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thermo-hydro-mechanical-migratory coupling model and FEM analyses for dual-porosity medium 被引量:8
1
作者 ZHANG YuJun 1&ZHANG WeiQing 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1,China 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8期2172-2182,共11页
One kind of 3D 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migratory model for saturated-unsaturated dual-porosity medium was established,in which the stress field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re single,but the seepage field and th... One kind of 3D 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migratory model for saturated-unsaturated dual-porosity medium was established,in which the stress field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re single,but the seepage field and the concentration field are double,and the influences of sets,spaces,angles,continuity ratios,stiffness of fractures on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medium can be considered.The relative three-dimensional program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also developed.By comparing with the existing computation example,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and the program were verified.Taking a hypothetical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as a calculation example,the radioactive nuclide leak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 with both the rock mass and the buffer being unsaturated media,and the temperatures,negative pore pressures,flow velocities,nuclide concentrations and normal stresses in the rock mas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s,negative pore pressures and nuclide concentrations in the buffer all present nonlinear changes and distributions that even though the saturation degree in porosity is only about 1/9 of that in fracture,the flow velocity of underground water in fracture is about 6 times of that in porosity becaus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fracture is almost four orders higher than that of porosity,and that the regions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occur at the vicinity of two sides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buffer and disposal pit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porosity medium thermo-hydro-mechanical-migratory COUPL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EM analysis
原文传递
FEM ANALYSIS FOR INFLUENCES OF A FAULT ON COUPLED T-H-M-M PROCESS IN DUAL-POROSITY ROCK MASS 被引量:1
2
作者 Yujun Zhang Chaoshuai Yang Gang Xu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12年第6期651-662,共12页
For the case in which a large geological structure like fault existing withi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in the near field of a repository for high-level radioactive nuclear waste, one kind of coupled thermo-hydro-mech... For the case in which a large geological structure like fault existing withi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in the near field of a repository for high-level radioactive nuclear waste, one kind of 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migratory model of dual-porosity medium for saturated- unsaturated ubiquitous-joint rock mass was established. In the present model, the seepage field and the concentration field are double, but the stress field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re single, and the influences of sets, spaces, angles, continuity ratios, stiffness of fractures on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medium can be considered. At the same time, a two-dimensional program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developed. Taking a hypothetical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located at a rock mass being unsaturated dual-porosity medium as a calculation example, the FEM analysis for thermo-hydro-mechanical-migratory coupling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adioac- tive nuclide leaking for the cases with and without a fault, and the temperatures, pore pressures, flow velocities, nuclide concentrations and principal stresses in the rock ma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 water in the fault flows is basically along the fault direction, and its flow velocity is almost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fracture water in rock mass; the nuclide concentration in the fault is also much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fault, and the nuclides move along the fault faster; moreover, the fault has obvious influences on the pore pressures and the principal stresses in the rock 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dual-porosity medium thermo-hydro-mechanical-migratory coupling FEManalysis
原文传递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次生孔隙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闫伟林 葛百成 +2 位作者 鲁红 殷树军 毕广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为古潜山油藏, 岩性较复杂, 属双孔隙介质储层, 仅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评价难度很大。为此, 将常规测井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相结合, 利用先进的孔隙频谱分析 (PoroSpect) 等技术对储层次生孔隙度的发育...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为古潜山油藏, 岩性较复杂, 属双孔隙介质储层, 仅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评价难度很大。为此, 将常规测井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相结合, 利用先进的孔隙频谱分析 (PoroSpect) 等技术对储层次生孔隙度的发育给出定量描述, 实现了对储层有效孔隙度的定量计算, 为古潜山油藏双孔隙介质储层测井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 对其它裂缝油气藏的测井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成像测井 次生孔隙 双孔隙介质 孔隙频谱分析 布达特群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孔隙定量表征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玉满 黄金亮 +3 位作者 李新景 董大忠 王淑芳 管全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5,共8页
裂缝和孔隙是致密储层重要的储渗空间,对其识别、描述和定量评价也是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重点和难点。为此,以四川盆地涪陵气田和长宁气区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建立双孔隙介质孔隙度解释模型,对该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含上奥陶统五峰组)富... 裂缝和孔隙是致密储层重要的储渗空间,对其识别、描述和定量评价也是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重点和难点。为此,以四川盆地涪陵气田和长宁气区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建立双孔隙介质孔隙度解释模型,对该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含上奥陶统五峰组)富有机质页岩段的裂缝孔隙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得到以下认识:1应用双孔隙介质模型开展页岩裂缝孔隙度解释,是实现页岩储层裂缝孔隙定量评价的有效办法,也是对海相页岩储集空间定量表征技术的丰富和发展;2该区主力产层基质孔隙体积及其构成区域分布稳定,基质孔隙度总体保持在4.6%-5.4%;3裂缝孔隙发育特征在不同构造区、同一构造的不同井区和不同层段差异较大,显示出页岩储渗条件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根据裂缝孔隙定量表征结果判断,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基质孔隙+裂缝型和基质孔隙型这两种类型的页岩气藏:前者主要发育于特殊构造背景区,具有裂缝孔隙发育、含气量大、游离气含量高、产层厚、单井产量高等特点,在该盆地的分布范围可能相对局限;而后者具有基质孔隙度较高、裂缝孔隙不发育、单井产量中高等特征,预计其在该盆地海相页岩气分布区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志留世 晚奥陶世 富有机质页岩 基质孔隙度 页岩裂缝 裂缝孔隙度 岩石物理模型 双孔隙介质
下载PDF
变渗透率模量与双重孔隙介质的压力敏感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建忠 姚军 +1 位作者 张凯 郝振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3,88,共5页
对于压敏双重介质,裂缝的渗透率模量随有效应力变化而变化,把渗透率模量视为常数会给渗透率的计算带来较大误差。通过数学分析和试验探讨渗透率模量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建立考虑变渗透率模量的双重孔隙压敏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 对于压敏双重介质,裂缝的渗透率模量随有效应力变化而变化,把渗透率模量视为常数会给渗透率的计算带来较大误差。通过数学分析和试验探讨渗透率模量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建立考虑变渗透率模量的双重孔隙压敏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结果表明:存在大量裂缝的双重孔隙介质的渗透率具有明显的压力敏感特性,随有效应力的增加渗透率模量逐渐变小;具有强压力敏感性的介质,其渗透率模量和模变系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介质 变渗透率模量 有效应力 压力敏感性
下载PDF
裂隙岩体水-冰相变及低温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泉声 康永水 +1 位作者 刘滨 朱元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81-2188,共8页
岩体冻融损伤涉及低温环境下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问题。基于水–冰相变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得出冻结率表达式。运用双重孔隙介质模型理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及静力平衡原理,得出冻结条件下裂隙岩体的温度场–渗... 岩体冻融损伤涉及低温环境下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问题。基于水–冰相变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得出冻结率表达式。运用双重孔隙介质模型理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及静力平衡原理,得出冻结条件下裂隙岩体的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THM)耦合控制方程。最后,通过1个含裂隙隧道低温THM耦合算例,将围岩当作岩块与裂隙介质组成的系统,采用等效热膨胀系数法对夹冰(含水)裂隙的冻胀效应进行模拟,并考虑冻结过程对岩体渗透系数的影响,研究低温THM耦合条件下的温度场、应力场及孔隙压力等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冻岩 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耦合 相变 双重孔隙介质
下载PDF
双相介质AVO方程及参数简化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雍学善 马海珍 高建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249,共8页
基于2种双相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方程组,推导出了单相/双相分界面(储层顶界面)、双相/单相分界面(储层底界面)和单相/单相分界面(两种致密岩层分界面)3种类型分界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方程组,形成了从单相介质到双相介质... 基于2种双相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方程组,推导出了单相/双相分界面(储层顶界面)、双相/单相分界面(储层底界面)和单相/单相分界面(两种致密岩层分界面)3种类型分界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方程组,形成了从单相介质到双相介质较全面的AVO方程组;推导出了双相介质参数(A,N,Q,R,1ρ1,1ρ2,2ρ2,)与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孔隙度以及流体类型(油、气、水)之间的关系式,为双相介质AVO理论走向实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设计了3种类型的岩性分界面,分别用双相介质AVO方程和Zeoppritz方程计算了各类界面的快纵波反射系数曲线,证实了Zoeppritz方程是双相介质AVO方程的一个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介质 AVO方程 孔隙度 流体类型
下载PDF
页岩储层裂隙渗透率模型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宏学 刘卫群 朱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9-729,共11页
页岩储层的裂隙渗透率是评价页岩气开采的重要参数,基于裂隙法向刚度的概念,考虑页岩储层变形过程中裂隙系统和基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页岩气解吸引起的体应变,提出了与有效应力相关的页岩储层的渗透率模型。然后分别分析了页岩气... 页岩储层的裂隙渗透率是评价页岩气开采的重要参数,基于裂隙法向刚度的概念,考虑页岩储层变形过程中裂隙系统和基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页岩气解吸引起的体应变,提出了与有效应力相关的页岩储层的渗透率模型。然后分别分析了页岩气藏在单轴应变和常体积条件下的渗透率模型,分析表明,单轴应变和常体积条件下(3个方向的总应变都为0)的裂隙渗透率模型完全一致。采用脉冲衰减渗透率仪测试了煤系页岩的裂隙渗透率,当有效应力从0.7 MPa增加到14.5 MPa时,渗透率从41.81×10-17m2降到5.43×10-17m2。为了阐述渗透率模型的有效性,利用煤系页岩的渗透率数据对有效应力-渗透率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当裂隙的法向刚度、张开度和煤系页岩的初始渗透率分别为57 922.5 MPa/m、0.000 17 m和50.15×10-17m2时,有效应力-渗透率模型和煤系页岩的渗透率拟合程度较好。然后利用现场渗透率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当裂隙的法向刚度和张开度的关系符合反比例函数时,拟合程度非常好。该渗透率模型适合于单轴应变、常体积和常围压条件,可用于描述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页岩储层裂隙渗透率随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同时,该渗透率模型和P&M模型以及S&D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渗透率模型的拟合结果与S&D模型基本一致,但与P&M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页岩 基质收缩 双重孔隙介质 裂隙渗透率 裂隙法向刚度
下载PDF
碳酸盐岩裂缝型油藏裂缝预测及建模技术 被引量:14
9
作者 苗青 周存俭 +2 位作者 罗日升 陈方方 姜玉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0,152,共4页
塔里木英买2区块裂缝型油藏具有孔隙空间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为储层描述和地质建模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为增加稳定性,在裂缝预测方面,采用全局优化扫描算法计算高精度曲率属性,完成裂缝定性预测,并以此为约束,综合静态解释成... 塔里木英买2区块裂缝型油藏具有孔隙空间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为储层描述和地质建模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为增加稳定性,在裂缝预测方面,采用全局优化扫描算法计算高精度曲率属性,完成裂缝定性预测,并以此为约束,综合静态解释成果和生产动态信息,首次实现裂缝叠后定量预测;引入离散裂缝网格建模技术,利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最终建立反映裂缝型油藏特征的双孔介质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和开发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油藏 高精度曲率属性 裂缝定量预测 离散裂缝模型 双孔介质模型
下载PDF
裂隙开度的压力溶解对双重孔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玉军 张维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69-1275,共7页
为了考虑应力拉压和压力(化学)溶解对裂隙开度的综合影响,对所建立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模型中裂隙开度的计算模型作了改进。通过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算例,就岩体裂隙开度变化的3种工况,分析了岩体中的温度、孔(... 为了考虑应力拉压和压力(化学)溶解对裂隙开度的综合影响,对所建立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模型中裂隙开度的计算模型作了改进。通过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算例,就岩体裂隙开度变化的3种工况,分析了岩体中的温度、孔(裂)隙水压力、地下水流速和主应力的变化、分布情况。结果显示:3种工况的计算域中温度场基本相同;孔(裂)隙水渗流场形态相似,但其量值有一定差别;工况1的裂隙开度在应力和压力(化学)溶解的共同作用下闭合量最大,负孔(裂)隙水压力增值最高;核废物的释热效应明显地改变了岩体自重应力场的水平分量,但对其垂直分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裂隙介质 裂隙开度 压力溶解 热-水-应力耦合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双重介质致密砂岩储集层有效性综合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红河油田长8-1油藏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俊 司马立强 +1 位作者 孟军田 孟云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8-244,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1致密砂岩储集层同时发育孔隙型和裂缝型双重储集空间。孔隙型基质储集层具有填隙物成分复杂、岩石粒度细、孔喉结构复杂、物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等特性,导致有效储集层特征不明确,储集层产量普遍较低...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1致密砂岩储集层同时发育孔隙型和裂缝型双重储集空间。孔隙型基质储集层具有填隙物成分复杂、岩石粒度细、孔喉结构复杂、物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等特性,导致有效储集层特征不明确,储集层产量普遍较低;同时,不同产状、张开度和充填程度的裂缝对基质储集层渗透性改造程度不同,井间产能差异较大。基于岩心分析资料,以测试、生产数据为约束条件,综合运用地质研究和测井手段,选取有利测井相、孔喉结构、储集性、渗透性以及裂缝有效性等五项评价指标对长81双重介质致密砂岩储集层进行有效性综合评价,并建立了评价标准。对研究区域内31口井的分析表明,储集层有效性评价结果与生产情况有良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 储集层有效性 致密砂岩 红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一种双重孔隙介质水–应力耦合模型及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玉军 张维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5-329,共5页
建立了一种双重孔隙介质水–应力耦合模型,其特点是可考虑裂隙的组数、间距、方向、连通率和刚度的变化的影响,并研制出相应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在假定裂隙的渗透性与裂隙间距无关的前提下,通过算例考察了不同的裂隙间距对双重介质岩体... 建立了一种双重孔隙介质水–应力耦合模型,其特点是可考虑裂隙的组数、间距、方向、连通率和刚度的变化的影响,并研制出相应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在假定裂隙的渗透性与裂隙间距无关的前提下,通过算例考察了不同的裂隙间距对双重介质岩体中的变形、主应力、孔隙水压力及裂隙水压力的作用,并与单重介质岩体的相应情况作了对比。结果显示:裂隙间距对双重介质岩体的位移影响很大,但对岩体主应力及孔隙与裂隙水压力的影响很小,岩体水压力主要取决于孔隙与裂隙的孔隙率与渗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介质 裂隙参数 水–应力耦合 模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裂隙刚度随应力变化对双重孔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玉军 徐刚 杨朝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26-3432,共7页
引入并修正了变刚度的连续屈服节理模型,同时考虑应力拉压和压力(化学)溶解对裂隙开度的综合影响,对所建立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有限元计算程序作了改进。通过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数值模拟,就岩体裂隙刚度变化... 引入并修正了变刚度的连续屈服节理模型,同时考虑应力拉压和压力(化学)溶解对裂隙开度的综合影响,对所建立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有限元计算程序作了改进。通过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数值模拟,就岩体裂隙刚度变化的2种工况,分析了岩体中的温度、裂隙刚度、正应力、孔(裂)隙水压力和地下水流速的变化、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与裂隙刚度是常数时相比,裂隙刚度是法向应力的函数时计算域中温度较低;岩体应力的大小也有一定不同,其分布与裂隙刚度"场"有明显的相似性;并且负孔(裂)隙水压力的绝对值要略小一点,约是常数时的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介质 连续屈服节理模型 热-水-应力耦合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双重孔隙介质THMM耦合模型及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玉军 张维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0-669,共10页
建立了一种饱和-非饱和遍有节理岩体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迁移耦合模型,其特点是应力场和温度场是单一的,但具有不同的孔隙渗流场、裂隙渗流场和孔隙浓度场、裂隙浓度场,以及可考虑裂隙的组数、间距、方向、连通率和刚度对本... 建立了一种饱和-非饱和遍有节理岩体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迁移耦合模型,其特点是应力场和温度场是单一的,但具有不同的孔隙渗流场、裂隙渗流场和孔隙浓度场、裂隙浓度场,以及可考虑裂隙的组数、间距、方向、连通率和刚度对本构关系的影响;并开发了相应的二维有限元程序.针对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就岩体为非饱和双重孔隙-裂隙介质和放射性核素泄漏的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考察了岩体中的温度、负孔隙水压力、饱和度、地下水流速、核素浓度和主应力的状态.结果显示:孔隙和裂隙中的负水压力及核素浓度呈现不同的变化、分布;尽管裂隙水饱和度平均仅为孔隙水饱和度的1/10,但因裂隙的渗透系数比孔隙的渗透系数大4个数量级,故裂隙中地下水的流速约是孔隙中相应值的3倍;孔隙和裂隙中核素浓度的量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遍有节理岩体 双重孔隙-裂隙介质 热-水-应力-迁移耦合 模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四川合兴场底水气藏排水采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匡建超 王世泽 +2 位作者 王玉兰 石发展 何春蕾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2-305,共4页
针对四川合兴场须二底水气藏目前开采中的主要问题 ,应用双重介质三维二相模型 ,借助于排水采气的单井处理技术 ,进行了排水采气的数值模拟研究。根据 17个排水方案的模拟计算结果 ,分析了双重介质底水气藏的水侵规律 ,推荐了科学合理... 针对四川合兴场须二底水气藏目前开采中的主要问题 ,应用双重介质三维二相模型 ,借助于排水采气的单井处理技术 ,进行了排水采气的数值模拟研究。根据 17个排水方案的模拟计算结果 ,分析了双重介质底水气藏的水侵规律 ,推荐了科学合理的排水方案 ,对气井的复活或延长气井和气藏的开采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合兴场 底水气藏 排水采气 双重介质三维二相模型 数值模拟 工艺排水方案
下载PDF
利用频谱积分属性评价碳酸盐岩储层 被引量:5
16
作者 代双和 于京波 +2 位作者 袁云超 毛凤军 陈志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21-127,163+173,共7页
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北特鲁瓦油田的碳酸盐岩储层单层厚度小,同时具有缝洞储集空间、基质孔隙储集空间的双重介质储层特征,造成储层与非储层的常规地震属性(如振幅属性、波阻抗等)差异小,采用多维属性交会分析方法预测的储集体高产发... 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北特鲁瓦油田的碳酸盐岩储层单层厚度小,同时具有缝洞储集空间、基质孔隙储集空间的双重介质储层特征,造成储层与非储层的常规地震属性(如振幅属性、波阻抗等)差异小,采用多维属性交会分析方法预测的储集体高产发育带与实际钻探结果误差较大。为此,本文利用频谱积分属性技术评价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加载基础资料(地震数据、层位、井等)、数据重采样、选择检测时窗、确定频率敏感段、提取相关数据等步骤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基于地震波通过流体储层时,出现"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动力学特征,利用油气存储空间属性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有利高孔、渗带,利用可动油气孔隙度—产能交会图预测碳酸盐岩储层高产带,利用研究成果指导油田滚动勘探,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特鲁瓦油田 双重介质储层 频谱积分属性 可动油气孔隙度 存储空间属性 低频共振 高频衰减 高孔、渗带
下载PDF
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特低孔渗砂岩储层含气饱和度模型对比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延杰 朱云峰 +3 位作者 李庆峰 何雪莹 唐晓敏 董丽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9期1912-1916,共5页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渗油气储层已经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低孔渗储层的测井评价也成为测井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砂岩储层孔渗低、含泥、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基于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建立了徐家围...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渗油气储层已经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低孔渗储层的测井评价也成为测井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砂岩储层孔渗低、含泥、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基于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建立了徐家围子地区泥质砂岩储层有效介质导电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泥质附加导电,以及泥的连通性、形状和结构等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它更适用于描述低孔渗泥质砂岩储层的导电规律。有效介质导电模型与双水导电模型和阿尔奇方程的理论与应用对比,表明在泥质含量较低且变化不大的情况下,3种导电模型均可用于计算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砂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且效果相近。但在泥质含量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有效介质导电模型计算砂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孔渗储层 有效介质导电模型 双水导电模型 阿尔奇方程 含气饱和度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半解析产能计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勇明 周文武 +1 位作者 赵金洲 张玲玲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2期52-57,共6页
低渗透油藏渗透率极低,往往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其分段压裂水平井的渗流机理复杂,影响产能的因素多。基于双重介质渗流微分方程,采用点源理论和压降叠加原理,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建立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半解... 低渗透油藏渗透率极低,往往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其分段压裂水平井的渗流机理复杂,影响产能的因素多。基于双重介质渗流微分方程,采用点源理论和压降叠加原理,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建立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半解析产能计算模型,进行了产量求解与数值反演,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影响较大,启动压力梯度越大,产量越低;水力裂缝与井筒间夹角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夹角呈90°时产量最高;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对初期产量有明显影响,但后期影响不大;水平井两端的水力裂缝对产量的影响大于中部的水力裂缝,应尽量在水平井两端增加压裂段数和裂缝长度;储容比和窜流系数主要影响中期产能,储容比越大,产量下降越快,窜流系数越大,产量越高。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对低渗透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渗流规律的认识,而且对水平井分段压裂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启动压力梯度 双重介质 半解析 产能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关于双重有效应力——回应洪亮博士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传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8-243,共6页
双重有效应力概念提出于1999年,是继Terzaghi有效应力和Biot有效应力之后提出的有效应力概念,应用非常广泛。Terzaghi有效应力近似适用于极其疏松的多孔介质,Biot有效应力属于经验公式,二者存在一定的缺陷。双重有效应力克服了它们的缺... 双重有效应力概念提出于1999年,是继Terzaghi有效应力和Biot有效应力之后提出的有效应力概念,应用非常广泛。Terzaghi有效应力近似适用于极其疏松的多孔介质,Biot有效应力属于经验公式,二者存在一定的缺陷。双重有效应力克服了它们的缺陷,充分考虑了多孔介质的变形机制和物质结构。多孔介质存在两种基本的变形机制(本体变形和结构变形),与此相对应,多孔介质有2个有效应力(本体有效应力和结构有效应力)。本体有效应力决定多孔介质的本体变形,结构有效应力决定多孔介质的结构变形。双重有效应力引入了多孔介质的物质结构参数,通过孔隙度把多孔介质与普通固体统一了起来,因而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多孔介质 变形机制 有效应力 双重有效应力 孔隙度
下载PDF
遍有节理岩体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模型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玉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7-955,共9页
建立一种饱和-非饱和遍有节理岩体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模型,其特点是应力场和温度场是单一的,但具有不同的孔隙渗流场和裂隙渗流场,以及可考虑裂隙的组数、间距、方向、连通率和刚度对本构关系的影响,并研制出相应的二维... 建立一种饱和-非饱和遍有节理岩体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模型,其特点是应力场和温度场是单一的,但具有不同的孔隙渗流场和裂隙渗流场,以及可考虑裂隙的组数、间距、方向、连通率和刚度对本构关系的影响,并研制出相应的二维有限元程序。针对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就岩体为双重介质和单重介质2种工况进行数值分析,考察缓冲层和岩体中的温度、孔隙水压力、饱和度、地下水流速和主应力的变化、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地下水由双重介质进入缓冲层中要快得多,2种工况的计算域中温度差别不大,但缓冲层及附近部位的主应力大小及分布有显著不同,单重介质的应力集中程度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遍有节理岩体 双重孔隙-裂隙介质 热-水-应力耦合 有限元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