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1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in oxy-fuel fluidized bed for CO2 capture: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被引量:4
1
作者 Qinwen Liu Yan Shi +1 位作者 Wenqi Zhong Aibing Y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261-2272,共12页
The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in oxy-fuel fluidized beds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CO2.This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and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as a neg... The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in oxy-fuel fluidized beds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CO2.This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and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as a negative emission method to capture CO2 produced by carbon contained in biomass.In the past decades,many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regarding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conditions.This paper firstly briefly discusses the techno-economic viability of the biomass and coal co-firing with oxycombustion and then presents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ments involv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simulations in this field.Experimental studies on mechanism research,such a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tube furnace experiments,and fluidized bed experiments based on oxy-fuel fluidized beds with different sizes as well as the main findings,are summarized as a part of this review.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CFD is a useful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s of the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in oxyfuel fluidized beds.We summarize a recent survey of published CFD research on oxy-fuel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which categorized into Eulerian and Lagrangian methods.Finally,we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interests for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fuel combustion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OXY-fuel fluidized BED CFD simulation
下载PDF
Conversion of Fuel-N to N2O and NOx during Coal Combustion in Combustors of Different Scale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昊 黄燕 +2 位作者 莫桂源 廖子昱 岑可法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999-1006,共8页
与在 fuel-N 的变换上调查燃烧室规模的效果到 NOx 和 N2O 的焦点,实验在三间燃烧室被执行,包括单个煤粒子燃烧测试钻塔,实验室规模传播使流体化床的锅炉(CFB ) 和在这的完整的规模 CFB 工作。为单个煤粒子燃烧, fuel-N (65%82%) ... 与在 fuel-N 的变换上调查燃烧室规模的效果到 NOx 和 N2O 的焦点,实验在三间燃烧室被执行,包括单个煤粒子燃烧测试钻塔,实验室规模传播使流体化床的锅炉(CFB ) 和在这的完整的规模 CFB 工作。为单个煤粒子燃烧, fuel-N (65%82%) 的多数作为 NOx 被释放,当(不到 8%) 仅仅有点 fuel-N 产出 N2O 时。但是在实验室放大 CFB,到 N2O 的 fuel-N 的变换是到 NOx 的 fuel-N 的增加,而是变换相当不到单个煤的粒子燃烧。这是因为在 CFB 的许多字符能由增加 N2O 形成支持 NOx 减小。在完整的规模 CFB,两到 NOx 的 fuel-N 的变换和到 N2O 的 fuel-N 的变换比实验室规模 CFB 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还原 煤燃烧过程 燃料氮 燃烧室 循环流化床锅炉 N2O 实验室规模 颗粒燃烧
下载PDF
On-line tracking of pulverized coal and biomass fuels through flame spectrum analysis 被引量:1
3
作者 Chi Tianyang Zhang Hongjian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08-2013,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to the on-line tracking of pulverized coal and biomass fuels through flame spectrum analysis.A flame detector containing four photodiodes is used to derive multiple signals covering ...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to the on-line tracking of pulverized coal and biomass fuels through flame spectrum analysis.A flame detector containing four photodiodes is used to derive multiple signals covering a wide spectrum of the flame from visible,near-infrared and mid-infrared spectral bands as well as a part of far-infrared band.Different features are extracted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to identify the dynamic "fingerprints" of the flame.Fuzzy logic inference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combine typical features together and infer the type of fuel being burnt.Four types of pulverized coal and five types of biomass are burnt on a laboratory-scale combustion test rig.Results obtained demonstrate that this approach is capable of tracking the type of fuel under steady combus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跟踪 粉碎机 生物量 火焰
下载PDF
Transformation of alkali and alkaline-earth metals during coal oxy-fuel combus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O_2 and H_2O 被引量:6
4
作者 Liying Wang Haixin Mao +3 位作者 Zengshuang Wang Jian-Ying Lin Meijun Wang Liping C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81-387,共7页
The occurrence modes of alkali and alkaline-earth metals(AAEMs) in coal relate to their release behavior and ash formation during combus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AEMs,the release behavior of ... The occurrence modes of alkali and alkaline-earth metals(AAEMs) in coal relate to their release behavior and ash formation during combus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AEMs,the release behavior of water-soluble,HCl-soluble,HCl-insoluble AAEMs during Shenmu coal(SM coal) oxy-fuel combus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O2 and H2O in a drop-tube reactor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serial dissolution using H2O and HCl solu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ease rates of AAEMs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under the three atmospheres studied. The high release rates of Mg and Ca from SM coal are dependent on the high content of soluble Mg and Ca in SM coal. SO2 inhibits the release rates of AAEMs,while H2O promotes them. The effects of SO2 and H2O on the Na and K species are more evident than those on Mg and Ca species. All three types of AAEMs in coal can volatilize in the gas phase during coal combustion. The W-type AAEMs release excessively,whereas the release rates of I-type AAEMs are relatively lower. Different types of AAEM may interconvert through different pathway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Both SO2 and H2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reactions. The effect of SO2 was related to sulfate formation and the promotion by H2O occurs because of a decrease in the melting point of the solid as well as the reaction of 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Oxy-fuel combustion Alkali metal Alkaline-earth metal Occurrence mode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旋转爆轰发动机内煤粉-氢气两相爆轰流场数值研究
5
作者 翁春生 倪晓冬 续晗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0,共11页
旋转爆轰发动机因其较高的热循环效率在航空航天领域备受关注。为了研究气固混合燃料在空气氛围中的旋转爆轰特性,在圆柱坐标系中建立了气固混合相燃料爆轰理论模型,并基于三维守恒元与求解元方法,对圆盘形燃烧室内的爆轰过程进行三维... 旋转爆轰发动机因其较高的热循环效率在航空航天领域备受关注。为了研究气固混合燃料在空气氛围中的旋转爆轰特性,在圆柱坐标系中建立了气固混合相燃料爆轰理论模型,并基于三维守恒元与求解元方法,对圆盘形燃烧室内的爆轰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气固混合相旋转爆轰波稳定传播时的流场结构,分析了爆轰流场的热力学参数分布特征、化学反应区分布以及旋转爆轰波后的波系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微米级煤粉在氢气辅助作用下可快速反应并支持旋转爆轰波的稳定传播,但因盘形燃烧室的扁平结构特征和非预混喷注方式,导致爆轰波波阵面呈现为不规则的曲面。煤粉和氢气射流穿透空气层的能力差异导致气固混合燃料的化学反应区发生分离,最终以双反应区的爆轰组织形式支持旋转爆轰波稳定传播。旋转爆轰波不规则的曲面结构使其在扁平的燃烧室中发生多次反射,进而在爆轰波后有规律地出现多道反射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混合相爆轰 爆轰波 粉末燃料 煤粉 非预混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转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邱泽刚 李壮壮 李志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3-964,共12页
随着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中低温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受到关注。介绍了国内外中低温煤焦油利用的研究现状,对中低温煤焦油的分离、加氢改质利用,制燃料油、特种油品和高值化学品,煤焦油掺混加氢以及煤沥青利用的研发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随着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中低温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受到关注。介绍了国内外中低温煤焦油利用的研究现状,对中低温煤焦油的分离、加氢改质利用,制燃料油、特种油品和高值化学品,煤焦油掺混加氢以及煤沥青利用的研发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基于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的构成特性,提出了中低温煤焦油“分质分级转化利用”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其分子特征结构,研究高效催化剂使煤焦油定向转化为目标产品。这为煤焦油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多元化、高值化和精细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分离 加氢改质 燃料油 特种油品 化学品
下载PDF
高参数石油基和煤基火箭煤油射线法密度测量实验研究
7
作者 李沛奇 陈雪娇 +3 位作者 武博翔 蒋榕培 杨超 刘朝晖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2-2432,共11页
基于Beer-Lambert定律,采用γ射线吸收法,研制了高参数火箭煤油密度测量装置,对液态及超临界压力下火箭煤油的密度进行测量方法研究。测量温度范围293~673 K,压力范围0.3~30 MPa,密度测量结果的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2.2%~3.2%(置信因子k=2... 基于Beer-Lambert定律,采用γ射线吸收法,研制了高参数火箭煤油密度测量装置,对液态及超临界压力下火箭煤油的密度进行测量方法研究。测量温度范围293~673 K,压力范围0.3~30 MPa,密度测量结果的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2.2%~3.2%(置信因子k=2)。选取常压、温度293 K和压力5 MPa、温度673 K的环己烷分别作为高密度和低密度标准流体,抵消了温度变化对测量装置射线吸收率的影响。通过对环己烷和甲苯密度测量的校验,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石油基和煤基火箭煤油的密度测量,并计算了石油基和煤基火箭煤油等压热膨胀系数。利用实验数据,拟合了宽广温度压力范围内两种火箭煤油密度的Tait函数关系式,密度实验数据与方程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21%,最大绝对偏差为1.32%。测量结果表明:在所测量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煤基煤油与石油基煤油的密度值基本一致。所得密度实验测量数据为高参数火箭煤油物性及传热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化合物 燃料 煤基煤油 石油基煤油 射线法 密度 测量
下载PDF
煤-生物质共热解非催化协同效应特征及机理研究进展
8
作者 钮志远 刘桂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6-295,共10页
对近年来煤-生物质共热解研究中判定是否发生协同效应及协同效应发生强度的4个指标,即温度范围、热重曲线、表观活化能及热解产物的产率及组成进行总结,并概括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对煤-生物质共热解非催化协同效... 对近年来煤-生物质共热解研究中判定是否发生协同效应及协同效应发生强度的4个指标,即温度范围、热重曲线、表观活化能及热解产物的产率及组成进行总结,并概括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对煤-生物质共热解非催化协同效应的影响,对煤-生物质共热解非催化协同效应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简要评述。最后提出未来煤-生物质共热解非催化协同效应特征和机理研究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燃料油 煤液化 共热解 非催化协同效应
下载PDF
CO_(2)和H_(2)O气化反应对富氧气氛煤热解和焦炭燃烧影响进展
9
作者 雷鸣 田溪 +2 位作者 洪迪坤 张倩 张磊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3,共9页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燃煤电站CO_(2)减排技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O_(2)和H_(2)O物理性质和气化反应的影响,煤在富氧气氛中的转化过程可能明显异于空气气氛。通过分析已有文献发现,CO_(2)对...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燃煤电站CO_(2)减排技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O_(2)和H_(2)O物理性质和气化反应的影响,煤在富氧气氛中的转化过程可能明显异于空气气氛。通过分析已有文献发现,CO_(2)对煤热解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率和焦炭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有一定影响,但较少学者关注CO_(2)和H_(2)O混合气体物性的作用。在煤或焦炭燃烧过程中,CO_(2)的高比热和低氧扩散速率对燃烧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可能是由于H_(2)O浓度差异的原因,目前对CO_(2)和H_(2)O混合气体物性在燃烧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还有争议,尤其是缺少加压下的数据。对于气化反应的影响,目前研究表明,CO_(2)单气化和CO_(2)/H_(2)O共气化提高了煤热解时挥发分轻质气体的产率,但焦炭产率却有所降低,而压力增加强化了这一影响。此外,气化作用下的煤焦可能由于表面积增加而提高了反应活性,其表面官能团结构也因气化而发生改变。关于煤或焦炭燃烧反应,目前普遍认为CO_(2)气化在温度较高和氧气浓度较低时可促进燃料碳消耗,H_(2)O的加入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过程。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CO_(2)气化反应在燃料碳消耗中占比逐渐增大,但对于加压下CO_(2)/H_(2)O共气化的影响鲜有涉及。本研究总结了富氧气氛中CO_(2)和H_(2)O气化作用下的煤热解和焦炭燃烧行为,为今后富氧燃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煤粉 CO_(2) H_(2)O 气化 焦炭 碳消耗
下载PDF
唐钢2#高炉提煤降焦生产实践
10
作者 客海滨 王丽丽 +2 位作者 梁为秋 董国强 陈永星 《甘肃冶金》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总结分析了2#高炉提高煤比的措施。通过采取稳定炉料结构、持续改善原燃料质量、碱金属、锌的控制和合理的高炉基本制度等措施,煤比大幅提升,2023年5月、6月煤比均达到170kg/t·Fe。
关键词 高炉 原燃料 煤比 炉料结构
下载PDF
煤焦油加氢制喷气燃料催化剂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玉玉 唐瑞源 +4 位作者 商雁超 田原宇 曹鹏程 罗建玲 杨婷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7,共9页
以煤焦油中难转化的酚油为原料,采用Ni、W负载的MgO和酸碱耦合剂为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内对酚油催化加氢制环烷烃反应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改性MgO(P质量分数为0.8%)与酸碱耦合剂均能有效降低加氢催化剂结晶度、优化孔道结构、提高... 以煤焦油中难转化的酚油为原料,采用Ni、W负载的MgO和酸碱耦合剂为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内对酚油催化加氢制环烷烃反应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改性MgO(P质量分数为0.8%)与酸碱耦合剂均能有效降低加氢催化剂结晶度、优化孔道结构、提高产物环烷烃和芳烃选择性;在Ni-W活性金属负载量(w)为9.0%时,催化剂选择性加氢活性最高,环烷烃选择性达到57.5%。煤焦油加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初压8.0 MPa,温度380℃,反应时间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喷气燃料 碱性氧化物载体 磷改性 分子筛
下载PDF
基于WDXRF法的动力用煤成分含量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12
作者 高太振 吴坤松 +1 位作者 陈鸿伟 张宏亮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20-23,共4页
本文对WDXRF法测定动力用煤中各成分含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煤样粒度影响和黏结剂选择,通过基体效应确定了测试条件,进行了精度密试验,开展了标准样品测试和国标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WDXRF法测定动力用煤中各成分含量具备良好的... 本文对WDXRF法测定动力用煤中各成分含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煤样粒度影响和黏结剂选择,通过基体效应确定了测试条件,进行了精度密试验,开展了标准样品测试和国标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WDXRF法测定动力用煤中各成分含量具备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一致,可应用于动力用煤中各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用煤 成分含量 WDXRF法 分析条件 方法对比
下载PDF
试论高炉燃料替代的降碳路径
13
作者 周翔 白永强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有效降低高炉工序的CO_(2)排放量,向高炉喷吹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来替代焦炭受到广泛的关注。以我国6家典型钢铁企业7座1800m^(3)级高炉2021年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基础,重点分析了燃料比和煤比对高炉CO_(2)排放量的作用和影响。结... 为有效降低高炉工序的CO_(2)排放量,向高炉喷吹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来替代焦炭受到广泛的关注。以我国6家典型钢铁企业7座1800m^(3)级高炉2021年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基础,重点分析了燃料比和煤比对高炉CO_(2)排放量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6家典型钢铁企业高炉CO_(2)排放量约为1.419~1.595Vt,影响高炉CO_(2)排放量相关性最强的因素且最重要的指标是燃料比,而单纯提高喷煤比的技术手段并不是降低高炉CO_(2)排放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通过优化喷吹燃料的种类,以氢代碳,实现有效替代,才是降低高炉CO_(2)排放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CO_(2)排放量 燃料比 喷煤比 燃料替代
下载PDF
中天钢铁3号高炉大矿批冶炼的主要措施
14
作者 毛东辉 田正俊 张飞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对中天钢铁3号高炉大矿批冶炼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开炉后,在建立操作炉型期间,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基本操作制度、高富氧大喷煤、稳定炉体热负荷等措施,矿批逐步从90t扩大至111t,炉况稳定顺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 对中天钢铁3号高炉大矿批冶炼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开炉后,在建立操作炉型期间,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基本操作制度、高富氧大喷煤、稳定炉体热负荷等措施,矿批逐步从90t扩大至111t,炉况稳定顺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标。在人炉品位只有56.5%~57.2%的条件下,取得了燃料比495.88kg/t、煤比163.31kg/t的良好指标,不仅消除了建立操作炉型的“阵痛”,同时还降低了生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大矿批 燃料比 煤比 富氧率
下载PDF
碳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伟 魏嘉璐 +1 位作者 JOSE Antonio Alonso 孙春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9-264,共26页
随着人们对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先进能量转换装置或系统的研发亟待加速,而燃料电池系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未来发电装置。在不同种类的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发电装置,因其独特的... 随着人们对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先进能量转换装置或系统的研发亟待加速,而燃料电池系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未来发电装置。在不同种类的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发电装置,因其独特的多燃料运行能力及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点而前景广阔。然而,传统使用镍-金属陶瓷阳极的SOFCs,在碳氢化合物燃料下运行时,由于燃料的不完全氧化会使阳极产生积碳,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讨论了碳基SOFC中碳沉积机理和解决阳极积碳的策略,重点介绍了目前广泛研究的具有混合离子-电子导体的双金属-金属陶瓷材料的种类以及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双金属-金属陶瓷材料的抗积碳机理,主要表现为降低阳极表面的碳沉积速率以及加速积碳的去除。还介绍了在还原性气氛中,钙钛矿材料中纳米粒子原位偏析的原理,并讨论了原位偏析所形成的纳米颗粒以及其与钙钛矿主体所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异质结构在抗积碳阳极中的应用。此外,还探究了多层阳极和单原子催化剂阳极在中温SOFCs中的应用。在燃料电池技术巨大进步的推动下,人们对可用于固定式发电的集成煤气化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IGFCs)产生了新的兴趣,该系统对于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的关键依托于SOFCs的成熟度。最后,总结并指出了碳基SOFCs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材料 碳氢燃料 碳沉积 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
下载PDF
煤焦油加氢制备喷气燃料工艺探索
16
作者 周维 张庆军 +2 位作者 宋永一 王超 贾玉博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416-1419,1490,共5页
以新疆某企业净化后煤焦油为原料,在加氢精制段压力为16.0 MPa、温度为365℃、空速为0.6 h^(-1)、氢油体积比为1000,加氢改质段压力为16.0 MPa、温度为370℃、空速为1.0 h^(-1)、氢油体积比为1000的条件下,在固定床中试装置上开展加氢... 以新疆某企业净化后煤焦油为原料,在加氢精制段压力为16.0 MPa、温度为365℃、空速为0.6 h^(-1)、氢油体积比为1000,加氢改质段压力为16.0 MPa、温度为370℃、空速为1.0 h^(-1)、氢油体积比为1000的条件下,在固定床中试装置上开展加氢实验。结果表明:净化后煤焦油原料经过加氢精制与改质后,馏程明显前移,产品碳氢比明显下降,饱和烃含量明显提升,芳烃含量显著下降,胶质完全转化为常规油品组分。切割出的130~285℃喷气燃料馏分满足国家标准(GB 6537—2018)3号喷气燃料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喷气燃料 加氢精制 加氢改质 加氢 燃料 固定床
下载PDF
燃料翻车机摘钩“机器人”的研制与应用
17
作者 李京 张敏 李秀忠 《电力安全技术》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火电厂燃料系统火车接卸存在摘钩效率低及易发生安全事件等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某火电厂建立以智能化为基础的“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的高效接卸系统后,在杜绝安全事件发生的同时,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关键词 燃料接卸 摘钩机器人 安全管理 煤场燃料管理
下载PDF
氨燃料经济分析及煤掺氨燃烧试验研究
18
作者 韦耿 赵硕 +2 位作者 王星博 王勇 汪鑫 《东方电气评论》 2024年第4期41-46,共6页
目前,世界各国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愈加关注。在我国“双碳”的背景下,对低碳或无碳燃料的充分利用势在必行。氨作为基本化工的无碳原料,产量大,具有易液化、易长期存储、易长距运输、零碳排放等特点。煤掺氨燃烧可以减少燃煤锅炉CO_(2)的... 目前,世界各国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愈加关注。在我国“双碳”的背景下,对低碳或无碳燃料的充分利用势在必行。氨作为基本化工的无碳原料,产量大,具有易液化、易长期存储、易长距运输、零碳排放等特点。煤掺氨燃烧可以减少燃煤锅炉CO_(2)的排放,在碳中和背景下,氨将成为氢能利用的一种重要氢基燃料。西部大型综合风光能源基地会产生不稳定电源,随之存在大量的弃风、弃光,故可将其用于氨燃料的生产。本文对氨燃料的生产成本进行经济性分析,后对锅炉煤掺氨燃烧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绿氨的生产成本主要受到电价的影响,当电价降到0.1元/kW·h以下,可用其代替天然气;当煤与氨混合燃烧时,氨煤的混合比例和不同的分级水平会影响NO_(x)的排放。在空气不分级燃烧条件下,当氨混合比增加时,NO_(x)排放减少。在空气分级燃烧条件下,可以发现尾气NO_(x)排放量随着NH3混合比的增加而增加,但NH3的增加对NO_(x)排放量增加的影响随着燃尽空气位置比的增加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料 经济性分析 氨煤混燃 NO_(x)排放
下载PDF
基于化学动力学的煤气化掺氨着火燃烧特性研究
19
作者 肖丽 邹毅 +1 位作者 雷鸣 马寅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6-1782,共7页
掺氨燃烧是一种降低燃料含碳量的有效技术途径。采用详细化学动力学计算对煤化气合成气掺混氨气的着火延迟时间以及反应敏感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掺氨比变化对混合气着火时刻起相反的作用;高掺氨比在较高初始温度处会... 掺氨燃烧是一种降低燃料含碳量的有效技术途径。采用详细化学动力学计算对煤化气合成气掺混氨气的着火延迟时间以及反应敏感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掺氨比变化对混合气着火时刻起相反的作用;高掺氨比在较高初始温度处会抑制燃料的着火进程,在较低初始温度下反之,转换点温度为988K。较高的初始压力和温度对掺氨混合气的反应活性起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中温环境下,压力由6 MPa提高至8 MPa、当量比由0.8提高到1.2均可显著加速着火过程,着火延迟时间分别降低0.96 ms和0.60 ms。化学反应敏感性分析发现,初始温度的提高会导致抑制燃料反应的低温体系基元反应转变为利于燃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零碳燃料 化学动力学 着火延迟时间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油加工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崔振 王勇 +2 位作者 胡发亭 毛学锋 李军芳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278-281,共4页
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来源于煤直接液化技术的液化油具有密度大、体积热值高、闪点高、凝点低的独特性质,通过加工利用能制备出多种石油基产品无法替代的油品。介绍了煤直接液化粗油及其加氢精制油的性质特点,... 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来源于煤直接液化技术的液化油具有密度大、体积热值高、闪点高、凝点低的独特性质,通过加工利用能制备出多种石油基产品无法替代的油品。介绍了煤直接液化粗油及其加氢精制油的性质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的分离、加氢改质利用,制芳烃、车用燃料油、特种燃料及特种油品的研发进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为改善煤直接液化油的加工工艺,优化液化油下游产品结构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煤直接液化油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多元化、高值化、精细化的利用途径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油 芳烃 车用燃料油 特种燃料 特种油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