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燕山期高原的发育及对矿产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启示 被引量:46
1
作者 吴根耀 陈焕疆 +1 位作者 马力 徐克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2,共10页
作者首次提出苏皖地块是特提斯演化阶段一个独立的构造单元。基于火成岩及变质岩和古地磁的研究成果认为苏鲁洋在晚侏罗—早白垩世最终闭合 ,苏皖地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而出现高原 ,因而中国东部燕山期高原性质上应属碰撞高原。文中还讨... 作者首次提出苏皖地块是特提斯演化阶段一个独立的构造单元。基于火成岩及变质岩和古地磁的研究成果认为苏鲁洋在晚侏罗—早白垩世最终闭合 ,苏皖地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而出现高原 ,因而中国东部燕山期高原性质上应属碰撞高原。文中还讨论了高原边缘的冲断 -推覆带和其内部的复杂结构 (包括沿主碰撞 -剪切带发育的相对高峻地带和相对开阔的山间磨拉石盆地 ) ,认为该高原是规模宏伟的东亚燕山造山系中变形变质相对弱的部分。高原自早白垩世末起坍塌 ,晚白垩世是东亚燕山造山系的全面坍塌期 ,第三纪时燕山期高原已不复存在。强烈的岩浆活动不仅使苏皖地区 ,也使胶东、小秦岭、赣东北等地的燕山期成矿具明显的区域专属性。晚中生代—新生代的构造事件造成苏皖—黄海地区岩石圈强度低、地热梯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燕山期高原 发育 矿产 油气资源 评价
下载PDF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伸展构造综述 被引量:90
2
作者 张进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9-649,共11页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发生于65Ma左右,造山作用则开始于中新世初期,该造山运动形成南喜马拉雅的逆冲推覆体系,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然而,与造山作用的同时,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地区却经历了广泛的伸展作用,所形成的伸展构造包括:①北喜...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发生于65Ma左右,造山作用则开始于中新世初期,该造山运动形成南喜马拉雅的逆冲推覆体系,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然而,与造山作用的同时,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地区却经历了广泛的伸展作用,所形成的伸展构造包括:①北喜马拉雅地区,开始于24Ma左右的藏南拆离系(STDS);②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地区,开始于14Ma左右的南北向裂谷;③北喜马拉雅穹隆带,形成时间大致与南北向裂谷相同;④广布于青藏高原、开始于中新世末期、随机分布的高角度正断层。上述不同阶段的伸展构造形成于不同机制,并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地质作用。其中,北喜马拉雅穹隆是一种特殊的伸展构造,并可能形成于多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造山带 藏南 伸展构造 形成模式
下载PDF
云南高原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康晓波 王宇 +2 位作者 张华 代旭升 朱广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50-58,共9页
云南高原岩溶塌陷总的特征是由岩溶高原特定的地质环境、岩溶发育、水文地质以及水文气象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和决定的,文中通过对这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深化了对高原岩溶塌陷基本特征和发育规律的认识。云南高原岩溶塌... 云南高原岩溶塌陷总的特征是由岩溶高原特定的地质环境、岩溶发育、水文地质以及水文气象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和决定的,文中通过对这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深化了对高原岩溶塌陷基本特征和发育规律的认识。云南高原岩溶塌陷区域上分布零星,地段上呈现“点状”特征,主要集中发育于岩溶断陷盆地、岩溶槽谷(洼)地、岩溶台地或古高原面等特定的岩溶地质环境单元。主要原因是高原大部分区域为裸露型基岩山区,江河深切,垂直岩溶带发育,地下水埋藏普遍较深;盆、谷、洼地等人类聚居区,除边缘地带外,松散土覆盖层厚度较大,且黏性土层占比高,土体固结度也较高;岩溶发育不均匀,岩溶洞、管发育,但总体上地下岩溶率并不高,引发岩溶塌陷的洞、管较为孤立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高原环境 成因机制 岩溶水文地质 云南高原
下载PDF
西藏日多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雄来组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对直孔-松多古特提斯造山带演化的约束
4
作者 周斌 乔新星 +3 位作者 韩奎 潘亮 王峰 范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30-1343,共14页
对拉萨地块东段日多地区新厘定的雄来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研究。研究区雄来组火山岩以中基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占优势为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的206 Pb/238 U年龄加权平... 对拉萨地块东段日多地区新厘定的雄来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研究。研究区雄来组火山岩以中基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占优势为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的206 Pb/238 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01.3±6.0 Ma和184.5±4.4 Ma,表明雄来组火山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其中,基性火山岩SiO 2含量为48.53%~49.92%,MgO含量较高,为10.68%~11.43%,Mg#值平均为72.67,高Cr(224.7×10^(-6)~347.8×10^(-6))和Ni(90.1×10^(-6)~109.7×10^(-6))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中性火山岩的SiO 2含量为53.93%~60.54%,Al 2 O 3含量为14.74%~16.12%,MgO含量为2.45%~8.1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Ba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锆石εHf(t)值介于-12.25~-3.64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C))为1621~2004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均指示,雄来组火山岩形成于后碰撞的构造背景,基性火山岩起源于亏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中性火山岩起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上升过程中受古老地壳混染,代表了直孔-松多古特提斯造山带后碰撞伸展背景作用下的岩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来组 岩石成因 后碰撞 日多地区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东溪构造浅层大斜度井快速钻井技术研究——以东浅006-1-X2井为例
5
作者 邓浩然 常小绪 +1 位作者 杜江 冯劲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3年第2期35-38,78-79,共4页
东溪构造位于四川盆地川东平行褶皱带南部,其嘉陵江气藏主要分布在嘉五1、嘉四3亚段、嘉三段、嘉二3、嘉二2亚段及嘉一段地层中,是目前低效油气勘探的重点。针对该区块自流井段井漏垮塌频繁、须家河研磨性强、嘉陵江气藏显示活跃、丛式... 东溪构造位于四川盆地川东平行褶皱带南部,其嘉陵江气藏主要分布在嘉五1、嘉四3亚段、嘉三段、嘉二3、嘉二2亚段及嘉一段地层中,是目前低效油气勘探的重点。针对该区块自流井段井漏垮塌频繁、须家河研磨性强、嘉陵江气藏显示活跃、丛式井组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等难点,在东浅006-1-X2井应用丛式井组防碰技术、聚合物无固相+优质低固相钻井液、优选钻头类型、滑动钻与复合钻结合等关键技术,全井平均机械钻速为4.38m/h,最大井斜度达58.83°,水平位移为1188.70m,位垂比达到0.8:1,实现了地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溪构造 嘉陵江组 井漏 井塌 防碰技术 快速钻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