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背浅静脉及其瓣膜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军辉 纪荣明 +7 位作者 张成立 蔡国君 胡维国 江涛 党瑞山 黄瀛 张少成 高建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共3页
在专供研究用的21具(42侧)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背浅静脉及其瓣膜,发现大、小隐静脉足背段瓣膜数分别为2.8个和1.4个;在第一~四跖背静脉汇入口处瓣膜出现率分别为70.0%,53.3%,85.3%,77.8%,在共干型的跖背静脉内瓣膜出现率达100%;... 在专供研究用的21具(42侧)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背浅静脉及其瓣膜,发现大、小隐静脉足背段瓣膜数分别为2.8个和1.4个;在第一~四跖背静脉汇入口处瓣膜出现率分别为70.0%,53.3%,85.3%,77.8%,在共干型的跖背静脉内瓣膜出现率达100%;在直径小于2mm的跖背静脉也观测到瓣膜。本文认为足背静脉(弓)作为移植体(静脉动脉化)来修复掌浅弓缺损可以减少临床修复掌浅弓手术的复杂性。但应充分重视足背静脉(弓)内及跖背静脉汇入口处的静脉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足背静脉 静脉瓣
下载PDF
深浅静脉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多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联合足背浅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联合足背浅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溶栓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深浅静脉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药物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治疗的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用药量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深浅静脉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能使药物充分达到血栓部位,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浅静脉联合 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下载PDF
静脉穿刺点的选择对肾动脉磁共振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淑明 刘玉涛 洪国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肘正中静脉和足背静脉穿刺点对肾动脉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需行肾动脉磁共振成像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肘正中静脉处和足背静脉处作为穿刺点,行肾动脉磁共振成像,采用Test Bolus监测... 目的:探讨肘正中静脉和足背静脉穿刺点对肾动脉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需行肾动脉磁共振成像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肘正中静脉处和足背静脉处作为穿刺点,行肾动脉磁共振成像,采用Test Bolus监测两组肾动脉成像峰值时间,选用Cor Cemra FT序列行肾动脉成像,评价两组图像的血管信号强度,信噪比(SNR)和图像对比信噪比(CNR)及重建血管评分。结果:32例均完成检查,两组延迟峰值时间分别为:肘正中静脉点为(24±3.4)s,足背静脉点为(45±5.1)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共有67支肾动脉显影,12例肾动脉未见异常,狭窄21支,另有1支完全闭塞。两组肾动脉开口处的信号强度分别为(751.25±14.2)、(738.98±31.3);SNR分别为(73.11±4.5)、(71.96±9.5);CNR分别为(41.74±9.3)、(40.24±12.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肾动脉像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肾动脉磁共振成像中,当肘正中静脉等上肢静脉穿刺失败时,足背静脉可为备选,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静脉 核磁共振 肾脏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带小隐静脉及足背外侧皮神经的跟外侧动脉轴型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新合 杨新蕾 +3 位作者 郭志谦 雷蕾 江碧川 孟红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9-60,73,共3页
目的探讨跟外侧动脉供血的带小隐静脉及足背外侧皮神经的足外侧轴型皮瓣修复足跟部伴骨骼、肌腱外露的深度小创面的价值。方法以外踝与跟腱连线中点弧形向前至第5跖骨头为皮瓣轴心线,向两侧延伸形成皮瓣,以外踝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为... 目的探讨跟外侧动脉供血的带小隐静脉及足背外侧皮神经的足外侧轴型皮瓣修复足跟部伴骨骼、肌腱外露的深度小创面的价值。方法以外踝与跟腱连线中点弧形向前至第5跖骨头为皮瓣轴心线,向两侧延伸形成皮瓣,以外踝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为皮瓣旋转轴点,按足跟部创面面积、形状设计皮瓣。皮瓣长宽较创面大1~1.5cm,旋转点到皮瓣距离较至创面距离长2~3cm。皮瓣最大面积8cm×6cm,最小6cm×3cm。共修复足跟部深度小创面12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血运良好,感觉恢复好,患足功能良好,远期无压疮及溃疡形成。结论以跟外侧动脉供血的带浅静脉及皮神经的足外侧皮瓣血运好,皮瓣的成活率与质量高。术后皮瓣感觉恢复好,耐磨,远期无压疮及溃疡形成,是修复足跟部伴骨骼、肌腱外露小创面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跟外侧动脉 足背外侧皮神经 小隐静脉
下载PDF
穿支蒂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4
5
作者 梁成 谢昀 +5 位作者 郑和平 庄跃宏 谢志平 吴泽东 李磊 张发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为穿支蒂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1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外侧缘静脉的走行与分布;2足底外侧动脉足背穿支与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 目的为穿支蒂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1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外侧缘静脉的走行与分布;2足底外侧动脉足背穿支与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 1足背外侧皮神经外侧支为主干的延续,伴足外侧缘静脉恒定的沿足外侧缘径直前行,分布于足背外侧缘及第5趾外侧缘皮肤;2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外侧缘静脉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足底外侧动脉在第5跖骨与小趾外侧群肌之间浅出的足背穿支位置相对恒定,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足外侧缘静脉旁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结论可形成以足底外侧动脉足背穿支蒂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外侧动脉 第5跖骨 足背外侧皮神经 足外侧缘静脉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下载PDF
深浅静脉双路径治疗深静脉血栓
6
作者 黄永东 毛健 +1 位作者 张振岳 梁枫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评价经深浅静脉双路径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分析25例DVT患者,在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其中15例患者行深静脉置管溶栓+患者足背静脉同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抗凝治疗。另10例患者行单纯经深静脉留置的溶... 目的评价经深浅静脉双路径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分析25例DVT患者,在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其中15例患者行深静脉置管溶栓+患者足背静脉同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抗凝治疗。另10例患者行单纯经深静脉留置的溶栓导管溶栓治疗。结果随访25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下肢DVT完全或大部分溶解,下肢肿胀恢复正常。5例部分溶解,但深静脉主干有血流通过,并有较多侧支循环,肿胀明显缓解。其中经静脉置管溶栓+患者足背静脉同步溶栓治疗的患者中,完全或大部分溶解14例,单纯静脉溶栓完全或大部分溶解的有5例。结论双路径同步溶栓下肢DVT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起效快的方法,较单纯静脉溶栓时间缩短,而且血栓完全溶解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溶栓 足背静脉
下载PDF
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标准作业程序在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朱剑 毕蒙蒙 +4 位作者 邹转芳 赵鹏 舒晨 叶建华 李梅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标准作业程序(SOP)在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标准作业程序(SOP)在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SOP方案。比较2组患者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单次建立穿刺时间、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次建立穿刺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SOP用于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疾病 标准作业程序 外周静脉留置针 足背浅静脉 下肢静脉造影
下载PDF
小儿的静脉穿刺与固定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婉洪 冯远衍 +2 位作者 陈妙娟 李苑伟 王占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3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大隐静脉、足背静脉输液用压舌板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成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对照组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先穿刺后固定,观察两组穿刺... 目的:探讨小儿大隐静脉、足背静脉输液用压舌板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成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对照组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先穿刺后固定,观察两组穿刺成功例数、静脉固定时间和漏针次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和两针或两针以上穿刺成功例数分别为88例、61例和12例、39例;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固定时间分别为(68.9±11.5)s和(90.0±12.5)s;实验组和对照组漏针次数分别为12次和30次。两组比较,实验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多。实验组静脉固定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静脉固定时间短。结论:大隐静脉、足背静脉输液用先固定再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较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在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次数方面疗效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大隐静脉 足背静脉 静脉输液 压舌板 固定
下载PDF
足背静脉溶栓治疗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肖晋昌 顾玉明 +4 位作者 祖茂衡 张庆桥 魏宁 许伟 崔艳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475-477,共3页
目的 探讨足背静脉溶栓治疗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因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入院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A组23例接受尿激酶足背静脉注射和抗凝治疗,B组20例仅接受抗凝治疗,... 目的 探讨足背静脉溶栓治疗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因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入院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A组23例接受尿激酶足背静脉注射和抗凝治疗,B组20例仅接受抗凝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彩超表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彩超复查结果显示肌间静脉血栓完全消失21例,部分消失13例,无变化9例.其中A组完全消失17例,部分消失4例,无变化2例,血栓清除率为91.3%;B组完全消失4例,部分消失9例,无变化7例,血栓清除率为65.0%;2组血栓清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7,P〈0.05).A、B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尿激酶足背静脉注射治疗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可明显提高血栓清除率,预防肺栓塞发生及血栓延伸,疗效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 足背静脉 溶栓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附带神经移植的游离足背静脉皮瓣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琳 凌李 周佳鑫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附带神经移植的游离足背静脉皮瓣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游离足背皮瓣移植术患者优选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附带神经移植的游... 目的: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附带神经移植的游离足背静脉皮瓣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游离足背皮瓣移植术患者优选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附带神经移植的游离足背静脉皮瓣术指征,并成功完成手术。按照术后康复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均随访观察至少6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皮瓣外形和皮肤质地进行评估,同时测量移植皮瓣两点辨别觉并评价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效果。对两组患者行康复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体征进行测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皮瓣外形和质地优良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皮瓣感觉功能优良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附带神经移植的游离足背静脉皮瓣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皮瓣外形、质地及感觉功能恢复,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对促进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附带神经移植 游离足背静脉皮瓣术 手创伤 皮瓣感觉功能
下载PDF
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炳华 李洪福 侯召银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7期2599-2601,共3页
目的 研究经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0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放射介入引导下行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对照组单独... 目的 研究经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0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放射介入引导下行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对照组单独采用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溶栓时间和应用尿激酶总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溶栓前后大腿和小腿周径缩小长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大(t=1.35、5.42、1.83、0.89,均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 =3.85,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为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 =0.67,P>0.05).结论 经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滤器植入 足背静脉加压溶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