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肝藏魂”论肝主疏泄
1
作者 程茗 彭伟军 +3 位作者 杜春雨 宋楠 高明周 张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40-2142,2147,共4页
“肝藏魂”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魂随神往来,为阳神。无论“罢极之本”或“肝主疏泄”,均体现肝“用阳”的生理特性,肝“用阳”实为肝藏魂(阳神)的外在表现。疏泄为肝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肝魂调控肝之疏泄发挥功能作用,魂安则疏泄... “肝藏魂”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魂随神往来,为阳神。无论“罢极之本”或“肝主疏泄”,均体现肝“用阳”的生理特性,肝“用阳”实为肝藏魂(阳神)的外在表现。疏泄为肝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肝魂调控肝之疏泄发挥功能作用,魂安则疏泄正常;若魂不安则疏泄失常,继而诱发肝气逆、肝气郁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主疏泄 肝失疏泄 五神 肝藏魂 肝气郁证 肝气逆证 阳神 证候
下载PDF
康德宗教哲学对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9
2
作者 邓晓芒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在这个演讲里,笔者试图从康德的哲学与宗教观里发现西方文化的心理镜像结 构,并以此来参照对比中国文化的心灵结构,结合个人的经验对二者都有所论衡。
关键词 康德 镜子 灵魂 自由意志
下载PDF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精神”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文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1-304,共4页
对自然美和艺术美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是黑格尔美学体系的重心之一。通过对黑格尔关于自然美和艺术美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的有关论述的分析,我们认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精神内核在于他对人的心灵(精神)及心灵(精神)的无限和自由的极度高扬,在... 对自然美和艺术美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是黑格尔美学体系的重心之一。通过对黑格尔关于自然美和艺术美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的有关论述的分析,我们认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精神内核在于他对人的心灵(精神)及心灵(精神)的无限和自由的极度高扬,在于他对心灵(精神)的自由创造的高度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美学思想 精神 自由创造
下载PDF
心灵唤醒:学生自由精神的开掘 被引量:5
4
作者 尹文芬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48-50,共3页
面对我国目前教育对学生主体性、自由精神的忽视,引进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心灵唤醒"说有积极的意义。心灵唤醒是对生命的激发。通过心灵唤醒,可以促进学生自由精神的全面开掘。
关键词 心灵唤醒 自由精神 开掘
下载PDF
心身问题的问题式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世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3-46,共4页
笛卡尔时期奠定了心身问题的古典结构,即心身问题的两个基本面、解答的基本思路及困境。现代心灵哲学(特别是英美传统)之思维方式有了一些新特点,即不愿接受无逻辑负担的直觉、不会直接引入上帝超自然力的干预、自上而下的思辨式的形而... 笛卡尔时期奠定了心身问题的古典结构,即心身问题的两个基本面、解答的基本思路及困境。现代心灵哲学(特别是英美传统)之思维方式有了一些新特点,即不愿接受无逻辑负担的直觉、不会直接引入上帝超自然力的干预、自上而下的思辨式的形而上方法深深受到怀疑。现代哲学在研究心身问题时引入了三个新的视角,即指称问题、语言问题和还原问题,进而细化了心身问题的古典结构。心身问题奠基于笛卡尔开始的主客二分的祛魅的现代性世界观,自由意志问题是能否跳出心身问题之困境的试金石,而心身问题又是我们能否跳出现代性图景的试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问题 自由意志 非决定论 心灵哲学
下载PDF
诗意天空中的白天鹅——胡世远诗歌论
6
作者 韩传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5-90,共6页
客居东北异乡的"70后"霍邱诗人胡世远,以他清洁的精神、流淌的诗意以及广袤的乡愁,不仅践行了纯诗的写作立场,赋予了其诗歌纯净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成为霍邱乃至中国当下诗坛一个特异的存在。对他的诗歌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 客居东北异乡的"70后"霍邱诗人胡世远,以他清洁的精神、流淌的诗意以及广袤的乡愁,不仅践行了纯诗的写作立场,赋予了其诗歌纯净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成为霍邱乃至中国当下诗坛一个特异的存在。对他的诗歌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无论是对于观照作家的内在心灵,还是对于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霍邱现象",甚至是对于透视中国当下诗歌写作的现状与出路,都有着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胡世远的诗歌创作,在激情宣泄和诗意流淌的同时,还需要适度的节制、反复的涵咏甚至积久的沉淀,这些应成为诗人向作品的多样风致、创作的最高境界迈进的自觉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世远 霍邱现象 自由心灵 乡愁 诗意
下载PDF
试论文字作品阅读的真善美取向
7
作者 杨道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42-147,共6页
以竹简书、绢帛书、纸质书、电子书等为载体的文字作品(文章作品、文学作品),既是人类文明史、精神史、审美史、奋进史的形象演绎,也是人类"求真"、"向善"、"崇美"的生动展示。因而对于它的阅读,作为一... 以竹简书、绢帛书、纸质书、电子书等为载体的文字作品(文章作品、文学作品),既是人类文明史、精神史、审美史、奋进史的形象演绎,也是人类"求真"、"向善"、"崇美"的生动展示。因而对于它的阅读,作为一种言语技能予以考察,属于认知、行为领域,有着严密的科学规律;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予以观照,则属于情感、价值领域,又有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当阅读主体打开"真善美取向"的文字作品(文章作品、文学作品)时,不仅能够从中认识大千世界,求得"真",使其"探索品质的养成";而且能够从中明确荣辱是非,向往"善",使其"道德意识的觉醒";更加能够从中享受精神愉悦,崇尚"美",使其"自由心灵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作品阅读 真善美取向 养成探索品质 觉醒道德意识 建构自由心灵
下载PDF
军阀与“过激党”:1921年诱捕校长王仁峰事件研究
8
作者 周宁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7-21,共5页
1921年4月,驻扎合肥的新安武军在市面发现盖有省立二中印章的《自由魂》,遂以“过激党”罪名将校长王仁峰诱捕。此事经媒体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关注。各地皖人积极营救,当局迫于民意压力随即将王仁峰释放。诱捕事件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地... 1921年4月,驻扎合肥的新安武军在市面发现盖有省立二中印章的《自由魂》,遂以“过激党”罪名将校长王仁峰诱捕。此事经媒体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关注。各地皖人积极营救,当局迫于民意压力随即将王仁峰释放。诱捕事件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地方的新旧冲突,一方面也与安徽此时正在兴起的党狱风潮密切相关。王仁峰最终获释,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尽管是北洋军阀专制时代,团体形成的民意表达仍是各方不能忽视的一个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阀 “过激党” 《自由魂》 王仁峰
下载PDF
两个身着天使外衣的残疾灵魂:奥菲利娅和沈凤喜比较研究
9
作者 甄蕾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1期259-262,共4页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奥菲利娅和张恨水《啼笑姻缘》中的沈凤喜,这两个人物同为各自作品中男主人公最钟情的女性。在男性中心文化的存在以及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任意扭曲、玩弄和操纵下,她们都身不由己地歪曲着自己的本真,自残着自己...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奥菲利娅和张恨水《啼笑姻缘》中的沈凤喜,这两个人物同为各自作品中男主人公最钟情的女性。在男性中心文化的存在以及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任意扭曲、玩弄和操纵下,她们都身不由己地歪曲着自己的本真,自残着自己的个性,演延成了两个身着天使外衣的残疾灵魂。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和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角度剖析和比较这两个东西方文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并阐释灵魂这个扑朔迷离的东西在一个人特别是在一个女人身上的沉浮演化及其所包涵的深层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菲利娅 沈凤喜 天使 残疾灵魂 自由意志
下载PDF
免俗·尽性·心灵的享受——论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玉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8-51,共4页
作为朱光潜先生最重要的理论,"人生的艺术化"理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朋友。"人生的艺术化"理想又可细分为免俗、尽性、心灵的享受这三个阶段和层次,对我们今天的青年依然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朱光潜 人生的艺术化 免俗 尽性 心灵的享受
下载PDF
论终南文化之三大基本特征
11
作者 刘卓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9,共5页
终南文化是陕西颇有特色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性文化,其特征为:文化形态上的山水之美、文化追求上的超逸之姿、文化指向上的仕宦之心。
关键词 终南文化 山水之美 超逸之姿 仕宦之心
下载PDF
约翰·希克神义论思想探究--以《恶与仁爱的上帝》为中心的考察
12
作者 王伟平 《哲学评论》 2021年第1期280-296,共17页
“恶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疑难的问题。面对“恶的问题”,希克试图在批判继承奥古斯丁式神义论的基础上,融合爱仁纽等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具有“灵魂塑造”“末世论”特征的自由意志神义论。在具有一定理论解释效力的同时,希克的神义... “恶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疑难的问题。面对“恶的问题”,希克试图在批判继承奥古斯丁式神义论的基础上,融合爱仁纽等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具有“灵魂塑造”“末世论”特征的自由意志神义论。在具有一定理论解释效力的同时,希克的神义论并没有完全解决“恶的问题”。该神义论的问题包括:不能解释部分自然的恶,大量而强度极大的道德的恶和毫无目的的恶;自由与救赎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末世普救论”也难以成功。然而,面对“恶的问题”,希克在神义论上的卓越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的问题” 灵魂塑造 普救论 自由意志 救赎
下载PDF
“告诉养母,我是走到电椅上去的”——评《死前一课》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益松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作品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人种群对严重种族歧视和压迫所进行的反抗与斗争,展现了尊严、思想、身体、命运,乃至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尊严至高无上","只有思想自由了,身体才有可能自由。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站... 作品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人种群对严重种族歧视和压迫所进行的反抗与斗争,展现了尊严、思想、身体、命运,乃至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尊严至高无上","只有思想自由了,身体才有可能自由。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站立起来抵抗自己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歧视 尊严 拯救灵魂 思想自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