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茶品质因子的多变量分析及判别
1
作者 马军辉 仝晨 +5 位作者 冯海强 李倩 王羽 罗列万 王校常 林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5,共6页
本研究以大宗绿茶的代表——浙江香茶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浙江省3个产区、4个品种共50个茶样,基于其常规理化指标、儿茶素组分、感官因子和产地交易市场批发价格,采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随机... 本研究以大宗绿茶的代表——浙江香茶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浙江省3个产区、4个品种共50个茶样,基于其常规理化指标、儿茶素组分、感官因子和产地交易市场批发价格,采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分析等方法进行关联因子提取及产地、品种的判别,并尝试构建香茶批发交易参考价模型。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均与多项感官因子呈显著相关,是香茶风味品质形成的关键理化因子。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及酚氨比为产地关联因子,而不同品种香茶的审评总分、外形、滋味评分有极显著差异,香气及叶底评分存在显著差异。LDA结果显示香茶存在明显的县域产地聚类,其县域产地判别存在一定可行性,而采制品种的可判别性则不充分。RF-R分析构建了拟合度较好的香茶批发交易参考价模型(R~2=0.867,平均绝对误差=7.907),价格拟合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外形>审评总分>香气>汤色>叶底>滋味>氨基酸>水浸出物>酚氨比>咖啡碱>茶多酚。本研究可为茶叶的品质因子分析、产地溯源、品种判别和交易参考价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 品质因子 产地判别 随机森林回归
下载PDF
海南霸王岭不同起源林分森林群落特征及乔木碳储量研究
2
作者 皮志豪 刘宏伟 +2 位作者 王旭 李新建 宋希强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9-26,35,共9页
热带森林因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而成为全球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然而,针对不同林分起源森林群落特征和碳储量之间的差异的研究报道却比较少见。本研究以海南霸王岭林区人工促进更新次生林(PF)、天然次生林(SF)和原始... 热带森林因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而成为全球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然而,针对不同林分起源森林群落特征和碳储量之间的差异的研究报道却比较少见。本研究以海南霸王岭林区人工促进更新次生林(PF)、天然次生林(SF)和原始林(VF)3种不同起源的林分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的丰富度大小为VF>SF>PF,径级分布均呈反“J”字型,表现为更新层>演替层>主林层的稳定的群落结构;(2)3种起源的林分乔木生物量大小排序依次均为:干>根>枝>叶,各生物量在径级分布上存在差异,PF、SF和VF各径级的生物量排序分别为Ⅱ>Ⅲ>Ⅰ>Ⅳ,Ⅳ>Ⅱ>Ⅲ>Ⅰ和Ⅳ>Ⅲ>Ⅱ>Ⅰ;(3)3种林分的乔木碳储量为105.01~199.47 t.hm^(-2),其中原始林碳储量最大,人工促进更新次生林最小,人工促进更新次生林乔木碳储量主要分布在径级Ⅱ的树木中,天然次生林乔木碳储量主要分布在径级Ⅱ和Ⅳ的树木中,原始林乔木碳储量主要分布在径级Ⅳ的树木中。研究结果可为热带林业经营管理、森林碳监测和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林 生物量 碳转化系数 群落生态 林分起源 碳储量
下载PDF
粤西地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以江门市为例
3
作者 陆双莉 戴智明 +2 位作者 刘小军 施昭鸿 梁彬堂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43-45,50,共4页
文章针对粤西地区江门市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和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通过对食用林产品及其产地土壤进行典型抽样,测定林产品中重金属砷、镉、铅和农药甲胺磷、毒死蜱、氧乐果、水胺硫磷、辛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等的残留情况,测定产地土... 文章针对粤西地区江门市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和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通过对食用林产品及其产地土壤进行典型抽样,测定林产品中重金属砷、镉、铅和农药甲胺磷、毒死蜱、氧乐果、水胺硫磷、辛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等的残留情况,测定产地土壤中重金属铅、镉、砷、汞、铬、铜和p H值情况,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粤西地区食用林产品均符合相关质量安全标准,产地土壤部分存在铅超标情况;(2)在产地土壤为酸性的环境下,牛大力产地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含量与林产品中重金属铅的含量具有强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林产品 产地土壤 重金属含量 产品质量
下载PDF
中国森林康养的思想渊源及表现特征
4
作者 张志永 樊宝敏 +1 位作者 高月 叶兵 《林草政策研究》 2023年第1期58-61,71,共5页
森林康养是利用优质森林环境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和预防生活习惯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森林康养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森林康养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优秀传... 森林康养是利用优质森林环境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和预防生活习惯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森林康养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森林康养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文中从传统生态哲学思想、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古典园林造园理论3个方面梳理中国森林康养的思想渊源,并重点分析其表现特征,最后从厚植发展基础、增强内生动力和提升服务软实力3个方面提出森林康养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森林康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思想渊源 传统文化 生态哲学 发展建议
下载PDF
云南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古地中海残余植被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4-241,共8页
云南从干热河谷到寒温性山地广泛分布有一类常绿、阔叶、以壳斗科栎属植物为乔木优势种的森林植被,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特征显示了与现代地中海地区硬叶栎林的相似性,而在群落的外貌、结构、特征种、地理分布等方面却与云南的亚热带常绿阔... 云南从干热河谷到寒温性山地广泛分布有一类常绿、阔叶、以壳斗科栎属植物为乔木优势种的森林植被,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特征显示了与现代地中海地区硬叶栎林的相似性,而在群落的外貌、结构、特征种、地理分布等方面却与云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明显区别,因此被称为“硬叶常绿阔叶林”,它是在喜马拉雅隆升中因适应新的环境而发育的一个特殊植被类型。该植被的优势树种具有古地中海地区渊源,但在分布上大多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种。硬叶常绿阔叶林除优势树种为硬叶栎类以外,其他种类与同域天然植被的物种组成基本一样,并没有一个独特的植物区系。硬叶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简单,典型的硬叶常绿阔叶林群落有清楚的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层次,而在生活型上,寒温性山地的群落以地面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干热河谷的群落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在中新世以前,硬叶栎类植物出现在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古地中海常绿阔叶林里,直到上新世以后,现代的地中海式气候形成,适应干旱的地中海植物区系出现,并随喜马拉雅隆升,硬叶常绿阔叶林才从原先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化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叶常绿阔叶林 生态特征 物种组成 地理分布 起源与演化
下载PDF
云南观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6
作者 赵锴 王海雁 《绿色科技》 2023年第7期173-175,180,共4页
为充分掌握云南观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现状,为其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森林公园林地“一张图”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音山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2.7%;地类以林地为主,林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 为充分掌握云南观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现状,为其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森林公园林地“一张图”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音山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2.7%;地类以林地为主,林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93.6%;林地主要为有林地,面积占比82.7%;森林以天然起源为主,人工起源为辅;优势树种主要为桤木,面积占比为42.7%,其次为云南松,面积占比23.2%,再次为华山松和栎类,面积占比分别为17.3%和9.0%;森林蓄积量较大,优势树种中以桤木、云南松和华山松的蓄积量相对较高;龄组以中龄林和成熟林为主,幼龄林较少;森林类别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为主,也有部分商品林;林种主要为水土保持林,其次为一般用材林,薪炭林和果树林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起源 优势树种 观音山 森林公园
下载PDF
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薏苡仁产地溯源研究
7
作者 赵汉卿 王斌 +5 位作者 陈瑶 唐章奉 方鑫 陈增萍 杨健 邓婷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7,共8页
以9个产地的薏苡仁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激发-发射矩阵(EEM)荧光光谱与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结合以实现薏苡仁产地的溯源分析。其中,随机森林算法的改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降低EEM荧光光谱的维度;二是利用网格筛选... 以9个产地的薏苡仁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激发-发射矩阵(EEM)荧光光谱与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结合以实现薏苡仁产地的溯源分析。其中,随机森林算法的改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降低EEM荧光光谱的维度;二是利用网格筛选法找出PCA降维过程中最优保留主成分数及判别模型超参数。结果表明:基于薏苡仁的EEM荧光光谱数据构建的改进随机森林模型(加入标准差标准化和PCA降维模块)可以对9个产地薏苡仁样本进行准确预测,最佳模型由100棵最大深度为3、叶节点最小样本数为1个的决策树结合16个主成分数(PCs)构建,其对验证集和测试集(共108个样品)的准确度均为100%,优于偏最小二乘法构建的PLS-DA模型(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随机森林算法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 产地溯源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烟草提取物类别识别模型研究
8
作者 丁莎 申涛榕 +3 位作者 张艳飞 杜欢哲 吴榆 邹小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10-1516,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获取20种烟草提取物的色谱数据,对其进行各成分分析,构建二进制向量数据集。通过随机森林模型,优化了实验条件,对烟草提取物中提取物、油类物质和浸膏物质3类物质,以及A、B、C、D、E和F 6...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获取20种烟草提取物的色谱数据,对其进行各成分分析,构建二进制向量数据集。通过随机森林模型,优化了实验条件,对烟草提取物中提取物、油类物质和浸膏物质3类物质,以及A、B、C、D、E和F 6个地域产地烟草提取物进行了识别,所建模型可以100%识别烟草提取物类型和地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QTOF MS 随机森林 烟草提取物 种类 地域 识别
下载PDF
中国北方蒙古栎林起源和发展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8
9
作者 于顺利 马克平 陈灵芝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古生态学的研究显示 ,栎林 (包括蒙古栎林 )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分布在地质历史时期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优势度也呈现上下波动 ,栎树优势度的增减是由于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造成的 ;蒙古栎的起源时间可能不早于上新世中期 ,蒙古栎... 古生态学的研究显示 ,栎林 (包括蒙古栎林 )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分布在地质历史时期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优势度也呈现上下波动 ,栎树优势度的增减是由于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造成的 ;蒙古栎的起源时间可能不早于上新世中期 ,蒙古栎林的起源也应不早于上新世中期。蒙古栎林的起源原因有 2种 ,即火与人类的反复砍伐。火是原生性质蒙古栎林在地质历史时期存在和扩散的根本原因 ,过度的人类活动 (主要是反复砍伐 )是促成现在蒙古栎次生林占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 ,这是由蒙古栎这个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火减少的情况下 ,蒙古栎在演替过程中逐渐被耐荫的树种所取代 ,但是在中国北方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 ,蒙古栎林的优势度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起源 砍伐 人类活动 古气候
下载PDF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研究Ⅰ.甜槠林 被引量:13
10
作者 左家哺 田伟政 +2 位作者 彭代文 李明红 彭珍宝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为更好地了解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 ,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 ,对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甜槠林进行了调查研究 .南岳自然森林植被计 7个植被型 2 1个群系 .甜槠林是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之一 ,可命名为甜槠 -花竹 +云和新木姜子 -淡竹叶 +莎草群丛 ... 为更好地了解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 ,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 ,对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甜槠林进行了调查研究 .南岳自然森林植被计 7个植被型 2 1个群系 .甜槠林是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之一 ,可命名为甜槠 -花竹 +云和新木姜子 -淡竹叶 +莎草群丛 ,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群落类型 ;群落属的区系成分主要是泛热带和北温带两种分布区类型 ,而种的区系成分主要以华夏、东亚和华东 -华中 3种分布式样为主 ;群落木本植物占绝对多数 ;群落明显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 3个层次 ;甜槠林在长期演替过程中虽然能够保持常绿阔叶林的性质 ,但其优势种甜槠可能被云和新木姜子、黄丹木姜子等取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林 原生性森林群落 南岳 生物多样性 区系成分 群落组成 群落更新
下载PDF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的研究 Ⅲ.长叶石栎林 被引量:9
11
作者 左家哺 朱巽 +2 位作者 田伟政 彭代文 李明红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5期377-384,共8页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长叶石栎林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群落新类型 ,即长叶石栎 +多脉青冈 -尾叶山茶 -求米草群丛 (Association of Lithocarpus henryi+Cyclobalanopsismultinervis- Camellia caudata- Oplismenusundulatifolius) ,...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长叶石栎林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群落新类型 ,即长叶石栎 +多脉青冈 -尾叶山茶 -求米草群丛 (Association of Lithocarpus henryi+Cyclobalanopsismultinervis- Camellia caudata- Oplismenusundulatifolius) ,属于典型的常绿落叶阔叶林。该群落属的区系成分主要是北温带和泛热带 2种分布区类型 ,其中温带性质成分占主体 ;而种的区系成分主要是华夏、东亚、华东 -华中 3种分布式样 ,具有华东 -华中区系的过渡交替色彩。群落可以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其中乔木层又可分为 2个亚层 ,该群落能稳定相当一段时间 ,更新演替过程中虽然会保持常绿落叶阔叶林性质 ,但其优势种可能被尾叶山茶、多脉青冈等树种取代。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接近季雨林与稀树草原之间的水平 ;Shannon- Weaver、Brillouin和 Mc Intosh等 3个多样性指数及其对应的均匀度指数可能适合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 ;在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时必须要多用一些公式进行测定才可能避免出现错误的结果。不同的物种相对多度分布格局模型在拟合群落不同层次时其结果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石栎林 原生性森林群落 新类型 区系特点 层次结构 更新演替 物种多样性 南岳 湖南
下载PDF
四川亚高山暗针叶林的起源及其基本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兴良 汪明 +3 位作者 邹伯才 向成华 宿以明 李承彪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8-14,共7页
本文根据古地理变迁和古植物资料 ,应用多学科观点和理论 ,对四川暗针叶林起源的时代、来源 ,扩展以及四川暗针叶林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进一步阐明了四川暗针叶林本地起源的观点。同时分析指出生态因子的骤变和补偿作用 ... 本文根据古地理变迁和古植物资料 ,应用多学科观点和理论 ,对四川暗针叶林起源的时代、来源 ,扩展以及四川暗针叶林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进一步阐明了四川暗针叶林本地起源的观点。同时分析指出生态因子的骤变和补偿作用 ,是促进四川暗针叶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暗针叶林 起源 补偿作用
下载PDF
森林·蒸散·气候·沙漠——试论中国森林变迁对沙漠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樊宝敏 李智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以森林历史、生态学、气候学、沙漠学研究成果为基础 ,综合研究森林、蒸散、气候、沙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森林、蒸散、气候、沙漠四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因人为活动造成的中国森林的大面积减少 ,首先引起陆相蒸散量的降低 ,... 以森林历史、生态学、气候学、沙漠学研究成果为基础 ,综合研究森林、蒸散、气候、沙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森林、蒸散、气候、沙漠四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因人为活动造成的中国森林的大面积减少 ,首先引起陆相蒸散量的降低 ,进而使中国北部气候逐渐趋于干旱化 ,最终表现为沙漠的扩张。 4 0 0 0年间 ,我国森林覆盖率由 6 0 %减至 12 .5 % ,作为主要原因使全国总年蒸散量减少 14 6mm ,全国平均降水量减少约 2 0 0mm ,沙漠化面积由占国土的 10 %扩大到 17.6 %。森林与沙漠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两极 ,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连通两者联系的中介是水。中国从根本上防治沙漠化的途径是在“东南半壁”宜林地区大面积培育以提高蒸散为目的的“云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变迁 演替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覆盖率 平均降水量 大面积培育 研究成果 综合研究 内在关系 中国森林 人为活动 中国北部 4000 年蒸散量 沙漠化 生态学 气候学 沙漠学 干旱化 宜林地
下载PDF
排放与森林碳汇作用下云南省碳净排放量估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慧雅 王铮 马晓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405-4414,共10页
以云南省为例,用马尔科夫链计算能源结构,在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基于动态最优化理论估计能源消费碳排放,并基于CO2FIX模型计算云南省森林碳汇,预测在能源消费碳排放和森林碳汇共同作用下的从2008到2050年碳净排放量。研究发现云南省能源... 以云南省为例,用马尔科夫链计算能源结构,在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基于动态最优化理论估计能源消费碳排放,并基于CO2FIX模型计算云南省森林碳汇,预测在能源消费碳排放和森林碳汇共同作用下的从2008到2050年碳净排放量。研究发现云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净排放量曲线都呈"倒U"型,在2035年达到高峰,高峰值分别为和129.71 MtC和118.89 MtC;在森林碳汇中,原有森林的碳汇作用在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主导地位,但新造林有着巨大的碳汇潜力,所以在保护原有森林的同时要植树造林,从生态学角度抵消碳排放;森林碳汇只能减少小部分碳排放,更主要的是改善云南省的能源结构,加快技术进步速度,开发水电等新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森林碳汇 原有森林 新造林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的不同产地香菇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升 陈林 +3 位作者 周融融 张水寒 余意 王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香菇进行归属分析。首先利用GC-MS法得到各产地香菇的指纹图谱,进一步采用自适应迭代惩罚的偏最小二乘法(adaptive iteratively reweighted Penalized Least Squar...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香菇进行归属分析。首先利用GC-MS法得到各产地香菇的指纹图谱,进一步采用自适应迭代惩罚的偏最小二乘法(adaptive iteratively reweighted Penalized Least Squares,airPLS)和多尺度色谱峰校正,分别对指纹图谱进行背景扣除和保留时间校正等预处理后,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到各指纹图谱的主要的特征物质,进而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不同产地的香菇进行判别分析。本方法将GC-MS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相融合,能够准确地区分不同产地的香菇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气相色谱-质谱 随机森林算法 产地判别
下载PDF
贵州茂兰喀斯特原生性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3
16
作者 侯满福 沈庆庚 覃海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典型样方法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特征。主要结果有:1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但单种科单种属多,单种属占总属数的61.74%;乔木层优势种不明显,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较明显;乔木层重要值最大的种类可能并不占... 采用典型样方法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特征。主要结果有:1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但单种科单种属多,单种属占总属数的61.74%;乔木层优势种不明显,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较明显;乔木层重要值最大的种类可能并不占据优势层片,群落类型十分复杂多样;2在群落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与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灌木层多样性)最高不同,仅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都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茂兰喀斯特森林原生性强,是中亚热带喀斯特原生植被的典型代表。针对这类复杂多样的植被,深入研究并明确揭示其群落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可为同地带喀斯特退化环境植被恢复与人工造林的物种配置提供科学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原生性森林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的昆虫多样性 被引量:30
17
作者 贾玉珍 赵秀海 孟庆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36-1243,共8页
昆虫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研究昆虫群落变化与生境演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网捕、灯诱和诱捕法系统调查了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次生白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原始阔叶红松林)昆虫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昆虫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研究昆虫群落变化与生境演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网捕、灯诱和诱捕法系统调查了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次生白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原始阔叶红松林)昆虫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分析了昆虫在森林演替过程中的规律及与植被群落之间的关系。系统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8183头,隶属于14个目699种,其中鳞翅目和鞘翅目是主要优势类群。次生针阔混交林昆虫的个体数量最多,原始阔叶红松林中物种数最多。不同演替阶段昆虫群落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差异不显著,但次生针阔混交林、原始阔叶红松林的Fisher’sα指数显著高于次生白桦林。目水平上的昆虫多样性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昆虫多样性在森林演替过程中和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相同;由于食性和生境选择的不同,森林演替过程中鳞翅目昆虫多样性逐渐升高,而鞘翅目多样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群落演替 物种多样性 次生白桦林 次生针阔混交林 原始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下载PDF
区域森林景观破碎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安玖 胡庭兴 +1 位作者 赖长鸿 宋小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以盆地丘陵区(仁寿县和营山县)和川西地区(道孚县)典型区域的林相图和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林分起源和林种分析,研究了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针对不同区域景观破碎化的现状,提出了不同区域森林经营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林业用地... 以盆地丘陵区(仁寿县和营山县)和川西地区(道孚县)典型区域的林相图和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林分起源和林种分析,研究了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针对不同区域景观破碎化的现状,提出了不同区域森林经营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林业用地类型的破碎化和主要植被的破碎化差异均显著;由于人为活动干扰,森林破碎化总体上表现为盆中和盆周地区显著高于川西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合理调控与管理有利于森林景观恢复与景观安全格局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破碎化 景观格局 林分起源 区域化经营
下载PDF
不同功能区城市林业土壤黑碳含量及来源——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曦 杨靖宇 +4 位作者 俞元春 侯文军 侯也 余健 王如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7-843,共7页
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人为活动的影响,城市林业土壤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林业土壤黑碳由于来源的多样性和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其分布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以南京市为对象,调查分析了不同功能区城市林业土壤黑碳的含量及可能来源。结果表... 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人为活动的影响,城市林业土壤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林业土壤黑碳由于来源的多样性和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其分布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以南京市为对象,调查分析了不同功能区城市林业土壤黑碳的含量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城市林业土壤黑碳含量差异很大,其变幅为0.77—21.27g/kg。道路绿化带土壤黑碳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功能区,居民区含量最低。黑碳在土壤表层中含量均高于表下层,黑碳富集于土壤表层。道路绿化带表层土壤黑碳含量与有机碳含量的比值(BC/SOC)为0.55,土壤黑碳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_(PDB))为-27.04‰,与其它功能区差异显著,城市交通污染对土壤黑碳积累产生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业土壤 黑碳 含量 来源 南京市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原生林不同地球化学环境的植物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9
20
作者 侯满福 蒋忠诚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2-576,共5页
中国西南岩溶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该区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不同喀斯特地球化学背景下植被恢复的速度与成林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在最有代表性之一的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选取纯灰岩和纯白云岩两种... 中国西南岩溶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该区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不同喀斯特地球化学背景下植被恢复的速度与成林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在最有代表性之一的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选取纯灰岩和纯白云岩两种岩性的喀斯特环境,对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中原生性植物群落的相异性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①不同岩性区域多样性:乔木层和灌木层为纯灰岩区>纯白云岩区,草本层为纯白云岩区>纯灰岩区,总体上纯灰岩区的高于纯白云岩区的;②各样地间的相似性系数都很低,相同岩性类型内的明显高于不同岩性类型之间的相似度;物种周转率高,且白云岩区高于石灰岩区,种类组成差异明显;③喀斯特区可溶岩地球化学背景通过喀斯特作用导致特殊的地形条件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引起局部小生境的分异从而影响植物群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兰 喀斯特原生林 物种多样性 地球化学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