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fully coupled atmosphere-hydrology simulations 被引量:8
1
作者 NING Like ZHAN Chesheng +2 位作者 LUO Yong WANG Yueling LIU Liangmeiz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3期465-479,共15页
The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 process is an essential but weak link in global/regional climate model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in coupled atmosphere-hydrology simulations are... The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 process is an essential but weak link in global/regional climate model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in coupled atmosphere-hydrology simulations are identified through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is field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Most climate models adopt the one-dimensional (vertical)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which does not includ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basin-scal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particularly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underlying surface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climate change,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focused on the climate feedback effects of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t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scales, mainly through the coupling of hydrological and climate model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hydrolog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hydrological model in land surface process model lay a foundation for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climate coupling simulation, based on which, the study of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climate coupling is evolv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unidirectional coupling research to the two-way coupling study of "climate-hydrology" feedback. However, studies of fully coupled atmosphere-hydrology simulations (also called atmosphere-hydrology two-way coupling) are far from mature. The main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studies are: improving the potential mismatch in hydrological models and climate models;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coupled systems;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scale conversion scheme; perfecting th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evaluating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developing effective methodology for model parameter transplanting; and improv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models and high/super-resolution simulation.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nd improving simulation accuracy are directions for future hydro-climate coupling simulation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surface HYDROLOGY REGIONAL CLIMATE model fully coupled atmosphere-hydrology simulation water cycle research review
原文传递
Fully coupled fluid-solid productiv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Dongxu ZHANG Liehui +1 位作者 TANG Huiying ZHAO Yulo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2期382-393,共12页
A mathematical model, fully coupling multiple porous media deformation and fluid flow,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lastic theory of porous media and fluid-solid coupling mechanism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The finite... A mathematical model, fully coupling multiple porous media deformation and fluid flow,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lastic theory of porous media and fluid-solid coupling mechanism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numerical solution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On this basis, th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productivity of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tight oil wells, the reservoir region close to artificial fractures deteriorated in physical properties significantly, e.g. the aperture and conductivity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dropped by 52.12% and 89.02%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s of 3000-day production of a horizontal well in tight oil reservoir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productivity by the uncoupled model had an error of 38.30% from that by the fully-coupled model. Apparently, ignoring the influence of fluid-solid interaction effect led to serious deviations of the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results. The productivity of horizontal well in tight oil reservoir was most sensitive to the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and second most sensitive to the opening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Enhancing the initial conductivity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wa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ight oil wells. The influence of conductivity, spacing, number and length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in fracturing design.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unilaterally could not achieve the expected increase i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oil porous media fully coupled fluid-solid horizontal well multi-stage fracturing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下载PDF
全齿轮耦合机器人齿侧间隙建模与公差仿真
3
作者 蒋君侠 仲笑欧 +2 位作者 吕林灿 来建良 金丁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3-1542,共10页
鉴于全齿轮耦合机器人齿轮传动链长、反转频率高的特点,分析机器人的结构和传动原理.为了减小侧隙对机器人传动精度的影响,提出齿侧间隙理论建模及三维公差仿真分析方法.针对驱动端的圆柱齿轮机构,对齿侧间隙进行理论建模和公差仿真分析... 鉴于全齿轮耦合机器人齿轮传动链长、反转频率高的特点,分析机器人的结构和传动原理.为了减小侧隙对机器人传动精度的影响,提出齿侧间隙理论建模及三维公差仿真分析方法.针对驱动端的圆柱齿轮机构,对齿侧间隙进行理论建模和公差仿真分析,两者相吻合.针对关节处的圆锥齿轮机构,提出将圆锥齿轮副等效为假想圆柱齿轮副的侧隙建模方法,与公差仿真分析结果吻合.以机器人肩关节偏摆传动链为分析对象计算机器人末端误差,为了降低齿侧间隙及其导致的传动链回程误差,提出圆锥齿轮加垫的计算方法和电机转角补偿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齿轮耦合机器人 齿侧间隙 圆柱齿轮机构 圆锥齿轮机构 公差仿真
下载PDF
页岩气井间压裂窜扰机理及影响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东 喻文锋 +5 位作者 高攀 曾波 苏玉亮 唐登济 黄浩勇 孙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过程中,受地质及工程等因素影响,水力裂缝易与单一方向大尺度天然裂缝沟通并过度扩展,从而诱导邻井压力快速上涨,最终导致压裂窜扰、套管变形等问题,直接影响页岩气单井产...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过程中,受地质及工程等因素影响,水力裂缝易与单一方向大尺度天然裂缝沟通并过度扩展,从而诱导邻井压力快速上涨,最终导致压裂窜扰、套管变形等问题,直接影响页岩气单井产量。为此,针对川南地区页岩气储层压裂窜扰模式多样、机制认识不清以及防控效果有限等问题,建立了全耦合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多簇同步扩展数值模拟模型,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压裂窜扰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有效治理压裂窜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裂缝发育的储层中,水平井裂缝易沿单一方向大尺度天然裂缝优势条带扩展,直接或间接对邻井产生影响,造成其压力涨幅异常;②页岩气水平井通过避免在风险段压裂或降低改造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压裂窜扰的影响;③压裂井附近存在衰竭邻井时,裂缝更易往邻井低应力区扩展产生压裂窜扰,窜扰程度与岩石孔隙弹性密切相关。结论认为,合理避开风险段射孔、控制压裂改造强度可有效降低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窜扰的风险,该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国内外页岩气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开发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地区 页岩气 压裂窜扰模式 大尺度天然裂缝 全耦合数值模拟 压裂窜扰影响因素
下载PDF
Studying the performance of fully encapsulated rock bolts with modified structural elements 被引量:2
5
作者 Jianhang Chen Hongbao Zhao +2 位作者 Fulian He Junwen Zhang Kangming T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4-76,共13页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a useful tool in investigating the loading performance of rock bolts.The cable structural elements(cableSELs)in FLAC3D are commonly adopted to simulate rock bolts to solve geotechnical issues.I...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a useful tool in investigating the loading performance of rock bolts.The cable structural elements(cableSELs)in FLAC3D are commonly adopted to simulate rock bolts to solve geotechnical issues.In this study,the bo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rock bolt and the grout material was simulated with a two-stage shearing coupling model.Furthermore,the FISH language was used to incorporate this two-stage shear coupling model into FLAC3D to modify the current cableSELs.Comparison was performed between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o confirm that the numerical approach can properly simulate the loading performance of rock bolts.Based on the modified cableSELs,the influence of the bolt diamet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rock bolts and the shear stress propagation alo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bolt and the grout were studi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ad transfer capacity of rock bolts rose with the rock bolt diameter apparently.With the bolt diameter increasing,the performance of the rock bolting system was likely to change from the ductile behaviour to the brittle behaviour.Moreover,after the rock bolt was loaded,the position where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occurred was variable.Specifically,with the continuous loading,it shifted from the rock bolt loaded end to the other 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y encapsulated rock bolts Numerical simulation Structural elements Shear coupling model Interface shear strength
下载PDF
基于全耦合的地表水土壤水运动与溶质运移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鲁舒心 万愉快 +2 位作者 孙伯颜 农睿 朱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109,128,共9页
为探究降水条件下水分与溶质在地表和土壤中的运动规律,分别采用二维扩散波方程和传统的三维Richards方程描述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运动,选用双层结点法对两者进行耦合,根据达西定律和地表与土壤水中的溶质浓度,计算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的... 为探究降水条件下水分与溶质在地表和土壤中的运动规律,分别采用二维扩散波方程和传统的三维Richards方程描述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运动,选用双层结点法对两者进行耦合,根据达西定律和地表与土壤水中的溶质浓度,计算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的溶质交换量,从而构建地表水土壤水运动与溶质运移全耦合数值模型。选取已发表文献中的物理模型实验进行数值模拟,算例1和算例2中地表径流数值模拟结果和模型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4.8%和21.5%,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0.147cm^(2)/s和0.833cm^(2)/s;算例2中径流硝态氮浓度的数值模拟结果和模型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4.7%,均方根误差小于1.334mg/L。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所得地表径流量和溶质浓度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度。研究结果可为地表水土壤水水分运动与溶质运移耦合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土壤水分 硝态氮 溶质运移 数值模拟 全耦合
下载PDF
完全非线性波浪与二维固定结构物作用的IGN-BEM耦合分析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苏高飞 勾莹 滕斌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为高效准确地对完全非线性波浪与二维固定结构物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分析,建立了二维完全非线性时域耦合模型。耦合模型将计算域划分为靠近结构物的内域和远离结构物的外域,每个区域均采用满足完全非线性自由水面边界条件的波浪模型进行... 为高效准确地对完全非线性波浪与二维固定结构物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分析,建立了二维完全非线性时域耦合模型。耦合模型将计算域划分为靠近结构物的内域和远离结构物的外域,每个区域均采用满足完全非线性自由水面边界条件的波浪模型进行求解。在内域使用Laplace方程描述流体运动并采用高阶边界元法(BEM)对其进行求解;而在没有结构物的外域,波浪运动的控制方程为Irrotational Green-Naghdi(IGN)方程并采用有限元法(FEM)对其进行求解。内域和外域通过一段重叠区域进行耦合,从而实现模型间变量的传递。首先利用耦合模型分别对规则波的传播、直墙前立波的生成以及相关物理模型试验进行模拟,数值结果与精确解和试验结果的良好吻合验证了耦合模型耦合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处理非线性问题的准确性;然后使用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了波浪与固定结构物间的相互作用,并将结果与线性解析解以及完全非线性BEM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耦合模型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N模型 BEM模型 模型耦合 完全非线性 数值波浪水槽 规则波传播 立波模拟
下载PDF
海上漂浮式风机气动阻尼效应全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仕伦 陈鹏飞 程永权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4,共11页
海上漂浮式风机的风轮气动阻尼效应对基础运动有重要影响。建立了基于气动-水动-弹性-伺服的全耦合漂浮式风机数值模型,通过自由衰减动态模拟,利用轮毂单一自由度运动模型评估漂浮式风机的纵摇阻尼水平范围;根据初步评估的纵摇阻尼水平... 海上漂浮式风机的风轮气动阻尼效应对基础运动有重要影响。建立了基于气动-水动-弹性-伺服的全耦合漂浮式风机数值模型,通过自由衰减动态模拟,利用轮毂单一自由度运动模型评估漂浮式风机的纵摇阻尼水平范围;根据初步评估的纵摇阻尼水平,设置风浪联合工况矩阵对漂浮式风机进行气动阻尼的动态评估。结果表明,动态工况下的漂浮式风机气动阻尼效应与简单评估模型中通过闭环方法计算获得的阻尼曲线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气动阻尼效应对纵摇运动功率谱密度(PSD)曲线影响不显著,能够减缓纵摇运动幅度;与纵摇运动耦合的纵荡固有频率PSD峰值显著体现气动阻尼效应;相同波浪工况下,气动阻尼效应抑制浮体纵摇运动平均值,纵摇PSD曲线及极值统计结果也得出相似结论;小于额定风速时,气动阻尼效应减小纵摇角极大值与平均值之差;高于额定风速时,气动阻尼效应减小浮体纵摇幅值。研究结果为海上漂浮式风机气动阻尼效应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漂浮式风机 气动阻尼 全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浮体运动响应
下载PDF
完全能量耦合精馏塔的设计、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龚超 余爱平 +1 位作者 罗祎青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7-184,共8页
本文针对完全能量耦合精馏塔,基于Fenske-Underwood-Gilliland方程建立了完整的简捷设计方法,得到了各塔的实际理论板数、适宜的进料和侧线液相采出位置以及各塔回流比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模拟,对完全热耦合精馏塔的中间组分... 本文针对完全能量耦合精馏塔,基于Fenske-Underwood-Gilliland方程建立了完整的简捷设计方法,得到了各塔的实际理论板数、适宜的进料和侧线液相采出位置以及各塔回流比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模拟,对完全热耦合精馏塔的中间组分分配比β、气相分割比Rv和液相分割比Rl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它们对再沸器热负荷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耦合精馏塔 简捷设计 严格模拟 优化
下载PDF
水库异重流一维水沙耦合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增辉 夏军强 +2 位作者 李涛 郜国明 张俊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82,共9页
建立了基于库区不规则断面的一维非恒定异重流数学模型,并采用明流与异重流水沙输移模型交替运算的两步模式,即用潜入条件动态判别异重流计算的上游边界位置,将潜入点上游的明流浑水段与下游异重流段计算连接起来。水流运动、泥沙输移... 建立了基于库区不规则断面的一维非恒定异重流数学模型,并采用明流与异重流水沙输移模型交替运算的两步模式,即用潜入条件动态判别异重流计算的上游边界位置,将潜入点上游的明流浑水段与下游异重流段计算连接起来。水流运动、泥沙输移与河床变形过程完全耦合,采用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形式的MUSCLHancock格式进行数值求解。将该模型应用于恒定流量与释放定量悬沙两种条件下的异重流水槽实验模拟,比较了有无水面梯度项对模拟精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异重流的厚度、含沙量分布及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异重流 数值模拟 耦合模型 两步计算模式
下载PDF
基于水-土完全耦合的地面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雨 李景琳 +2 位作者 陈蔚 叶为民 谭成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98-201,共4页
水-土耦合模型是地面沉降计算模型的一种。现有的水-土耦合模型存在精度低或计算工作量大等缺点,在国内外地面沉降数值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对水-土完全耦合理论的控制方程离散化,基于Biot理论的有限单元法(FEM)对平衡方程... 水-土耦合模型是地面沉降计算模型的一种。现有的水-土耦合模型存在精度低或计算工作量大等缺点,在国内外地面沉降数值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对水-土完全耦合理论的控制方程离散化,基于Biot理论的有限单元法(FEM)对平衡方程离散化,采用有限差分法(FDM)对连续方程离散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在FORTRAN平台上开发的二维、三维有限元-有限差杂交计算程序得到解析解,并与计算值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本文基于水-土完全耦合地面沉降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数值模拟 有限元 有限差 完全耦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浅层地下水回灌的基坑工程沉降防治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9
12
作者 瞿成松 王金生 +1 位作者 朱悦铭 黄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6,共5页
采用下负荷面剑桥模型,联合渗流方程,建立土-水完全耦合平衡方程计算模型,探讨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在基坑工程降水过程中抑制基坑周边地面沉降的作用,并以邻近上海地铁一号线的淮海中路3号地块基坑降水为例,对基坑工程实测沉降和回弹数... 采用下负荷面剑桥模型,联合渗流方程,建立土-水完全耦合平衡方程计算模型,探讨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在基坑工程降水过程中抑制基坑周边地面沉降的作用,并以邻近上海地铁一号线的淮海中路3号地块基坑降水为例,对基坑工程实测沉降和回弹数据进行数值拟合,理论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本方法对基坑工程地下水回灌防止地面沉降有一定参考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完全耦合模型 浅层地下水回灌 数值模拟 沉降分析
下载PDF
全耦合活性污泥模型(FCASM3)Ⅱ:模型校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如意 孙培德 宋英琦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20-2429,共10页
以采用AAO污水处理工艺的德清县狮山污水处理厂作为全耦合活性污泥模型(FCASM3)校验的现场试验基地,分别进行了常规水质指标测定和进水水质特征分析等试验研究.依据现场试验结果,完成了对活性污泥系统生物去除营养物质细观机理模型FCASM... 以采用AAO污水处理工艺的德清县狮山污水处理厂作为全耦合活性污泥模型(FCASM3)校验的现场试验基地,分别进行了常规水质指标测定和进水水质特征分析等试验研究.依据现场试验结果,完成了对活性污泥系统生物去除营养物质细观机理模型FCASM3的校验工作.动态校验结果表明,FCASM3模型可以对AAO连续流工艺系统实现较准确的细观模拟,营养物质生物去除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耦合活性污泥模型 污水处理厂 AAO工艺 现场试验 现场数值模拟
下载PDF
灌溉输配水系统明满流的全隐式耦合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锦涛 章少辉 +2 位作者 许迪 白美健 刘群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24-130,共7页
准确合理地模拟具有自由表面的渠/管道明流和具有压力的管道满流运动过程,是设计、评价和管理灌区输配水系统的基础。为此,该文基于Preissmann窄缝法的概念,采用Saint-Venant方程组描述灌溉输配水系统的明满流过程,在交错空间离散单元格... 准确合理地模拟具有自由表面的渠/管道明流和具有压力的管道满流运动过程,是设计、评价和管理灌区输配水系统的基础。为此,该文基于Preissmann窄缝法的概念,采用Saint-Venant方程组描述灌溉输配水系统的明满流过程,在交错空间离散单元格上,建立了基于全隐式标量耗散有限体积法的明满流耦合模拟模型。借助标准的室内物理模型观测数据和石家庄冶河灌区山尹村试验站野外原型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基于显式向量耗散有限体积法建立的模型相比,该文建立的明满流耦合模拟模型具有类似的模拟精度,但水量平衡误差在室内和野外试验条件下仅为前者的13%和1.2%,且计算效率提高了约5.2倍;与基于四点偏心有限差分法建立的模型相比,模拟精度显著提高,水量平衡误差在室内和野外试验条件下仅为前者的7.6%和0.6%,且效率提高了1.3倍,故该文建立的模型有效克服了已有模型无法统一模拟精度和效率的缺陷,更适于实际工程问题,为灌区输配水系统的设计优化和管理评价提供了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输水系统 有限差分法 明满流 全隐式 耦合 模拟
下载PDF
快速真空开关电磁斥力机构瞬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蕾 管臣 +5 位作者 李欣悦 左晓婧 姚晓飞 朱西波 耿英三 王建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2-77,共6页
电磁斥力机构由于其分闸速度快,分闸时间短和分闸时间分散性低等优势,配备于快速真空开关,可极大地压缩电网故障的切除时间,当前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文中的目的是研究配于快速真空开关的电磁斥力机构的暂态动力学特性。文中提出了... 电磁斥力机构由于其分闸速度快,分闸时间短和分闸时间分散性低等优势,配备于快速真空开关,可极大地压缩电网故障的切除时间,当前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文中的目的是研究配于快速真空开关的电磁斥力机构的暂态动力学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耦合仿真方法,该方法耦合了柔体动力学模块、外电路模块、运动方程、多体动力学模块、瞬变电磁场和疲劳分析模块的求解过程,可对电磁斥力机构的暂态动力学特性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仿真计算了各零部件在分合闸过程中的速度、行程曲线、放电电流、洛伦兹力和应力应变等动态特性。确定了快速真空开关的易损部件,并对易损件进行集中分析,计算其疲劳寿命。建立了快速真空开关样机,并对样机的关键特性进行实验测量。实验证明,全耦合仿真的放电电流和行程曲线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小于8%。仿真结果得到的易损件应力集中位置与试验结果中疲劳失效位置一致,验证了全耦合仿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真空开关 电磁斥力机构 全耦合仿真模型 暂态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欠平衡钻井井底岩石的应力状态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士斌 窦同伟 +3 位作者 董德仁 张海军 王敏 刘天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9-334,共6页
欠平衡钻井较常规钻井钻速高,这与其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井底岩石的应力状态受地层孔隙压力和温度的共同影响。基于流-固-热三场全耦合基本理论,根据欠平衡钻井中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实际状态,对耦合控... 欠平衡钻井较常规钻井钻速高,这与其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井底岩石的应力状态受地层孔隙压力和温度的共同影响。基于流-固-热三场全耦合基本理论,根据欠平衡钻井中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实际状态,对耦合控制方程加以简化,结合与井底岩石应力状态分析相适应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温度对井底岩石应力状态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钻井液液柱压力和井底岩石温度的降低,井底岩石的各个主应力均在减小,降低程度与压差和温差有关:压差和温差越大,井底岩石的各个主应力减小幅度越大。降低速率与岩石渗透率和热传导率有关,渗透率和热传导率越大,井底岩石的各个主应力变化越快,地层孔隙压力辅助破岩的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钻井 流-固-热三场全耦合 井底岩石应力状态 有限单元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多孔介质流-固-热三场全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6
17
作者 盛金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028-3033,共6页
给出多孔岩体介质的流–固–热三场全耦合数学模型。假定流体为单相流,固体介质为非沸腾的饱和、热弹性多孔介质,该模型由流体物质守恒方程、力学平衡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这3个相互耦合的方程组成,其中包含了众多耦合项,并定义一系列的... 给出多孔岩体介质的流–固–热三场全耦合数学模型。假定流体为单相流,固体介质为非沸腾的饱和、热弹性多孔介质,该模型由流体物质守恒方程、力学平衡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这3个相互耦合的方程组成,其中包含了众多耦合项,并定义一系列的本构关系及耦合变量。以FEMLAB工具为基础,将该数学模型转化成为一个统一的偏微分方程组,在人机交互的环境下,实现流–固–热三场全耦合数值求解,一次解出渗流场、位移场和温度场,给出更接近真实物理过程的数值解答,避免松散耦合法求解多场耦合问题带来的误差。利用一个已知解析解和数值解的算例来证明了耦合模型及求解方法的正确性。最后模拟通过井孔向岩体中注入冷水时流–固–热全耦合过程,详细地分析全耦合作用对井壁围岩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流–固–热三场耦合作用对井壁的稳定分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多孔介质 流-固-热三场全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离心机自由场地震响应的完全耦合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栋 李相菘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079-1083,共5页
水平场地地震响应分析是岩土地震工程实践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当场地土为饱和砂时,由于需要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土.水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非常复杂。利用有限元程序 SUMDES 和适用于颗粒材料的统一本构模型,对离心机自由场振动试验进行... 水平场地地震响应分析是岩土地震工程实践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当场地土为饱和砂时,由于需要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土.水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非常复杂。利用有限元程序 SUMDES 和适用于颗粒材料的统一本构模型,对离心机自由场振动试验进行了完全耦合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完全耦合分析能够较好地再现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包括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土体的变形,但前提是对模型参数进行准确的标定,以及对相关系数尤其是动力渗透系数进行准确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耦合 数值模拟 离心机 砂土 本构模型 渗透系数
下载PDF
黑油模型井筒控制的全隐式数值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景伟 朱圣举 +4 位作者 王立群 慕国权 牛畅 易新钢 郝龙龙 《油气井测试》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在实际油藏数值模拟中,黑油模型是应用最广泛且被普遍接受的模型。从数学的角度,黑油模型是由一组非线性抛物型偏微分方程、辅助方程以及给定的初边值条件所构成的定解问题。由于井筒附近的非线性程度非常高,因此井筒处理是油藏数值模... 在实际油藏数值模拟中,黑油模型是应用最广泛且被普遍接受的模型。从数学的角度,黑油模型是由一组非线性抛物型偏微分方程、辅助方程以及给定的初边值条件所构成的定解问题。由于井筒附近的非线性程度非常高,因此井筒处理是油藏数值模拟中的重要环节。采用强耦合的全隐式井模型进行求解,在合理处理水头项中的混合流体密度的前提下,对每口井引入三个新的未知变量,在不同的井控条件下,相应的三个未知变量均可以较完整地描述井筒中流体流动,尤其针对比较特殊的交叉流现象,这种强耦合井模型体现了自身的优越性。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运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实现本文算法。最后,针对多个油藏实例,分别在块中心网格和角点网格系统下进行数值计算,并将结果与商业软件Eclipse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吻合效果较好,验证了本文的处理方法科学、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 黑油模型 全隐式模型 井筒处理 强耦合 井筒密度 交叉流
下载PDF
三组元全热耦合精馏过程的模拟计算
20
作者 张红梅 李臻 +1 位作者 李金莲 张永军 《化学工程师》 CAS 2014年第3期18-20,29,共4页
本文利用Aspen软件对三组分进料全热耦合精馏的分离流程进行设计和模拟,建立了相应的具体计算步骤。首先利用三塔模型把热耦合精馏过程简化为3个单独的简单清晰分割塔,通过简捷法设计和模拟得到塔板数和回流比等初值后进行严格法模拟,... 本文利用Aspen软件对三组分进料全热耦合精馏的分离流程进行设计和模拟,建立了相应的具体计算步骤。首先利用三塔模型把热耦合精馏过程简化为3个单独的简单清晰分割塔,通过简捷法设计和模拟得到塔板数和回流比等初值后进行严格法模拟,得到热耦合精馏的数据和操作条件。然后采用Aspen软件中的RadFrac模型,将三塔模型的模拟初值代入全热耦合模块进行严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全热耦合精馏分离C4三组分比传统精馏的直接序列和间接序列节能约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热耦合塔 精馏模拟 ASPEN PLU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