与民俗活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民间动物造型不仅是一种民间美术,更是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上显示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丰富的民俗活动紧密联系着,本文主要分析了民间动物造型艺术与生产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俗和装饰游艺民俗的关系。
关键词 动物造型 生产民俗 人生礼俗 信仰民俗 装饰民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