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fossils and sources of Cambrian heavy oil of Well Tadong-2 in theTarim Basin,Xinjiang,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TANG Youjun ZAN Li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9年第3期314-319,共6页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fossi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train the source of marine crude oils in the Tarim Basin, Xinjiang, China. The authors synthetically appli...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fossi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train the source of marine crude oils in the Tarim Basin, Xinjiang, China. The authors synthetically applied the isotope mass spectrograph, chromatography an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 to the studies of molecular fossi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in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revealed that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gammacerane, high C28 sterane, low rearranged sterane and high C27-triaromatic steroid,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Cambrian-Lower Ordovician source rocks, demonstrating that Cambrian crude oils came from Cambrian-Lower Ordovician source rocks; condensed compounds (fluoranthene, pyrene, benzo[a]anthracene, bow, benzo fluoranthene, benzopyrene) of high abundance were detected in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and the carbon isotopic values of whole oil are evidently heavy, all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revealed that hydrocarbons in the crude oils became densified in response to thermal alt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化石 重油 井塔 新疆 中国 m盆地 同位素质谱仪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非Muglad盆地晚白垩世海侵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2
作者 肖洪 李美俊 +3 位作者 程顶胜 刘计国 李晋 邢向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9,共8页
晚白垩世全球大规模海侵被认为仅淹没了非洲大陆北部地区,而位于非洲中部的Muglad盆地则未遭受海侵的影响,且盆地内仅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的烃源岩,即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本次研究采集了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和上白垩统Da... 晚白垩世全球大规模海侵被认为仅淹没了非洲大陆北部地区,而位于非洲中部的Muglad盆地则未遭受海侵的影响,且盆地内仅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的烃源岩,即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本次研究采集了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和上白垩统Darfur群泥岩样品,在上白垩统Darfur群泥岩中检测到完全不同于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泥岩的甲藻甾烷和三环萜烷组成,主要表现为高丰度的甲藻甾烷异构体和C_(23)三环萜烷丰度优势,认为其是海侵作用的产物。依据分析结果,本文首次提出上白垩统Darfur群沉积期可能受到新特提斯洋海水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晚白垩世全球海侵在非洲大陆的海水淹没范围已抵达中非大陆Muglad盆地。此外,上白垩统Darfur群海相富有机质泥岩的存在,揭示研究区不仅发育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湖相烃源岩,还发育一套潜在的海相烃源岩。而K-1井海相原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上白垩统Darfur群海相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海相原油可能是研究区未来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 晚白垩世 分子标志化合物 甲藻甾烷 三环萜烷 海相原油
下载PDF
防爆电器检测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碧辉 《电气开关》 2024年第4期112-113,116,共3页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设备的研发与诞生,越来越多的防爆电器检测设备应用于石油化工产业,降低石油化工行业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为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保驾护航。而防爆电器检测设备的应用中,不仅要满足危险作业环境和危险区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设备的研发与诞生,越来越多的防爆电器检测设备应用于石油化工产业,降低石油化工行业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为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保驾护航。而防爆电器检测设备的应用中,不仅要满足危险作业环境和危险区域的划分条件,还要对环境中易燃易爆品等项目种类的物品进行安全识别分析,通过电器设备的级别和温度的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易燃易爆品的威胁。本文针对防爆电器检测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化工行业 防爆电器设备 应用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milies of the Paleozoic oil seepage and solid bitumen in the Southern Guizhou Depression,SW China
4
作者 Ningxi Li Guangli Wang +3 位作者 Bo Gao Xianqing Li Shengbao Shi Tiegua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5-92,共8页
Fifteen oil seepage and solid bitumen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Guizhou Depression were analyzed with GC–MS. Characteristics of molecular markers and carbon isotopes are discussed system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Fifteen oil seepage and solid bitumen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Guizhou Depression were analyzed with GC–MS. Characteristics of molecular markers and carbon isotopes are discussed system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il seepage and solid bitumen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Guizhou Depressi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families: Ordovician and Siluric samples, and Permian samples. The two families are different in alkanes distribution, biomarkers, aromatic hydrocarbon composition,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s; differences mainly caused by source rock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沥青 贵州南部 油渗漏 地球化学 中国西南 家庭 古生界 特征和
下载PDF
2023年全球油气并购市场盘点及2024年油气资产并购交易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东 付迪 +2 位作者 韩百琨 程显宝 王贺 《中国能源》 2023年第12期68-76,共9页
2023年,国际油气并购市场精彩纷呈,随着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公司公布两宗超级并购,市场在2023年第四季度达到了高潮。本论文通过盘点2023年并购交易,总结2023年市场出现的油气超级并购再度集中出现,北美油气巨头全方位出手、更偏重油气... 2023年,国际油气并购市场精彩纷呈,随着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公司公布两宗超级并购,市场在2023年第四季度达到了高潮。本论文通过盘点2023年并购交易,总结2023年市场出现的油气超级并购再度集中出现,北美油气巨头全方位出手、更偏重油气化石能源,欧洲国际油气巨头平淡收盘、优先选择转型业务等六个显著特征。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判断,提出2024年全球能源并购市场将会出现的超级并购持续、北美成为并购重点区域、充电基础服务资产交易频繁等五个趋势,并针对国有大型油气企业海外业务资本运营,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旨在推动国内大型油气企业海外业务实现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双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并购 化石能源 转型业务 总结 展望 “双轮驱动”
下载PDF
化石能源减量对减污降碳贡献度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敏晓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4-190,207,共8页
论文构建了化石能源减量对减污降碳贡献度的定量评估模型,根据2012年和2019年各行业煤炭和成品油消费以及大气排放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相比2012年,2019年煤炭与交通用油用量的减少对SO_(2)、NO_(x)、颗粒物和CO_(2)的减排贡献分别约... 论文构建了化石能源减量对减污降碳贡献度的定量评估模型,根据2012年和2019年各行业煤炭和成品油消费以及大气排放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相比2012年,2019年煤炭与交通用油用量的减少对SO_(2)、NO_(x)、颗粒物和CO_(2)的减排贡献分别约为54%、40%、16%和96%,表明化石能源减量在减污降碳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中国能源结构仍将以化石能源为主体、能效存在继续下降空间、空气污染物末端治理空间收窄、CO_(2)末端处理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决定了化石能源减量为代表的源头治理措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针对NO_(x)和颗粒物的源头治理(包括能源与非能源领域)存在较大政策施展空间。研究同时认为,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不同空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的治理措施在不同用能领域应更加精准,并且建议制定减排措施时,要兼顾经济、社会方面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治理 化石能源减量 减污降碳 煤炭 石油
下载PDF
松辽盆地腰南5井上白垩统嫩江组一段遗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
7
作者 荆锡贵 李凤杰 +3 位作者 张达 李宁 苗贺 丁锐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48-1856,共9页
【研究目的】松辽盆地上白垩统嫩江组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松辽盆地北部。通过鉴定遗迹化石还原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一段沉积环境,为该地区后续遗迹化石研究提供证据支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腰南5井嫩江组一段岩... 【研究目的】松辽盆地上白垩统嫩江组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松辽盆地北部。通过鉴定遗迹化石还原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一段沉积环境,为该地区后续遗迹化石研究提供证据支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腰南5井嫩江组一段岩心,发现了Chondrites及Planolites等共计2属,2种遗迹化石,建立了Chondrites-Planolites遗迹化石组合;结合遗迹化石围岩岩性、潜穴规模、测井曲线记录对造迹生物生存习性进行分析;通过腰南5井采样,分析样品中铀、钍、钒、镍与钴含量,使用铀/钍、钒/(钒+镍)与镍/钴等手段对嫩一段遗迹化石保存层位的古氧相进行还原。【研究结果】研究认为Chondrites-Planolites遗迹化石组合形成于水动力较小的深水环境;古氧相数据分析表明,腰南5井嫩一段泥岩样品铀/钍指示常氧环境,钒/(钒+镍)与镍/钴指示贫氧-缺氧环境。【结论】腰南5井嫩一段遗迹化石组合保存于泥岩且潜穴直径小,遗迹化石丰度低,表明水体含氧量低。结合古氧相数据和测井曲线分析,认为造迹生物的生活环境为水动力较弱且水体氧含量低的半深湖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嫩江组 沉积环境 油气勘查工程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中国润滑油生态足迹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于楠 孙仁金 +1 位作者 蓝兴英 刘德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89,共8页
润滑油生态足迹指用于吸收润滑油燃烧所排放CO_(2)的森林和草地的面积。重新修订化石能源地定义,基于碳循环的视角测算了中国润滑油生态足迹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研究影响润滑油生态足迹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显示:2014-2019年中国... 润滑油生态足迹指用于吸收润滑油燃烧所排放CO_(2)的森林和草地的面积。重新修订化石能源地定义,基于碳循环的视角测算了中国润滑油生态足迹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研究影响润滑油生态足迹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显示:2014-2019年中国润滑油生态足迹逐年递增;影响润滑油生态足迹的主要驱动因子是民用汽车保有量和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两者分别每增加1%,对应的润滑油生态足迹分别增长15.11%和15.08%;其次是原油加工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四者分别每增长1%,润滑油生态足迹均增长14%左右;影响最小的是燃油价格,其每增长1%,润滑油生态足迹增加1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生态足迹 碳循环 化石能源地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沉积环境特征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付修根 廖忠礼 +2 位作者 刘建清 陈文彬 陈文西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99-605,共7页
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地处南羌塘盆地南缘,属油气研究的"空白区",结合羌塘盆地扎仁区块1∶5万石油地质构造详查,笔者重点剖析了扎仁地区布曲组地层中的两个古油藏剖面。依据剖面中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结构特征、自生矿物组合... 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地处南羌塘盆地南缘,属油气研究的"空白区",结合羌塘盆地扎仁区块1∶5万石油地质构造详查,笔者重点剖析了扎仁地区布曲组地层中的两个古油藏剖面。依据剖面中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结构特征、自生矿物组合、古生物标志以及扎仁地区碳酸盐岩的组合特征,将该区布曲组划分为半局限海台地、局限海台地、开阔海台地和浅滩4种沉积环境。浅滩沉积环境形成的颗粒灰岩在区内广泛分布,沉积厚度大,具有孔隙度好、渗透率高的特征,这些颗粒灰岩的展布决定了区域储集层的规模。局限海台地沉积环境形成的白云岩是区内的另外一套储集层,这套储集层是区内有效的储集层,但这套储集层的有效性与上覆岩层在空间上的展布有关。开阔海台地沉积环境形成的泥晶灰岩夹泥晶砂屑灰岩、泥晶砾屑灰岩的组合为区内较好的生油层,该套烃源岩组合的规模在空间上严格受沉积相的控制。半局限海台地沉积环境形成的泥晶灰岩夹泥晶生屑灰岩、泥晶砂屑灰岩组合是区内有利的盖层,但半局限海台地的性质决定了盖层在区域上的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仁地区 古油藏 沉积环境 油气地质条件
下载PDF
泸州古隆起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延钧 李其荣 +4 位作者 王廷栋 胡雄 梁艳 杨坚 袁续祖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369,共7页
泸州古隆起划分为核部、斜坡及外围3个部分。古隆起核部以嘉陵江组一段气藏为主;北缘斜坡以嘉陵江组二段气藏为主;南缘斜坡为以嘉陵江组三段气藏为主的多产层气藏分布区。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天然气性质复杂,既有分布于古隆起核部产凝析... 泸州古隆起划分为核部、斜坡及外围3个部分。古隆起核部以嘉陵江组一段气藏为主;北缘斜坡以嘉陵江组二段气藏为主;南缘斜坡为以嘉陵江组三段气藏为主的多产层气藏分布区。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天然气性质复杂,既有分布于古隆起核部产凝析油的湿气,又有分布于古隆起斜坡区不含凝析油的干气。利用天然气组成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全烃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古隆起核部以志留系烃源为主,并有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烃源的混入,斜坡区则以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烃源为主,同时存在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烃源的注入。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油气藏的形成经历了印支期古隆起核部古油藏的形成与破坏;燕山早中期古隆起核部含油气藏的形成;燕山末期斜坡区干气藏的形成及喜马拉雅期天然气进一步富集、调整4个成藏阶段。嘉陵江组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泸州古隆起的发展演化控制了嘉陵江组油气藏的分布格局;充足的多期多源油气注入是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烃源断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晚期溶蚀孔和扩溶孔发育决定了气藏的储集能力;古隆起核部固体沥青和沥青质提供了油气封堵条件,是油气富集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储集空间 成藏地球化学 嘉陵江组 泸州古隆起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宣汉盘龙洞生物礁古油气藏油气源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牟传龙 马永生 +3 位作者 余谦 郭彤楼 谭钦银 王立全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0-574,582,共6页
盘龙洞生物礁古油气藏位于四川省宣汉县鸡唱乡盘龙洞,是一个海绵礁古油气藏;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属米仓山—大巴山前缘地带。地层层位为上二叠统长兴组,厚度约80 m。岩性主要为浅灰色块状海绵障积岩和海绵骨架岩;造礁... 盘龙洞生物礁古油气藏位于四川省宣汉县鸡唱乡盘龙洞,是一个海绵礁古油气藏;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属米仓山—大巴山前缘地带。地层层位为上二叠统长兴组,厚度约80 m。岩性主要为浅灰色块状海绵障积岩和海绵骨架岩;造礁生物主要为房室海绵、水螅、苔藓虫等。生物礁及其上下地层中均含有大量的沥青,主要分布于礁核的骨架岩、障积岩和礁盖的白云岩中。通过对盘龙洞生物礁古油气藏的实地考察,结合测试结果和室内综合分析,推断该古油气藏先期为原油充填,后来一部分裂解为天然气,一部分氧化形成沥青;油气源来自于长兴组本身烃源岩的可能性较大,不排除混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古油气藏 油气源 长兴组 上二叠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周缘构造演化、成藏与勘探领域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洪辉 邬光辉 +2 位作者 王洪江 张立平 王成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7-594,共8页
以寻找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接替领域为目的,在和田河气田周缘采用古构造演化的方法,结合和田河气田单井油气水分析,建立了玛南奥陶系潜山准层状成藏模式和玛北台缘带古油藏成藏模式;指出和田河气田周缘存在玛南奥陶系潜山、玛北... 以寻找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接替领域为目的,在和田河气田周缘采用古构造演化的方法,结合和田河气田单井油气水分析,建立了玛南奥陶系潜山准层状成藏模式和玛北台缘带古油藏成藏模式;指出和田河气田周缘存在玛南奥陶系潜山、玛北奥陶系台缘带和玛东奥陶系推覆构造带三大油气勘探领域,区带资源量约1万亿m3,是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玛南奥陶系潜山暴露时间长,风化、淋滤作用强,形成良好的岩溶型储层,上覆石炭系泥岩和上倾位置的致密灰岩作为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同时处于有效生烃范围之内,是有利勘探领域。玛北发育奥陶系台缘带,而且与构造圈闭相叠置,可以捕获早期运移的油气,是较有利勘探领域。玛东奥陶系推覆带潜山披覆圈闭发育,规模较大,是潜在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气田周缘 准层状油气藏 台缘带 古油藏
下载PDF
黔中隆起下组合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 被引量:31
13
作者 赵泽恒 张桂权 薛秀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9-42,共4页
通过对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典型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石油地质主要特征、埋藏史、热史与成藏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含义,探讨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成藏规律。进而指出:①该区油气成藏期... 通过对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典型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石油地质主要特征、埋藏史、热史与成藏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含义,探讨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成藏规律。进而指出:①该区油气成藏期以加里东期为主,加里东期古隆起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首要因素;②抬升剥蚀作用是早期油气藏被改造和破坏的控制因素,燕山—喜山期构造运动是造成该区早期油气全面被破坏的主导因素;③加里东期存在和油气演化有着良好配置关系的古圈闭和储盖组合,从而形成了众多大型加里东期古油气藏;印支—燕山期缺乏与油气演化有着良好配置关系的构造圈闭(古隆起)和储盖组合,使该区晚期成藏条件相对较为不利;④埋藏差异造成该区油气演化程度差异较大,但目前仍存在寻找油气的客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隆起 古油藏 残余油气藏 石油地质特征 油气藏形成 模式 规律 勘探评价
下载PDF
桂北南丹-河池构造带晚白垩世岩石圈伸展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金海 车自成 +2 位作者 郭安林 程顺有 裴先治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9-625,共7页
在广西南丹大厂超大型多金属矿床的中泥盆统礁灰岩中发育大量的天然沥青,表明这里曾经存在过大厂古油藏。大厂古油藏东部车河花岗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花岗岩的轻稀土富集,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富集高场强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在广西南丹大厂超大型多金属矿床的中泥盆统礁灰岩中发育大量的天然沥青,表明这里曾经存在过大厂古油藏。大厂古油藏东部车河花岗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花岗岩的轻稀土富集,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富集高场强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该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对花岗岩中锆石进行的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U-Pb定年获得了(86.27±0.68)Ma的加权平均年龄。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晚白垩世中期南丹-河池一带处于强烈的岩石圈伸展状态,伸展背景下花岗质岩浆底辟作用一方面使先存古油藏受到剥蚀,破坏了古油藏的保存条件;另一方面提高了该地区的地温梯度,使古生界烃源岩过成熟。晚白垩世中期的岩石圈伸展作用强度大,范围广,对古生界油气系统的破坏作用比较严重。对南盘江盆地东部古生界油气系统的油气勘探应该着眼于由残存封盖层封闭的次生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伸展作用 古油藏 次生油气藏 晚白垩世中期 南丹-河池构造带 桂北地区
下载PDF
石油和煤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姜成英 王蓉 +1 位作者 刘会洲 陈家镛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5,共6页
生物脱硫技术在能源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显示出潜在的优势. 本文综述了应用于化石燃料生物脱硫的主要菌种及其脱硫原理、微生物的选育优化及微生物脱硫的动力学, 介绍了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对生物脱硫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 生物脱硫技术在能源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显示出潜在的优势. 本文综述了应用于化石燃料生物脱硫的主要菌种及其脱硫原理、微生物的选育优化及微生物脱硫的动力学, 介绍了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对生物脱硫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进一步研究微生物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在我国发展该技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脱硫 化石燃料 石油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与油源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唐友军 王铁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2,共5页
综合运用同位素质谱、色谱、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了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特征。结果表明,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具高伽马蜡烷、高C28甾烷、低重排甾烷和高C27-三芳甾烷的特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分子化石特征类似,说明塔东2... 综合运用同位素质谱、色谱、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了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特征。结果表明,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具高伽马蜡烷、高C28甾烷、低重排甾烷和高C27-三芳甾烷的特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分子化石特征类似,说明塔东2井寒武系原油源自寒武系-下奥陶烃源岩;塔东2井稠油中检出高丰度的稠环化合物(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荧蒽、苯并芘),全油的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揭示了原油烃类经热蚀变发生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化石 油-岩对比 热蚀变 稠油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喷雾特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银南 陈汉玉 张春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8,共3页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从索特平均直径、喷雾锥角和喷雾贯穿距等方面对生物柴油和0#柴油的喷雾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基于高速摄像技术,拍摄了几个典型时刻生物柴油和0#柴油的喷雾图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喷射条件下,生物柴油的索特...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从索特平均直径、喷雾锥角和喷雾贯穿距等方面对生物柴油和0#柴油的喷雾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基于高速摄像技术,拍摄了几个典型时刻生物柴油和0#柴油的喷雾图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喷射条件下,生物柴油的索特平均直径和喷雾贯穿距大于0#柴油,而喷雾锥角小于0#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喷雾特性 高速摄像 生物柴油 石化柴油
下载PDF
冀北坳陷下马岭组底砂岩古油藏成藏演变历史与烃源剖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铁冠 钟宁宁 +3 位作者 王春江 朱毅秀 刘岩 宋到福 《石油科学通报》 2016年第1期24-37,共14页
燕辽裂陷带冀北坳陷中元古界(1 800~1 327 Ma)具有高于庄组黑色泥晶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2套烃源层,以及龙潭沟、双洞、卢家庄3处下马岭组底部沥青砂岩古油藏。沥青砂岩含有2期固体沥青组分:早期沥青组分反射率R_b值1.68%~2.52%;晚... 燕辽裂陷带冀北坳陷中元古界(1 800~1 327 Ma)具有高于庄组黑色泥晶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2套烃源层,以及龙潭沟、双洞、卢家庄3处下马岭组底部沥青砂岩古油藏。沥青砂岩含有2期固体沥青组分:早期沥青组分反射率R_b值1.68%~2.52%;晚期沥青组分R_b值0.81%~1.01%。辉长辉绿岩岩床的侵位,导致早期古油藏蚀变成沥青砂岩;岩床围岩蚀变带的稠油油苗,提供岩浆冷凝后晚期石油充注的证据。沥青砂标志下马岭组底砂岩成岩作用初期(1 400 Ma),业已开始石油早期充注成藏过程;依据辉长辉绿岩侵位时间1 327 Ma,可厘定底砂岩古油藏的蚀变年龄。基于层序地层厚度分析,确定古油藏早期成藏的油源来自高于庄组烃源层,生烃门限深度约3 600 m;洪水庄组烃源层充注成藏时间应在中生代。冀北坳陷雾迷山组、铁岭组等液体油苗和下马岭组沥青砂岩晚期沥青的可溶烃组分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界 下马岭组 底部沥青砂岩 古油藏 石油成藏年龄 生烃门限深度
下载PDF
南山坪古油藏的形成及其破坏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凡元芳 丰勇 《矿产与地质》 2005年第3期296-298,共3页
南山坪古油藏以南山坪背斜(圈闭)为依托,油藏的形成、破坏与背斜(圈闭)的形成及演化息息相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南山坪背斜的雏形,与之对应的是最初的油藏形成;南山坪背斜在印支运动得到加强,形成构造圈闭,与之对应... 南山坪古油藏以南山坪背斜(圈闭)为依托,油藏的形成、破坏与背斜(圈闭)的形成及演化息息相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南山坪背斜的雏形,与之对应的是最初的油藏形成;南山坪背斜在印支运动得到加强,形成构造圈闭,与之对应的是原油藏裂解生气及烃源岩进入生气阶段,形成气藏及部分沥青。之后的燕山运动幕使得南山坪背斜(圈闭)被褶皱和断层复杂化,形成由东南向北西的逆冲断裂,其上覆盖层抬升、剥蚀,原油藏彻底破坏,成为古油藏。分析认为,南山坪古油藏的破坏因素主要是印支期的热裂解和燕山运动幕的构造抬升、剥蚀,且后者更为主导因素。比较南山坪古油藏、余杭泰山古油藏及威远气藏,力图寻找其共性及差异性,从而为中国南方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南山 因素分析 燕山运动 加里东晚期 构造运动 油藏形成 印支运动 构造圈闭 逆冲断裂 上覆盖层 构造抬升 破坏因素 主导因素 借鉴意义 油气勘探 中国南方 背斜 烃源岩 复杂化 热裂解 印支期 差异性 生气 气藏 剥蚀
下载PDF
地沟油生物柴油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丽萍 何金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2-56,共5页
通过对地沟油生物柴油的制备工艺、燃料特性、动力性、经济性、燃烧排放特性、使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具有与石化柴油相当的动力性、具有优于石化柴油的排放性,是实现地沟油... 通过对地沟油生物柴油的制备工艺、燃料特性、动力性、经济性、燃烧排放特性、使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具有与石化柴油相当的动力性、具有优于石化柴油的排放性,是实现地沟油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是地沟油生物柴油在实际车用中仍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制备过程不完善,黏度过高,燃烧排放中NOX排放增加。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真正实现地沟油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生物柴油 石化柴油 代用燃料 发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