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沂金水湾二期超高层结构设计
1
作者 陈鹤 刘长国 +2 位作者 郭本栋 高溪 蒋世林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3-50,共8页
临沂金水湾二期超高层项目结构高度153.3m,属于高震区超高层超限结构,地上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塔楼外框柱均倾斜布置以满足建筑外立面的变化。采用YJK和ETABS两种软件对主塔楼结构进行了弹性分析,并采用PE... 临沂金水湾二期超高层项目结构高度153.3m,属于高震区超高层超限结构,地上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塔楼外框柱均倾斜布置以满足建筑外立面的变化。采用YJK和ETABS两种软件对主塔楼结构进行了弹性分析,并采用PERFORM⁃3D软件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从结构体系、性能设计等方面对超高层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对梭形超高层建筑的斜柱设计要点、环带桁架、底层分叉柱以及结构动力弹塑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最后给出了上述要点的计算结论和构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性能设计 斜柱 环带桁架 底层分叉柱 动力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浅埋大断面分岔隧道中夹岩柱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郭志玉 《重庆建筑》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大断面分叉隧道的中夹岩柱厚度较薄、施工工序转换较多、岩体受力较为复杂。以某大断面分叉隧道为工程背景,首先根据现场围岩实际变形,借助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进行反演,得到了围岩弹性模量E,然后根据反演参数对隧道开挖进行数值模拟研... 大断面分叉隧道的中夹岩柱厚度较薄、施工工序转换较多、岩体受力较为复杂。以某大断面分叉隧道为工程背景,首先根据现场围岩实际变形,借助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进行反演,得到了围岩弹性模量E,然后根据反演参数对隧道开挖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中夹岩柱的厚度对两侧隧道上部岩体的沉降变形影响较大,岩柱厚度越薄,两侧隧道拱顶沉降变形越大,同时围岩变形越集中于岩柱上方;(2)中夹岩柱厚度越薄,岩柱岩体竖向应力、剪应力越大,受力机理越复杂,但岩柱竖向最大压应力与最小剪应力均没有超过其承载范围;(3)岩柱厚度越薄,两侧隧道拱腰处初期支护受压越严重,但支护结构受力较为均匀,无明显的偏压现象。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吻合较好,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分叉隧道 中夹岩柱 围岩稳定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谢启芳 向伟 +2 位作者 杜彬 郑培君 吴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8,共10页
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形制,具有建筑装饰、传递荷载和耗能减震等综合作用。为研究叉柱造式斗栱节点的抗震性能,以独乐寺观音阁平座层叉柱造式斗栱为研究对象,参照宋《营造法式》三等材的营造方法,制作5个叉柱造式斗栱节点。通过低周... 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形制,具有建筑装饰、传递荷载和耗能减震等综合作用。为研究叉柱造式斗栱节点的抗震性能,以独乐寺观音阁平座层叉柱造式斗栱为研究对象,参照宋《营造法式》三等材的营造方法,制作5个叉柱造式斗栱节点。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叉柱造式斗栱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抗转动承载力、转动刚度、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抗震性能,分析不同营造形式、不同竖向荷载等因素对斗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及双朵斗栱协同工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叉柱造式斗栱节点主要破坏形态是柱叉、散斗的劈裂,栌斗的开裂和受压屈服,枋弯曲断裂以及构件的分离与滑移。斗栱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呈"S"形,滞回环"捏缩"效应明显;双枋斗栱节点的滞回曲线对称性好,而单枋斗栱节点的正、负向滞回曲线显著不对称。斗栱节点弯矩-转角骨架曲线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基本弹性阶段、弹塑性上升阶段和平稳破坏阶段三个阶段,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斗栱节点的弯矩-转角简化计算模型。竖向荷载越大,节点抗转动承载力和转动刚度越大,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斗栱节点转动刚度的竖向荷载影响系数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对我国叉柱造式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斗栱节点 叉柱造式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转动刚度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摇摆与剪切协同的柱脚叉接木框架抗侧荷载-位移曲线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亚杰 宋晓滨 顾祥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40,共9页
榫卯连接木框架是传统木结构中的基本承力构件,研究表明其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具有摇摆和剪切两种抗侧机制。文章综合考虑木框架摇摆与剪切变形,根据变形协调和弯矩平衡条件,推导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柱脚叉接榫卯连接... 榫卯连接木框架是传统木结构中的基本承力构件,研究表明其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具有摇摆和剪切两种抗侧机制。文章综合考虑木框架摇摆与剪切变形,根据变形协调和弯矩平衡条件,推导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柱脚叉接榫卯连接木框架抗侧荷载-位移关系的曲线模型,提出木框架抗侧弹性极限荷载点、峰值荷载点及其切线刚度和下降段刚度的计算方法。基于叉接柱脚木框架抗侧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计算结果误差小于15.5%。理论研究成果对于传统木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和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榫卯连接木框架 柱脚叉接 摇摆和剪切抗侧机制 抗侧荷载-位移关系 理论模型
下载PDF
基于Icepak的多种间隙下IGBT散热器仿真与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应保胜 刘冬冬 +1 位作者 吴华伟 苏业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针对叉排针柱水冷散热器散热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叉排针柱多种间隙布置的水冷散热器,通过增大水道中冷却水的湍流度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基于ANSYS Icepak仿真软件,对两种散热器进行数值模拟的热仿真,得出其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情况,... 针对叉排针柱水冷散热器散热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叉排针柱多种间隙布置的水冷散热器,通过增大水道中冷却水的湍流度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基于ANSYS Icepak仿真软件,对两种散热器进行数值模拟的热仿真,得出其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条件下,叉排针柱多种间隙布置的水冷散热器散热性能较好,并通过使用热敏电阻对其3个点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偏差低于5.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该散热器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电机控制器 IGBT 叉排针柱 热仿真
下载PDF
上唇叉形瓣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过短鼻小柱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伟 张海亮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12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在接受双侧唇裂术后出现过短鼻小柱情况的患者,后期修复治疗中选用上唇叉形瓣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在2011年1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5例接受双侧唇裂术治疗后出现继发性过短鼻小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用上... 目的分析在接受双侧唇裂术后出现过短鼻小柱情况的患者,后期修复治疗中选用上唇叉形瓣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在2011年1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5例接受双侧唇裂术治疗后出现继发性过短鼻小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用上唇叉形瓣修复治疗,对患者术后鼻小柱延长的修复治疗效果进行远期观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修复治疗过程均较为顺利,手术伤口如期愈合拆线,患者的鼻小柱高度修复效果较为稳定,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等。结论针对双侧唇裂术治疗后鼻小柱过短的患者来讲,让患者接受上唇叉形瓣进行后期修复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小柱 上唇叉形瓣 过短 修复 双侧唇裂 继发
下载PDF
DX桩与直孔桩承载力对比分析
7
作者 田文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第5期101-104,10,共4页
该文对实际工程中三岔挤扩灌注桩(简称DX桩)与直孔桩的抗压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由于三岔挤扩灌注桩有承力盘或承力岔,其受力呈现为摩擦端承桩受力模式,相比直孔桩具有承载能力大,沉降小的良好受力性能。
关键词 三岔挤扩桩 DX桩 直孔桩 承力岔 承力盘
下载PDF
浅析楼阁式建筑的特点——以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曹瑀鋆 《江苏建筑》 2012年第5期3-5,共3页
楼阁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它体现了当时建筑对空间的追求方向和最高的技术发展水平,同时也展示了建筑立面演变的过程。木构楼阁建筑的平面是对称、规则、均衡的几何图形;楼阁建筑空间构成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是由垂直向空间相互... 楼阁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它体现了当时建筑对空间的追求方向和最高的技术发展水平,同时也展示了建筑立面演变的过程。木构楼阁建筑的平面是对称、规则、均衡的几何图形;楼阁建筑空间构成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是由垂直向空间相互叠加而非仅仅是在水平向的扩展;楼阁建筑本质上是屋的叠加,立面的构成要素概括起来是平坐、柱额、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的叠加 叉柱造 立面构成要素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叉柱造式斗栱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启芳 张利朋 +1 位作者 向伟 钱春宇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74,共9页
以独乐寺观音阁平座层叉柱造式斗栱节点为原型,按宋《营造法式》三等材的尺寸要求,以1/3.2的缩尺比例制作了3个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模型。通过竖向加载试验,得到了斗栱节点的竖向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分析了斗栱节点变形特征、竖向压缩刚度... 以独乐寺观音阁平座层叉柱造式斗栱节点为原型,按宋《营造法式》三等材的尺寸要求,以1/3.2的缩尺比例制作了3个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模型。通过竖向加载试验,得到了斗栱节点的竖向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分析了斗栱节点变形特征、竖向压缩刚度和竖向荷载传递规律等。试验结果表明:斗栱节点的破坏特征主要是栌斗和泥道栱的断裂与压屈、叉柱肢的弯翘变形;竖向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可简化为三折线;整个变形过程中,竖向荷载主要按照以叉柱为主,叉柱与栱共同传递及叉柱肢屈曲后以栱为主三种途径传递。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叉柱造式斗栱节点的三维实体模型,分析了其承受竖向荷载的力学性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叉柱造式斗栱节点的竖向荷载-变形关系模型。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叉柱造式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柱造式斗栱节点 竖向荷载作用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受力性能 竖向荷载-变形关系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