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of the Moxizhuang Oil Field,Central Junggar Basin,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华耀 张元春 +1 位作者 刘建章 史建南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3期242-251,共10页
Current off saturation in the Moxizhuang (莫西庄) Off Field in central Junggar (准噶尔) basin was evaluated by 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measured on core samples, and the paleo-oil saturation in both the pay zone... Current off saturation in the Moxizhuang (莫西庄) Off Field in central Junggar (准噶尔) basin was evaluated by 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measured on core samples, and the paleo-oil saturation in both the pay zones and water zones was investigated by grain-containing-oil inclusion (GOI) analysis. The pay zones in this field have low off saturation and display low resistivity and small contrast between pay zones and water zones, and are classified as low-porosity, low oil saturation, and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s. Both the current low oil-saturation pay zones and the water zones above 4 365 m have high GOI values (up to 38%), suggesting high paieo-oil saturatio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urrent oil saturation from both 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core sample measurement and paleo-oil saturation indicated by GOI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is low off-saturation field evolved from a high off-saturation pool. Lateral re-migration and spill of formally trapped oil owing to changes in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since Neogene was the most plausible mechanism for off loss in the Moxizhuang Oil Fiel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differential accumulation in the charge phase and the differential re-migration and spill of accumulated oil in Neogen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licated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and porosity/permeability of the reservoir sandston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ow oil-saturation pay zones and paieo-oil zones (current water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off-saturation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paieo-off saturation GOI analysis post-charge spilling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极限学习机的低阻油层及水淹层测井识别——以渤海P区块馆陶组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超谟 徐文斌 +5 位作者 张亚男 张冲 张占松 石文睿 杨旺旺 陈星河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5-51,126,共8页
历经近20的开发,渤海P区块进入高含水期,馆陶组发育的大量低阻油层与水淹层在测井曲线形态上差异不明显。为了精确进行水淹层识别以及水淹层等级划分,采用了机器学习算法。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低阻油层和水淹层识别的敏感参数曲... 历经近20的开发,渤海P区块进入高含水期,馆陶组发育的大量低阻油层与水淹层在测井曲线形态上差异不明显。为了精确进行水淹层识别以及水淹层等级划分,采用了机器学习算法。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低阻油层和水淹层识别的敏感参数曲线;其次构建了极限学习机水淹层识别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获取最优参数。将其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极限学习机的低阻油层及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对低阻油层与水淹层的预测精度较高,符合率达89.3%,远远优于未经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的预测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水淹层识别 灰色关联度分析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长宁地区低阻页岩孔隙结构精细表征及分形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聂舟 陈瑞华 +5 位作者 姜振学 薛子鑫 刘达东 梁志凯 郭婕 韩云浩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1期45-55,共11页
为明确四川盆地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低电阻页岩储层孔隙发育差异性,采用低阻页岩与常规页岩相对比的研究手段,开展了有机碳分析、氮气吸附实验、XRD矿物组分分析和扫描电镜等一系列实验,阐明了长宁低阻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并明... 为明确四川盆地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低电阻页岩储层孔隙发育差异性,采用低阻页岩与常规页岩相对比的研究手段,开展了有机碳分析、氮气吸附实验、XRD矿物组分分析和扫描电镜等一系列实验,阐明了长宁低阻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并明确了它们的控制因素。结果显示,长宁地区大多数低阻页岩孔隙发育程度明显差于常规页岩,其中,孔体积发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2~20 nm孔径范围内,比表面积差异则主要集中在小于1.5 nm和大于1.8 nm段。页岩储层孔隙结构随电阻率的降低有变差的趋势,对低电阻页岩储集能力影响更明显的是有机质含量和成熟度。相较于常规电阻页岩,低电阻页岩在小孔隙段具有更加复杂的孔径及孔壁发育。黏土矿物和黄铁矿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在不同电阻率页岩中是一致的,而有机质对2类页岩分形维数的影响相反。有机质对分形维数的影响与过演化页岩石墨化后的有机孔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页岩储层 孔隙结构 氮气吸附 分形维数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渤海C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4
作者 刘宁 张彩旗 +2 位作者 吴东明 白瑞婷 杨美华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2期194-200,共7页
渤海C油田东营组东三段为厚层复杂强非均质性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差异大,具有中低孔、中低渗特征,部分注水井存在高压欠注问题。为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从储层物性、储层敏感性、注入水配伍性、注采动态连通性等方面分析欠注原因,并针对主... 渤海C油田东营组东三段为厚层复杂强非均质性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差异大,具有中低孔、中低渗特征,部分注水井存在高压欠注问题。为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从储层物性、储层敏感性、注入水配伍性、注采动态连通性等方面分析欠注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研究表明:欠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结垢污染堵塞储层;二是低渗注水层段渗流阻力大、注采动态连通性差。因此,研发了适用于该油田的低渗强溶酸液、耐高温防垢剂以及纳米活性体系,进行除垢、防垢及提高低渗注水层段的渗流能力,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现场实施取得了显著的降压增注效果,且有效期长,对应油井注水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注原因分析 注入水配伍性 低渗储层 降压增注
下载PDF
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识别技术 被引量:31
5
作者 刁刚田 杨元亮 +1 位作者 宋文芳 杨胜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在对渤海湾地区第三系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类型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形成了低电阻率油层的测井解释评价方法。矿场试验表明 :该方法为一套较完善 ,能有效识别。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测井识别技术 测井解释 胜利油区
下载PDF
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油藏合理井距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爱芬 刘艳霞 +2 位作者 张化强 袁忠超 吴子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97,共5页
以杨清立提出的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及最新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驱动压差对合理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合理井距有较大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合理井距越小;启动... 以杨清立提出的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及最新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驱动压差对合理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合理井距有较大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合理井距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较小时,增大驱动压差可以增大注采井距;启动压力梯度较大时,驱动压差的影响不大,需要采取压裂措施才能经济合理地开采低渗透油藏;与稳态法相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可用于指导低渗透油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非线性渗流 连续模型 逐步稳态替换 合理井距
下载PDF
靖边青阳岔油区低阻油层形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妮 李和 +2 位作者 张锦峰 周冕 张海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0-62,共3页
从油藏构造、储层物性、流体物性等方面研究了青阳岔油区低阻油藏形成因素。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能、油藏构造起伏幅度较低造成的油水过渡带较长及较大变化的矿化度,共同造成了该区域油层的低阻。低阻油藏形成因素的研究对该区域低阻... 从油藏构造、储层物性、流体物性等方面研究了青阳岔油区低阻油藏形成因素。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能、油藏构造起伏幅度较低造成的油水过渡带较长及较大变化的矿化度,共同造成了该区域油层的低阻。低阻油藏形成因素的研究对该区域低阻油藏的下步勘探部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开发区的后期调整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气层 形成因素 黏土矿物 构造幅度 青阳岔油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特征和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汪忠德 王新海 +4 位作者 王锦芳 何幼斌 吴锦伟 刘洪 陈河清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90-395,共6页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是指油气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反差较小的一类油气储层,这种油气储层给测井精细解释、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介绍了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概念及特征,造成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主要和次要矿物成分...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是指油气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反差较小的一类油气储层,这种油气储层给测井精细解释、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介绍了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概念及特征,造成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主要和次要矿物成分,以及由于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钻井液侵入储层形成电阻率的基本岩石物理成因,总结出了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地质成因和工程成因2大类成因机制;还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地质录井参数解释、测井解释、气测参数和地化参数以及核磁共振测井技术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列举了通过分析试油层的岩心、测井、录井资料建立模型和运用测井、完井资料综合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 低电阻率油层 矿物成分 成因分析 评价解释方法
下载PDF
马寨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方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任广慧 王卫萍 +1 位作者 葛秋现 李星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4-296,307,共4页
任广慧 ,王卫萍 ,葛秋现 ,李星星 .马寨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方法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94~2 96 ,30 7马寨油田沙三中、下段地层中存在着低电阻率油气层 ,其计算含油饱和度低于 5 0 % ,束缚水饱和度可达6 0 %以上... 任广慧 ,王卫萍 ,葛秋现 ,李星星 .马寨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方法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94~2 96 ,30 7马寨油田沙三中、下段地层中存在着低电阻率油气层 ,其计算含油饱和度低于 5 0 % ,束缚水饱和度可达6 0 %以上。马寨地区地层水矿化度高 ,使地层导电能力增强 ,电阻率降低 ,形成低含油饱和度、低电阻率油层。根据这一主要特点 ,以确定地层束缚水饱和度为主要目的 ,从确定粒度中值入手 ,利用自然伽马及中子、密度测井资料来评价这一地层参数。利用钻井取心分析化验结果和粒度中值 ,计算地层束缚水饱和度。采用油藏理论综合分析储层流体动态 ,利用束缚水饱和度与地层含水饱和度评价油气层 ,并建立了一整套计算方程和解释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方法 低电阻率油层 自然伽马 粒度中值 束缚水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 矿化度
下载PDF
琼海凸起不同电阻率油藏原油特征及成藏过程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鹏 张迎朝 +5 位作者 肖贤明 田辉 黄保家 徐新德 周秦 盖海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8-401,共4页
对比琼海凸起低电阻率与高电阻率油藏原油特征发现,相对于高电阻率油藏,低电阻率油藏原油的密度和含硫量较低,成熟度稍高,生烃母质含有较多陆源有机质且氧化程度更高,为富含黏土矿物。琼海凸起低电阻率与高电阻率油藏有着不同的成藏过程... 对比琼海凸起低电阻率与高电阻率油藏原油特征发现,相对于高电阻率油藏,低电阻率油藏原油的密度和含硫量较低,成熟度稍高,生烃母质含有较多陆源有机质且氧化程度更高,为富含黏土矿物。琼海凸起低电阻率与高电阻率油藏有着不同的成藏过程:早期生成的以文昌B凹陷文昌组原油为主的混合原油,优先充注到琼海凸起下部充注压力较小的高渗透储集层,形成了高电阻率油藏;随着高电阻率油藏逐渐趋于饱和,晚期大量生成的以文昌A凹陷恩平组原油为主的混合原油,充注到琼海凸起上部充注压力较大的低渗透储集层,形成了低电阻率油藏。琼海凸起广泛发育的低电阻率油藏指示其周缘生烃凹陷具有较大的生烃强度,是今后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海凸起 低电阻率油藏 高电阻率油藏 原油对比 成藏过程
下载PDF
青南洼陷沉积特征、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姜亦栋 周李军 +2 位作者 许建华 李吉慧 王思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4-46,52,共4页
青南洼陷是济阳坳陷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首先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分析地层和沉积演化特征,其次从生油岩评价、储集层研究和生储盖组合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青南洼陷的成藏条件,指出该区具有E_2s_3、E_2s_4“双油源”的有利条件;发育多... 青南洼陷是济阳坳陷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首先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分析地层和沉积演化特征,其次从生油岩评价、储集层研究和生储盖组合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青南洼陷的成藏条件,指出该区具有E_2s_3、E_2s_4“双油源”的有利条件;发育多套储集体和3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提出了在南、北两个斜坡带近期可供钻探的有利目标,为胜利油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南洼陷 沉积特征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储集层 生油岩 油气藏 济阳坳陷
下载PDF
W低阻油藏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及对低阻油层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廖明光 唐洪 +1 位作者 苏崇华 姜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357,361,共6页
W油藏Z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复杂多样。该文针对Z油组的储层发育特征,统计了储层的不动水饱和度,分析了低阻层段Z1油组的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以及不动水饱和度与油层电阻率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形成低阻层段Z... W油藏Z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复杂多样。该文针对Z油组的储层发育特征,统计了储层的不动水饱和度,分析了低阻层段Z1油组的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以及不动水饱和度与油层电阻率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形成低阻层段Z1油组高不动水饱和度主要原因是储层细颗粒含量高,储层孔隙结构差、细微孔喉体积百分数高,以及岩石的亲水性。地层电阻率随着不动水饱和度的增高而降低。因此,高不动水饱和度是影响W油藏Z1油组低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吸附水作用 孔隙结构 不动水饱和度 低电阻率油层 低阻成因
下载PDF
葡西地区低阻油层的成因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汪爱云 宋延杰 +1 位作者 刘江 张君龙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27,共4页
针对葡西地区低阻油层、高阻水层并存,油水层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的状况,根据黏土矿物分析、粒度分析、薄片鉴定及常规岩心分析资料,结合储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认为细粒砂岩束缚水饱和度高、泥质砂岩伊利石体积分数大是油层电阻率低... 针对葡西地区低阻油层、高阻水层并存,油水层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的状况,根据黏土矿物分析、粒度分析、薄片鉴定及常规岩心分析资料,结合储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认为细粒砂岩束缚水饱和度高、泥质砂岩伊利石体积分数大是油层电阻率低、电阻增大率低的主要成因;此外,由于钙质的存在,钙质砂岩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增大,纯钙质砂岩油层的电阻增大率降低,从而降低了流体识别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西地区 低阻油层 岩心分析 测井响应特征 束缚水饱和度 伊利石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莹 潘保芝 +1 位作者 何胜林 张培珍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54-2560,共7页
针对储层流体性质判别这一问题,从测井响应的物理意义出发,认为测井信号的总能量是由地层微观信息与宏观信息的能量共同构成,地层孔隙中所含流体的性质是微观信息,应与测井曲线的微小抖动相对应,即测井信号高频部分.由此,分别采用小波... 针对储层流体性质判别这一问题,从测井响应的物理意义出发,认为测井信号的总能量是由地层微观信息与宏观信息的能量共同构成,地层孔隙中所含流体的性质是微观信息,应与测井曲线的微小抖动相对应,即测井信号高频部分.由此,分别采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及小波包分析两种处理方式,选取db5小波基函数对深感应电阻率曲线进行不同频带和时段内的分解,提取不同尺度下油层、水层及干层段电阻率曲线高频部分能量,进而利用能量谱峰分析法划分流体类型.对比两种处理方式,小波包分析效果更佳,得到的能量谱主峰位置是区别不同流体类型的主要标志,该方法在电性差别不明显的低阻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中也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多分辨分析 小波包分析 流体识别 低阻储层
下载PDF
应用电缆地层测试技术判别复杂油藏流体性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烨 司马立强 +3 位作者 闫建平 高峰 陈强 黄丹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1-85,7,共5页
位于中东地区某盆地内的Y油田M组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性复杂、隔夹层多、非均质性强,具有中低孔、低渗透、低电阻率、超高压的特征。由于储集层电阻率低、油水层电性差异小,且发育多套油水系统,以电阻率为主的常规测井方法很难准确判断储... 位于中东地区某盆地内的Y油田M组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性复杂、隔夹层多、非均质性强,具有中低孔、低渗透、低电阻率、超高压的特征。由于储集层电阻率低、油水层电性差异小,且发育多套油水系统,以电阻率为主的常规测井方法很难准确判断储层流体性质。鉴于电阻率方法的局限性,引入并开展了基于电缆地层测试分析技术的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大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以油、水密度差异为基础的压力梯度法和以油、水光谱差异为基础的光学流体性质分析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判别流体性质,在中东地区Y油田复杂低阻碳酸盐岩油藏流体性质识别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复杂低阻油藏 电缆地层测试 压力梯度法 光学流体性质分析
下载PDF
碎屑岩低阻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白薷 李继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9,共3页
低阻油层由于其复杂的电性特征,致使利用常规测井信息解释难度较大。从低阻油层定义着手,总结了低阻油层沉积相带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地质和测井2个方面介绍了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及测井识别方法,进而分析了可动水分析、核磁... 低阻油层由于其复杂的电性特征,致使利用常规测井信息解释难度较大。从低阻油层定义着手,总结了低阻油层沉积相带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地质和测井2个方面介绍了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及测井识别方法,进而分析了可动水分析、核磁共振、自然电位差3种测井识别方法,并将它们应用于不同地区低阻油层的测井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常规测井信息 相带分布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惠民凹陷的震积作用及低电阻率油层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小莉 查明 +2 位作者 杨剑萍 杨懿 巨银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9-833,共5页
惠民凹陷沙河街组中存在古地震作用形成的原地扰动层、震浊积岩和震风暴岩,尤以原地扰动层和震浊积岩发育。可见微断层、层内阶梯状断层、震球枕构造、震碎角砾及各种变形构造等震积岩的识别标志。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基山砂体中,震积作... 惠民凹陷沙河街组中存在古地震作用形成的原地扰动层、震浊积岩和震风暴岩,尤以原地扰动层和震浊积岩发育。可见微断层、层内阶梯状断层、震球枕构造、震碎角砾及各种变形构造等震积岩的识别标志。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基山砂体中,震积作用及震积岩分布与火山作用、火成岩分布具有同时间性与同空间性。震积岩,特别是震裂岩和震碎角砾岩中的孔、缝形成早,改善储集层渗透性,可成为一种非均质性很强的储层。该储层具有裂缝-孔隙双重孔隙网络,常形成相对低电阻率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作用 测井响应特征 震积岩储层 低电阻率油层
下载PDF
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与识别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清华 王正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
利用传统方法进行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油水层判别时,往往出现被解释为水层或含油水层而被漏掉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形成机理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地质综合法进行了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 利用传统方法进行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油水层判别时,往往出现被解释为水层或含油水层而被漏掉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形成机理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地质综合法进行了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研究,有效提高了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的准确率。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沙埝油田、瓦庄油田和金湖凹陷闵桥油田的阜三段发现了一批低电阻率油气层,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气层 成因分析 识别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地质综合法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识别技术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吕新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6-28,共3页
根据电测解释、录井、岩心物理实验与试油结果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从地层、构造及钻井等方面 ,解剖了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认为 ,骨架颗粒较细、链桥状粘土、微孔隙、高含量的束缚水、高矿化度孔隙水与低幅度构造 ,... 根据电测解释、录井、岩心物理实验与试油结果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从地层、构造及钻井等方面 ,解剖了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认为 ,骨架颗粒较细、链桥状粘土、微孔隙、高含量的束缚水、高矿化度孔隙水与低幅度构造 ,是胡状集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可动水分析法、图版法、电阻率增大法与录井显示法方面 ,探讨了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技术 ,并应用于胡状集油田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低电阻率油层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识别技术 测井解释
下载PDF
复杂断块底水油藏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辉 陈松 +2 位作者 秦培莉 余贝贝 徐凤兰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80-684,共5页
以港东开发区二区六断块为例,在对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主要为黏土附加导电性、薄层和咸水泥浆侵入,并针对性地提出电阻率动态响应数值模拟法、电... 以港东开发区二区六断块为例,在对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主要为黏土附加导电性、薄层和咸水泥浆侵入,并针对性地提出电阻率动态响应数值模拟法、电阻率曲线重构法及双水模型法对低电阻率油层进行识别,经现场实施,这3种方法对复杂断块底水油藏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与评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复杂断块底水油藏 低电阻率油层 成因分析 识别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