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material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friction stir welding of aluminium alloys 被引量:1
1
作者 宿浩 武传松 陈茂爱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A three-dimensional viscous-plastic.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The material during the welding process is considered as non-Newtonian fluid abided by Norton-Hoff consti... A three-dimensional viscous-plastic.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The material during the welding process is considered as non-Newtonian fluid abided by Norton-Hoff constitutive law, and viscous dissipation is assumed as the unique heat source. The model is us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material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friction stir welding, and capture some useful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eat generati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fluid.flow; besides, the velocity field is used to calculate streamlines of material flow, and the dimension of the deformation zone is mea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stir welding material flow heat transfer modeling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reverse dual-rotation friction stir welding process
2
作者 石磊 武传松 刘会杰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3年第4期30-35,共6页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reverse dual-rotation friction stir welding (RDR-FSW) is developed to conduc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generation and material flow during the process. The reverse rotation of th...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reverse dual-rotation friction stir welding (RDR-FSW) is developed to conduc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generation and material flow during the process. The reverse rotation of the assisted shoulder and the tool pin is considered to model the heat generation rate. The predicte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dvancing side and the retreating side in RDR-FSW is less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FSW. There are two reverse flows during the RDR-FSW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uniformity of the temperature profile. Due to the reverse rotation effects of the assisted shoulder, the predicted shape and size of thermal-mechanically affected zone (TMAZ) based on the iso-viscosity line are decreased greatly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FSW. It lays solid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in RDR-FS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reverse dual-rotation friction stir welding (RDR-FSW) material flow heat transfer
下载PDF
考虑转轴伸长效应的刷式密封泄漏流动和摩擦传热特性
3
作者 邱海龙 宋鹏飞 +2 位作者 屈杰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56,共12页
为研究转轴伸长效应对刷式密封的泄漏量与摩擦传热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转轴伸长效应的刷式密封流热固模型的泄漏流动和摩擦传热特性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求解三维雷诺时均(RANS)方程和多孔介质模型局部非热平衡能量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刷... 为研究转轴伸长效应对刷式密封的泄漏量与摩擦传热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转轴伸长效应的刷式密封流热固模型的泄漏流动和摩擦传热特性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求解三维雷诺时均(RANS)方程和多孔介质模型局部非热平衡能量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刷式密封流动传热特性;采用有限元法方法,研究刷式密封非线性接触和转轴伸长特性,研究了转速、压比等不同工况和前、后夹板与转轴径向间距等几何参数对刷式密封的泄漏流动、摩擦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不考虑转轴伸长,考虑转轴伸长时刷式密封泄漏量减小,刷丝束最高温度明显升高;刷式密封泄漏量随压比的增大,前、后夹板与转轴间隙的增大而增大,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压比增大,刷式密封最高温度越高,但刷丝束平均温度降低。随着转速增大,刷式密封最高温度显著提高,转速从1000 r·min^(-1)增长到4000 r·min^(-1)时,刷丝束最高温度增加了约86%。随着前、后夹板与转轴面的间距增大,刷丝束最高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研究为刷式密封运行工况下的流动传热特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式密封 流热固耦合模型 泄漏流动 摩擦传热
下载PDF
R513A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
4
作者 朱天意 黄理浩 陶乐仁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4,共8页
全球变暖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因此第4代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究迫在眉睫。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沸腾传热特性直接关系到该制冷剂的应用。R513A是R134a的替代制冷剂,通过实验研究R513A和R134a在12.7 mm水平光滑管和内螺纹管内的沸腾... 全球变暖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因此第4代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究迫在眉睫。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沸腾传热特性直接关系到该制冷剂的应用。R513A是R134a的替代制冷剂,通过实验研究R513A和R134a在12.7 mm水平光滑管和内螺纹管内的沸腾传热特性,分析质量流速、蒸发温度、热流密度和内螺纹结构对传热系数及压降变化的机理。实验工况:制冷剂的质量流速为100~200 kg/(m^(2)·s),蒸发温度为5~10℃。结果表明:沸腾传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发生显著变化;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沸腾传热系数增大15.06%~42.33%,压降增大26.16%~61.83%;随着蒸发温度升高,沸腾传热系数增大13.27%~38.25%,压降减小19.53%~33.27%;内螺纹管的传热系数显著高于光滑管,强化倍率最大为2倍。相同工况下,R513A的沸腾传热系数比R134a增大约25.61%~30.74%,R134a内螺纹管内压降比R513A平均高约12.33%;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R513A的流型转变较R134a提前,此时沸腾传热系数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螺纹管 流动沸腾 传热系数 摩擦压降 R513A
下载PDF
蛇形微通道内绝热和沸腾流动气液两相压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王吉 刘子琦 乔姗姗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蛇形微通道因结构紧凑和换热能力强的特点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对微细尺度蛇形通道内全流型演变过程中的压降研究分析相对较少。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当量直径为0.65 mm和弯管段曲率半径为1.2、1.8、2.4 mm的蛇形微... 蛇形微通道因结构紧凑和换热能力强的特点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对微细尺度蛇形通道内全流型演变过程中的压降研究分析相对较少。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当量直径为0.65 mm和弯管段曲率半径为1.2、1.8、2.4 mm的蛇形微通道内绝热流动和沸腾流动气液两相压降变化规律。根据实验计算了质量流速为600 kg/(m^(2)·s)时压降的占比情况,分析了质量流速为600、1200、1800、2400 kg/(m^(2)·s)时压降的变化情况,并与文献中压降经验关联式进行对比,发现文献中大部分已有关联式并不适用于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两相流 摩擦压降 流动沸腾 相变换热
下载PDF
面齿轮啮合过程中压力角对齿面摩擦生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何国旗 严宏志 +2 位作者 胡威 何瑛 舒陶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15-3419,共5页
对面齿轮啮合过程中圆柱轮齿和面齿轮轮齿相对滑动速度、接触应力和摩擦热流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讨论两齿轮轮齿的绝对滑动速度及相对滑动速度、齿面摩擦因数和摩擦热流量沿啮合面的分布规律以及受压力角的影响,对这些参数沿啮合线的... 对面齿轮啮合过程中圆柱轮齿和面齿轮轮齿相对滑动速度、接触应力和摩擦热流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讨论两齿轮轮齿的绝对滑动速度及相对滑动速度、齿面摩擦因数和摩擦热流量沿啮合面的分布规律以及受压力角的影响,对这些参数沿啮合线的分布曲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面齿轮压力角的增大,相对滑动速度和齿面接触应力均下降,摩擦热流量也随之下降。这为面齿轮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传动 相对速度 摩擦生热 摩擦热流量
下载PDF
货车轴承密封罩压装速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秀娟 张亮 +2 位作者 石苗苗 易志文 杨大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基于摩擦热流耦合分析模型,针对货车352226X2-2RZ型滚动轴承密封罩压装过程建立过盈连接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出密封罩温度场、塑性应变、最大接触应力和最大等效应力等,与前期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发现摩擦热流耦合分析模型更加符合... 基于摩擦热流耦合分析模型,针对货车352226X2-2RZ型滚动轴承密封罩压装过程建立过盈连接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出密封罩温度场、塑性应变、最大接触应力和最大等效应力等,与前期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发现摩擦热流耦合分析模型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分析压装速度对密封罩温度场、塑性应变、最大接触应力和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规律,并获得最佳压装速度。分析结果表明,密封罩与轴承外圈压装过程中,随着压装速度的增加最高温度、密封罩塑性变形、最大接触应力和最大等效应力均增大。通过YN-2型密封罩压装测扭矩机进行密封罩压装实验,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罩 摩擦热流耦合 压装速度 压装力 压装实验
下载PDF
边界层控制方程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宏伟 王延儒 范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对Prandtl边界层方程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它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 p y=μ 2 v y2 的新假设 ,并对过渡区方程进行了假设 ,同时提出了适合绕平板流动及传热全过程的控制方程 .文中采用数值分析方法 ,用控制方程对绕光滑平板流动及传热加以研... 对Prandtl边界层方程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它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 p y=μ 2 v y2 的新假设 ,并对过渡区方程进行了假设 ,同时提出了适合绕平板流动及传热全过程的控制方程 .文中采用数值分析方法 ,用控制方程对绕光滑平板流动及传热加以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的控制方程解相对于Prandtl边界层方程 ,与实验更为接近 ,从而验证了本文假设的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控制方程 绕平板流动 绕平板传热
下载PDF
扭曲管强化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于洋 朱冬生 +1 位作者 曾力丁 邹静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共4页
在设计的蒸汽-水换热实验台上测试了5种不同导程的椭圆扭曲管和圆管的传热和流动阻力性能。分别对5种不同导程的扭曲管和圆管管内流体努赛尔数,摩擦系数和管内综合评价因子随雷诺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扭曲管的强化传热... 在设计的蒸汽-水换热实验台上测试了5种不同导程的椭圆扭曲管和圆管的传热和流动阻力性能。分别对5种不同导程的扭曲管和圆管管内流体努赛尔数,摩擦系数和管内综合评价因子随雷诺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扭曲管的强化传热性能明显,且导程越小,强化传热效果越好。在实验测试的雷诺数范围内,扭曲管的努塞尔数为光滑圆管的1.05—1.4倍,摩擦系数为光滑圆管的1.1—1.4倍。文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归纳出了管内传热与阻力关联式,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曲管 强化传热 流动阻力 管内传热与阻力关联式
下载PDF
不同球窝/球凸结构的旋转矩形通道传热及阻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申仲旸 谢永慧 +1 位作者 张荻 蓝吉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2-57,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旋转工况下球窝/球凸结构对通道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的影响,利用SSTk-ω湍流模型求解了黏性Navier-Stokes方程,其中矩形通道的一侧布置球凸,另一侧布置球窝,球窝/球凸的结构分为圆形、竖椭圆和横椭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旋转工况下球窝/球凸结构对通道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的影响,利用SSTk-ω湍流模型求解了黏性Navier-Stokes方程,其中矩形通道的一侧布置球凸,另一侧布置球窝,球窝/球凸的结构分为圆形、竖椭圆和横椭圆.研究结果表明:球凸的迎风前缘传热能力大大增强,背风后缘及其之后的尾迹区域出现流动分离且传热性能有所减弱;球窝的前缘出现了流动分离且传热性能明显减弱,后半球窝处的分离流体再附使传热能力增强.通道旋转对传热阻力特性的影响很大,主要是旋转使得球窝/球凸表面的流动分离再附提前发生或延迟出现,后缘面流动分离再附频繁出现.比较3种通道发现:竖椭圆球窝/球凸通道和圆形球窝/球凸通道的平均Nu和摩擦系数几乎相等,横椭圆球窝/球凸通道的平均Nu和摩擦系数明显大于圆形、竖椭圆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窝/球凸 旋转矩形通道 传热特性 阻力特性
下载PDF
窄缝环形通道内流动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路广遥 孙中宁 +1 位作者 王经 阎昌琪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1,共4页
分别在换热和冷态条件下,对水平、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3个流动方向的窄缝环形通道进行了流动摩擦阻力实验研究。实验发现窄缝通道内流态转变点比普通流道有所提前。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的阻力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了换热温差及流动方向对... 分别在换热和冷态条件下,对水平、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3个流动方向的窄缝环形通道进行了流动摩擦阻力实验研究。实验发现窄缝通道内流态转变点比普通流道有所提前。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的阻力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了换热温差及流动方向对摩擦阻力的影响,对窄缝环形通道内阻力特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缝环形通道 阻力特性 流动方向 换热
下载PDF
热声回热器流动、传热新模型及其性能的实验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燕燕 罗二仓 戴巍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4-498,共5页
提出了可压缩流体交变流动下回热器的新模型,利用所得的热声热粘函数fk、fμ的一般简化式,获得影响回热器特性的普遍关联式.根据回热器内流场与温度场分布相似的假设条件,通过简单的双传感器测量方法,得到回热器内的小Reω下的流动阻力... 提出了可压缩流体交变流动下回热器的新模型,利用所得的热声热粘函数fk、fμ的一般简化式,获得影响回热器特性的普遍关联式.根据回热器内流场与温度场分布相似的假设条件,通过简单的双传感器测量方法,得到回热器内的小Reω下的流动阻力与对流换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流动 回热器 阻力 换热
下载PDF
矩形微通道中流体流动阻力和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蒋洁 郝英立 施明恒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9-194,共6页
以去离子水为流体工质,对其在矩形微尺度通道中的流动阻力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量流量、进出口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获得了流体流过微通道时的摩擦阻力系数、对流换热过程中的热流通量和Nu等。微尺度通道中流体流动的摩擦阻... 以去离子水为流体工质,对其在矩形微尺度通道中的流动阻力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量流量、进出口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获得了流体流过微通道时的摩擦阻力系数、对流换热过程中的热流通量和Nu等。微尺度通道中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系数较常规尺度通道中的摩擦阻力系数小,仅是常规尺度通道中摩擦阻力系数的20%~30%;且流动状态由层流向湍流转捩的临界Re也远小于常规尺度通道的。微尺度通道中对流换热的Nu与常规尺度通道的显著不同。流量较小时,Nu较常规尺度通道中充分发展段的小;随着水流量的增加,微通道的Nu迅速增加,并很快超过常规尺度通道的Nu,表现出微尺度效应。热流通量对微尺度通道中对流换热Nu存在影响,其影响规律在不同流速条件下呈不同趋势,流速较小时,Nu基本保持不变;而在流速较大时,Nu随热流通量增加而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流动特性 摩擦阻力系数 对流换热
下载PDF
空气横掠波纹管束的流动与传热性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秋旺 屈治国 +2 位作者 李惠珍 林梅 陶文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09-1012,共4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of air across the corrugated tubes with three values of row number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by measuring the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frict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of air across the corrugated tubes with three values of row number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by measuring the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friction factors.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same row number smooth tube bundles.The corresponding correlation for the Nusselt numbers and Euler numbers vs the Reynolds numbers for the corrugated tubes were obtain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ugated tube bundles will reach the developed state at a smaller row number compared with the smooth tube bundles. Within the range of Reynolds numbers of the present work,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the friction factors of the corrugated tube bundles were 13.6%-29.2% and 3.2%-60.0%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mooth tube bundle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束 充分发展 传热强化 空气横掠波纹管束 流动
下载PDF
微槽板内的对流换热和流动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晓峰 胡杭英 项光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1996年第1期65-72,共8页
在单相强迫对流情况下,对刻有水力直径为0.133mm~0.367mm微矩形槽的微槽结构进行了换热和流动特性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层流换热受槽道高宽比、水力直径与槽间距比值影响,而紊流换热则与水力直径、槽间距和无量纲参数Z有关,对紊流换热而... 在单相强迫对流情况下,对刻有水力直径为0.133mm~0.367mm微矩形槽的微槽结构进行了换热和流动特性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层流换热受槽道高宽比、水力直径与槽间距比值影响,而紊流换热则与水力直径、槽间距和无量纲参数Z有关,对紊流换热而言Z=0.5是最佳参数.实验表明Z对流动阻力因子亦有很大影响,层流情况下当Z为0.5时,摩擦因子或流动阻力都可达最小值;紊流流动阻力比经典理论预示值小,流动向充分发展紊流过渡的临界Re数也比常规值小。文中给出了计算换热和阻力降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槽 微槽结构 对流换热 流动阻力
下载PDF
内螺纹管中汽-液两相流体摩擦压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永星 尹飞 +1 位作者 陈听宽 李会雄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32,共5页
在压力为9~22MPa,质量流速为600~1200kg/(m2·s),含汽率为0~1的工况范围内,对Φ38.1mm×7.5mm的6头内螺纹管中汽-液两相流体的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段采用水平绝热布置。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对两相流摩擦压降的影... 在压力为9~22MPa,质量流速为600~1200kg/(m2·s),含汽率为0~1的工况范围内,对Φ38.1mm×7.5mm的6头内螺纹管中汽-液两相流体的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段采用水平绝热布置。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对两相流摩擦压降的影响很大,随压力增加,两相流摩擦压降倍率减小,在临界压力附近,两相流摩擦压降倍率趋近于1;随含汽率增加,两相流摩擦压降倍率先增加,然后有减小的趋势;随质量流速增加,两相流摩擦压降倍率减小。用于计算单相水摩擦压降系数以及用于计算汽-液两相流体摩擦压降的试验关联式被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两相流 内螺纹管 摩擦压降
下载PDF
开槽交错肋通道换热和流阻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宏武 潘文艳 +1 位作者 陶智 丁水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对一种特殊结构的涡轮叶片内冷通道——开槽交错肋通道进行了换热和流阻的测量实验.全部的实验都在静止的状态下完成,其中换热实验采用了水蒸气凝结换热方案.实验的Re数范围从5000~45000,得到了大量关于开槽交错肋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 对一种特殊结构的涡轮叶片内冷通道——开槽交错肋通道进行了换热和流阻的测量实验.全部的实验都在静止的状态下完成,其中换热实验采用了水蒸气凝结换热方案.实验的Re数范围从5000~45000,得到了大量关于开槽交错肋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实验数据,并将结果与不开槽交错肋通道作出对比,得出一定槽宽的开槽交错肋通道相比于相同尺寸的不开槽交错肋通道,换热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流阻系数相应有所减小,所以整体换热效果优于不开槽通道.此外,对于不同槽宽通道的各项特性也进行了实验对比.得出4mm开槽交错肋通道的换热效果最好,接下来依次是2mm、6mm和8mm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的通道流动 开槽 换热 流阻
下载PDF
同心环形管强迫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博峰 王彦超 肖泽军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5,共4页
在高温高压沸腾二相流实验系统上,实验研究了窄缝为2.05 mm的同心环形管,在不同加热条件下水的流动阻力与传热特性。2种加热方式为单内管或单外管电加热,通过处理实验测量的管壁温度获得传热系数。得到了以下结果: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 在高温高压沸腾二相流实验系统上,实验研究了窄缝为2.05 mm的同心环形管,在不同加热条件下水的流动阻力与传热特性。2种加热方式为单内管或单外管电加热,通过处理实验测量的管壁温度获得传热系数。得到了以下结果: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为2 300;环形管内的流动阻力系数小于普通圆管,外管加热时的摩擦系数小于非加热条件时的数值;窄缝环形管内换热有一定强化,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圆管内紊流换热;内外管同时加热时,相比仅外管加热而言,外管的换热得到了抑制;得到了环形管内流动摩擦阻力系数与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管 流动阻力系数 换热系数
下载PDF
旋转矩形截面螺旋管内对流传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华军 沈新荣 +1 位作者 苏霄燕 章本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5-449,共5页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旋转矩形截面螺旋管内的粘性流动,分析了在离心力、科氏力共同作用下曲线管道中的二次流动结构、轴向流速分布、截面温度分布、摩擦系数比以及管道Nusselt系数数比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截面...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旋转矩形截面螺旋管内的粘性流动,分析了在离心力、科氏力共同作用下曲线管道中的二次流动结构、轴向流速分布、截面温度分布、摩擦系数比以及管道Nusselt系数数比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截面的矩形螺旋管道,当旋转方向和主流方向相同时,旋转的作用与增大Germano数的作用相同,使得管道摩擦系数变大,管道换热效果增强;而当旋转方向和主流方向相反时,管道内流动结构变化十分明显,当F≈-1.3时,二次流出现类似于直扭管内的鞍状流动结构,轴向速度类似与静止直管内的流动结构,管道内的摩擦系数近似于静止直管内的磨擦系数,换热效果减至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矩形截面螺旋管 对流传热 粘性流动 离心力 科氏力 二次流动 流速分布 温度分布
下载PDF
边界条件对滑移区气体微槽流动和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睿 辛明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67-1071,共5页
针对不同的边界条件 ,分析了微矩形槽道内不可压缩性气体在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区的流动和换热过程 .在分析模型中 ,假定矩形槽道底面定热流加热 ,其余 3个面绝热 .分别在一阶、二阶滑移及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相互耦合的边界条件下给出了... 针对不同的边界条件 ,分析了微矩形槽道内不可压缩性气体在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区的流动和换热过程 .在分析模型中 ,假定矩形槽道底面定热流加热 ,其余 3个面绝热 .分别在一阶、二阶滑移及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相互耦合的边界条件下给出了截面上速度和温度分布的数值解 ,讨论了阻力和换热特性 ,并与Arkilic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条件下 ,耦合的阻力系数最小 ,二阶边界次之 ,一阶边界最大 ;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对换热系数具有相反的影响趋势 ;耦合模型更接近实验结果 ,其次为二阶滑移模型 ,一阶滑移模型的偏差最大 ;在不考虑可压缩性因素时 ,滑移边界条件的阶数对阻力系数的影响较大 ,对换热系数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移 温度跳跃 边界条件 不可压缩气体 微矩形槽道 流动 对流传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