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genous Hormone Concentration in Developing Tuberous Roots of Different Sweet Potato Genotypes 被引量:6
1
作者 WANG Qing-mei ZHANG Li-ming +1 位作者 GUAN Yah-an WANG Zhen-l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19-927,共9页
A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endogenous hormone concentration (EHC) during formation and thickening of tuberous roots in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of different genotypes: Xush... A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endogenous hormone concentration (EHC) during formation and thickening of tuberous roots in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of different genotypes: Xushu 18, Minamiyutaka, and L trifida-K123.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zeatin riboside (ZR), dihydro-zeatin riboside (DHZR), abscisic acid (ABA), indole-3-acetic acid (IAA), and isopentenyl-adenine (IPA) of Xushu 18 and Minamiyutak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I. trifida-K123. Dry tuberous root yield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ABA, ZR, and DHZR at 1 or 5% significant level, but were not obvious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IAA, IPA, and GA4. The concentrations of ABA, ZR and DHZR played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tuberous root formation and thickening in sweet potato. The concentrations of ZR, DHZR, ABA, and IAA in the upper or inner portion of tuberous roo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toward the end of the root or its outer portion. Meanwhile, EHC of large-sized tuberous roo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edium- or small-sized tubers during the early thickening period. In the rapid thickening period of tuberous roots, EHC of medium-sized tubers were the highest, However, at the late-thickening period, EHC of small-sized tubers ranked the high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eet potato tuber endogenous hormone concentration (EHC) formation THICKENING
下载PDF
Adaptation of potato production to climate change by optimizing sowing date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entral Gansu,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WANG Chun-ling SHEN Shuang-he +2 位作者 ZHANG Shu-yu LI Qiao-zhen YAO Yu-b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98-409,共12页
Potato grows in most part of China, it achieves higher yield and better quality in Gansu Province than in others. With global warming, its growth duration has been prolonged and sowing date become earlier than before.... Potato grows in most part of China, it achieves higher yield and better quality in Gansu Province than in others. With global warming, its growth duration has been prolonged and sowing date become earlier than before. Therefore, to regulate its sowing date and growing perio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etter harvest. In this stud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six sowing-date treatments of potato in Dingxi, which i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entral Gansu Province in Northwest China in 2010. The growth period, morphological index and change in yield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other climatic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for each treat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p with different sowing dates experienced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 leading to distinct growth duration, plant height, and leaf area index. The growth duration was shortened due to a delay in sowing date. For each 15-day delay in sowing, the growth duration was reduced by 12 days on average. A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numbers of days either from seeding to emergence or from flowering to harvest and mean temperature over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tuber fresh weight, and final yield were all decreased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cumulative temperature over the shorter growing periods. Marked differences in tuber yield were discovered among the six treatments of sowing date, the potato planted on May 27 giving the highest yield. The potato planted either earlier or later would produce invariably lower yield than the treatment of May 27. Late May therefore can be taken as the optimum sowing time of potato in this region because the crop can fully utilize thermal resource. We conclude that to postpone sowing time is a good practice for potato production to adapt to climate warming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entral Gansu,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to climate change optimum sowing da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uber yield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史田斌 刘震 +8 位作者 李志涛 陈丽敏 朱金勇 李泓阳 王玮璐 齐喆颖 张俊莲 李亚杰 刘玉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为了探究马铃薯对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的响应,明确马铃薯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品种华颂7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遮雨棚下对马铃薯各生育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块茎产... 为了探究马铃薯对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的响应,明确马铃薯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品种华颂7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遮雨棚下对马铃薯各生育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块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干旱胁迫处理(T_(1))后恢复灌水,相较于对照,成熟期马铃薯株高、根长、干物质积累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在产量和产量构成方面,幼苗期干旱胁迫处理后恢复灌水,大薯率较对照显著提高11.00个百分点、小薯率较对照显著降低10.34个百分点,块茎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31.34%。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干旱胁迫处理(T_(2)、T_(3))的块茎产量较CK显著下降58.41%和27.84%,T_(2)处理的大薯率较对照显著降低了25.34个百分点,但T_(3)处理的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相较于对照,淀粉积累期干旱胁迫处理(T_(4))对马铃薯单株干物质积累、块茎产量和产量构成影响不显著。因此,可对华颂7号在幼苗期进行适当干旱胁迫以提高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确保块茎产量的形成,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生长特性 块茎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王晶 樊明寿 +3 位作者 贾立国 秦永林 于静 王楠凌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氮肥是限制马铃薯高产关键因子之一。目前马铃薯生产上氮肥应用缺乏科学指导,存在氮素供应过量、形态配比不合理、供应方式落后等问题,制约马铃薯高产。综述聚焦氮素供应对块茎形成及发育的影响,总结氮素对马铃薯匍匐茎发生、块茎形成... 氮肥是限制马铃薯高产关键因子之一。目前马铃薯生产上氮肥应用缺乏科学指导,存在氮素供应过量、形态配比不合理、供应方式落后等问题,制约马铃薯高产。综述聚焦氮素供应对块茎形成及发育的影响,总结氮素对马铃薯匍匐茎发生、块茎形成时间、数量和重量的影响。低氮条件下有利于块茎提前发生,但库强源弱,匍匐茎发生率低,块茎消亡发生率高,单株薯数和薯重下降;氮供应过量则抑制匍匐茎发育,推迟块茎形成时间,块茎数量和重量随之降低;供应适宜氮素有利于高产,究其原因,匍匐茎顶端提前膨大形成块茎,块茎消亡发生率降低,块茎单株薯数和单株薯重增加。前人围绕合理供氮量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调控做了大量研究,但因产地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主栽品种及生产目的不同,上述阈值不尽相同,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素 块茎形成 产量
下载PDF
小薯专用品种‘华薯16号’的结薯特性
5
作者 王颖 李晨曦 +5 位作者 夏军辉 骆俊婷 于斌武 尹鑫 宋波涛 赵喜娟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华薯16号’是小薯专用品种,具有小薯率高、食味优等诸多优良特性,明确其结薯特性有利于提高‘华薯16号’产量和品质。小薯品种‘华薯16号’和常规品种‘华薯1号’为试验材料,重点观测单株块茎数、主茎数、单株块茎鲜重等指标动态变化... ‘华薯16号’是小薯专用品种,具有小薯率高、食味优等诸多优良特性,明确其结薯特性有利于提高‘华薯16号’产量和品质。小薯品种‘华薯16号’和常规品种‘华薯1号’为试验材料,重点观测单株块茎数、主茎数、单株块茎鲜重等指标动态变化。相比‘华薯1号’,小薯品种‘华薯16号’干物质积累延后,植株更繁茂;整个生育期内‘华薯1号’和‘华薯16号’单株平均结薯数分别为5个和18个,‘华薯16号’单株结薯数较多原因是其具有较多主茎数。‘华薯16号’生育期长,为提高小薯率可适当提前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结薯特性 小薯 结薯数 华薯16号
下载PDF
外源ABA、ZR及IAA对甘薯脱毒苗生长及结薯的影响
6
作者 张志伟 郑顺林 +2 位作者 段芳 付国召 杨翠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以甘薯品种龙薯9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基质培养、向根部营养液加入植物激素的处理方式,设置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了0(CK)、0.7、7.0、14.0 mg/L的ABA与IAA,以及0(CK)、0.8、8.0、16.0 mg/L ZR对脱毒苗根生长发育及结薯的影... 以甘薯品种龙薯9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基质培养、向根部营养液加入植物激素的处理方式,设置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了0(CK)、0.7、7.0、14.0 mg/L的ABA与IAA,以及0(CK)、0.8、8.0、16.0 mg/L ZR对脱毒苗根生长发育及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0.8 mg/L ZR处理的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分别较CK提高2.25个和5.93 g;0.7 mg/L ABA处理的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分别较CK提高2.00个和5.43 g;14 mg/L IAA处理可显著增加脱毒苗的根长和茎长。综上所述,在脱毒薯生产过程中,根部施加0.7 mg/L ABA或0.8 mg/L ZR均可显著增加脱毒苗的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根部添加14 mg/L IAA可显著促进脱毒苗根与茎的伸长。本试验结果可为脱毒种薯种苗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脱毒种薯 ZR IAA ABA 结薯特性 生长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甘薯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郎涛 杨飞洋 +8 位作者 蒲志刚 张聪 李明 余马 屈会娟 伍竞宇 张璐 刁杜 冯俊彦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0期94-102,共9页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作物。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录组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甘薯研究之中。为了今后利用转录组学技术更好地开展甘薯功能基因挖掘、重要性状调控机制解析等研究,本综述分析了各国研究机构...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作物。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录组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甘薯研究之中。为了今后利用转录组学技术更好地开展甘薯功能基因挖掘、重要性状调控机制解析等研究,本综述分析了各国研究机构共享的甘薯转录组数据,并总结了近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甘薯逆境胁迫响应、块根发育和淀粉合成等方面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认为目前甘薯转录组研究在试验设计、数据挖掘以及研究结果实用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提出在未来研究中,可将转录组学技术与其他组学技术及遗传学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推动甘薯研究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转录组 生长发育 逆境响应 品质形成 高通量测序 块根发育 淀粉合成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作马铃薯块茎的影响
8
作者 张青江 刘怒安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32-34,共3页
为了科学引导平坝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主要试验材料,综合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平坝区冬作马铃薯的... 为了科学引导平坝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主要试验材料,综合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平坝区冬作马铃薯的施药方法。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降低马铃薯植株株高,增加主茎粗壮程度,提高马铃薯产量;同时对品质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多效唑、矮壮素、胺鲜酯会降低马铃薯商品率。综合考虑商品率与产量指标,1 500 mg/kg氯化胆碱处理是最佳的外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植物生长调节剂 块茎
下载PDF
覆膜栽培对甘薯幼根生长发育、块根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翠娟 史春余 +3 位作者 王振振 柴沙沙 柳洪鹃 史衍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77-1685,共9页
选用济徐23为材料,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和一年的盆栽试验,研究2种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前期幼根生长发育和吸收能力、分化根内源激素含量和封垄期单株块根鲜重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覆黑色膜和覆透明膜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著(P&... 选用济徐23为材料,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和一年的盆栽试验,研究2种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前期幼根生长发育和吸收能力、分化根内源激素含量和封垄期单株块根鲜重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覆黑色膜和覆透明膜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著(P<0.05)增加甘薯秧苗栽植后10 d和20 d的幼根数量、总长度、鲜重、表面积、体积和幼根根系的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其中的幼根数量、鲜重、体积、幼根根系的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在2种覆膜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覆黑色膜优于覆透明膜;2种覆膜处理显著(P<0.05)提高秧苗栽植后10 d的根系活力,且覆黑色膜优于覆透明膜。同时,在块根分化期(秧苗栽植后20 d和30 d)2种覆膜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分化根的ZR含量,促进初生形成层的活动和块根形成;在块根膨大初期(秧苗栽植后40 d)2种覆膜处理显著(P<0.05)提高分化根的ABA含量和显著(P<0.05)降低分化根的GA含量,促进次生形成层的活动、淀粉积累和块根膨大,其中,块根膨大初期2种覆膜处理ABA和GA含量差异显著(P<0.05),均覆黑色膜处理效果最好。在2年的大田试验中,2种覆膜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了甘薯封垄期的单株有效薯块数和单薯鲜重,覆黑色膜的单株有效薯块数高于覆透明膜,而覆透明膜的单薯鲜重显著(P<0.05)大于覆黑色膜处理。覆黑色膜和覆透明膜处理2011年分别增产10.71%和5.76%,2012年分别增产12.99%和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覆膜栽培 块根分化建成 产量
下载PDF
内源生长物质在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崇坚 谢从华 +2 位作者 柳俊 李培武 张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对鄂马铃薯 1号 (E1)及南中 5 5 2 (N5 5 2 )在不同光照处理下试管苗的结薯情况及内源生长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各诱导物质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较大 ,其中以块茎大量形成期增加最为明显。试验发现 ,内源GA3 水平负相关于单... 对鄂马铃薯 1号 (E1)及南中 5 5 2 (N5 5 2 )在不同光照处理下试管苗的结薯情况及内源生长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各诱导物质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较大 ,其中以块茎大量形成期增加最为明显。试验发现 ,内源GA3 水平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 ,但为匍匐茎伸长所必需 ,JA含量则与块茎形成呈正相关。而GA3 与ABA及JA的比值皆显著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说明各生长物质为试管苗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而它们之间的平衡水平则可能调控着块茎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生长物质 马铃薯 试管 块茎形成 诱导物质 培养期 单株结薯数 匍匐茎伸长 生长发育
下载PDF
西北温凉半湿润区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甘肃岷县为例 被引量:43
11
作者 姚玉璧 张秀云 +2 位作者 王润元 邓振镛 卢汉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利用西北温凉半湿润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加密观测和对应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块茎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 利用西北温凉半湿润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加密观测和对应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块茎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8.329 mm/10 a。降水量存在3 a的年际周期变化。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144℃/10 a。作物生长季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042/10 a,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7年明显趋于干旱化。马铃薯播种到采收约需150-168d,需≥0℃积温2000-2300℃,降水量400-500mm,日照时数900-1100h。马铃薯在播种后105d开始,块茎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在播种后127d,块茎生长速度最大;播种后149d开始,块茎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全生育期而言,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马铃薯花序形成期每10 a提前8-9d,开花期每10 a提前4-5d。气温对马铃薯产量形成除采收期外,其余为负效应,块茎膨大期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而降水量的影响函数同热量的影响函数呈反相位分布,除出苗期和采收期降水量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降水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均为正效应,马铃薯分枝期到开花期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气候变化 马铃薯 生育 块茎形成
下载PDF
甘薯块根生长及其淀粉体发育过程的解剖结构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荆彦平 李栋梁 +4 位作者 刘大同 余徐润 胡慕兰 顾蕴洁 王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15-2422,共8页
为了探明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规律,该试验以甘薯品种‘徐薯22’为材料,采用树脂半薄切片等方法对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甘薯块根完成初生生长的时间短,块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构... 为了探明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规律,该试验以甘薯品种‘徐薯22’为材料,采用树脂半薄切片等方法对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甘薯块根完成初生生长的时间短,块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构成,块根横截面上皮层所占比例比中柱大。(2)甘薯移栽后10d块根开始次生生长,次生生长形成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随着块根次生生长,位于次生木质部分散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脱分化,通过平周分裂产生副形成层;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和副形成层的共同作用使块根快速膨大。(3)淀粉体在块根进入次生生长时首先在皮层细胞产生,随后大量出现在次生生长产生的薄壁细胞中,块根中淀粉体的发生及发育总体上表现出由外向内的顺序。(4)块根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有单粒和复粒两种类型;块根生长早期,薄壁细胞中主要以复粒淀粉为主,生长后期主要以单粒淀粉为主;块根生长过程中,包含复粒淀粉的淀粉体可通过分裂形成包含单粒淀粉的淀粉体。(5)淀粉可在块根生长的整个时期积累,其中以块根生长中期积累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块根 淀粉体 增殖 生长
下载PDF
甘薯块根形成和膨大对土壤紧实度的响应机制及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史文卿 张彬彬 +4 位作者 柳洪鹃 赵庆鑫 史春余 王新建 司成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5-763,共9页
为探讨甘薯块根形成和膨大对土壤紧实度的响应机制及与产量的关系,以源库特征差异显著的食用型甘薯品种"北京553"和"龙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土壤紧实度处理,研究土壤紧实度调控甘薯块根产量的生理生态原因... 为探讨甘薯块根形成和膨大对土壤紧实度的响应机制及与产量的关系,以源库特征差异显著的食用型甘薯品种"北京553"和"龙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土壤紧实度处理,研究土壤紧实度调控甘薯块根产量的生理生态原因。结果表明,降低土壤紧实度,全生育期耕作层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显著提高。在块根形成期(20~40 d),随土壤紧实度降低,耕作层土壤的最高温度提高、最低温度降低,温度日较差显著提高。在甘薯块根膨大期(45~165 d),与对照相比,疏松处理可以提高块根中蔗糖合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活性,增加淀粉含量;提高块根中干物质积累初始势、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功能叶13C同化物在块根中的分配比例。在收获时,疏松处理显著提高单薯重和收获指数,北京553和龙薯9号分别增产20.01%~24.25%和21.64%~2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土壤紧实度 块根形成 块根膨大 产量
下载PDF
生长调节物质、碳源和光周期对山薯试管薯形成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丰锋 叶春海 +1 位作者 李映志 许维飞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5-1049,共5页
研究了IBA、NAA、PP_(333)和KT这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以及碳源与光周期处理对山薯试管薯形成和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1)MS+2.0mg·L^(-1)IBA+1.0mg·L^(-1)NAA+0.5mg·L^(-1)PP_(333)+1.0mg·L^(-1)KT有利于... 研究了IBA、NAA、PP_(333)和KT这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以及碳源与光周期处理对山薯试管薯形成和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1)MS+2.0mg·L^(-1)IBA+1.0mg·L^(-1)NAA+0.5mg·L^(-1)PP_(333)+1.0mg·L^(-1)KT有利于山薯试管薯的形成和生长发育(成薯指数18.2189);(2)蔗糖作为碳源对山薯试管薯数量的诱导效果优于白糖(每瓶试管薯增加8.20个):75g·L^(-1)的糖有利于山薯试管薯的形成和生长发育(成薯指数225.5590);(3)光照时间长短影响试管薯数量,但对成薯指数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薯试管薯 薯的形成和生长 生长调节物质 碳源 光周期
下载PDF
温光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块茎形成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肖特 马艳红 +3 位作者 于肖夏 鞠天华 于卓 蒙美莲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以内蒙古地区主栽的3个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底西芮、克新1号为材料,采取分期播种、温室内遮阴、人工气候室内不同温光处理方式,通过测定株高、块茎淀粉含量、单株结薯数、块茎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对马铃薯品种块茎形... 以内蒙古地区主栽的3个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底西芮、克新1号为材料,采取分期播种、温室内遮阴、人工气候室内不同温光处理方式,通过测定株高、块茎淀粉含量、单株结薯数、块茎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对马铃薯品种块茎形成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可促进马铃薯植株分枝数、主茎数、株高和叶面积的增加;温室遮阴降低温度和光照强度时,马铃薯的株高、分枝数、主茎数和叶面积呈下降趋势;人工气候室内升高温度对马铃薯的株高、分枝数、主茎数和叶面积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光照长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小。早播可促进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和VC含量积累,晚播可促进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积累。温室遮阴可明显减少马铃薯块茎内淀粉、还原糖及VC含量的积累。人工气候室内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和VC含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还原糖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对光照长度反应不敏感。早播可明显增加3个马铃薯品种的单株结薯数、大薯率和薯块产量;在温室遮阴和人工气候室温光处理条件下,适度降低光照强度和温度可明显促进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发育,利于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 温光处理 块茎形成发育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4
16
作者 姚玉璧 杨金虎 +4 位作者 肖国举 赵鸿 雷俊 牛海洋 张秀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8-546,共9页
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髙和区域降水波动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和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已引起了各国政要、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过程等对全... 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髙和区域降水波动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和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已引起了各国政要、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过程等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研究,对认识气候变化对作物的影响及其过程特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是应对全球变化,制定适应对策的重要科学基础。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菜兼用型作物,文章总结回顾了国内外马铃薯生长发育、植物形态结构及块茎形成、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形成、品质变化、主要疫病发生发展等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评述大气增温影响过程中马铃薯的适应性及其临界阈值,讨论了当前气候变暖对马铃薯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研究的前沿需要和有可能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一是采用模拟试验研究手段更深入地了解地区增温和CO_2浓度增加的交互作用对马铃薯的影响;二是大气增温与CO_2浓度升高交互协同作用的强度、时段、持续性与马铃薯碳交换、水分生理生态、品质变化过程特征的关系,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制;三是进一步开展高温胁迫、水分胁迫以及CO_2浓度倍增等多种气候生态环境因子协同作用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可逆性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进展 气候变暖 生长发育 产量形成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陇薯7号’生长、产量及不同质量块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曲亚英 李掌 +3 位作者 郑永伟 白永杰 王敏 罗爱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81,共10页
【目的】探索陇中半干旱区‘陇薯7号’种薯繁育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对株型调控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为建立‘陇薯7号’北繁南种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陇薯7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 【目的】探索陇中半干旱区‘陇薯7号’种薯繁育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对株型调控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为建立‘陇薯7号’北繁南种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陇薯7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成熟期以及块茎休眠期的影响.【结果】烯效唑和多效唑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减少分枝数,降低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能力;能够增加单株结薯数、降低平均单薯质量,显著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烯效唑可缩短块茎休眠期,多效唑和矮壮素不同程度延长了块茎休眠期.在4.5~10.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粗减小,分枝数减少,叶面积指数下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显著减少,平均单薯质量显著降低,群体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烯效唑、多效唑处理和增加种植密度均对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有显著影响,且作用效果一致,<20 g和20~50 g块茎比率显著提高,>100 g块茎比率显著降低,50~100 g块茎比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陇中半干旱区繁育‘陇薯7号’脱毒一级种供南方冬作区冬播用种,种植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配合初花期叶面喷施100 mg/L(45 g/hm^2)烯效唑,可有效调控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提早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植密度 产量 块茎分布比率 成熟期 休眠期
下载PDF
水培营养液离子浓度对脱毒马铃薯生长发育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晓勇 唐道彬 +6 位作者 王季春 蒋玉春 敬夫 卢会翔 罗玉龙 黄廷荣 舒进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5-353,共9页
通过研究不同离子浓度的营养液对水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叶片光合性能和结薯性能的影响,明确水培马铃薯在各个生长发育期对营养液离子浓度的要求,为水培马铃薯高效栽培营养液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早熟马铃薯品种"渝薯1... 通过研究不同离子浓度的营养液对水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叶片光合性能和结薯性能的影响,明确水培马铃薯在各个生长发育期对营养液离子浓度的要求,为水培马铃薯高效栽培营养液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早熟马铃薯品种"渝薯1号"和晚熟马铃薯品种‘鄂薯5号’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的离子浓度对水培脱毒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根系活力、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和微型薯产量的影响。当营养液离子浓度为3186.38 mg·L^(-1),EC值为2.91 ms·cm^(-1)时,2个品种的微型薯数量和产量最高;在块茎膨大期,该处理下的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_n)、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量子产额(Φ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qP)等均提高。4248.51 mg·L^(-1)的高浓度处理虽然可以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叶绿素合成和匍匐茎形成,但不利于块茎形成,推迟结薯,还会引起早熟品种渝薯1号叶片和根系早衰。低营养液离子浓度(C≤2124.26 mg·L^(-1))处理可促进块茎提早形成,但植株叶面积、根系活力、P_n、F_v/F_m、ΦPSⅡ、ETR和qP较低,降低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化学效率,匍匐茎形成少,使微型薯产量降低。营养液离子浓度为3186.38 mg·L^(-1)时最适合马铃薯全程生长,而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形成前可适当提高营养液浓度,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应适度降低营养液浓度,可有效提高水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微型薯 离子浓度 水培 根系生长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光周期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谢婷婷 柳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657-4664,共8页
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不仅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的重要保障。早期研究发现,光周期是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短日照利于马铃薯块茎形成。近10多年来,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 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不仅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的重要保障。早期研究发现,光周期是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短日照利于马铃薯块茎形成。近10多年来,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已有研究发现,马铃薯块茎形成与拟南芥等植物的开花过程有较多相似之处。大量参与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如光敏色素、CONSTANS(CO)、FLOWERING LOCUS T(FT)、LOV蓝光受体蛋白家族及CDF转录因子等在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马铃薯中发现的同源异型框基因POTH1及其相互作用基因StBEL5也在光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主要从马铃薯光信号感知及与光周期信号传递有关的基因调控等领域综述了光周期诱导的马铃薯块茎形成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发育 光周期诱导
下载PDF
马铃薯叶面喷施膨大素对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文荣 黄谦 +1 位作者 王晓 吴桂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5,69,共3页
为研究叶面喷施膨大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在马铃薯盛花期,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膨大素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收获10d后,室内测定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膨大素可明显促... 为研究叶面喷施膨大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在马铃薯盛花期,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膨大素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收获10d后,室内测定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膨大素可明显促进马铃薯块茎中淀粉、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中浓度的膨大素处理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中、高浓度膨大素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马铃薯盛花期施用适量茎块膨大素(浓度在0.677~1.333mg/L),有利于提高马铃薯营养及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大素 马铃薯块茎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