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rect detection of a single[4Fe-4S]cluster in a tungsten-containing enzyme: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of CO_(2) into formate by formate dehydrogenase 被引量:2
1
作者 Wenjin Li Yanxin Gao +7 位作者 Xuan Sun Lei Wan Haishuo Ji Hang Luo Yao Tian Hao Song Geng Wu Liyun Zhang 《Carbon Energy》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152-164,共13页
The conversion of CO_(2) into fuels and valuable chemicals is one of the central topics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and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renewable energy.Herein,we show that the formate dehydrogenase from Clos... The conversion of CO_(2) into fuels and valuable chemicals is one of the central topics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and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renewable energy.Herein,we show that the formate dehydrogenase from Clostridium ljungdahlii(ClFDH)adsorbed on electrodes displays clear characteristic voltammetric signals that can be assigned to the reduction and oxidation potential of the[4Fe-4S]^(2+/+)cluster under nonturnover conditions.Upon adding substrates,the signals transform into a specific redox center that engages in catalytic electron transport.ClFDH catalyzes rapid and efficient reversible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CO_(2) and formate in the presence of substrates.The turnover frequency of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is determined as 1210 s^(-1) at 25℃ and pH 7.0,which can be further enhanced up to 1786 s^(-1) at 50℃.The Faradaic efficiency at−0.6 V(vs.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is recorded as 99.3%in a 2-h reaction.Inhibition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modeling disclose interesting pathways for CO_(2) entry,formate exit,and OCN−competition,suggesting an oxidation-state-dependent binding mechanism of catalysis.Our results provid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FDH and original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synthetic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ELECTROCATALYSIS BIOFUEL CO_(2)conversion formate dehydrogenase iron-sulfur cluster
下载PD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HKUST-1 for enhanced activity of immobilized formate dehydrogenase used in CO_(2)hydrogenation
2
作者 Shadeera Rouf Yaser E.Greish +1 位作者 Bart Van der Bruggen Sulaiman Al-Zuhair 《Carbon Resources Conversion》 EI 2024年第1期89-102,F0004,共15页
Post synthetic modification of a hydrophil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HKUST-1,with stearic acid(SA)was carried out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HKUST-1 in aqueous solution to be used as a support for formate dehydr... Post synthetic modification of a hydrophil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HKUST-1,with stearic acid(SA)was carried out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HKUST-1 in aqueous solution to be used as a support for formate dehydrogenase(FDH)used for CO_(2)conversion to formate.SA modification improved the hydrophobicity without affecting the morphology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MOF.Adsorption of FDH on the modified MOF(SA@HKUST-1)wa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native HKUST-1 and ZIF-L.The adsorption kinetics on all MOFs was found to follow 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s and the isotherm was best described by Freundlich model.The high stability of SA@HKUST-1 and enhance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between support and CO_(2)resulted in high catalytic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FDH@SA@HKUST-1.The immobilized enzyme retained 95.1%of its initial activity after 4 cycles of repeated use.It was also shown that FDH@SA@HKUST-1 retained morphology and crystal structure after repeated use.Results of the present work provide novel insight into the influence of hydrophobic MOFs on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immobilized FDH.These findings are expected to assist in developing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biocatalysts for CO_(2)hydrogenation at commercial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hydrogenation formate dehydrogenase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Hydrophobic MOFs formate
原文传递
半理性设计提高甲酸脱氢酶(Cb FDH)活力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倪晗朦 胡孟凯 +4 位作者 张恒维 张显 潘学玮 饶志明 周楠迪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共8页
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是NADH循环再生的最佳酶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但是野生型甲酸脱氢酶普遍存在酶活低、催化效率差等缺点,导致产品转化率较低,影响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为了获得具有更佳催化性能... 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是NADH循环再生的最佳酶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但是野生型甲酸脱氢酶普遍存在酶活低、催化效率差等缺点,导致产品转化率较低,影响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为了获得具有更佳催化性能的甲酸脱氢酶,作者以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来源的甲酸脱氢酶为模板,利用HOTSPOT WIZARD v3.1进行三维结构模拟预测,构建了P68G、Q197K两个突变体,比酶活较野生型分别提高了11%和33%。这是由于P68G氨基酸残基侧链的苯环被氢取代,减少了甲酸盐底物进入口袋的空间位阻;而Q197K侧链酰胺基突变为胺丁基增强了酶的柔性。然而这两个突变点对甲酸脱氢酶的热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在I239位引入半胱氨酸突变与C262构成二硫键以提高其热稳定性,最终获得一株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比酶活较野生型提高31%、较I239C提高45%的突变株Cb FDH Q197K/I239C。通过半理性预测蛋白质结构提高了甲酸脱氢酶的活力和热稳定性,为高效构建性能稳定、还原力强的甲酸脱氢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脱氢酶 半理性设计 博伊丁假丝酵母 定点突变 辅酶循环
下载PDF
酶-化学级联催化制备(S)-烟碱
4
作者 刘茜琳 高静 +3 位作者 马丽 宋浩雷 贺莹 郑晓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传统(S)-烟碱合成方法步骤复杂且依赖多种化学催化剂。为了实现(S)-烟碱的绿色合成,设计了酶-化学级联途径:首先,构建了亚胺还原酶(IRED)与甲酸脱氢酶(FDH)的偶联体系,以麦斯明为底物合成(S)-降烟碱;然后,将(S)-降烟碱经Eschweiler-Cla... 传统(S)-烟碱合成方法步骤复杂且依赖多种化学催化剂。为了实现(S)-烟碱的绿色合成,设计了酶-化学级联途径:首先,构建了亚胺还原酶(IRED)与甲酸脱氢酶(FDH)的偶联体系,以麦斯明为底物合成(S)-降烟碱;然后,将(S)-降烟碱经Eschweiler-Clarke反应制备(S)-烟碱。通过大肠杆菌宿主分别对IRED和FDH进行表达,得到含酶细胞及酶液,考察了pH和温度对细胞中IRED和FDH酶活力的影响。优化酶催化制备(S)-降烟碱的反应条件,在30℃、pH 7.5条件下,添加质量浓度为30 g/L的麦斯明、600 U/L FDH细胞、900 U/L IRED细胞、0.6 mmol/L NADP^(+)和质量浓度为90 g/L的甲酸钠,(S)-降烟碱的产率>98%,对映体过量(e.e.)值>99%。最后,通过化学法将(S)-降烟碱甲基化得到(S)-烟碱,此步骤产率和e.e.值均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烟碱 亚胺还原酶 甲酸脱氢酶 (S)-降烟碱 生物工程
下载PDF
点突变提高甲酸脱氢酶(CbFDH)的酶活和催化效率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俊贤 王子渊 +3 位作者 杨套伟 张显 徐美娟 饶志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甲酸脱氢酶(FDH)是工业上常用的辅酶NADH再生酶,而天然的FDH主要缺陷是酶活和催化效率低。作者通过序列比对7种不同来源的FDH,发现其中来源于Candida boidinii的FDH的第93位氨基酸为缬氨酸(V),而其余6种来源均为异亮氨酸(I)。进一步根... 甲酸脱氢酶(FDH)是工业上常用的辅酶NADH再生酶,而天然的FDH主要缺陷是酶活和催化效率低。作者通过序列比对7种不同来源的FDH,发现其中来源于Candida boidinii的FDH的第93位氨基酸为缬氨酸(V),而其余6种来源均为异亮氨酸(I)。进一步根据疏水性大小,构建4个突变体酶V93L、V93I、V93A和V93G。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除了V93L外,突变体酶的酶活随着第93位氨基酸残基的疏水性增强而提高。其中,V93I的比酶活提高22.6%、催化效率(NAD+)提高了133%。利用V93I偶联L-亮氨酸脱氢酶用于不对称还原2-氧代戊酸合成L-正缬氨酸,结果表明V93I能够提高2-氧代戊酸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脱氢酶 疏水性 定点突变 催化效率 L-正缬氨酸
下载PDF
二氧化碳还原用甲酸脱氢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史红玲 王瑶 +3 位作者 袁书玮 姚伦广 唐存多 薛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89-2097,2206,共10页
CO_(2)的还原和资源化利用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生物催化剂对反应和底物具有高选择性,因此被用于构建高效的CO_(2)还原系统。其中,甲酸脱氢酶(FDH),特别是某些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型/金属辅因子(W或Mo)的甲酸脱氢酶,... CO_(2)的还原和资源化利用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生物催化剂对反应和底物具有高选择性,因此被用于构建高效的CO_(2)还原系统。其中,甲酸脱氢酶(FDH),特别是某些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型/金属辅因子(W或Mo)的甲酸脱氢酶,能够可逆地将CO_(2)还原成甲酸盐。该文首先介绍了甲酸脱氢酶的特性及分类,其次综述了CO_(2)还原用甲酸脱氢酶的活性位点及催化机制、FDH的分子改造、全细胞生物催化CO_(2)还原为甲酸盐的最新进展,为CO_(2)还原用生物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启示,为以CO_(2)为原料构建可行的CO_(2)还原系统来生产增值的燃料和化学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脱氢酶 CO_(2)还原 酶工程 全细胞催化 甲酸盐
下载PDF
光催化辅酶再生体系与甲醛脱氢酶耦合制备甲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文锦 邓理 +1 位作者 宋晓明 陈夫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38-47,共10页
为实现温和条件下甲醛或甲醇的制备,对光催化辅酶再生体系与甲醛脱氢酶(FaldDH)耦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甲酸歧化方式制备甲醛、甲醇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光催化NADH再生体系与甲醛脱氢酶、醇脱氢酶耦合,不过未检测到甲醛或甲醇。通过实... 为实现温和条件下甲醛或甲醇的制备,对光催化辅酶再生体系与甲醛脱氢酶(FaldDH)耦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甲酸歧化方式制备甲醛、甲醇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光催化NADH再生体系与甲醛脱氢酶、醇脱氢酶耦合,不过未检测到甲醛或甲醇。通过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考察了FaldDH催化甲酸盐还原制备甲醛的反应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平衡反应、结合已有文献报道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结果表明:受热力学反应平衡限制,反应条件下生成的甲醛量低于Nash显色法定量甲醛的检测限,以往报道中酶催化生成的甲醛极有可能未利用NADH作为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 甲醛脱氢酶 NADH再生 甲酸盐
下载PDF
电能辅助二氧化碳生物转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松 张坤城 +3 位作者 崔会娟 朱之光 张以恒 张玲玲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6期1191-1222,共32页
CO_(2)排放带来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为此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减排固碳措施。我国于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推进固碳技术发展迫在眉睫。受益于近年来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基于酶或微生物催化的CO_(2)生物转化研... CO_(2)排放带来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为此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减排固碳措施。我国于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推进固碳技术发展迫在眉睫。受益于近年来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基于酶或微生物催化的CO_(2)生物转化研究在酶元件、途径和系统的人工设计改造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典型产物代表有燃料、氨基酸、淀粉、单细胞蛋白、生物塑料及其他多种生化产品。为此,CO_(2)也被认为是第三代生物原料。CO_(2)转化的关键在于外加能量活化CO_(2)分子,相比于光能、热能和化学能等,电能在成本投入和小型便捷方面优势突出,因此更受科学界和产业界青睐。CO_(2)生物转化利用电能分为两种方式,即生物直接利用电能固定CO_(2)和利用电能间接辅助CO_(2)生物转化[包括电催化CO_(2)还原、电再生辅因子(如NADH)、电解水制氢]。本文全面介绍了这两种方法在CO_(2)生物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可能的固碳机制,并讨论了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此外,还提出了合成生物技术应对低效CO_(2)生物转化时的可能策略如挖掘高活性固碳酶、酶工程改造提高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代谢工程改造丰富固碳微生物的产物种类和提高固碳效率等,以期相关研究能真正走向实际应用,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生物转化 电催化 甲酸脱氢酶 一氧化碳脱氢酶 固碳微生物
下载PDF
毕赤酵母甲酸脱氢酶辅因子特异性改造及应用
9
作者 胡力元 刘璐瑶 +2 位作者 白仲虎 杨艳坤 金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9-16,共8页
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EC 1.2.1.2)在发酵工业中常被应用于酶法辅因子再生系统。为了改造巴斯德毕赤酵母甲酸脱氢酶(FDH from Komagataella phaffii,Kph FDH)的辅因子特异性并应用于体外NADPH辅因子再生系统,研究基于... 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EC 1.2.1.2)在发酵工业中常被应用于酶法辅因子再生系统。为了改造巴斯德毕赤酵母甲酸脱氢酶(FDH from Komagataella phaffii,Kph FDH)的辅因子特异性并应用于体外NADPH辅因子再生系统,研究基于多序列比对和文献调研的结果,确定了D195、Y196为突变位点,构建了16个突变体,并表征了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比酶活力和酶促反应动力学。得到最优的NADP+特异性突变体为Kph FDH D195Q/Y196R,其对NADP+的催化效率(k_(cat)/K_(m))为1.967 L/(mmol·s),催化特异性比率[(k_(cat)/K_(m)NADP+)/(k_(cat)/K_(m)NAD+)]为36.426;以NADP+作为辅因子时,对甲酸的催化效率(k_(cat)/K_(m))为0.020 L/(mmol·s)。最后成功将该突变体应用于苯丙酮酸还原胺化反应中的NADPH再生,200 min内几乎完全反应。该研究填补了毕赤酵母FDH辅因子特异性改造方面的研究空白,为发酵工业中NADPH辅因子再生系统应用提供了一种工具酶,同时也为进一步改造该酶的辅因子特异性提供了一种出发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因子再生系统 巴斯德毕赤酵母 甲酸脱氢酶 酶促反应动力学 还原胺化反应 NADPH再生
下载PDF
甲酸脱氢酶用于辅酶NADH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黄志华 刘铭 +2 位作者 王宝光 张延平 曹竹安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1-1016,共6页
NAD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和手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其中辅酶NADH作为还原当量起着关键的作用,NADH的再生关系到生物氧化还原过程能否进行.甲酸脱氢酶在辅酶NADH再生中的应用是目前代谢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工作回... NAD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和手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其中辅酶NADH作为还原当量起着关键的作用,NADH的再生关系到生物氧化还原过程能否进行.甲酸脱氢酶在辅酶NADH再生中的应用是目前代谢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工作回顾了甲酸脱氢酶的来源和氨基酸序列、酶的理化性质和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成本等方面阐述了甲酸脱氢酶在辅酶再生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甲酸脱氢酶用于辅酶再生的代谢工程平台的发展趋势,并对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脱氢酶 辅酶(NADH)再生 氧化还原反应
下载PDF
甲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娴 贾红华 +1 位作者 何冰芳 韦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共4页
甲酸脱氢酶是氧化还原酶辅酶NAD(P)^+和NAD(P)H再生循环体系中的关键酶。实验中,用PCR方法扩增了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中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分别构建了诱导型表达载体pUC-dh和pET- fdh,以E.coli Rosetta为表达宿主,获得了能够高... 甲酸脱氢酶是氧化还原酶辅酶NAD(P)^+和NAD(P)H再生循环体系中的关键酶。实验中,用PCR方法扩增了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中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分别构建了诱导型表达载体pUC-dh和pET- fdh,以E.coli Rosetta为表达宿主,获得了能够高效表达甲酸脱氢酶的重组菌。经诱导后重组菌Rosetta/pET- fdh的FDH比酶活为0.399U/mg(蛋白),Rosetta/pUC-fdh的FDH比酶活为0.163U/mg(蛋白)。经SDS- PAGE分析,Rosetta/pET-fdh和Rosetta/pUC-fdh表达的FDH蛋白分别占菌体可溶性总蛋白的17%和10%,实现了fdh基因在Rosetta中的高效表达。研究中所构建的重组菌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辅酶再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再生 甲酸脱氢酶 甲酸脱氢酶基因 高效表达
下载PDF
溶胶-凝胶固定化多酶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反应初探 被引量:33
12
作者 姜忠义 吴洪 +2 位作者 许松伟 黄淑芳 谢晴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4,共3页
为了探索温室气体CO2 的固定和利用的新途径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 ,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对甲酸脱氢酶、甲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进行了包埋共固定化 ,并以包埋的三种酶为催化剂 ,以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为电子供体 ,在低... 为了探索温室气体CO2 的固定和利用的新途径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 ,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对甲酸脱氢酶、甲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进行了包埋共固定化 ,并以包埋的三种酶为催化剂 ,以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为电子供体 ,在低温低压下将CO2 转化为甲醇 .初步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酶含量及NADH用量对甲醇收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37℃和 pH 7 0的条件下 ,甲醇的收率可达 92 4 % .由于酶空间构型的微小变化和空间位阻效应的存在 ,与液相酶反应结果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包埋 甲酸脱氢酶 甲醛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 二氧化碳 甲醇 固定化酶 酶催化法
下载PDF
甲酸脱氢酶在Klebsiella pneumoniae中的表达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志华 张延平 +2 位作者 刘铭 王宝光 曹竹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在甘油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还原当量NADH,NADH的有效供给决定了1,3-丙二醇的产量和得率。采用PCR方法从Candidaboidinii基因组中克隆编码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将fdh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MALTM-p2X中,构建表达载体pMALTM-... 在甘油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还原当量NADH,NADH的有效供给决定了1,3-丙二醇的产量和得率。采用PCR方法从Candidaboidinii基因组中克隆编码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将fdh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MALTM-p2X中,构建表达载体pMALTM-p2X-fdh,并转入1,3-丙二醇生产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YMU2,获得重组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F-1。研究了重组质粒的稳定性和IPTG诱导fdh基因过量表达的条件。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dh基因表达的蛋白分子量为40.2kDa;IPTG诱导表达研究表明,在IPTG浓度为0.5mmol/L时,诱导4h后甲酸脱氢酶表达明显;发酵过程中甲酸脱氢酶比酶活达到5.47U/mg;与出发菌株K.pneumoniae YMU2相比,重组菌F-1合成1,3-丙二醇的浓度提高了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boidinii 甲酸脱氢酶 KLEBSIELLA PNEUMONIAE NADH 1 3-丙二醇
下载PDF
(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与甲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莹 张荣珍 徐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和甲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解决较高底物浓度下不对称转化反应的辅酶限制性问题。【方法】分别以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CTCC M203011)和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 【目的】通过研究(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和甲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解决较高底物浓度下不对称转化反应的辅酶限制性问题。【方法】分别以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CTCC M203011)和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基因(rcr)和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克隆到共表达载体pETDuet^(TM)-1中进行表达。共表达质粒pETDuet-rcr-fdh转化稀有密码子优化型菌株E.coli Rosetta,获得重组菌E.coli Rosetta/pETDuet-rcr-fdh。【结果】在30℃条件下,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8 h后,SDS-PAGE结果表明(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和甲酸脱氢酶均有明显的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 kDa和40 kDa。以高浓度(6 g/L)2-羟基苯乙酮为底物时,0.1 g重组菌细胞催化产生(R)-苯基乙二醇,产物光学纯度为100%e.e.,产率为85.9%。与无甲酸脱氢酶参与辅酶再生循环的重组菌E.coli Rosetta/pETDuet-rcr相比,产物光学纯度和产率分别提高了1.3和2.7倍。【讨论】该重组菌的构建为基因工程法生物合成(R)-苯基乙二醇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还原酶 甲酸脱氢酶 共表达 辅酶再生 不对称还原
下载PDF
在Klebsiella pneumoniae醛脱氢酶失活菌中构建NADH再生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志华 张延平 +2 位作者 黄星 王宝光 曹竹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5-80,共6页
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是当前工业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还原当量NADH,NADH的有效供给决定了1,3-PD的产量和得率。采用PCR的方法从Candidaboidinii基因组中克隆编码fdh的基因,将该基因片... 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是当前工业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还原当量NADH,NADH的有效供给决定了1,3-PD的产量和得率。采用PCR的方法从Candidaboidinii基因组中克隆编码fdh的基因,将该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MALTM-p2X,构建表达载体pMALTM-p2X-fdh,并转入醛脱氢酶失活菌KlebsiellapneumoniaeDA-1HB,获得重组菌KlebsiellapneumoniaeDAF-1。在IPTG浓度0.5mmol/L时,诱导3h后甲酸脱氢酶表达明显;发酵过程中甲酸脱氢酶比酶活达到4.82U/mg;与出发菌株K.pneumoniaeDA-1HB相比,重组菌DAF-1合成1,3-丙二醇的浓度提高了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脱氢酶 甲酸脱氢酶 KLEBSIELLA PNEUMONIAE NADH 1 3-丙二醇
下载PDF
单细胞激光拉曼光谱检测重组大肠杆菌细胞表达甲酸脱氢酶 被引量:9
16
作者 卢明倩 董蓉 +4 位作者 温顺华 张韦 王巧贞 黄庶识 陈丽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45-1851,共7页
甲酸脱氢酶(FDH,EC1.2.1.2)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工业上应用的FDH可以通过构建高水平表达重组FDH蛋白的基因工程菌生产,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和积累操作繁杂,耗时耗力且需要破碎细胞。为了寻找一种简单快... 甲酸脱氢酶(FDH,EC1.2.1.2)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工业上应用的FDH可以通过构建高水平表达重组FDH蛋白的基因工程菌生产,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和积累操作繁杂,耗时耗力且需要破碎细胞。为了寻找一种简单快速,不需破碎细胞,且能实时检测FDH重组蛋白在基因工程菌中表达情况的方法,本研究应用单细胞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LTRS),研究IPTG诱导不同时间后甲酸脱氢酶重组蛋白(FDH)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DH的特征峰1004,1355,1455和1667cm-1随着IPTG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说明在诱导培养过程中FDH重组蛋白在重组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并积累,这4个峰强的增加值所反映的FDH表达量与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一致。实验结果证明,LTRS是快速有效检测单个大肠杆菌活细胞体内重组FDH实时表达的一种非入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甲酸脱氢酶 重组蛋白表达 单细胞 拉曼光谱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共表达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维明 杨震炯 +4 位作者 罗积杏 壮晓健 沈文和 胡燚 黄和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5年第4期23-28,共6页
在摇瓶中对共表达亮氨酸脱氢酶(Leu DH)和甲酸脱氢酶(FDH)的重组大肠杆菌(E.coli)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考察基础培养基中碳、氮源种类和浓度及初始p H等因素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油和酵母膏为最佳碳源和氮... 在摇瓶中对共表达亮氨酸脱氢酶(Leu DH)和甲酸脱氢酶(FDH)的重组大肠杆菌(E.coli)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考察基础培养基中碳、氮源种类和浓度及初始p H等因素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油和酵母膏为最佳碳源和氮源,最适质量浓度均为10 g/L,培养基最适初始p H为8.0。然后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的诱导时机为菌体密度(OD600)达到0.6时,最适的诱导温度、诱导剂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分别为25℃、0.2 mmol/L和20 h。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菌体密度(OD600)可达8.6,Leu DH和FDH酶比酶活分别达1 543.3和2 572.4 U/L,是优化前的2.0和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亮氨酸脱氢酶 甲酸脱氢酶 诱导
下载PDF
重组甲酸脱氢酶对合成1,3-丙二醇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志华 刘铭 +1 位作者 张延平 曹竹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9-924,共6页
在甘油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还原当量NADH,NADH的有效供给决定了1,3-丙二醇的产量。本文从Candida boidinii基因组DNA中克隆了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利用表达质粒pMALTM-p2X-fdh转化到1,3-丙二醇生产菌Klebsiella pneum... 在甘油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还原当量NADH,NADH的有效供给决定了1,3-丙二醇的产量。本文从Candida boidinii基因组DNA中克隆了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利用表达质粒pMALTM-p2X-fdh转化到1,3-丙二醇生产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YMU2中,构建了具有NADH再生系统的重组菌Klebsiella pneumoniaeF-1。在5L发酵罐培养中,F-1合成1,3-丙二醇浓度和产率分别达到了78.6g.L-1和1.33g.L-1.h-1,分别比YMU2提高了12.5%和41.2%。根据F-1和YMU2菌株的主要代谢产物的生成情况比较了二者的代谢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 KLEBSIELLA PNEUMONIAE 甲酸脱氢酶 NADH CANDIDA boidinii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固定化甲酸脱氢酶催化CO_2合成甲酸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文芳 侯本象 +1 位作者 侯延慧 赵之平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0-735,共6页
以紫外光表面接枝改性的聚乙烯(PE)中空纤维膜为载体,采用共价结合的方式固定化甲酸脱氢酶(FDH),考察了CO2通入方式、溶液pH值、缓冲液种类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浓度对酶催化CO2合成甲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加压法相... 以紫外光表面接枝改性的聚乙烯(PE)中空纤维膜为载体,采用共价结合的方式固定化甲酸脱氢酶(FDH),考察了CO2通入方式、溶液pH值、缓冲液种类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浓度对酶催化CO2合成甲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加压法相比,CO2鼓泡法更有利于甲酸的生成;磷酸盐缓冲液优于Tris-HCl和盐酸三乙醇胺缓冲液;体系pH值对反应的影响较大,固定化FDH的最佳pH值仍为6.0,但pH耐受性增强;随着辅酶NADH浓度的增加,反应初速度加快,收率下降;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最大酶活分别为0.246和0.138mmol/(L.h);固定化FDH在4℃贮存两周后活性仅下降4%,而游离酶活性下降50%.FDH催化膜重复利用10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脱氢酶 中空纤维膜 固定化 酶催化 二氧化碳 还原
下载PDF
手性醇脱氢酶与甲酸脱氢酶的融合蛋白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希 张翀 邢新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62-2567,共6页
The bifunctional fusion protein systems consisting of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chiral alcohol dehydrogenase(READH),Candida boidinii formate dehydrogenase(CbFDH) or maltose binding protein(MBP) were constructed to rege... The bifunctional fusion protein systems consisting of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chiral alcohol dehydrogenase(READH),Candida boidinii formate dehydrogenase(CbFDH) or maltose binding protein(MBP) were constructed to regenerate the cofactors for biocatalysis.READH originated from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is an(S)-specific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dependent alcohol dehydrogenase,meanwhile,CbFDH originated from Candida boidinii is an NADH-dependent formate dehydrogenase.The strategies of the different fusion protein systems included:(1) fusion of the N terminus of READH to the C terminus of MBP,(2) fusion of the N terminus of CbFDH to the C terminus of MBP,(3) fusion of the N terminus of READH to the C terminus of CbFDH,(4) fusion of the C terminus of READH to the N terminus of CbFDH.The activities of READHs were depressed in all fusion strategies.When the N terminus of READH was fused to the C terminus of CbFDH,READH reached the highest activity,but CbFDH had no activity.In contrast,when the C terminus of READH was fused to the N terminus of CbFDH,CbFDH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and both moieties displayed activities.From this study,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rational design of the bifunctional fusion protein system may improve the biocatalysis efficiency by the simultaneous cofactor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辅酶再生 手性醇脱氢酶 甲酸脱氢酶 麦芽糖结合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