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松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武秀娟 奥小平 +1 位作者 姚丽敏 田建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目的】分析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类型即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评价,旨在为油松天然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油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林层指数... 【目的】分析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类型即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评价,旨在为油松天然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油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林层指数和开敞度5个指数分析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进而构建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级评价。【结果】油松天然林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4~0.66,林分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聚集分布;阳坡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20,属弱度混交,其他立地林分混交程度介于中度与强度混交之间;林分大小比数均值为0.35~0.50,大小分化程度为中庸或近中庸状态;林分平均林层指数为0.29~0.41,且阴坡林层指数高于阳坡,林层结构总体较为简单,但阴坡林层结构较阳坡丰富;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37~0.52,林分内光照条件总体均达到了基本充足及以上,但半阴坡和阳坡半数以上油松光照条件受限;油松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为0.313 5~0.543 5,评价等级分属2、3级,半阴坡油松和阴坡辽东栎的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分别为0.283 6和0.253 3,均属2级。【结论】灵空山油松天然林林分结构整体状况较差或一般,需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半阴坡油松和阴坡辽东栎的结构调整需求更为迫切,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可作为优化调整油松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天然林 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 熵权法
下载PDF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不同干扰强度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2
作者 雷敏 胡蕾 +3 位作者 李胜强 谢卓洪 刘利杰 刘萍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林分空间结构是林分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的林分空间结构是森林健康稳定和多功能作用的基础。为探究不同干扰强度对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文章以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郁闭度为依据划分不同的干扰等... 林分空间结构是林分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的林分空间结构是森林健康稳定和多功能作用的基础。为探究不同干扰强度对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文章以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郁闭度为依据划分不同的干扰等级,分析不同干扰强度下的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并运用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干扰对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有影响,其中弱度干扰时标准地混交度最大、大小比数最小,干扰强度的增大或减小,其混交度变小、而大小比数变大,强度干扰时标准地混交度最小、大小比数最大;角尺度未随干扰强度的变化产生规律性变化。干扰强度影响林分空间结构,当林分受到弱度干扰时,林分空间结构最优,林分受到强度干扰时,林分空间结构最差。因此,在进行林相改造和森林抚育过程中,可适度对林分进行干扰,使其郁闭度保持在0.77~0.83,这样有利于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强度 林分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结构指数 林分空间结构距离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下载PDF
Designing near-natural planting patterns for plantation forests in China 被引量:8
3
作者 Gongqiao Zhang Gangying Hui +4 位作者 Yanbo Hu Zhonghua Zhao Xiuling Guan Klaus von Gadow Ganggang Zhang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19年第3期236-248,共13页
Background: Chin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managing planted forests. Different species of Populus, Eucalyptus, Larix, Cunninghamia and Pinus are planted to satisfy the local demand for wood products and provide ecologi... Background: Chin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managing planted forests. Different species of Populus, Eucalyptus, Larix, Cunninghamia and Pinus are planted to satisfy the local demand for wood products and provide ecological services at the same time. Evidence of the greater resilience of natural forests provides the motivation to develop asymmetric planting patterns,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designing plantation patterns that follow those observed in natural ecosystems and to maintain some regularity for operational convenience. Methods: Based on the uniform angle index,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six natural forest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The uniform angle index describes the degree of spatial uniformity of the n nearest neighbors of a given reference tree. Accordingly, we identified all possible patterns of a neighborhood group within a regular planting pattern and developed a method to optimize planting point arrangements that contain some randomness as well as a minimum degree of regularity. Results:(1) There are 13 types of structural units in a regular planting, including seven random units, five even units and one cluster unit;(2) Five near-natural arrangements are presented with a minimum proportion of 50% of random units. These five arrangements represent a combination of regularity for operational convenience and asymmetry. Conclusions: The new planting pattern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asymmetric competition and resilience of these important ecosystems. Some experimental plantings, based on our findings, have already been established, e.g., in Pinus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s in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and in a Populus deltoides plantation in Fangshan near Beij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ATION NEAR-NATURAL forest UNIFORM angle index forest spatial structure ASYMMETRIC COMPETITION
下载PDF
城市森林结构与削减空气中PM_(2.5)和PM_(10)的耦合关系——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樊艺 徐程扬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以北京市中关村森林公园为例,选取典型林分样地连续进行监测实验,测定其夏季和秋季的颗粒物浓度,选取森林冠层结构指标进行耦合,研究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一步评估分析不同森林冠层结构下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综合评定... 以北京市中关村森林公园为例,选取典型林分样地连续进行监测实验,测定其夏季和秋季的颗粒物浓度,选取森林冠层结构指标进行耦合,研究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一步评估分析不同森林冠层结构下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综合评定哪种因素能更好地调节空气颗粒物浓度。通过对北京市城市森林公园内不同林分在密度冠层结构下的空间分布特性,并根据平均枝下高(HCB)、郁闭度、冠高比(RCT)、叶面积指数(LAI)和冠层厚度(CTH)这5个冠层空间结构指标,探究城市森林结构与削减空气中PM_(2.5)和PM_(10)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的城市森林林分类型冠层结构以及对空气颗粒物的浓度之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其中叶面积指数(LAI)、平均枝下高(HCB)、冠层厚度(CTH)以及郁闭度对颗粒物的影响较为显著,是削减颗粒物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2)林内外的颗粒物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和秋季期间高密度林分的颗粒物浓度变化与其他2种林分密度要明显;3种不同密度的林分内颗粒物削减程度均为上午>中午>下午,比较得知秋季的变化趋势比夏季要剧烈;(3)各林分类型间的颗粒物削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性,相对于其他3种林分类型来说,针阔混交林对颗粒物的削减程度较高,说明对颗粒物的削减作用较大。冠层结构指标对城市森林内空气颗粒物的削减程度影响显著,并且与叶面积指数(LAI)、平均枝下高(HCB)、冠层厚度(CTH)以及郁闭度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结构 冠层空间结构指标 空气颗粒物浓度 削减程度
下载PDF
近自然森林景观空间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
作者 刘喆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7,共8页
【目的】现有近自然森林景观营造手段缺乏在设计阶段对群落空间结构的控制,制约了城市森林的营造效益。可以利用邻体相互作用的群落空间结构生成机制建立设计算法,实现近自然森林空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基于树冠竞争指数构建设... 【目的】现有近自然森林景观营造手段缺乏在设计阶段对群落空间结构的控制,制约了城市森林的营造效益。可以利用邻体相互作用的群落空间结构生成机制建立设计算法,实现近自然森林空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基于树冠竞争指数构建设计竞争指数(DCI)作为近自然森林空间结构的优化规则,利用该规则开发包含植株生境适宜性预分布、空间结构迭代优化两个模块的设计算法。并参照北京市浅山地区天然森林群落特征,采用该算法对北京市青龙湖公园内的一处场地进行应用,验证其可行性。【结果】在应用情景中,该算法能够通过优化规则降低植株间的DCI,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并根据预设的树种类型、适宜性和比例生成符合近自然森林景观特征的植株分布平面图。【结论】该算法能够生成符合近自然森林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设计群落,可以作为一种近自然森林景观空间结构生成的辅助设计方法,但需要根据近自然指标进一步优化算法,积累近自然森林植物种类、形态特征和适宜性的特征参数,完善该算法对近自然森林群落的仿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 参数化设计 空间结构 树冠竞争指数
下载PDF
竹木混生林中观光木的空间结构及竞争力比较
6
作者 赖建明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7-23,共7页
于2020年3—5月,在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的竹木混生林中,采用3种择伐方式(HW、HE、JW处理),以不间伐的林分作为对照(CK),选择观光木为对象木,与观光木相邻的4株林木作为竞争木,测定混交度(M_(i))、角尺度(W_(i))、密集度(C_(i))等主要空... 于2020年3—5月,在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的竹木混生林中,采用3种择伐方式(HW、HE、JW处理),以不间伐的林分作为对照(CK),选择观光木为对象木,与观光木相邻的4株林木作为竞争木,测定混交度(M_(i))、角尺度(W_(i))、密集度(C_(i))等主要空间结构指标,并采用Hegyi竞争模型计算观光木竞争指数,对其空间结构及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照(保留竹木混生林原有状态)中,观光木的M_(i)、W_(i)、C_(i)分别为1.0、0.6667、0.7083,属极重度混交,呈团状、密集分布;同一高度级林木竞争指数基本上高于择伐处理,由于空间结构不合理,观光木受到以毛竹为主的竞争木上层遮盖和侧方挤压程度大,竞争力较低。择伐处理中,以HE处理(以对象木为中心,砍伐半径2 m范围内所有竞争木)效果最好,观光木的M_(i)、W_(i)、C_(i)分别为1.0、0.3125、0.2500,混交度仍属极重度混交,但分布格局呈均匀、开阔分布,同一高度级竞争指数较大幅度降低,观光木竞争力增强;不同高度级观光木的平均竞争指数存在差异,小于10~12 m高度级观光木的平均竞争指数基本大于0.5;大于10~12 m高度级的观光木竞争指数在0.1280~0.4870之间,竞争指数较大幅度降低,趋于平稳,观光木竞争力增强。在观光木树高达到10 m之前,采取人工干预是必要且关键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 毛竹 竹木混生林 择伐 空间结构 竞争指数
下载PDF
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72
7
作者 董灵波 刘兆刚 +2 位作者 马妍 倪宝龙 李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2,共7页
以常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为切入点,以微观经济学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以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为"投入"与林分整体空间结构为"产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生产函... 以常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为切入点,以微观经济学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以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为"投入"与林分整体空间结构为"产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生产函数,定义了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同时,根据林分空间结构3参数的"三维散点图"中现实的林分空间结构向理想结构点变化的趋势,计算了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SD)。结合黑龙江省3个不同区域、不同林分类型的75块固定样地全面调查数据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林分空间结构指数以及林分空间结构距离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均能有效反映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可以认为,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是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完善和补充,二者均能作为定量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状态和变化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林分空间结构指数 林分空间结构距离 角尺度 大小比数 混交度
下载PDF
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85
8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4 位作者 封尧 胡园杰 张彩彩 房晓娜 邓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7-48,共12页
【目的】分析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评价,为杉木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和其他生态公益林纯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措施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福寿林场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 【目的】分析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评价,为杉木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和其他生态公益林纯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措施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福寿林场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18个固定样地的实测数据和9个固定样地的复测数据,采用Voronoi图确定林木的空间结构单元,进而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竞争指数、林层指数和开敞度6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3个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间伐补植前后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采用乘除法对各个空间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规划,提出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并参考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目标和技术指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值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结果】3个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间伐补植前的混交度和林层指数都偏低,林分混交程度低,稳定性差,垂直空间结构较差,林木对垂直方向的空间利用不足;大小比数都接近中庸状态,林木个体差异不大,林木分化不严重;角尺度为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的中间状态,不是理想的水平分布格局;幼龄林开敞度较大,林木生长空间充足,中龄林和近熟林开敞度较小,林木生长空间不足;随着杉木的生长发育,竞争指数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杉木年龄的增加使林木个体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18个固定样地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为0.185 9~0.364 7,评价等级属于1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11%,属于2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89%,分属3,4,5级的样地没有,这说明杉木生态公益林的空间结构距理想状态差距还很大,需要进行林分空间结构优化。间伐补植后3个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的林层指数和混交度得到明显提高,林木个体差异变大,中、幼龄林的生长空间更加充足,9个复测样地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为0.346 2~0.613 1,评价等级属于2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11%,属于3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78%,属于4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11%,这说明通过间伐补植林分空间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分析林分空间结构,能够发现林分空间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性,从而为优化空间结构经营措施提供依据。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的提出可为杉木生态公益林的理想空间结构及其表达探索一条新途径,可为改造以杉木为主的人工生态公益林向理想结构演变提供理论依据,从对研究区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的评价结果来看,可较客观地反映杉木生态公益林间伐补植前后林分空间结构的实际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生态公益林 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
下载PDF
闽楠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游晓庆 彭诗涛 +4 位作者 郭孝玉 宁金魁 欧阳勋志 甘文峰 曹梦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0-667,共8页
以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2块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将其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25,林木为强度混交;平均大小比数... 以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2块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将其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25,林木为强度混交;平均大小比数为0.506,林木分化属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状态;平均角尺度为0.518,林木呈聚集分布。(2)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值为0.08~0.89,与理想的空间结构差距较大;仅5号标准地评价等级最高(Ⅴ级),其表现为林木混交程度高,林木大小分化不明显,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闽楠为主要优势树种,在林木竞争上占有优势地位,是较理想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闽楠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天然次生林 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
下载PDF
森林空间结构分析中基于Voronoi图的样地边缘校正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帅 张江 +2 位作者 李建军 周国雄 吴舒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7,共10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样地边缘校正方法——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为森林空间结构分析和调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为评估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的性能,引入量化评估指标RMSE,采用角尺度、聚集指数和大小比数等空间结构指数构造RMSE,...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样地边缘校正方法——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为森林空间结构分析和调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为评估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的性能,引入量化评估指标RMSE,采用角尺度、聚集指数和大小比数等空间结构指数构造RMSE,并通过设置不同场景的模拟样地和调查样地,将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与其他校正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缓冲区法、最近邻体校正、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虽同属减少样本类校正方法,但各校正方法的性能及效果受到林木样本量、林木空间格局、空间结构指数、样地情况等因素影响,差异很大。缓冲区法虽简单易行,但样本浪费严重,且同时存在漏判和误判2种误差,其校正样地的RMSE曲线通常维持在较高水平。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可视为缓冲距离随边界林木实际分布自适应变化的校正方法,具备更强的校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样地外林木的边缘干扰,在角尺度、大小比数以及样本量充足的聚集指数计算中均优于其他校正方法,但也存在误判及样本利用率偏低等不足。最近邻体校正的性能介于缓冲区法和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之间,其RMSE曲线的整体水平要高于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结论】林木样本量与样地边缘校正密切相关,对于样地大小和林分密度的任何改变最终都体现在林木样本量的增减上,维持充足的林木样本对于样地校正尤为重要。林木空间分布是影响样地边缘校正的另一重要因素,当林木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时,样地边缘校正的重要作用能得到更好体现。此外,样地经过校正后,各类空间结构指数的计算精度均能获得显著提高,且聚集指数的计算需要样地提供充足的林木样本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空间结构 VORONOI图 边缘校正 空间结构指数
下载PDF
林木分布格局类型的角尺度均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107
11
作者 惠刚盈 K.v.Gadow +1 位作者 胡艳波 陈伯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25-1229,共5页
空间结构是森林的重要特征 ,它反映了森林群落内物种的空间关系即林木的分布格局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林木分布格局是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与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种群空间属性的重要方面 ,也是种群的基本数... 空间结构是森林的重要特征 ,它反映了森林群落内物种的空间关系即林木的分布格局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林木分布格局是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与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种群空间属性的重要方面 ,也是种群的基本数量特征之一。角尺度是一个刻画森林空间结构的新参数 ,通过描述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来进行林木分布格局的判定。与其他的描述分布格局的指数相比 ,角尺度具有调查费用低、结果的体现既可用均值也可用频率分布的形式 ,对复杂结构具有很强的解析能力 ,在结构复杂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中将发挥十分重要作用。为在实践中快速准确地应用这一新的空间结构参数 ,研究分析了 2 0 0 0个模拟林分的角尺度均值 ,并用 3倍标准差原理提出了林木分布格局类型的角尺度均值评判标准 ,指出随机分布时角尺度均值范围为 [0 .4 75 ,0 .5 17],大于 0 .5 17时为团状分布 ,而小于 0 .4 75时为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格局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判别方法
下载PDF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的标准角选择 被引量:127
12
作者 惠刚盈 K.v.Gadow 胡艳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7-692,共6页
角尺度是一个刻画森林空间结构的新参数,通过描述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来进行林木分布格局的判定。角尺度对复杂森林的空间结构有很强的解析能力。标准角是衡量参照树周围4株最近相邻木分布均匀性的标准,是影响角尺度使用精度的关... 角尺度是一个刻画森林空间结构的新参数,通过描述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来进行林木分布格局的判定。角尺度对复杂森林的空间结构有很强的解析能力。标准角是衡量参照树周围4株最近相邻木分布均匀性的标准,是影响角尺度使用精度的关键因子。理论推导出的标准角应为72°,这个标准角能使随机分布林分的角尺度均值最接近0 5,从而与角尺度定义中林木随机分布时角尺度取值为0 5相一致,这个观察被进一步模拟的100个随机分布的林分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角尺度 标准角 林木分布格局
下载PDF
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 被引量:18
13
作者 夏富才 姚大地 +3 位作者 赵秀海 潘春芳 汪金松 张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7,共3页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结构参数,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空间结构;用平均混交度和混交度分布,分析了林分的树种空间配置情况,得到该种林分总体上处于中度混交的水平。树种的混交度和分布格局与繁殖方式有关。处于乔木上层和...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结构参数,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空间结构;用平均混交度和混交度分布,分析了林分的树种空间配置情况,得到该种林分总体上处于中度混交的水平。树种的混交度和分布格局与繁殖方式有关。处于乔木上层和中层的树种混交度以强度和极强度混交为主,明显高于乔木下层主要以营养繁殖为主的槭属类植物的混交度。上层乔木的平均大小比数为0.27,与中层乔木的0.40和下层乔木的0.55相比,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角尺度分析表明,该群落整体上以聚集分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下载PDF
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群 张金池 +2 位作者 田月亮 叶立新 刘胜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5-882,共8页
以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该区域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20 m×20 m的4个固定样地,... 以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该区域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20 m×20 m的4个固定样地,采用全面调查法,调查样地内胸径大于起测径阶(5 cm)的林木特征值。结果表明: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优势种群以木荷Schima superba,浆果椴Tilia endochrysea,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和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数目最多的优势种木荷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处于中庸地位,77%的水丝梨Sycopsis sinensis完全处于受压迫的状态,8%处于最优势状态,说明水丝梨分化严重。优势树种木荷的平均混交度为0.48,多呈单种聚集,短柄枹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由于数量很少,平均混交度只有0.17,说明短柄枹呈团状分布。而其他树种平均混交度几乎都在0.50以上。以上数据说明,在该林分中,除木荷、短柄枹外,同树种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很少,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说明研究林分是由不同树种呈现弱中度混交结构状态组成的较复杂群落。从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上看,该天然混交林分为团状或均匀分布,其林木分布格局会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向顶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天然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凤阳山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演替过程空间格局变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龚直文 亢新刚 +1 位作者 顾丽 杨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6,53,共4页
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长白山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从1989—2005年的空间结构信息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分已由随机分布过渡到轻度聚集分布;林分内各树木之间的直径差距逐渐缩小;该林分已... 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长白山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从1989—2005年的空间结构信息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分已由随机分布过渡到轻度聚集分布;林分内各树木之间的直径差距逐渐缩小;该林分已经从中度混交过渡到强度混交。随着森林演替的进程,林分中杨树、白桦和蒙古栎等先锋树种逐渐退出所在群落,而当地云杉、冷杉和红松等顶级群落树种则演变为优势树种。文中利用空间格局方法研究森林演替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从而反映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演替过程动态变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混交度 森林演替
下载PDF
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48
16
作者 郑丽凤 周新年 +3 位作者 江希钿 官印生 杨荣耀 巫志龙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5-280,共6页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优势树种马尾松多呈单种聚集,其余树种中、强度混交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马尾松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余树种则分化严重,既有...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优势树种马尾松多呈单种聚集,其余树种中、强度混交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马尾松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余树种则分化严重,既有占优势的树种,也有受压的树种;从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上看,该地林分是以团状分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针阔混交林 空间结构 混交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福建
下载PDF
天然红松阔叶林林木分布格局研究的最小样本量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海 惠刚盈 +4 位作者 胡艳波 李储山 林天喜 张显龙 吴相菊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利用角尺度法分析了天然红松阔叶林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数学模型对抽样点数与对应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吻合率的关系进行拟合,将拟合方程二阶导数开始趋近于0的点对应的样点数确定为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抽样调查的最小样本量,并利用9... 利用角尺度法分析了天然红松阔叶林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数学模型对抽样点数与对应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吻合率的关系进行拟合,将拟合方程二阶导数开始趋近于0的点对应的样点数确定为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抽样调查的最小样本量,并利用9块模拟样地及2块厄瓜多尔天然林样地的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求证最小样本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天然红松阔叶林空间分布格局调查的最小样本量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二阶导数
下载PDF
一种用于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R树索引结构 被引量:24
18
作者 邓红艳 武芳 +1 位作者 翟仁健 赵倩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7-184,共8页
针对现有R树无法支持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R树变形索引结构:(1)允许空间对象出现在非叶结点上;(2)利用树的深度反映空间分辨率的变化,提供分辨率维的支持;(3)树的分支结构考虑对自动制图综合算... 针对现有R树无法支持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R树变形索引结构:(1)允许空间对象出现在非叶结点上;(2)利用树的深度反映空间分辨率的变化,提供分辨率维的支持;(3)树的分支结构考虑对自动制图综合算法的支持.分析了该变形R树索引结构的空间数据多尺度查询过程,并着重对该索引结构生成算法中的约束条件、插入算法和分裂算法进行了讨论.针对相同数据源,使用该方法与基于四叉树的空间数据多尺度索引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索引方法能有效检索多分辨率形式组织的空间数据,具有综合结果记忆功能,效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 多尺度表达 R树 索引结构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杉木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彩彩 李际平 +2 位作者 曹小玉 赵春燕 李建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6,共8页
以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杉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林木胸径、树高和冠幅作为综合权重,改进Voronoi图确定林木的邻近木,进而计算各空间结构指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木空间结构以1株中心木与5株邻近木组成的空间结... 以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杉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林木胸径、树高和冠幅作为综合权重,改进Voronoi图确定林木的邻近木,进而计算各空间结构指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木空间结构以1株中心木与5株邻近木组成的空间结构单元最为常见,林木空间影响范围随综合权重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林龄杉木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均较低,幼龄林全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34,属于中度混交,中龄林和近熟林全林分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17和0.23,为弱度混交;3种不同林龄的优势树种杉木的平均胸径大小比数均为0.50左右,表明林分处于中等竞争状态;各样地平均角尺度均小于0.475,表明不同林龄杉木林林木均处于均匀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生态公益林 空间结构单元 空间结构特征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空间结构优化的探讨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成程 李凤日 赵颖慧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2-636,640,共6页
基于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固定标准地ML707的每木检尺数据,针对人工林普遍具有混交度低,分布均匀的特点。主要从林分竞争机制和树冠营养空间利用情况等方面提出了利用Hegyi竞争指数、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数分析... 基于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固定标准地ML707的每木检尺数据,针对人工林普遍具有混交度低,分布均匀的特点。主要从林分竞争机制和树冠营养空间利用情况等方面提出了利用Hegyi竞争指数、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数分析优化林分空间结构,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择伐强度下林分空间结构变化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14%左右为林分最优的择伐强度,空间优化达到最佳,优化后林分竞争态势减小,营养空间利用程度增大,林分空间结构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优化 Hegyi竞争指数 生长空间指数 生长空间竞争指数 择伐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