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以强《春舞》中西方浪漫主义风格与中华传统民乐特色的融合与呈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伟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2-97,共6页
《春舞》是著名钢琴演奏家孙以强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钢琴独奏曲。《春舞》的结构是带复三部曲式,其优美的旋律、爽朗的节奏、绮丽的色彩、异域的风情都体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生动地表现了新疆人民的生活。本文研... 《春舞》是著名钢琴演奏家孙以强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钢琴独奏曲。《春舞》的结构是带复三部曲式,其优美的旋律、爽朗的节奏、绮丽的色彩、异域的风情都体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生动地表现了新疆人民的生活。本文研究中从《春舞》的内在艺术逻辑出发探究了作品的内在艺术表现,同时,以《春舞》为例,分析了钢琴与中国音乐结合的特色,最后,从《春舞》中探究了西方浪漫主义风格与中华传统民乐特色的融合,在展现《春舞》本身艺术逻辑的同时,对中西方艺术风格的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现阶段艺术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以强:《春舞》 中西方浪漫主义风格 中华传统民乐 融合与发展
下载PDF
中国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
2
作者 魏丽莉 魏晓莉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67-71,共5页
为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并推动中国流行音乐的创新发展,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了近百年来中国流行音乐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发展及创作特点,总结出流行音乐主要具有民族风、戏曲化和民间曲调三个特点。中国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为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并推动中国流行音乐的创新发展,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了近百年来中国流行音乐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发展及创作特点,总结出流行音乐主要具有民族风、戏曲化和民间曲调三个特点。中国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包括传统曲调、诗词及审美的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新世纪“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充分说明,传承与创新并行是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民族音乐文化 中国风
下载PDF
明清时期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
3
作者 杨善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I0002,共6页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 元代以后南北曲所用燕乐调在调名上与宋代是一致的,但其用于表明某种调高、调式的实质作用却在明初以后开始改变。到了清代同样的燕乐调,其宫调含义已然失去,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文人曲词创作由注重音乐的依腔填词而为脱离音乐的依律填词有关,其根本原因在于元明清时期以戏曲为主流的民间俗乐发展的要求。正是在俗乐发展的推动下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已有燕乐调终被后世广泛采用的工尺七调所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燕乐调 调名实质 曲词创作 俗乐发展
下载PDF
文化融合视野下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及创新转化研究
4
作者 李礼 《焦作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2-25,45,共5页
基于文化融合视角探讨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及其创新转化,在对民族音乐的传统与特点及流行音乐的兴起与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实践探索,包括音乐元素的融合方式、歌词内容的互融性、演唱方... 基于文化融合视角探讨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及其创新转化,在对民族音乐的传统与特点及流行音乐的兴起与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实践探索,包括音乐元素的融合方式、歌词内容的互融性、演唱方法的新颖运用以及民间音乐的创新改编等方面。最后,阐述了文化融合下的创新转化路径,涉及技术手段与表演风格的创新、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诠释以及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与实践,旨在深化对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认识,推动音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民族音乐 流行音乐 创新转化
下载PDF
先唐民歌英译文的音乐性研究
5
作者 呼媛媛 《语言教育》 2024年第4期12-23,33,共13页
先唐民歌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现在除了歌辞,曲调、乐器、舞蹈已不存在。其音乐性只能依附歌辞本身的内容、形式和韵律的音乐性而存在。先唐民歌口头文学的特征使其音乐性与古代诗歌的音乐性有所不同。英译时,应尽量保留先唐民歌独特的... 先唐民歌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现在除了歌辞,曲调、乐器、舞蹈已不存在。其音乐性只能依附歌辞本身的内容、形式和韵律的音乐性而存在。先唐民歌口头文学的特征使其音乐性与古代诗歌的音乐性有所不同。英译时,应尽量保留先唐民歌独特的音乐性。由于译者的审美情趣、学识积累、翻译动机和翻译目的等不同,先唐民歌英译文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特征。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书名英译选词的动机之源、文内注等副文本阐释再现先唐民歌演唱背景的方法,形式的建构再现先唐民歌程式结构和句式节奏的策略,以及挖掘译入语语言特色再现先唐民歌歌辞韵律的创译法,探寻先唐民歌英译文再现先唐民歌音乐性特征的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民歌英译 音乐性 内容 形式 歌词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音乐产业化研究
6
作者 洪梅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1-173,181,共4页
乡村是民间音乐发展、传承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乡村文明、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有效体现之一。民间音乐产业化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发展困境,例如,民间音乐传承人“断层”、现代音乐的冲击... 乡村是民间音乐发展、传承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乡村文明、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有效体现之一。民间音乐产业化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发展困境,例如,民间音乐传承人“断层”、现代音乐的冲击影响、难以满足群体精神文化需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音乐弘扬、传播、创新获得了较多的发展机遇和动力,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实施探索、讨论,推动其真正走向社会、市场,并与消费群体建立一种科学、良好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背景 民间音乐 产业化
下载PDF
“藏羌彝走廊”民间音乐老艺人口述史的文化记忆构建及文化内涵析释
7
作者 赵晓娜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藏羌彝走廊”民间音乐老艺人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其口述史料有着极其珍贵的社会历史价值。将民间音乐老艺人口述史置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域下,通过对民间音乐老艺人个人生活、从艺史、心灵史等自我表达的剖析,能够深入阐释其个... “藏羌彝走廊”民间音乐老艺人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其口述史料有着极其珍贵的社会历史价值。将民间音乐老艺人口述史置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域下,通过对民间音乐老艺人个人生活、从艺史、心灵史等自我表达的剖析,能够深入阐释其个人记忆中节庆仪式、音乐文本、文化场域三个要素构建文化记忆体系的内在机制和逻辑。民间音乐老艺人口述史中的“文化记忆”是“藏羌彝走廊”内群体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信仰体系、文化景观和音乐风格的再现,它引发了集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完成了历史记忆的持续保存。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藏羌彝走廊”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与交流创新,同时也丰富了音乐史学与口述史学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民间音乐老艺人 口述史 文化记忆:文化意义
下载PDF
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器乐教学的创新研究
8
作者 郎彩飞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校民族器乐教育教学的学术体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四个方面阐释了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民族器乐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学 民族器乐 教学创新
下载PDF
民俗文化视域下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研究
9
作者 王雨辰 侯方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桐城歌是安徽省桐城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对桐城歌的发展历史、音乐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桐城歌的地域性、叙事性... 桐城歌是安徽省桐城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对桐城歌的发展历史、音乐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桐城歌的地域性、叙事性、文学性进行论述,揭示其独特的音乐艺术特征。此外,桐城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也对其传承模式和推广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探寻其与当地民俗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对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的认识,还可以促进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桐城歌 音乐特征 传承
下载PDF
“女性弦友”视角下泉州南音民间社团发展转型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以惠安县惠女南音乐社为例
10
作者 胡水静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作为南音活动的重要空间和传承发展的活态载体,泉州南音民间社团是泉州南音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发展与转型的社会基础。本文以“女性弦友”为研究视角,以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惠安县惠女南音乐社为研究个案,结合“静态”的... 作为南音活动的重要空间和传承发展的活态载体,泉州南音民间社团是泉州南音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发展与转型的社会基础。本文以“女性弦友”为研究视角,以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惠安县惠女南音乐社为研究个案,结合“静态”的史料搜寻与“活态”的田野调查,深入探讨泉州南音民间社团的运作现状及发展与转型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弦友 南音民间社团 惠安县惠女南音乐社
下载PDF
音乐剧中舞蹈的存在方式、独特价值与创作思考
11
作者 陈煜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
音乐剧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等艺术要素的戏剧类型,音乐剧中的舞蹈具有促进情感互动与交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鲜明人物形象等价值。为了使舞蹈在音乐剧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提升其创编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结合... 音乐剧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等艺术要素的戏剧类型,音乐剧中的舞蹈具有促进情感互动与交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鲜明人物形象等价值。为了使舞蹈在音乐剧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提升其创编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结合不同语境创编舞蹈动作,展现特定内涵;二是注重舞蹈中主次关系的巧妙处理,做到相得益彰;三是注意舞蹈与其他表现载体的配合,增强戏剧效果;四是从民族舞蹈和地方舞蹈中汲取精华,凸显本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 表现载体 民族舞蹈 地方舞蹈 创编质量
下载PDF
“巢湖民歌”地域界属及音乐文化特征
12
作者 顾婷婷 李颖 王一鸣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巢湖民歌”虽为“巢湖”区域民歌,但其区域划分并不统一,是巢县民歌,巢湖地区民歌,还是巢湖流域民歌?“巢湖民歌”的地域界属,人们尚未形成趋同认识。基于自然、行政、文化三个方面梳理“巢湖民歌”区划的衍变过程,并结合人文、地理... “巢湖民歌”虽为“巢湖”区域民歌,但其区域划分并不统一,是巢县民歌,巢湖地区民歌,还是巢湖流域民歌?“巢湖民歌”的地域界属,人们尚未形成趋同认识。基于自然、行政、文化三个方面梳理“巢湖民歌”区划的衍变过程,并结合人文、地理、历史、方言等方面,通过音乐形态分析,探究“巢湖民歌”“和而不同”的音乐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县民歌 巢湖民歌 区划衍变 音乐文化特征
下载PDF
高校音乐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任务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欣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中华民族音乐作为各民族情感交流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音乐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为民族复兴伟业施展才华的时代新人,还应当肩负起强化“五个认同... 中华民族音乐作为各民族情感交流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音乐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为民族复兴伟业施展才华的时代新人,还应当肩负起强化“五个认同”、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民族音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出发,分析高校在音乐教学研究中的使命与任务,开拓高校音乐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让民族音乐教育在新时代更好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的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娟 耿楚萱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甘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等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其民间音乐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融、互通有无、共生共存共荣。本文着重从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共生的... 甘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等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其民间音乐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融、互通有无、共生共存共荣。本文着重从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共生的背景、表现特质、核心理念与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剖析,阐释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不断分化、融合和重构、再生的内在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缩影和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民族民间音乐 文化共生
下载PDF
凝结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以中秋民俗艺术的深层历史内涵与现代转化为例
15
作者 黄意明 孙伯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中秋节起源于月祭,月祭在世界各地早期均有发生,且多与“生殖崇拜”相联系,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但我国自周以来的官方月祭内涵已经从生殖崇拜转向了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尊重,并与礼乐文化及“阴阳”观念结合。除了官方祭月活动,中秋... 中秋节起源于月祭,月祭在世界各地早期均有发生,且多与“生殖崇拜”相联系,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但我国自周以来的官方月祭内涵已经从生殖崇拜转向了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尊重,并与礼乐文化及“阴阳”观念结合。除了官方祭月活动,中秋节的民俗仪式在形成过程中更多地受到民间信仰、神话传说及文人赏月活动的影响。“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是两个与中秋节密切相关的神话,它们在中秋民俗与信仰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考察中秋民俗,可以了解中国人信仰系统中某些美好的理念及长生久视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秋节的传统在当代社会受到了严重冲击,中秋节民俗仪式的重建活动需要抓住“团圆”“平等”“诗意”“生命感”四个核心内涵进行,同时利用当下发达的网络与社交媒体、教育戏剧等新手段进行推广,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俗 创造性转化 中秋节 神话 礼乐重建
下载PDF
蒙古族音乐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16
作者 伊旦扎布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1期66-68,共3页
传承和创新蒙古族音乐艺术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针对如何促进蒙古族民族音乐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蒙古族音乐形式及传承现状,研究蒙古族音乐传承保护存在的问题。针对传承保护手段有待革新,符合当代... 传承和创新蒙古族音乐艺术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针对如何促进蒙古族民族音乐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蒙古族音乐形式及传承现状,研究蒙古族音乐传承保护存在的问题。针对传承保护手段有待革新,符合当代大众审美趋势的创新作品较少等现象。文章从创新传播方式、传承保护手段、创新曲目创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音乐艺术 传承 创新发展
下载PDF
白字戏乐语中的锣鼓乐形态与做乐
17
作者 张毅 萧梅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在海陆丰地区的白字戏打击乐乐人口中,有一套包括行话、术语、口诀、谚语在内的民间乐语。围绕这些乐语不断展开追问便会发现,乐人早已用这些乐语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地方音乐的深层文化特征。中国许多地区的戏曲锣鼓及民间乐种中都存在类... 在海陆丰地区的白字戏打击乐乐人口中,有一套包括行话、术语、口诀、谚语在内的民间乐语。围绕这些乐语不断展开追问便会发现,乐人早已用这些乐语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地方音乐的深层文化特征。中国许多地区的戏曲锣鼓及民间乐种中都存在类似乐语,这些乐语可集合成庞大的“近义民间乐语群”,这表明各地民间锣鼓乐之间具有一些较为共通的形态特征、创作规律和乐人思维方式。学习、理解、分析和研究这些乐语,既是认知传统音乐的重要途径,又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展开对话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丰富中国音乐话语体系的互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乐语 锣鼓乐 白字戏 音乐形态 做乐
下载PDF
基于乐种的传统回响——由傅利民的《中国民族器乐配器教程》引发的思考
18
作者 郭红喜 傅聪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傅利民教授的《中国民族器乐配器教程》是第一部真正在中国传统乐种学的基础上,以各乐种较稳固的民间乐队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的目标集中在乐器本身的文化性能与编配艺术上的教材,是乐种音乐本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拓展。民间属性是这本教材... 傅利民教授的《中国民族器乐配器教程》是第一部真正在中国传统乐种学的基础上,以各乐种较稳固的民间乐队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的目标集中在乐器本身的文化性能与编配艺术上的教材,是乐种音乐本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拓展。民间属性是这本教材的底色,在结构与编写中既有经典方法的借鉴,又有另辟蹊径的创新,其中翔实具体的典型案例分析为教学和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参考资源。这对中国传统乐种学的继承与发展无疑有着推动实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利民 民族器乐配器 乐种 学术价值 教育价值
下载PDF
当代新民谣音乐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研究
19
作者 马进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当代新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以往的民谣音乐相比较而言,其艺术特征表现为音乐表演形式质朴自然、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表现关系多元化;当代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更加丰富,表现在鲜明坚定的文化立场、质朴自由的文化属... 当代新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以往的民谣音乐相比较而言,其艺术特征表现为音乐表演形式质朴自然、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表现关系多元化;当代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更加丰富,表现在鲜明坚定的文化立场、质朴自由的文化属性、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和去中心化的文化再生成等方面,从文化价值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与解读,可以获得更加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新民谣音乐 艺术特征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民族音乐育人研究
20
作者 张晓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7,共10页
民族音乐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广博多样的形态样貌和深厚的文化精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视域,民族音乐具有塑造中华文化特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育人功能。民族音乐育人实践... 民族音乐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广博多样的形态样貌和深厚的文化精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视域,民族音乐具有塑造中华文化特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育人功能。民族音乐育人实践能够影响人的主体人格,提升其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民族音乐育人系统通过多维度主体的互动与对话构建,体现出多元化审美主体的发展与追求,表现出多层次感性体验的特征。民族音乐育人实践宏观上是关乎教育强国、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微观上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主体意识与审美经验优化整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民族音乐 音乐育人 音乐思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