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针刺梁丘穴和足三里穴与足三里穴和上巨虚穴的fMRI-BOLD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惠斌 熊飞 +6 位作者 贾静 黄文才 李涵翰 游涛 王叶 高利臣 陈友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2-27,84,共7页
目的:探讨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针刺的联合效应,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方法:5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右侧梁丘穴+足三里穴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脉冲电针治疗仪针刺。采用区块设计模式行fMRI,分析针刺过程... 目的:探讨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针刺的联合效应,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方法:5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右侧梁丘穴+足三里穴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脉冲电针治疗仪针刺。采用区块设计模式行fMRI,分析针刺过程中的脑活动模式,并比较2组的差异。记录2组针刺感觉类型和强度,评估针刺感觉与脑活动的关系。结果:梁丘穴+足三里组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组共同激活区集中在右侧额上回眶缘、左侧额下回盖部、左侧前扣带回和左侧眶前回,2组共同负激活区则集中在右侧缘上回、右侧尾状核、右侧壳核和左侧岛叶。梁丘穴+足三里穴组在左侧额下回盖部、左侧前扣带回等区域更活跃,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组在右侧缘上回、左侧岛叶和左侧壳核等区域更活跃。结论: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的针刺刺激可产生协同效应,不同穴位组合对大脑活动的影响也有差异。这些结果可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为针刺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穴位联合针刺 足阳明胃经 梁丘穴 足三里穴 上巨虚穴
下载PDF
肌筋膜螺旋线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腧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晓可 陆静珏 +1 位作者 孙克兴 丁晓丹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5期8-11,共4页
肌筋膜螺旋线是基于肌筋膜运动整合理念形成的一条功能性整体解剖结构线。通过对肌筋膜螺旋线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腧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间在分布、组织结构、功能联系、病候、治疗方面都存在密切联系,认为基于肌筋膜螺旋线的生物... 肌筋膜螺旋线是基于肌筋膜运动整合理念形成的一条功能性整体解剖结构线。通过对肌筋膜螺旋线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腧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间在分布、组织结构、功能联系、病候、治疗方面都存在密切联系,认为基于肌筋膜螺旋线的生物力学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对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和腧穴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 肌筋膜螺旋线 足太阳 足阳明 经筋 腧穴
下载PDF
足阳明经穴埋线对面部皱纹皮肤作用效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双琳 张聪 林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观察足阳明经穴埋线对面部皱纹皮肤的作用效应。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美容门诊的65名面部皱纹皮肤的女性患者,应用足阳明经穴埋线疗法除皱,2周1次,3次1个疗程,共计42d。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对... 目的:观察足阳明经穴埋线对面部皱纹皮肤的作用效应。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美容门诊的65名面部皱纹皮肤的女性患者,应用足阳明经穴埋线疗法除皱,2周1次,3次1个疗程,共计42d。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对患者皮肤皱纹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治疗65例,基本治愈20例(30.8%),显效34例(52.3%),好转10例(15.4%),无效1(1.5%)例,总有效率83.1%,患者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显示治疗后皱纹明显改善(P<0.01)。结论:足阳明经穴埋线可一定程度改善女性面部皮肤皱纹,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阳明经 埋线 皱纹 疗效
下载PDF
信息技术支持下自主学习模式在《中医经络腧穴》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秦延斌 赵文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271-272,共2页
文章介绍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概念、特点、应用原则等。并将该学习模式引入到了《中医经络腧穴》课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 中医经络腧穴 足阳明腧穴
下载PDF
近10年来针刺足阳明胃经对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辉 赵鸿 易受乡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9年第7期9-11,共3页
本文从对胃肠运动、胃电、结肠电、胃酸分泌、胃肠激素及胃粘膜血流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针刺足阳明胃经穴对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概况 ,认为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足阳明胃经 胃肠功能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探讨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龚英 石国凤 王天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0期3434-3437,共4页
目的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探讨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室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足下垂70例患者采用SPSS22.0统... 目的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探讨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室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足下垂70例患者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给予运动疗法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AROM)、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等。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AROM、FMA-LE及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4周后AROM、FMA-LE及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干预组患者干预4周后AROM、FMA-LE及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的穴位电刺激可有效增加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AROM,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电刺激疗法 穴位疗法 治痿独取阳明 足下垂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和足阳明胃经穴对脊髓损伤大鼠下肢神经功能恢复和突触素Ⅰ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吴俏锋 周宾宾 +3 位作者 魏卫兵 覃镜羽 冯振奋 李建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5-1433,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和足阳明胃经穴对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损伤局部脊髓突触素I表达量的改变,探究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缺血损伤型方法建立60只Sprague-Dawley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夹脊穴电针组(夹脊组...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和足阳明胃经穴对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损伤局部脊髓突触素I表达量的改变,探究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缺血损伤型方法建立60只Sprague-Dawley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夹脊穴电针组(夹脊组)和足阳明胃经电针组(阳明组),每组20只。于术后第3天开始对夹脊组和阳明组进行电针干预,对照组不做处理。每天进行BBB评分。各组分别在干预第1、2、3、4、5周结束时处死4只大鼠,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ynapsin I蛋白表达,RT-qPCR法测定Synapsin I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ynapsin I蛋白含量。结果夹脊组和阳明组术后1~5周BB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阳明组1~3周BBB评分高于夹脊组(P <0.05),4~5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夹脊组1周时Synapsin I蛋白免疫组化评分(IHS)高于对照组(P <0.05),阳明组1~4周均高于对照组(P <0.05);阳明组3~4周时Synapsin I蛋白IHS高于夹脊组(P <0.05)。对照组Synapsin I mRNA和蛋白表达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夹脊组1周时Synapsin I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 <0.05),阳明组1~4周均高于对照组(P <0.05);阳明组Synapsin I mRNA(3周时)、Synapsin I蛋白(2~3周时)表达均高于夹脊组(P <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及足阳明胃经穴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均有促进作用,可能与损伤部分脊髓Synapsin I水平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夹脊穴 足阳明胃经穴 神经功能 突触素Ⅰ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