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子河流域水生态功能Ⅱ级区的划分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楠 张远 +2 位作者 孔维静 万峻 孟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2-479,共8页
流域水生态功能Ⅱ级区是实施流域层面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依据.以太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分区指标筛选技术方法研究,通过指标的空间变异性、主导性及其与水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高程、坡度、坡... 流域水生态功能Ⅱ级区是实施流域层面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依据.以太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分区指标筛选技术方法研究,通过指标的空间变异性、主导性及其与水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高程、坡度、坡向和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备选分区指标中筛选出适宜分区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ISODATA(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方法)非监督分类方法划分了太子河水生态功能Ⅱ级区.结果表明,高程和NDVI具有良好的空间敏感性、主导性以及与水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地貌和植被对太子河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太子河流域水生态功能Ⅱ级区划分的适宜指标.采用上述指标可将太子河流域划分为3个水生态功能Ⅱ级区:①上游山地森林河流水生态亚区,平均海拔511 m,区内以浅水性鱼类和激流性大型底栖动物为主;②中游丘陵森林河流水生态亚区,平均海拔282 m,区内以溪流性鱼类和缓流性大型底栖动物为主;③下游平原农业河流水生态亚区,平均海拔65 m,区内多受人类活动干扰,以耐污性大型底栖动物为主,少见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生态功能Ⅱ级区 分区指标 分区方法 太子河
下载PDF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41
2
作者 孟伟 范俊韬 张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5-1500,共6页
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文明建... 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以保障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生态性为内涵,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1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2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3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4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5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6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管理 水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文明 水生态功能区
下载PDF
流域水生态功能Ⅲ级区划分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万峻 张远 +2 位作者 孔维静 张楠 孟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0-486,共7页
流域水生态功能Ⅲ级区划分的目的是反映水生态功能Ⅱ级区内水生态系统功能差异,识别区划单元的主导水生态功能类型,为制订水生态保护目标提供支撑.其划分方法:①确定划分流域的水生态功能备选类型;②选取典型的功能评价指标;③采用定量... 流域水生态功能Ⅲ级区划分的目的是反映水生态功能Ⅱ级区内水生态系统功能差异,识别区划单元的主导水生态功能类型,为制订水生态保护目标提供支撑.其划分方法:①确定划分流域的水生态功能备选类型;②选取典型的功能评价指标;③采用定量和半定量评价、功能等级划分、空间叠加、分区校验等方法,完成流域水生态功能Ⅲ级区划分.以太子河流域为例,先确定5个水生态功能类型(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生境维持功能、水资源支持功能、营养物循环维持功能和社会承载功能),按照划分方法最终将太子河流域划分为17个水生态功能Ⅲ级区.水生态功能Ⅲ级区的划分应兼顾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构建流域水生态管理模式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生态功能 Ⅲ级区 方法 太子河
下载PDF
浑太河流域不同水生态功能区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贾晓波 赵茜 +5 位作者 郝韵 张新飞 林佳宁 段平洲 张远 王圣瑞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42-1552,共11页
为深入分析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于2009—2016年对浑太河流域300个样点的407组数据进行野外监测(包括26种水环境要素数据以及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Spearman... 为深入分析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于2009—2016年对浑太河流域300个样点的407组数据进行野外监测(包括26种水环境要素数据以及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主要水环境因子,分析流域水质指数(WQI)的空间变化规律,结合水生态功能分区和各样点的土地利用数据,探究了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流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电导率(EC)、溶解氧(DO)、悬浮物(SS)、5日生化需氧量(BOD_(5))、化学需氧量(COD_(Cr))和铵态氮(NH_(4)^(+))是影响浑太河流域水质状况的主要环境要素.②水生态Ⅰ区和Ⅱ区WQI较高,水质状况较好,平均值分别为86.80±6.47和85.57±6.69,其中等级为好的样点占比分别为30.41%和21.70%;水生态Ⅲ区水质较差,WQI平均值为72.92±13.75,其中建设用地和林地是影响WQI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随着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WQI逐渐降低(R_(adj)^(2)=0.25),其中等级为好的样点占比仅为0.94%,而等级为差的样点占比超过50%.研究显示,土地利用对河流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在3个水生态功能区有显著差异,建设用地面积的快速增加和林地面积的大幅降低是影响浑太河流域水生态Ⅲ区水质状况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功能区 水质指数(WQI) 土地利用 浑太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