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智能在数字思政中的主体之争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闪闪
林田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3,102,共10页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谁来讲道理”和“怎么讲道理”是数字思政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界定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之间的关系。基于人工智能的主体性争议,智能系统不能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主体,不具备交...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谁来讲道理”和“怎么讲道理”是数字思政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界定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之间的关系。基于人工智能的主体性争议,智能系统不能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主体,不具备交往主体的社会属性,缺乏思维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技术中介的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讲深”思政课中的真理和情理;拓展“活化”思政课道理的实践场域;助力学生“感悟”思政课中的道理。在数字思政实践中,要明晰“教师—人工智能”的关系,构建以师生为中心的思政教育类人工智能,加强对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实现算法模型从可解释到可信任的逻辑,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思政
人工智能
主体性
技术中介
可解释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立仁
吴林龙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9-103,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传统划分中的主体和介体需要重新确证和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是认同并掌握特定教育内容的教育者。教育内容不是介体,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者具备教育主体资格的内在要素和必要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传统划分中的主体和介体需要重新确证和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是认同并掌握特定教育内容的教育者。教育内容不是介体,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者具备教育主体资格的内在要素和必要构件。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呈现介体特性既是教育内容回归主体的诉求,也是教育介体自身建构和完善的呼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重新解读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介体
新界定
解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论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及主体——与吴丙新同志商榷
被引量:
6
3
作者
侯国云
关仕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3,共6页
关于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有主观说、客观说、折衷说之分。主观说主张刑法解释应揭示刑法的立法原意,客观说反对揭示立法原意,折衷说在二者之间调和。吴丙新同志反对主观说,并讲了许多理由。笔者认为,刑法解释只能揭示刑法的立法原意,不...
关于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有主观说、客观说、折衷说之分。主观说主张刑法解释应揭示刑法的立法原意,客观说反对揭示立法原意,折衷说在二者之间调和。吴丙新同志反对主观说,并讲了许多理由。笔者认为,刑法解释只能揭示刑法的立法原意,不允许在法律之外寻找什么"活生生的法律"。关于刑法解释的主体,吴丙新同志认为立法机关、理论工作者和检察机关都不是刑法解释的主体,但法官是解释的主体。笔者与丙新的观点相左,并提出了商榷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基本思想
解释主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解读
被引量:
1
4
作者
葛续华
余斌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4,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学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西方后现代主义等不同视...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学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西方后现代主义等不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上述研究视角的解读,有助于推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着眼点和根本任务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萍
曹英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7-79,共3页
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对于其工作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着眼点和根本任务是人学取向和人本...
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对于其工作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着眼点和根本任务是人学取向和人本理念研究、价值功能和目标体系研究、主体定位和方法创新研究、保障机制和支持体系研究、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研究等,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研究
学科建设
根本任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确立学生主体性是“两课”教育的基本理念
被引量:
1
6
作者
顾习龙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6-39,共4页
高校"两课"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意识,确立其主体性地位。在认识论上,要改变理性主义的机械式教育方式,运用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完成其经验的重组...
高校"两课"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意识,确立其主体性地位。在认识论上,要改变理性主义的机械式教育方式,运用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完成其经验的重组与价值实现。在个体特征上,强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积极地与学生对话,用心灵、用理解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在课程文本的理解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在于帮助学生把文本的意义变成学生自身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
教育
主体性
基本理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7
作者
焦润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3-91,共9页
本文是一篇探讨思想史研究问题的理论文章。全文主要从“关于学科边界问题”、“关于思想文本解读问题”、“关于学科研究方法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对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学科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对思想家文本的解读、思想本意与引伸...
本文是一篇探讨思想史研究问题的理论文章。全文主要从“关于学科边界问题”、“关于思想文本解读问题”、“关于学科研究方法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对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学科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对思想家文本的解读、思想本意与引伸义、思想的渊源与背景、应用的方法及理论创新等问题都进行了全新阐释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文章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创新性引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
理论问题
学科边界
文本解读
研究方法
心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8
作者
张玉兰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91-93,共3页
"角色导向,主题实践推动"是一种全新个性化教学模式,其内涵是:以角色为视角和主线,以大一学生已经承担和将要承担的基本六种角色构成教学体系,以每一角色定位的基本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构成理论知识体系,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
"角色导向,主题实践推动"是一种全新个性化教学模式,其内涵是:以角色为视角和主线,以大一学生已经承担和将要承担的基本六种角色构成教学体系,以每一角色定位的基本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构成理论知识体系,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考核中彰显角色主题实践实训,即角色体验的核心,这是一种由角色-理论知识-角色体验三维立体推进的教学模式。应用该模式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能够体现高校个性化教育思想,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空间的继航能力,检验教师的学识、德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角色
主题
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基础”课学科属性淡化倾向的思考
9
作者
赵绥生
刘权政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基础”课出现了学科属性淡化和学术内涵弱化的倾向。要扭转这一倾向,一要强化教学管理层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二要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基础”课出现了学科属性淡化和学术内涵弱化的倾向。要扭转这一倾向,一要强化教学管理层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二要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基础”课学科属性的认识;三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四要把“基础”课程作为重点课程、重点学科来建设;五要加强教学研究,帮助年轻教师系统厘清“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强化学术内涵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科属性
学术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宋以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96,共5页
后现代主义翻译观强调主体性与翻译规范研究,以及对于"混杂性"及"他者"的重视,有利于重新界定翻译行为、译本与翻译家等概念,也有利于澄清关于翻译研究的许多争执,如读者作用、翻译与殖民、解殖民的关系,以及翻译...
后现代主义翻译观强调主体性与翻译规范研究,以及对于"混杂性"及"他者"的重视,有利于重新界定翻译行为、译本与翻译家等概念,也有利于澄清关于翻译研究的许多争执,如读者作用、翻译与殖民、解殖民的关系,以及翻译研究的"本土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意识
翻译研究的“语境化”
阐释的多重性
意识形态
本土性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工智能在数字思政中的主体之争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闪闪
林田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大学哲学系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3,102,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视域中的因果推理研究”(21YJC72040002)
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融入理工类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ZDXM2214)。
文摘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谁来讲道理”和“怎么讲道理”是数字思政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界定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之间的关系。基于人工智能的主体性争议,智能系统不能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主体,不具备交往主体的社会属性,缺乏思维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技术中介的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讲深”思政课中的真理和情理;拓展“活化”思政课道理的实践场域;助力学生“感悟”思政课中的道理。在数字思政实践中,要明晰“教师—人工智能”的关系,构建以师生为中心的思政教育类人工智能,加强对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实现算法模型从可解释到可信任的逻辑,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数字思政
人工智能
主体性
技术中介
可解释性
Keywords
d
i
g
i
tal
i
deolog
i
cal and pol
i
t
i
cal educat
i
on
A
i
subject
i
v
i
ty
techn
i
cal
i
ntermed
i
ary,
i
nterpretab
i
l
i
ty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立仁
吴林龙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9-103,共5页
文摘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传统划分中的主体和介体需要重新确证和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是认同并掌握特定教育内容的教育者。教育内容不是介体,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者具备教育主体资格的内在要素和必要构件。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呈现介体特性既是教育内容回归主体的诉求,也是教育介体自身建构和完善的呼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重新解读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介体
新界定
解释
Keywords
i
deolog
i
cal and pol
i
t
i
cal educat
i
on
subject
med
i
ator
redef
i
n
i
t
i
on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论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及主体——与吴丙新同志商榷
被引量:
6
3
作者
侯国云
关仕平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3,共6页
文摘
关于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有主观说、客观说、折衷说之分。主观说主张刑法解释应揭示刑法的立法原意,客观说反对揭示立法原意,折衷说在二者之间调和。吴丙新同志反对主观说,并讲了许多理由。笔者认为,刑法解释只能揭示刑法的立法原意,不允许在法律之外寻找什么"活生生的法律"。关于刑法解释的主体,吴丙新同志认为立法机关、理论工作者和检察机关都不是刑法解释的主体,但法官是解释的主体。笔者与丙新的观点相左,并提出了商榷意见。
关键词
刑法解释
基本思想
解释主体
Keywords
interpretation
to cr
i
m
i
nal law
fundamental ideology i subject of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解读
被引量:
1
4
作者
葛续华
余斌
机构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4,共6页
文摘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学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西方后现代主义等不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上述研究视角的解读,有助于推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属性
Keywords
i
deolog
i
cal and pol
i
t
i
cal educat
i
on
subject
and object
v
i
ewpo
i
nt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着眼点和根本任务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萍
曹英伟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7-79,共3页
文摘
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对于其工作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着眼点和根本任务是人学取向和人本理念研究、价值功能和目标体系研究、主体定位和方法创新研究、保障机制和支持体系研究、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研究等,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研究
学科建设
根本任务
Keywords
i
deolog
i
cal and pol
i
t
i
cal educat
i
on
theoret
i
cal research
subject
construct
i
on
fundamental
task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确立学生主体性是“两课”教育的基本理念
被引量:
1
6
作者
顾习龙
机构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6-39,共4页
文摘
高校"两课"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意识,确立其主体性地位。在认识论上,要改变理性主义的机械式教育方式,运用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完成其经验的重组与价值实现。在个体特征上,强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积极地与学生对话,用心灵、用理解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在课程文本的理解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在于帮助学生把文本的意义变成学生自身的理解。
关键词
“两课”
教育
主体性
基本理念
Keywords
i
deolog
i
cal educat
i
on
subject
i
v
i
ty
fundamental
thought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7
作者
焦润明
机构
辽宁大学历史系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3-91,共9页
文摘
本文是一篇探讨思想史研究问题的理论文章。全文主要从“关于学科边界问题”、“关于思想文本解读问题”、“关于学科研究方法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对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学科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对思想家文本的解读、思想本意与引伸义、思想的渊源与背景、应用的方法及理论创新等问题都进行了全新阐释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文章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创新性引入 。
关键词
思想史
理论问题
学科边界
文本解读
研究方法
心理分析
Keywords
i
deolog
i
cal h
i
story
theoret
i
cal problems
subject
boundary
interpretation
of
texts
research method
psycholog
i
cal analys
i
s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8
作者
张玉兰
机构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
出处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91-93,共3页
文摘
"角色导向,主题实践推动"是一种全新个性化教学模式,其内涵是:以角色为视角和主线,以大一学生已经承担和将要承担的基本六种角色构成教学体系,以每一角色定位的基本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构成理论知识体系,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考核中彰显角色主题实践实训,即角色体验的核心,这是一种由角色-理论知识-角色体验三维立体推进的教学模式。应用该模式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能够体现高校个性化教育思想,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空间的继航能力,检验教师的学识、德行。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角色
主题
实践
Keywords
i
deolog
i
cal Cult
i
vat
i
on & Law
fundamental
s
role
subject
pract
i
ce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基础”课学科属性淡化倾向的思考
9
作者
赵绥生
刘权政
机构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8JDSZK029)。
文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基础”课出现了学科属性淡化和学术内涵弱化的倾向。要扭转这一倾向,一要强化教学管理层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二要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基础”课学科属性的认识;三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四要把“基础”课程作为重点课程、重点学科来建设;五要加强教学研究,帮助年轻教师系统厘清“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强化学术内涵的切入点。
关键词
思政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科属性
学术内涵
Keywords
i
deolog
i
cal and pol
i
t
i
cal curr
i
culum
“
i
deolog
i
cal and Moral Cult
i
vat
i
on and
fundamental
Law”
subject
attr
i
bute
academ
i
c connotat
i
on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宋以丰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96,共5页
文摘
后现代主义翻译观强调主体性与翻译规范研究,以及对于"混杂性"及"他者"的重视,有利于重新界定翻译行为、译本与翻译家等概念,也有利于澄清关于翻译研究的许多争执,如读者作用、翻译与殖民、解殖民的关系,以及翻译研究的"本土性"问题。
关键词
主体意识
翻译研究的“语境化”
阐释的多重性
意识形态
本土性
Keywords
subject
i
v
i
ty
contextual
i
zat
i
on
of
translat
i
on stud
i
es
mult
i
pl
i
c
i
ty
of
interpretation
ideology
nat
i
venes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智能在数字思政中的主体之争与实践逻辑
黄闪闪
林田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
王立仁
吴林龙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论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及主体——与吴丙新同志商榷
侯国云
关仕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解读
葛续华
余斌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着眼点和根本任务
李萍
曹英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确立学生主体性是“两课”教育的基本理念
顾习龙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焦润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张玉兰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基础”课学科属性淡化倾向的思考
赵绥生
刘权政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研究
宋以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