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water depth change patterns in 120° sharp bend using numerical model
1
作者 Azadeh Gholami Hossein Bonakdari Ali Akbar Akhtari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36-344,共9页
In this study,FLUENT software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flow pattern and water depth changes in a 120° sharp bend at four discharge rates.To verify the numerical model,a 90° sharp bend was first modeled w... In this study,FLUENT software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flow pattern and water depth changes in a 120° sharp bend at four discharge rates.To verify the numerical model,a 90° sharp bend was first model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results.Based on the numerical model validation,a 120° bend was sim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of increase of the water depth at the cross-section located 40 cm before the bend,compared with the cross-sections located 40 cm and 80 cm after the bend,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ormal water depth in the 120° curved channel.Moreover,with increasing normal water depth,the dimensionless water depth change decreases at all cross-sections.At the interior cross-sections of the bend,the transverse water depth slope of the inner half-width is alway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outer half-width of the channel.Hence,the water depth slope is nonlinear at each crosssection in sharp bends.Two equations reflec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dimensionless water depths and the normal water depth throughout the channel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depth CHANGE 120sharp BEND Experimental MODEL Numerical MODEL discharge rate Normal water depth FLUENT software
下载PDF
基于首尾和全过程方法的中江县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2
作者 徐凯 杨开静 +4 位作者 邓顺杰 雷波 徐立荣 苟欢欢 李元昊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39-46,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2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IWEUC)测算方法,研究灌区用水损失的主要环节。【方法】以四川省中江县为例,在全县范围内划定了4处分区(TW、TH、ON、FO分区),分别选取典型渠系和典型田块,利用动水测定法、经验公式法和田间灌... 【目的】对比分析2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IWEUC)测算方法,研究灌区用水损失的主要环节。【方法】以四川省中江县为例,在全县范围内划定了4处分区(TW、TH、ON、FO分区),分别选取典型渠系和典型田块,利用动水测定法、经验公式法和田间灌溉试验进行IWEUC全过程测算分析;统计渠首引水量和其他补充水源供水量得到区域毛灌溉用水总量,并观测作物净灌溉用水量,进行首尾测算分析,与全过程测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中江县TW分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最大为0.596,TH分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最小为0.564,加权平均值为0.580;北部的ON、TW分区由于工程配套良好,其田间水利用系数接近0.90,而TH、FO分区受地形等影响,田间水利用系数在0.85左右;在灌溉保证率75%条件下,全过程测算分析法得到IWEUC结果为0.503,首尾测算分析法得到结果为0.492,二者相对偏差为2.2%。【结论】中江县目前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动水测定法 Kostiakov经验公式 首尾分析 全过程分析
下载PDF
无压圆形输水隧洞正常水深与临界水深的简便计算
3
作者 杨伟峰 杨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正常水深与临界水深是输水隧洞设计计算、运行管理的重要水力参数,圆形断面作为水力最佳断面,其特征水位计算尤为重要。针对已有公式存在精度不高、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从水流运动的基本方程出发,引入过水断面特征参数和无量纲水深,结... 正常水深与临界水深是输水隧洞设计计算、运行管理的重要水力参数,圆形断面作为水力最佳断面,其特征水位计算尤为重要。针对已有公式存在精度不高、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从水流运动的基本方程出发,引入过水断面特征参数和无量纲水深,结合数学运算中的极限思维,构造了多个函数模型。采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替代传统的参数确定工作,从而得出圆形隧洞无压水流特征水深的简便计算公式。通过与以往几个典型公式进行对比发现,本文提出公式在计算精度上得到了显著提高,正常水深计算的最大相对误差被控制在0.067%以下,而临界水深的计算误差也不高于0.182%,同时二者均具有较广的计算适用范围。本研究为特征水深的计算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提出的计算公式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在隧洞、管道等无压输水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圆形断面 正常水深 临界水深 PSO算法 计算公式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的排洪竖井底板脉动压力数值模拟与分析
4
作者 万超 桂林 《吉林水利》 2020年第10期5-10,共6页
竖井排洪是火电厂储灰场及选矿厂尾矿库常用的泄洪方式,排洪竖井底板脉动压力变化是确定排洪竖井底板合理高程的重要参数。采用VOF法和RNG k紊流计算方法对排洪竖井底板脉动压力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与物理模型实测值结果吻合... 竖井排洪是火电厂储灰场及选矿厂尾矿库常用的泄洪方式,排洪竖井底板脉动压力变化是确定排洪竖井底板合理高程的重要参数。采用VOF法和RNG k紊流计算方法对排洪竖井底板脉动压力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与物理模型实测值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基于VOF法和RNG k紊流计算方法的数值模拟对排洪竖井脉动压力分析是可行的;分析也同时表明了竖井底板振动的优势频率主要集中在05Hz,属于低频振动,不会对排洪竖井产生共振破坏。但对于水库水位较低、排泄流量较小的排洪竖井可在考虑经济成本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竖井底板高程、加深水垫,以减轻水流对竖井底板的垂直冲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洪竖井 Vof模型 脉动压力 频域分析 水垫深度
下载PDF
基于暴雨壤中流机制的山区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军 宋圆馨 +3 位作者 董文逊 邱安妮 罗兰 黄尔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7-295,共9页
近年来,学者们纷纷认识到暴雨壤中流机制是湿润山区小流域的重要产流机制之一,进一步探明暴雨壤中流机制对于山洪模拟至关重要。本文将暴雨壤中流的泄流过程划分为基岩贮水、快速泄流、地表泄流3个阶段:在基岩贮水阶段,基岩或暂态不透... 近年来,学者们纷纷认识到暴雨壤中流机制是湿润山区小流域的重要产流机制之一,进一步探明暴雨壤中流机制对于山洪模拟至关重要。本文将暴雨壤中流的泄流过程划分为基岩贮水、快速泄流、地表泄流3个阶段:在基岩贮水阶段,基岩或暂态不透水层上的凹洼区尚未填满时,降水需先填洼,不产流,此阶段常出现“雨大水小”;在快速泄流阶段,基岩或暂态不透水层上的凹洼区已填满,暂态饱和区扩大,将土壤–基岩区的事件前水排出,此阶段常出现“雨小水大”;在地表泄流阶段,暂态饱和区进一步扩展到地面,此时形成地表径流。本文据此提出贮水泄流公式对这3个阶段进行定量描述,并构建了基于暴雨壤中流机制的山区水文模型(subsurface storm flow-based mountain hydrological model, SSFM)。以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河流域为典型,选取12场实测洪水过程,用SSFM模型进行模拟,并将其结果与TOPMODEL模型、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模型对比可以看出:1)时变增益模型(TVGM)、新安江模型、TOPMODEL模型及SSFM模型模拟结果的平均洪峰误差分别为–29.61%、–51.74%、–29.08%、–24.82%,径流深误差分别为–30.83%、–26.87%、–18.43%、–9.67%。2)“基岩贮水”和“快速泄流”可以解释官山河流域山洪过程中出现的“雨大水小、雨小水大”的异变特征。这些结果也表明,由于引入了3阶段暴雨壤中流机制,SSFM模型的模拟效果比其他模型有较为明显的改进,更加适合在湿润山区小流域进行水文模拟,在山洪预警预报方面具有深入发展和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山河流域 暴雨壤中流机制 3阶段贮水泄流公式 SSFM模型 洪水模拟
下载PDF
暴雨条件下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积水深度分布模型构建
6
作者 张驰 周郁茗 +1 位作者 张昆仑 张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
暴雨条件下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积水易造成行车安全问题。研究超高缓和段的积水深度分布情况,能为道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引入流体力学中的圣维南方程和曼宁公式,提取道路几何模型并划分道路网格,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道路网格单元间的... 暴雨条件下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积水易造成行车安全问题。研究超高缓和段的积水深度分布情况,能为道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引入流体力学中的圣维南方程和曼宁公式,提取道路几何模型并划分道路网格,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道路网格单元间的径流传递特征和径流深度进行分析,构建暴雨条件下的超高缓和段积水深度分布模型,并对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积水深度分布模型能够客观反应不同道路纵坡、超高横坡、降雨强度下的超高缓和段积水深度分布状况,研究结果为道路超高缓和段排水不良路段的线形优化设计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超高缓和段 积水深度分布模型 圣维南方程 曼宁公式 暴雨条件
下载PDF
基于SWMM的村镇易涝小区雨水系统改造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金海 黄鑫 +4 位作者 胡昊 范伟 杜建康 韦伟 朱曙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208-215,222,共9页
以某村镇居民小区内涝防治工程为例,应用SWMM雨水管理模型模拟该小区在多个重现期下雨水系统改造效果,分析雨水管道泄流能力、雨水井最大水深、排放口峰值流量等水力特征;考察增加海绵设施后子汇水区径流量、雨水井最大水深和排放口峰... 以某村镇居民小区内涝防治工程为例,应用SWMM雨水管理模型模拟该小区在多个重现期下雨水系统改造效果,分析雨水管道泄流能力、雨水井最大水深、排放口峰值流量等水力特征;考察增加海绵设施后子汇水区径流量、雨水井最大水深和排放口峰值流量等水力特征,并通过雨水井积水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了雨水井累积雨水量。结果表明:无海绵设施的情况下,改造后雨水管网重现期提升至20 a, GQ32雨水管道泄流能力提升2.70%~22.81%,雨水井最大积水深度下降值为0.024~1.651 m, PFK1水流频率下降4.69%~8.02%,PFK2水流频率下降4.72%~8.12%。增加海绵设施的情况下,改造后雨水井积水深度下降0.020~0.298 m, PFK1峰值流量下降0.051~0.144 m3/s, PFK2峰值流量下降0.043~0.143 m3/s;雨水径流削减率随重现期的增加而减少,最高达28.68%。该研究结果可为村镇居民环境优化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雨水系统改造 海绵设施 积水深度 泄流量
下载PDF
2022年低枯水期长江中下游水位流量关系外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四维 吴琼 +3 位作者 贺志岗 周文静 张亭 陶昕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4,共6页
2022年汛期受持续高温少雨和上游来水不多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罕见地出现“汛期反枯”现象。针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水文站,为寻找合理的低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曼宁公式、一元三点插值等方法,在对比研究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长... 2022年汛期受持续高温少雨和上游来水不多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罕见地出现“汛期反枯”现象。针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水文站,为寻找合理的低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曼宁公式、一元三点插值等方法,在对比研究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下游水文控制站历年低枯水期各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势,找出了可能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的因素,并建立了准确可靠的低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利用2022年长江“汛期反枯”时汉口站水位流量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预测趋势与实际过程吻合。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长江流域旱情防御、三峡水库向长江中下游补水调度、保障用水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流量关系 曼宁公式 一元三点插值法 汉口水文站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矩形断面恒定非均匀流水面线计算解析
9
作者 王旭峰 沈镇伟 黄朝煊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针对无压泄洪隧洞在运行过程中水流流态较复杂的问题,依托青山水库泄洪隧洞改造工程,对无压泄洪隧洞中矩形断面恒定渐变流水面线计算解析进行了数学推导,给出了流程S与始、末端水深之间的解析解;比规范推荐分段试算法更简单便捷,进而通... 针对无压泄洪隧洞在运行过程中水流流态较复杂的问题,依托青山水库泄洪隧洞改造工程,对无压泄洪隧洞中矩形断面恒定渐变流水面线计算解析进行了数学推导,给出了流程S与始、末端水深之间的解析解;比规范推荐分段试算法更简单便捷,进而通过青山水库泄洪隧洞改造工程1∶30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对比分析,认为推求的沿程水面线计算解析解合理可靠,为确保泄洪渠及下游河道行洪安全提供了依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力学 无压泄洪隧洞 水深 水面线
下载PDF
再论梯形明渠临界水深计算法 被引量:35
10
作者 王正中 袁驷 武成烈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17,共4页
梯形明渠临界水深计算方法已有近30种,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两套实用简捷计算法,以满足生产实践之需要.
关键词 梯形明渠 临界水深 计算公式 明渠
下载PDF
丁坝头冲深和堵口抛石大小的计算 被引量:9
11
作者 毛佩郁 段祥宝 毛昶熙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50,共5页
将局部冲刷计算式应用到丁坝头和堵口截流冲坑深度的计算 ,并引用绕板桩渗流场势流理论计算水流绕坝头的单宽流量 (或流速 ) ,进而给出了进占堵口或丁坝坝头护脚抛石的稳定性计算式 .经过验算 ,冲深与抛石稳定性的计算与实际工程的结果... 将局部冲刷计算式应用到丁坝头和堵口截流冲坑深度的计算 ,并引用绕板桩渗流场势流理论计算水流绕坝头的单宽流量 (或流速 ) ,进而给出了进占堵口或丁坝坝头护脚抛石的稳定性计算式 .经过验算 ,冲深与抛石稳定性的计算与实际工程的结果较为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深度 抛石稳定性 单宽流量 流速 丁坝
下载PDF
渠系流量主动补偿运行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姚雄 王长德 +1 位作者 丁志良 李静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4,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控制运行将主要采用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但该运行方式与以需求型为主的下游运行概念相结合时,渠道系统响应和恢复特性较差。根据渠系下游实时水量需求进行流量主动补偿,同时利用渠池实时目标水位进行反馈控制,使渠系在...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控制运行将主要采用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但该运行方式与以需求型为主的下游运行概念相结合时,渠道系统响应和恢复特性较差。根据渠系下游实时水量需求进行流量主动补偿,同时利用渠池实时目标水位进行反馈控制,使渠系在流量主动补偿作用下实现下游常水位运行;结合渠道水力学特性建立该运行方式下的渠系运行控制数学模型,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应急渠段作为典型渠系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的运行控制方式,渠道系统获得了较好的响应和恢复特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与需求型运行概念兼容性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游运行 下游常水位 流量主动补偿 南水北调
下载PDF
弧底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直接算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正中 申永康 +2 位作者 彭元平 陈涛 赵颖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共3页
通过对弧底梯形明渠临界水深基本方程的数学变换,应用迭代理论得到其无量纲临界水深快速收敛的迭代公式;结合工程实际在大量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应用最佳逼近拟合原理确定出了恰当的迭代初值,从而提出了一种简捷、准确、通用的弧底梯形明... 通过对弧底梯形明渠临界水深基本方程的数学变换,应用迭代理论得到其无量纲临界水深快速收敛的迭代公式;结合工程实际在大量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应用最佳逼近拟合原理确定出了恰当的迭代初值,从而提出了一种简捷、准确、通用的弧底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简捷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底梯形 临界水深 直接算法
下载PDF
梯形明渠共轭水深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蕊 王正中 +1 位作者 张宽地 王志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3-36,共4页
一方面,通过对共轭水深方程进行数学变换,并根据共轭水深的水流特点,得到计算其水深的迭代公式;另一方面,通过求解一元二、三次方程得到共轭水深的初值近似计算式,并以此为初值,用迭代公式进行一次迭代得到梯形明渠共轭水深的直接计算... 一方面,通过对共轭水深方程进行数学变换,并根据共轭水深的水流特点,得到计算其水深的迭代公式;另一方面,通过求解一元二、三次方程得到共轭水深的初值近似计算式,并以此为初值,用迭代公式进行一次迭代得到梯形明渠共轭水深的直接计算公式。计算数据表明,该法不依赖图表,计算便捷且精度很高,可供工程实际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水深 计算公式 梯形明渠
下载PDF
泥石流入汇主河情况下交汇口附近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郭志学 余斌 +1 位作者 曹叔尤 方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入汇主河后,汇口附近各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泥石流入汇后下游水位相对壅高与流量比以及交汇角的关系,得出相对壅水高度随流量比及交汇角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分析了主河在入汇口附近的淤积变化...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入汇主河后,汇口附近各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泥石流入汇后下游水位相对壅高与流量比以及交汇角的关系,得出相对壅水高度随流量比及交汇角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分析了主河在入汇口附近的淤积变化规律。在30°、60°和120°交汇情况下,淤积量随支流流量及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淤积率则随总流量增大而减小,在主支流量相当时出现最大值。90°交汇时,淤积量随支流流量及流量比的增大而减小;淤积率随总流量增大而增大,在主支流量相当时出现最小值。平均及最大淤积深度在主支流量相当时出现最大值。顺河向交汇时,淤积深度最大值随交汇角增大而增大,120°交汇时淤积深度与30°交汇时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交汇角 相对壅水高度 淤积率 流量比 淤积深度
下载PDF
悬挂式帷幕入土深度对涌水量影响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军辉 陶连金 +1 位作者 韩煊 周宏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0-1398,共9页
为实现悬挂式帷幕条件下涌水量定量计算以及基于此的优化设计,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悬挂式帷幕影响下形成的绕流和非绕流两个区的渗流特征;利用Dupuit假设和阻隔理论,在一定理论推导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悬挂式帷幕条件下潜水和... 为实现悬挂式帷幕条件下涌水量定量计算以及基于此的优化设计,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悬挂式帷幕影响下形成的绕流和非绕流两个区的渗流特征;利用Dupuit假设和阻隔理论,在一定理论推导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悬挂式帷幕条件下潜水和承压水涌水量计算的修正大井法,并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提出了相应的近似表达式;然后,以潜水含水层为例,采用系统的数值试验分析了修正大井法中水位加权系数随悬挂式帷幕深度变化规律,同时也验证了修正大井法近似公式精度;最后对悬挂式帷幕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优化模型和求解方法,并进行了相关数值案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帷幕 入土深度 涌水量 修正大井法 绕流 水位加权系数
下载PDF
对立堵截流难度的认识及其改善措施 被引量:7
17
作者 柏林 郭红民 刘力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13,共3页
从立堵截流工程实践中 ,认识到影响截流难度的主要水力因素是截流落差Z、截流流量Q和截流水深h。结合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等截流工程简要介绍了降低以上
关键词 立堵截流 落差 流量 水深
下载PDF
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天然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万利 李旺生 +2 位作者 朱玉德 崔喜凤 邢顺敬 《水道港口》 2009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文章对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的来水来沙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体模型试验,对该河段水流动力轴线的位置、戴家洲洲头局部流态、分汇流点的位置以及各级流量下断面平均水深、断面平均流速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级流量下的比降、分流比进行了... 文章对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的来水来沙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体模型试验,对该河段水流动力轴线的位置、戴家洲洲头局部流态、分汇流点的位置以及各级流量下断面平均水深、断面平均流速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级流量下的比降、分流比进行了研究,并对两汊平均流速、平均水深,涨、落水期的水深、流速、比降等进行了比较,以加深对河段水流运动规律的认识,同时为工程方案整治效果的分析比较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 水深 流速 比降 分流比 水流特性
下载PDF
Y型汇流口壅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晓刚 严忠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将Y型汇流口划分为直段与汇流段,在直段建立能量方程,在汇流段建立动量方程,并以此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试验证明该模型可以成功预测Y型汇流口水流状态.结合因次分析,利用该模型对Y型汇流口各主要水力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平底... 将Y型汇流口划分为直段与汇流段,在直段建立能量方程,在汇流段建立动量方程,并以此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试验证明该模型可以成功预测Y型汇流口水流状态.结合因次分析,利用该模型对Y型汇流口各主要水力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平底Y型汇流水槽,随着汇流比Qr增大,水深比Hr先增大后减小;当汇流角α为锐角时,Hr变化不大,但是当α超过90°以后,随着α的增大,Hr急剧增大;随着下游干流弗劳德数Frd增大,Hr增大;下游干流宽深比Wd/Hd,k1,k2越大(水流越宽浅),Hr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汇流口 水深比 汇流比 汇流角 宽深比
下载PDF
渭河下游输沙用水量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丽丰 王煜 +1 位作者 陈雄波 张厚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9,共6页
从多沙河流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角度出发,研究确定适宜的输沙用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对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影响输沙用水量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一维恒定流非饱和输沙方程和渭河下游的来水来沙特点和冲淤规律,... 从多沙河流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角度出发,研究确定适宜的输沙用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对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影响输沙用水量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一维恒定流非饱和输沙方程和渭河下游的来水来沙特点和冲淤规律,建立了渭河下游汛期输沙用水量计算公式。公式的突出特点,一是充分反映了来水来沙和冲淤水平对输沙用水量的影响,二是充分考虑了河道边界条件(以平滩流量表示)的影响。采用该计算公式,得出了不同来沙量和冲淤水平及不同河道边界条件下渭河下游汛期的输沙用水量。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引江济渭入黄方案研究和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下游 输沙用水量 平滩流量 计算公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