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endostar chemotherapy on serum malignant molecul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被引量:1
1
作者 Hong-Wei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20期109-113,共5页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 endostar chemotherapy on serum malignant molecul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 endostar chemotherapy on serum malignant molecul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SCLC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between February 2015 and January 2017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9) and research group (n=59) by random number tabl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paclitaxel + endostar chemotherapy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research group underwen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endostar chemotherapy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differences in serum levels of NSCLC-related tumor markers and angiogenesis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in serum levels of NSCLC-related tumor markers and angiogenesis index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serum TK1, CYFRA21-1, Pro-GRP, CEA, CA125 and SCC-Ag levels of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serum EGFR, COX-2, VEGF, HIF-1 and MMP-2 levels of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Postoperative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 endostar chem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erum malignant molecule levels and optimize the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local advanced 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HEMOTHERAPY Tumor marker ANGIOGENESIS index
下载PDF
Intensity modulated silver coated glass optical fiber refractive index sensor
2
作者 Zahra Samavati Alireza Samavati +2 位作者 A.F.Ismail Mukhlis A.Rahman M.H.D.Othman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6-21,共6页
Miniature optical fiber sensors with thin films as sensitive elements could open new fields for optical fiber sensor applications. Thin films work as sensitive elements and a transducer to get response and feedback fr... Miniature optical fiber sensors with thin films as sensitive elements could open new fields for optical fiber sensor applications. Thin films work as sensitive elements and a transducer to get response and feedback from environments, in which optical fibers act as a signal carrier. A novel Ag coated intensity modulated optical fiber sensor based on refractive index changes using IR and UV-Vis (UV-visible) light sources is proposed. The sensor with an IR light source has higher sensitivity compared to a UV-Vis source. When the refractive index is en- hanced to 1.38, the normalized intensity of IR and UV-Vis light diminishes to 0.2 and 0.8.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 intensity modulated silver coated glass optical fiber refractive index sensor AG
原文传递
Spectral broadening induced by intense ultra-short pulse in 4H–SiC crystals
3
作者 徐春华 闫腾飞 +3 位作者 王刚 王文军 梁敬魁 陈小龙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254-258,共5页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spectral broadening induced by 200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with the repetition rate of 1 kHz at the wavelength of 532 nm in semi-insulating 4H–SiC single crystals.It is demonstrated that...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spectral broadening induced by 200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with the repetition rate of 1 kHz at the wavelength of 532 nm in semi-insulating 4H–SiC single crystals.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of output spectrum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light propagation length and the peak power density,reaching a maximum 870 cm-1on a crystal of 19 mm long under an incident laser with a peak power density of 60.1 GW/cm2.Such spectral broadening can be well explained by the self-phase modulation model which correlates time-dependent phase change of pulses to intensity-dependent refractive index.The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n2 is estimated to be1.88×10-15cm2/W.The intensity-dependent refractive index is probably due to both the nonlinear optical polarizability of the bound electrons and the increase of free electrons induced by the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cess.Super continuum spectra could arise as crystals are long enough to induce the self-focusing eff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SiC crystals may find applications in spectral broadening of high power la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ral broadening SIC self-phase modulation intensity-dependent refractive index
下载PDF
基于AAA算法的三种调强方式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4
作者 韩超 陈晶晶 +1 位作者 陈宏林 苗慧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中容积旋转调强(RA)、动态调强(SW)、动态调强固定钨门(FJ)技术3种调强方式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1-5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接受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的30例患者,使用Eclipse 13.5治疗计划系统(调用AAA算...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中容积旋转调强(RA)、动态调强(SW)、动态调强固定钨门(FJ)技术3种调强方式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1-5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接受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的30例患者,使用Eclipse 13.5治疗计划系统(调用AAA算法),对所有患者分别设计RA、SW、FJ 3种调强方式的放射治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计划靶区(PTV)平均剂量(Dmean)、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及危及器官(OARs)脊髓、直肠、股骨头等的受照射剂量,并比较加速器跳数(MU)及低剂量区指数(LDAI)。结果3种调强方式PTV的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CI、HI、直肠V40、膀胱V40、加速器MU方面RA技术优势明显。小肠V40、双侧股骨头的最大剂量(Dmax)、低剂量区指数(LDAI),RA表现不如SW和FJ,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且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更好,但对膀胱、直肠和小肠的高剂量控制不如SW和FJ,因此推荐在宫颈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优先考虑使用RA调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低剂量区指数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体质情况与摆位误差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姜玉玲 成俊 周春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胸围、乳腺体积与摆位误差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乳腺癌患者63例,比较不同BMI、胸围、乳腺体积等患者摆位误差差异。结果63例乳腺...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胸围、乳腺体积与摆位误差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乳腺癌患者63例,比较不同BMI、胸围、乳腺体积等患者摆位误差差异。结果63例乳腺癌患者中,左右方向(X轴)摆位误差为(2.61±0.72)mm,头脚方向(Y轴)摆位误差为(2.84±0.80)mm,前后方向(Z轴)摆位误差为(2.89±0.78)mm。随着BMI增加,X轴、Y轴和Z轴摆位误差逐渐增加(P<0.05),其中BMI≥24.0 kg/m^(2)患者X轴、Y轴和Z轴摆位误差分别为(3.13±0.53)mm、(3.60±0.63)mm和(3.88±0.66)mm,明显高于BMI<18.5 kg/m^(2)和18.5~23.9 kg/m^(2)患者(P<0.05)。胸围≥89 cm患者X轴和Y轴摆位误差分别为(2.84±0.52)mm和(3.07±0.56)mm,明显高于胸围<89 cm患者。随着乳腺体积增加,X轴摆位误差逐渐增加(P<0.05),其中乳腺体积>800 cm^(3)患者X轴摆位误差为(3.16±0.68)mm,明显高于乳腺体积<500 cm^(3)和500~800 cm^(3)患者(P<0.05)。不同年龄患者X轴、Y轴和Z轴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受患者BMI、胸围及乳腺体积的影响,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调强放疗 体质量指数 胸围 乳腺体积 摆位误差
下载PDF
放疗计划参数对剂量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游鸿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头颈部放疗计划参数对剂量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9月福建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收治的184例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85例采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RT)计划,99例... 目的 探讨头颈部放疗计划参数对剂量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9月福建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收治的184例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85例采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RT)计划,99例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通过电子射野影像装置,使用ArcCHECK分别对IMRT和VMAT计划进行计量验证,并在不同的γ分析标准(选取1%/1 mm,2%/2 mm和3%/3 mm)下验证剂量通过率。分析不同放疗计划中射野复杂度指标,并判断其射野复杂度指标与γ通过率的相关性。结果 VMAT计划在1%/1 mm标准下γ通过率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MAT计划和IMRT计划在2%/2 mm标准下γ通过率分别为(90.72±2.84)%、(90.59±5.19)%,在3%/3 mm标准下γ通过率分别为(97.02±1.71)%、(98.64±1.00)%,2种计划在3%/3 mm标准下的平均γ通过率均较高,在2%/2 mm标准下的平均γ通过率均有所下降,2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射野复杂度指标中,VMAT计划的计划标准跳数(plan normalized MU,PMU)、计划平均射野不规则性(plan averaged beam irregularity,PI)、计划平均射野调制(plan averaged beam modulation,PM)均大于IMRT计划,VMAT计划的平均调制复杂度分数(modulation complexity score,MCS)、计划平均射野面积(plan averaged beam area,PA)小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IMRT计划中,在2%/2 mm标准下,MCS、PM和γ通过率呈弱相关性(|r|<0.4,P <0.05),PMU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在3%/3 mm标准下,PMU、MCS、PM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PA、PI与γ通过率均无相关性(P> 0.05);VMAT计划中,在2%/2 mm标准下,PMU、MCS、PI、PM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在3%/3 mm标准下,PMU、MCS、PM、PI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PA与γ通过率均无相关性(P> 0.05)。结论射野复杂度指标与γ通过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在剂量验证前调整射野指标辅助设计放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剂量验证 射野指标 γ通过率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与混合调强放疗治疗效果探讨
7
作者 陈泽杰 高梦圆 +1 位作者 林勤 柯瑞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TomoHelical)与混合调强放射治疗(hybri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Hy-IMRT)2种治疗方式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202...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TomoHelical)与混合调强放射治疗(hybri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Hy-IMRT)2种治疗方式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2023年1—7月保乳乳腺癌手术早期患者50例,并按术后射线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TOMO组与Hy-IMRT组,各25例。比较2种治疗方式照射靶区处处方剂量(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剂量学参数及放疗后周围正常器官剂量学,放疗结束随访3个月并比较其预后情况。结果与Hy-IMRT相比,TOMO治疗的PTV符合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为(0.68±0.15),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为(1.09±0.12),Hy-IMRT治疗治疗的PTV CI为(0.54±0.12),HI为(1.3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MO组全肺平均放射剂量(mean does,Dmean)为(517.23±109.33)cGy,全肺受到5 Gy或以上的辐射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olume5,V5)为(18.53±4.07)%,全肺受到20 Gy或以上的辐射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olume20,V20)为(10.55±2.83)%,Hy-IMRT组全肺平均放射剂量(mean does,Dmean)为(581.12±113.72)cGy,全肺受到5 Gy或以上的辐射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olume5,V5)为(21.44±4.85)%,及全肺受到20 Gy或以上的辐射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olume20,V20)为(12.66±3.15)%,TOMO组均低于Hy-IMRT组(P<0.05)。TOMO组心脏Dmean为(521.44±86.72)cGy,Hy-IMRT组心脏Dmean为(577.14±96.33)cGy,TOMO组低于Hy-IMRT组(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实施TOMO计划治疗,可以有效提升肿瘤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损害较小,但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乳乳腺癌手术患者 螺旋断层放疗 混合调强放疗 符合性指数 均一性指数 危及器官
下载PDF
放疗前SII、PNI和LDH对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杨娟 秦小涵 +2 位作者 郭雯雯 丁云鹤 吴小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究放疗前外周血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乳酸脱氢酶(LDH)对胸部肿瘤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预测价值及发生≥2级R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调强适形放疗的11... 目的探究放疗前外周血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乳酸脱氢酶(LDH)对胸部肿瘤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预测价值及发生≥2级R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调强适形放疗的115例胸部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RP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RP组(27例)与非RP组(8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发生RP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放疗前SII对RP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2级RP发生率为23.48%(27/115,2级15例,3级9例,4级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吸烟史、同步放化疗、免疫治疗、V_(20)及放疗前SII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吸烟史、免疫治疗、V_(20)及放疗前SII水平为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发生R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表明,放疗前SII水平预测RP发生的阈值为1107.46,敏感度为0.704,特异度为0.659。结论胸部肿瘤患者吸烟史、免疫治疗、V_(20)及放疗前SII水平均为发生RP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放疗前SII水平对RP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乳酸脱氢酶 胸部肿瘤 放射性肺炎 调强适形放疗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程金建 杨华 +3 位作者 陆合明 蒿艳蓉 卢志平 陈甲信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7-771,共5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过程中的体重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探... 目的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过程中的体重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体重和BMI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57例患者放疗前后平均体重分别为(60.4±9.4)kg和(55.1±8.7)kg(P=0.0025),变化范围为17kg~-0.5kg;放疗前后BMI分别为(22.8±3.5)kg/m2和(20.8±3.1)kg/m2(P=0.0017),变化范围为6.0kg/m2~-0.2kg/m2。约93.0%患者调强放疗中出现不同程度体重和BMI减轻,平均体重减轻8.4%,35.1%患者体重减轻超过10.0%,68.4%体重减轻超过5.0%,体重减轻百分比范围23.4%~-0.7%。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患者性别、WHO病理分级、AJCC 6th分期、身体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是否同期化疗及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ate course 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LCAFR))对体重和BMI无明显影响(P>0.05),而年龄≥50岁或BMI>25kg/m2或体重>60kg者体重减轻更明显(P<0.05)。线性回归分析每周平均放疗剂量和每周平均体重呈明显负相关(R2=-0.996,P<0.001)。结论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减轻现象非常普遍,性别、WHO病理分级、AJCC6th分期、身体状况评分、是否同期化疗及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对患者体重和BMI变化影响可能较小,而年龄、放疗前体重和BMI、放疗剂量对患者体重和BMI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疗 体重 体质指数 营养
下载PDF
强度调制型光纤折射率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苏辉 黄旭光 邬怡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3-716,共4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菲涅耳反射原理的测量液体折射率的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普通FC/PC尾纤插头作为传感头.整个实验系统需要的元件少、光路简单.讨论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相对强度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光源不稳定... 研制了一种基于菲涅耳反射原理的测量液体折射率的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普通FC/PC尾纤插头作为传感头.整个实验系统需要的元件少、光路简单.讨论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相对强度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光源不稳定性和光路中各种损耗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系统的测量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准确度能够达到10-4量级,并且适合微量液体的测量.该测量方法还可扩展到固体、气体和其它与折射率相关参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折射率测量 强度调制 相对测量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11
作者 闫可 魏菀怡 +3 位作者 杜星语 张雪原 沈文斌 祝淑钗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18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每例患者放疗前PNI值[PNI=血清白蛋白值(g/L)+5×...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18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每例患者放疗前PNI值[PNI=血清白蛋白值(g/L)+5×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109/L)],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其预测患者长期生存的最佳临界值,分为高PNI组及低PNI组,并比较2组患者生存预后及急性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5%、33.5%、24.9%。依据ROC曲线计算得出放疗前PNI最佳临界值为48.65,测量曲线下面积为0.649,敏感度为60.2%,特异度为70.1%。高PNI组(≥48.65)的86例和低PNI组(<48.65)的102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7%、43.0%、32.5%和66.7%、24.5%、15.7%(Log-rankχ^(2)=11.719,P<0.01)。TNM分期为Ⅲ期和放疗前PNI<48.65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另外,高PNI组≥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低PNI组(χ^(2)=4.438,P<0.05)。结论PNI对于老年食管癌接受根治性放疗后的长期生存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NI较高的患者具有相对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老年人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营养评价 预后 预后营养指数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患者体重指数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方临明 颜桂明 +1 位作者 张飞燕 陈国付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8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变化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利用体重指数变化评估热塑体膜的松紧度,判断是否需重新制作体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受外照射放疗、使用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的宫颈癌患者60例,监测患者在第1、6、11、16...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变化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利用体重指数变化评估热塑体膜的松紧度,判断是否需重新制作体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受外照射放疗、使用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的宫颈癌患者60例,监测患者在第1、6、11、16、21、25次放疗时的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在相应的体重指数放疗时应用EPID影像和计划系统所重建的DRR影像比较,得出相应的摆位误差,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体重随着放疗进程的深入,体重逐渐减轻,以最初2周最为明显,之后趋势渐缓至趋于稳定。患者体重指数的变化和放疗的摆位误差呈正相关,变化越大则摆位误差就越大。结果显示:不同体重指数变化组间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显示体重指数变化>10%组的患者在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平均摆位误差大于5%~10%组患者,5%~10%组患者在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平均摆位误差大于<5%组患者。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体重指数变化和放疗的摆位误差呈正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可利用患者的体重指数变化评估是否需要重新制作热塑体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体重指数变化 摆位误差
下载PDF
术前调强放疗对四肢软组织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洋 谢鹏鸣 +2 位作者 许素玲 周梅 白靖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四肢软组织肉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术前IMRT+手术的软组织肉瘤患者23例。收集每例患者的活检及手术后石蜡组织块,自身IMRT前、... 目的探讨术前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四肢软组织肉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术前IMRT+手术的软组织肉瘤患者23例。收集每例患者的活检及手术后石蜡组织块,自身IMRT前、后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i-67的表达,用增殖指数(PI)表示;应用TUNEL法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用凋亡指数(AI)表示。比较IMRT前、后及不同临床分期对PI、AI和AI/PI的影响。结果 IMRT后PI明显低于IMRT前(P<0.05);IMRT后AI明显高于IMRT前(P<0.05);IMRT后AI/PI明显高于IMRT前(P<0.05);IMRT前Ⅲ期患者的PI和AI明显高于Ⅱb期,IMRT后Ⅲ期患者的PI低于Ⅱb期,AI高于Ⅱb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强放疗后Ⅱb期和Ⅲ期的AI/PI与调强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IMRT前和IMRT后不同临床分期A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RT可以诱导软组织肉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软组织肉瘤细胞的增殖。AI/PI在IMRT前、后的变化可以评价术前放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软组织肉瘤 增殖指数 凋亡指数 Ki-67
下载PDF
不同能量在胸中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开强 胡彩容 +2 位作者 陈俊强 李奇欣 张秀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4093-4096,4107,共5页
目的:研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调强计划(IMRT)设计中不同能量的X线对肿瘤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的影响,探寻更适合的能量。方法:选择42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Pinnacle38.0 m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例患者分别采用6MVX线和10 MVX线两种能量,... 目的:研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调强计划(IMRT)设计中不同能量的X线对肿瘤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的影响,探寻更适合的能量。方法:选择42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Pinnacle38.0 m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例患者分别采用6MVX线和10 MVX线两种能量,在相同布野方案和优化参数情况下分别进行IMRT计划设计并进行剂量学比较。比较的参数有:PTV的95%体积的剂量(D95)和5%体积的剂量(D5)、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和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双肺的500 cGy、1000 cGy、2000 cGy、3000 cGy剂量体积(V5,V10,V20,V30)和平均剂量(Dmean),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和3000 cGy、4000 cGy剂量体积(V30、V40)等。结果:在靶区剂量参数方面,6 MVX线计划组与10 MVX线计划组PTV的Dmean、HI、CI、D95、D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危及器官,心脏的Dmean、V30,脊髓的Dmax,双肺的V20、V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正常组织B-P的V20、V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上段食管癌调强计划中,采用10 MVX线计划组的调强计划与6 MVX线计划组的靶区剂量分布相似,但心脏、脊髓、肺和皮肤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调强放疗 剂量学 适形指数 均匀指数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适形和调强混合放疗计划与单纯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阮长利 宋启斌 +2 位作者 胡钦勇 付敬国 张钧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适形(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混合放疗与单纯IMRT的剂量学分布,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左乳腺...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适形(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混合放疗与单纯IMRT的剂量学分布,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左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针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CRT和IMRT混合放疗计划与单纯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 次,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中95%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的体积相似,分别为(99.18±0.32)%和(99.43±0.47)%,无显著差异(P>0.05);混合计划计划靶区的V105%、V110%值分别与单纯IMRT计划的对应值接近(P>0.05);混合计划的剂量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均优于单纯IMRT计划(P<0.05)。与单纯IMRT计划相比,混合计划患侧肺V30、V20、V5分别降低了2.68%、3.25%和27.38%,同时肺平均剂量(Mean Lung Dose,MLD)由10.21 Gy下降至8.35 Gy(P<0.05);混合放疗计划心脏V30、V40和V50分别降低了3.18%、2.27%和1.52%(P<0.05)。结论与单纯IMRT计划相比,CRT和IMRT混合放疗计划在剂量分布及适形度方面效果更好,且降低了肺、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适形度指数 均匀性指数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分布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长华 周锡垒 +4 位作者 潘鹏 韩济华 朱卫国 李涛 陶光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603-3605,共3页
目的:比较在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剂量分布差异。方法:采用CMS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病理为T3/T4和/或淋巴结阳性患者分别设定3D-CRT 54Gy/27f照射和IM... 目的:比较在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剂量分布差异。方法:采用CMS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病理为T3/T4和/或淋巴结阳性患者分别设定3D-CRT 54Gy/27f照射和IMRT 54Gy/27f照射,比较两者相关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及靶区适形指数(CI)。结果:在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10例患者在肺、脊髓、胃等组织器官受量近似一致的情况下,IMRT等剂量线的剂量分布(95%CTV、95%PTV和100%PTV)及靶区适形指数(CI)(0.93 vs 0.79)均优于3D-CRT。结论: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治疗时,调强放疗技术(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适形指数(CI)
下载PDF
中晚期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分段设计计划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瑜 潘建基 +5 位作者 陆军 郑崴 柏朋刚 陈传本 潘才住 张秀春 《实用癌症杂志》 2006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中晚期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分阶段2次设计治疗计划的自身对照研究,分析靶区因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后退缩而造成适形指数的下降以及危及器官等剂量曲线的变化,探讨采用分阶段设计治疗计划的必要性。方法对5例中晚期鼻咽癌首... 目的通过对中晚期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分阶段2次设计治疗计划的自身对照研究,分析靶区因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后退缩而造成适形指数的下降以及危及器官等剂量曲线的变化,探讨采用分阶段设计治疗计划的必要性。方法对5例中晚期鼻咽癌首诊患者行诱导化疗加分阶段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诱导化疗采用紫杉醇+DDP化疗2周期。鼻口因和上颈部采用IMRT技术,下颈及锁骨上区常规切线照射技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按步骤行面罩固定体位、定位CT扫描、勾画靶区、给出处方剂量、设计第1阶段治疗计划(靶计划1),计算适形指数CI1。患者在治疗半程(15~16次)时,按原固定体位、参考坐标不变,重复上述步骤,设计第2阶段治疗计划(靶计划2),并算出CI2。再将靶计划1拷贝到第二次靶区中,得出靶计划1-2,并算出CI1-2。同时对各计划感兴趣及危及器官的剂量进行图像比较。结果CI1、CI2与CI1~2比较,CI1、CI2均比CI1~2高,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3);CI1与CI2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别(P=0.115)。放疗半程时,靶计划1-2的脊髓、脑干、腮腺等器官的剂量与靶计划1比较均发生改变。结论中晚期鼻咽癌在治疗过程中鼻咽腔内肿物以及颈部淋巴结退缩明显者,其适形指数明显下降,建议积极采用多阶段设计治疗计划照射技术;对条件限制只做一次性靶计划设计者,危及器官的限量应足够低,香则就可能有超量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靶区 治疗计划 适形指数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肿瘤学指标与无转移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杰 王旸 +5 位作者 贾彦召 杨峥 张森 刘瀚文 饶石磊 张凯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609-612,63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学指标、无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7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分为调强组55... 目的回顾性分析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学指标、无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7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分为调强组55例和常规适形组42例,前者行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后者行常规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治疗结束后2个月进行近期疗效评定,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浓度,并随访统计无转移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结果调强组、常规适形组总缓解率(RR)分别为61.82%、4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疗效分布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组Ⅲ期、Ⅳ期患者RR与常规适形组患者相比,Gleason分级4级、5级患者RR与常规适形组患者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PSA、fPSA浓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PSA、fPSA浓度均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但调强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1年、3年累计生存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调强组1年、3年无转移生存率为60.00%、38.18%,明显高于常规适形组的38.09%、19.05%(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可明显提高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疗效,调节患者血清肿瘤学指标浓度,提高无转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调强放疗 局部晚期 前列腺癌 肿瘤学指标 无转移生存率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穆鹏 李联崑 贾海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行调强放疗(IMRT)与辅助性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行辅助性放疗患者9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MRT组与3DCRT组。IMRT组患...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行调强放疗(IMRT)与辅助性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行辅助性放疗患者9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MRT组与3DCRT组。IMRT组患者行5野6 MVX射线放疗,计划靶区(PTV)内剂量梯度〈10%;3DCRT组行4野6MV X射线盒式照射。两组处方剂量、总剂量分别为1.8 Gy/次和45-48.6 Gy。对比两组PTV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照射体积、副反应及3年复发率。结果 IMRT组PTV最小照射剂量(Dmin)、平均照射剂量(Dmean)显著低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4),适形指数(CI 95%)明显高于3DCRT组(P〈0.001)。经归一化处理后,IMRT组小肠、直肠、膀胱、骨髓、双侧股骨头受照体积在V45处方水平均明显低于3DCRT组(P〈0.05),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亦明显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IMRT放疗相对于3DCRT放疗可以达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明显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体积,减少放射性损伤,但患者的远期预后无明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辅助性放疗 适形指数 复发率
下载PDF
调强放疗及化疗对胸部肿瘤患者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苏萍 覃晓波 +2 位作者 张琴 陈晓婕 吴洁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及化疗对胸部肿瘤患者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的影响。方法 3组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胸部肿瘤患者(单纯放疗组、序贯放化组、同步放化组),每组36例,均于治疗前、中、后进行24 h HRV监测,比较其监测结果。结果 ...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及化疗对胸部肿瘤患者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的影响。方法 3组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胸部肿瘤患者(单纯放疗组、序贯放化组、同步放化组),每组36例,均于治疗前、中、后进行24 h HRV监测,比较其监测结果。结果 3组患者标化低频功率(nLF)、标化高频功率(nHF)随治疗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1),3组患者nLF、nH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HRV改变与照射剂量相关,随着照射剂量增加,HRV频域指标显著下降;紫杉类化疗药对HRV可能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药物疗法 心率变异性 频域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