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神经额支的定义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关系 被引量:27
1
作者 姜平 高建华 +1 位作者 钟世镇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0,142,共4页
目的:阐明面神经额支的定义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6具防腐和2具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标本分别进行显微解剖和组织切片,观测面神经额支穿出腮腺的位置点、数目以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 目的:阐明面神经额支的定义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6具防腐和2具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标本分别进行显微解剖和组织切片,观测面神经额支穿出腮腺的位置点、数目以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结果:(1)面神经颞支有(2.6±0.8)支,其中额支有(2.1±0.7)支,颞支在耳屏间切迹前(17.6±5.2)、上(7.2±2.3)mm处出腮腺上缘;(2)在颧弓表面,面神经额支与颞浅血管走行在与颞浅筋膜及骨膜结合紧密的疏松结缔组织层中;在颞部,颞浅血管浅出至颞浅筋膜的浅面并被其包绕,而额支始终紧贴颞浅筋膜深面走行在疏松结缔组织中。结论:(1)面神经额支是支配额肌的颞支之一,分布到骨性额部即颧额缝以上、冠状缝与颞上线相交点以前的区域。(2)在颧弓一颞部的皮下脂肪层与颞浅筋膜之间,或在颧弓骨膜下一颞深筋膜浅层深面解剖分离不易损伤面神经额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颞支 额支 颞浅筋膜
下载PDF
除皱术中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7
2
作者 雷涛 徐达传 +2 位作者 高建华 陈兵 崔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10例(20侧)新鲜标本5例(10 侧),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颞支的毗邻关系。结果:①56.7%的颞支及其终末分支均走行在颞浅动脉额支下方的颞浅筋膜... 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10例(20侧)新鲜标本5例(10 侧),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颞支的毗邻关系。结果:①56.7%的颞支及其终末分支均走行在颞浅动脉额支下方的颞浅筋膜深面。②43.3%的颞支1~2终末分支可在眶上缘水平以上与颞浅动脉额支平行或交叉走行在其深面,终止于额结节下方。③颞支在颧弓上缘与颞浅动脉起始部的距离为(0.7±0.3)cm,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分布于眼轮匝肌外侧部,最后呈网状分布于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与额肌交汇处,支配眼轮匝肌、额肌、皱眉肌。结论:以颞浅动脉额支、颧弓和经过额结节的矢状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可简便直观地定位颞支的分布,在除皱术中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颞支 除皱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鼻成形术中额颞部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范飞 陈宗基 严义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为解决临床上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时常出现的血运障碍,全鼻再造时的衬里缺损以及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鼻翼缺损时面积受限等问题。方法:对29例(58例)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进行解剖。结果: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 目的:为解决临床上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时常出现的血运障碍,全鼻再造时的衬里缺损以及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鼻翼缺损时面积受限等问题。方法:对29例(58例)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进行解剖。结果: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车上动脉的分支、眶上动脉的浅支、颞浅动脉额支的额眶支相互吻合成网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发出2~3支耳支分布至耳轮。结论:额部皮瓣应设计在旁正中的滑车上动脉血管走行轴线上;可同时用两侧额部皮瓣行全鼻缺损的修复;亦可经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及其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成形术 眶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 颞浅动脉额支
下载PDF
颞区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涵 罗毅男 +3 位作者 张友军 邬巍 李蕴潜 韩岩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目的;获得颞区解剖学数据、探讨颞中间隙在颞区二期植骨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甲醛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5具(3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标本颞区进行逐层解剖,观察解剖层次及神经血管结构的走行及分布。把颞浅动脉主干与颧... 目的;获得颞区解剖学数据、探讨颞中间隙在颞区二期植骨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甲醛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5具(3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标本颞区进行逐层解剖,观察解剖层次及神经血管结构的走行及分布。把颞浅动脉主干与颧弓上缘交点、面神经颞支最颞侧支与颧弓上缘相交点、冠状缝与颞上线交点、颧弓后根前2cm处颧弓上缘分别设为A、B、C、D点,测量A、B点与颧弓后根距离,观察CD线与面神经颞支的关系。结果:①颞区是头皮中富含筋膜和脂肪组织的区域,并有三个潜在的解剖间隙;②A点距颧弓后根0.3~0.8cm[(0.5±0.1)cm]、B点距颧弓后根2.2~3.5cm[(2.6±0.3)cm];③面神经颞支均在CD连线前方的颞区内,75.0%行于皮下、21.4%行于颞浅间隙、3.6%行于颞中间隙。结论:①颞中脂肪层是颞中间隙重要的解剖标志;②在颧弓后根前1cm处切开皮肤,不会损伤颞浅动脉主干;③CD线后方颞区为避免面神经颞支损伤的安全操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区 面神经颞支 颞浅动脉 颧弓后根 颞浅间隙 颞中间隙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的定位观测及其对眉再造的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小贞 邹小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为颞浅动脉额支岛状头皮瓣再造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63侧成人头面部标本,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血管额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E点的x值与C点的x值呈直线相关,^y=-2.82+0.88x。②颞浅动脉额... 目的:为颞浅动脉额支岛状头皮瓣再造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63侧成人头面部标本,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血管额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E点的x值与C点的x值呈直线相关,^y=-2.82+0.88x。②颞浅动脉额支在AB、DE、EF段的倾斜角分别为47.1°±18.9°、84.4°±33.7°、76.9°±12.8°。③颞浅动脉额支在A、D、E、H点与同名静脉间的距离分别为6.1±3.6mm、8.6±5.2mm、10.4±7.3mm、19.8±8.9mm。结论:①颞浅动脉额支E点可作为血管蒂旋转轴点;②选择扇形血管蒂有利于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定位 眉再造 烧伤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和平 刘学敏 武志兵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52-53,55,共3页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提供颞浅动脉额支相关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颞浅动脉额支进行相关的解剖学观测、测量。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之间的长度为(45.93±7.29)mm;②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提供颞浅动脉额支相关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颞浅动脉额支进行相关的解剖学观测、测量。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之间的长度为(45.93±7.29)mm;②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的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mm和(59.93±8.94,37.48±5.37)mm;③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之间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赞=7.06+0.50X,相关系数r=0.68,P<0.001。结论深入了解颞浅动脉额支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学关系,有利于颞动脉活检中颞浅动脉额支的定位及防止周围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活检 临床意义 解剖学特点 直线相关 周围结构 尸体标本 标值 起点 方程
下载PDF
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耳颞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彪炳 朱希山 +1 位作者 樊文胜 唐胜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为临床各型额部皮瓣特别是跨血管系统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 目的:为临床各型额部皮瓣特别是跨血管系统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cm,外侧(2.3±0.5)cm。结论:额部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供血,吻合支丰富且吻合区域较恒定,故可制成多种类型的跨血管的反流式皮瓣,增大血管蒂旋转的角度和长度以及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 眶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 颞浅动脉额支 皮瓣
下载PDF
不同血管重建方案在烟雾病成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春华 刘越 +2 位作者 肖利民 曾而明 李东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重建方案在烟雾病成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烟雾病成人患者,按照间接血管重建和直接-间接联合方式分为两组,通过DSA检测、CT灌注、mRS检测、并发症和随访,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重建方案在烟雾病成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烟雾病成人患者,按照间接血管重建和直接-间接联合方式分为两组,通过DSA检测、CT灌注、mRS检测、并发症和随访,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等指标分析。结果:间接组和联合组患者血管重建改善率分别为56.25%、87.5%,联合组较间接组血管吻合更畅通(P<0.05)。DSA检查图表示联合组烟雾病患者手术后血管吻合且全部畅通,术后3个月DSA随访发现明显的新生侧支血管。两组术后CBF指标较术前均升高,联合组术后14 d、3个月CBF指标优于间接组(P<0.05)。两组mRS症状术前及术后14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组MMD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18.75%,联合组为15.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MMD患者随访时间3年,在15个月时出现2例(3.12%)肢体麻木患者,剩余患者均未出现缺血或出血症状,间接组MMD患者随访时间3年,出现1例(6.25%)脑积水,1例(6.25%)短暂性脑缺血,联合组随访期间的再次发病率低于间接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931,P=0.164)。结论:STA-MCA+EDMS相比较EDAMS治疗成人烟雾病疗效更佳,CFB增加血流动力明显改善,MMD患者预后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D 颞浅动脉- 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 脑- 硬脑膜- 肌肉血管融合术
下载PDF
逆行性额部耳颞区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解剖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希山 杨彪炳 +1 位作者 樊文胜 赵春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明确额部常见皮瓣间供血血管系统之间的吻合情况,为额部皮瓣特别是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 目的明确额部常见皮瓣间供血血管系统之间的吻合情况,为额部皮瓣特别是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cm,外侧2.3±0.5cm。结论额部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供血,吻合支丰富且吻合区域较恒定,故可制成多种类型的跨血管的反流式皮瓣,增大血管蒂旋转的角度和长度以及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 眶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 颞浅动脉额支 皮瓣
下载PDF
颞顶部皮瓣联合钛网对颅骨及头皮缺损的一次性修复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清华 刘诚 李小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63-64,162,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颞顶部皮瓣联合钛网一次性修复颅骨及头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20年2月,应用颞顶部皮瓣联合钛网修复6例颅骨及头皮复合性缺损的创面,均为头皮鳞癌完整切除后导致的头皮及颅骨部分缺失。颅骨缺失范围3cm×... 目的:探讨运用颞顶部皮瓣联合钛网一次性修复颅骨及头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20年2月,应用颞顶部皮瓣联合钛网修复6例颅骨及头皮复合性缺损的创面,均为头皮鳞癌完整切除后导致的头皮及颅骨部分缺失。颅骨缺失范围3cm×4cm^5cm×7cm,头皮缺失范围4cm×6cm^8cm×9cm,先行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后制备转移颞顶部皮瓣覆盖钛网,皮瓣转移后所形成创面通过植皮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与周围头皮组织完整愈合,术后随访1~6个月,外形良好。结论:颞顶部皮瓣联合钛网对颅骨及头皮缺损的一次性修复方法安全、有效,恢复了患者的外形及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顶部皮瓣 钛网 颅骨及头皮缺损 颞浅动脉顶支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显林 刘安军 +2 位作者 葛礼正 杨萍 焦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在颧颞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颧颞部皮肤肿瘤患者10例。切除病灶,术中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确保恶性病灶切除干净无残留。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在颧颞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颧颞部皮肤肿瘤患者10例。切除病灶,术中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确保恶性病灶切除干净无残留。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并标出颞浅动脉额支走行,根据受区缺损形态和功能设计皮瓣,进行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本组10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对颧颞部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鬓角再造2例。额部供区无瘢痕,毛发遮挡看不见切口痕迹,恶性肿瘤均无复发。结论:浅动脉额支皮瓣修复颧颞肿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良好效果,皮瓣成活率高,组织应用代价小,供区切口愈合,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颞部 皮肤肿瘤 颞浅动脉额支 皮瓣 缺损修复
下载PDF
颧面部缩小术中耳颞部辅助切口设计的应用解剖学
12
作者 单磊 柳大烈 +2 位作者 李玉 陈兵 詹朝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额支的行程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探讨三者的解剖学关系,为颧面部缩小手术中设计耳颞部辅助切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例防腐成人尸体(28侧)和2例新鲜成人尸体(4侧)头部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系观察并...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额支的行程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探讨三者的解剖学关系,为颧面部缩小手术中设计耳颞部辅助切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例防腐成人尸体(28侧)和2例新鲜成人尸体(4侧)头部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系观察并测量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颞支的走向和颞下颌关节位置,并分析三者关系。结果:①在耳屏点X轴和眉外端B作X轴平行线之间,颞浅动脉额支总走行在面神经额支后上方,面神经额支走向角度与颞浅动脉额支基本一致。在耳屏点与眉外端上方30m m处(TE)连线的区域以下为面神经额支分布区域,在该连线的垂直方向上可获得面神经额支最上支与颞浅动脉之间最远距离为(22.32±9.16)m m,分布范围在耳上基点前(32.68±7.53)m m;②颞下颌关节盘前缘距关节结节止点距离为(3.40±0.75)m m,在耳屏点前(18.60±3.60)m m。结论:在TE连线后上方,无血管搏动的发际内作平行TE连线的切口,可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在关节结节止点前至少5 m m的距离外(约耳屏前25 m m处)截骨,避免进入颞下颌关节腔内损伤关节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额支 颞下颌关节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颞动脉活检中面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13
作者 李和平 刘学敏 +1 位作者 武志兵 王俊生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中防止损伤面神经额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标志点A^E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中防止损伤面神经额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标志点A^E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mm;(27.02±0.78,19.96±6.86)mm;(36.14±8.09,26.45±7.22)mm;(54.07±1.59,33.27±6.02)mm;(59.93±8.94,37.48±5.37)mm;②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点和G点坐标值分别为(36.14±8.09,0)mm;(54.07±1.59,15.28±4.87)mm;③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呈直线相关,C、D两点之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8.64+0.48X,r=0.67,P<0.001。④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和G点之间呈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18.66+0.58X,r=0.74,P<0.001。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都可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定位,越靠近眉外端两者距离越近,F点和G点连线以下为颞动脉活检中易损伤面神经额支的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额支 颞动脉炎 活检
下载PDF
蝶骨嵴锁孔入路的颅外解剖研究
14
作者 张晖 胡国汉 +1 位作者 廖建春 卢亦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7-509,共3页
目的研究经蝶骨嵴锁孔入路的颅外解剖特点,探讨该入路的可行性及安全的切口长度。方法对14例(28侧)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模拟蝶骨嵴锁孔入路,分别观察长度为4cm、5cm切口对颞浅动脉、面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切口为4cm时,颞浅动... 目的研究经蝶骨嵴锁孔入路的颅外解剖特点,探讨该入路的可行性及安全的切口长度。方法对14例(28侧)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模拟蝶骨嵴锁孔入路,分别观察长度为4cm、5cm切口对颞浅动脉、面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切口为4cm时,颞浅动脉额支及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32.1%(9侧)及7.1%(2侧);切口为5cm时,损伤发生率则分别提高到82.1%(23侧)及42.9%(12侧)。所定翼点为一凹陷区,钻孔后证实为蝶骨嵴外侧端。结论蝶骨嵴锁孔入路手术切口为4cm左右时,对颞浅动脉、面神经损伤小,可显著降低损伤发生率,且能有效显露翼点,通过翼点钻孔可完成对外侧裂的有效显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入路 蝶骨嵴 神经解剖学 面神经损伤 颞浅动脉损伤
下载PDF
STA-MCA联合EDMS血管重建手术对烟雾病的疗效
15
作者 徐大伟 刁玉领 +1 位作者 惠磊 周文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2期21-22,49,共3页
目的探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STA-MCA)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EDMS)治疗烟雾病(MMD)的效果及其对脑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MMD患者8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术(EDAMS... 目的探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STA-MCA)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EDMS)治疗烟雾病(MMD)的效果及其对脑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MMD患者8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术(EDAMS)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STA-MCA联合EDMS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手术后观察组TTP水平、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CBF、脉压、血流峰值、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CA联合EDMS,可显著改善MMD患者脑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 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 烟雾病
下载PDF
额颞皮瓣内动脉吻合情况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贻运 罗少军 +2 位作者 汤少明 廖进明 水庆付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466-467,共2页
目的 :明确额颞皮瓣供养血管——颞浅动脉额支与眶上动脉的吻合情况 ,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方法 :用红色乳胶灌注 17具成人尸头 ,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及眶上动脉的分支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 :显示颞浅动脉额支的终末支... 目的 :明确额颞皮瓣供养血管——颞浅动脉额支与眶上动脉的吻合情况 ,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方法 :用红色乳胶灌注 17具成人尸头 ,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及眶上动脉的分支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 :显示颞浅动脉额支的终末支平均为 3.4支 ;其中 ,2 2 /34侧的颞浅动脉额支以一终末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直接吻合 ,8/34侧以一交通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相连 ,4/34侧两者之间则无明显的吻合或交通。 结论 :颞浅动脉与眶上动脉之间的吻合方式主要是颞浅动脉的终末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直接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皮瓣 颞浅动脉 眶上动脉 吻合 解剖
下载PDF
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凯浪 冯鑫慧 阮彩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对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依据、方法及手术时间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行腮腺肿瘤手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复合麻醉成功后,先解剖颞支,在完成腮腺区肿瘤切... 目的对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依据、方法及手术时间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行腮腺肿瘤手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复合麻醉成功后,先解剖颞支,在完成腮腺区肿瘤切除后术后,采用神经解剖术方法对面神经颞支的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神经颞支位置在耳屏前缘,在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颞支主要分布在眼轮匝肌外侧,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与额肌交汇处则构成了其分布的最后区域,不仅能支配眼轮匝肌,同时能支配额肌、皱眉肌。眶外上缘到颞支外上缘间的垂直距离为(1.2±0.3)cm。66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神经受侵切断,但并未发生神经受损并发症,其他患者神经定位均显示准确;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手术过程时间最长与最短分别为1h和40 min,人均手术时间在46min;无一例患者有涎瘘现象。结论在腮腺手术中,采用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定位神经位置,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在腮腺手术中具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腮腺肿瘤 颞浅动脉 颞支 面神经
下载PDF
颞浅动脉顶支岛状皮瓣在发际缘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18
作者 黄俊峰 王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3年第9期63-65,6,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顶支带蒂岛状皮瓣在修复发际缘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颞浅动脉顶支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发际缘缺损23例,观察其修复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做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伤口护理等护理工作。结果:所有23例...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顶支带蒂岛状皮瓣在修复发际缘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颞浅动脉顶支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发际缘缺损23例,观察其修复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做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伤口护理等护理工作。结果:所有23例患者带蒂岛状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修复的发际线形态协调、对称,外形良好,发际线区域皮肤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头顶部供区创面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颞浅动脉顶支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发际缘缺损,方法简便,切口隐蔽,修复后外观效果好,是一种修复发际缘缺损较理想的方法。同时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颞浅动脉顶支 发际缘缺损 岛状皮瓣 护理
下载PDF
STA-MCA+EDMS和EDAMS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娴 王培丽 崔圆元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2493-2498,共6页
目的比较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STA-MCA+EDMS)和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术(EDAMS)治疗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烟... 目的比较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STA-MCA+EDMS)和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术(EDAMS)治疗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STA-MCA+EDMS术)和对照组(应用EDAMS术),每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于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脑血流量、脉压及血流峰值;于术前3 d及术后1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改良Rankin评分为(1.11±0.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脑血流量、脉压、血流峰值分别为(13.54±2.33)mm/s、(35.63±15.33)mmHg、(172.59±19.35)c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5±1.58)mm/s、(26.34±10.55)mmHg、(150.68±18.74)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MMSE得分、MoCA得分分别为(27.49±0.12)分、(27.98±0.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8±0.11)分、(25.68±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52%、4.34%、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4%、17.39%、2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MCA+EDMS治疗烟雾病能够增加患者脑血流量、脉压以及血流峰值,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 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术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修复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显杰 夏炜 +6 位作者 张辉 郭树忠 韩岩 鲁开化 杨力 舒茂国 潘宝华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6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探讨下睑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测定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术中距病损边缘0.5~1.0cm切除病变组织,并送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及是否切除彻底。据术前标记设计额部皮瓣,皮瓣应大... 目的 探讨下睑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测定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术中距病损边缘0.5~1.0cm切除病变组织,并送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及是否切除彻底。据术前标记设计额部皮瓣,皮瓣应大于缺损0.5cm,蒂长大于蒂到缺损区1.0~1.5cm,宽约3cm。累及眼睑全层的缺损,将结膜游离后上拉与皮瓣缝合,或将皮瓣设计足够大,将皮瓣边缘修成全厚皮,翻转后与结膜缝合。供区创面较大,可考虑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5例,均行额部岛状皮瓣修复,术后无下睑缺损及外翻。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修复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额支 基底细胞癌 下睑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