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田间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海峰 王锁牢 +3 位作者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高永红 张宏芝 李广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7-492,共6页
【目的】通过对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叶锈病田间发生规律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探讨果粮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筛选对小麦叶锈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及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选取有代表性... 【目的】通过对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叶锈病田间发生规律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探讨果粮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筛选对小麦叶锈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及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定点定期调查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药效试验参照小麦叶锈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结果】小麦叶锈病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始发生期及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始见期在5月中下旬,病情指数在小麦生长期内呈现上升趋势。不同年份叶锈病发生危害程度差异较大。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枣麦间作麦田小麦叶锈病病情指数最高,其次是小麦单作田。药剂试验表明,药后10 d,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已唑醇悬浮剂和400 g/L氟硅唑乳油在试验浓度下的防治效果均在76%以上,显著高于10%苯醚菌酯悬浮剂和25%乙嘧酚水悬浮剂。【结论】基本摸清了核桃小麦间作、红枣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田间发生规律及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筛选出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已唑醇悬浮剂和400 g/L氟硅唑乳油在试验浓度下可有效控制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及危害,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麦间作 小麦叶锈病 发生规律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离体条件下玉米丝黑穗病菌的形态及三种药剂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健强 杨林格 李宝笃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54-58,共5页
玉米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reiliana)冬孢子在PDA平板上萌发产生先菌丝,生长缓慢,然后以小孢子(平均6.5μm×2.5μm)芽殖形成小菌落。在糖溶液中萌发产生先菌丝和有隔担子,最后发育成有... 玉米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reiliana)冬孢子在PDA平板上萌发产生先菌丝,生长缓慢,然后以小孢子(平均6.5μm×2.5μm)芽殖形成小菌落。在糖溶液中萌发产生先菌丝和有隔担子,最后发育成有分隔和分叉的菌丝,主菌丝直径4.75μm,分枝菌丝直径2.5μm。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对冬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加大了细胞膜渗漏;三唑酮对菌落、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加大细胞膜渗漏、抑制麦角甾醇合成;三唑酮与多菌灵等复配的种衣剂13号具有以上各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菌 三唑酮 多菌灵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双孢蘑菇顶枝孢霉病害的生物学特性和药剂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康晓慧 贺新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在双孢蘑菇上发现一种新的病原菌:点枝顶孢菌(Acremonium strictum W.)。该菌侵染双孢蘑菇的子实体,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块,大小为(2-15)mm×(3-20)mm,病斑凹陷于菌肉或穿过菌肉组织直至菌褶,深达2-13 mmo病斑干枯不腐烂,俗你黑疤病... 在双孢蘑菇上发现一种新的病原菌:点枝顶孢菌(Acremonium strictum W.)。该菌侵染双孢蘑菇的子实体,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块,大小为(2-15)mm×(3-20)mm,病斑凹陷于菌肉或穿过菌肉组织直至菌褶,深达2-13 mmo病斑干枯不腐烂,俗你黑疤病或褐疤病。通过人工接菌观察了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培养特性、形态特征,以及温度、pH对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经室内外药剂筛选试验,明确克霉灵、甲醛、硫酸铜和石灰水可有效杀灭该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顶枝孢霉病 生物学特性 化学药剂 药剂筛选 点枝顶孢菌 症状
下载PDF
非致病尖孢镰刀菌抗药菌株的诱导 被引量:5
4
作者 宗兆锋 杨之为 +2 位作者 钮绪艳 张晓燕 武建华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PDA平板上,用紫外线(230~265nm)照射非致病尖孢镰刀菌316菌系分生孢子,获得52个存活菌株。皿内测定结果表明,以致死率为75%~90%的处理剂量容易获得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较强的菌株定殖西瓜幼苗导管的能力... 在PDA平板上,用紫外线(230~265nm)照射非致病尖孢镰刀菌316菌系分生孢子,获得52个存活菌株。皿内测定结果表明,以致死率为75%~90%的处理剂量容易获得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较强的菌株定殖西瓜幼苗导管的能力均有所下降。B3227对瓜苗的促生作用优于316,各菌株的促生效应与其分泌赤霉素量呈正相关。温室超前接种抗药菌株防治西瓜枯萎病,B3227和B3121的防病效果均高于出发菌316;菌药结合使用,各入选菌的防病效果提高31%~63%,表现出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抗药菌株 生物防治 诱导
下载PDF
牛膝枯萎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飞 杨瑾 +6 位作者 李雪梦 赵莹 刘玉霞 秦艳红 高素霞 文艺 鲁传涛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以河南省焦作市牛膝枯萎病样品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对其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蘸根接种法对分离物的致病性进行测定。通过形态学、ITS序列和多基因(EF1-α、Tub、RPB2和PRO1/2等)序列分析方法完成了牛膝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并对病... 以河南省焦作市牛膝枯萎病样品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对其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蘸根接种法对分离物的致病性进行测定。通过形态学、ITS序列和多基因(EF1-α、Tub、RPB2和PRO1/2等)序列分析方法完成了牛膝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膝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该病菌可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在燕麦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0,在全黑暗培养条件下生长速率最高;可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蔗糖为碳源和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条件最利于菌丝的生长。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选用的6种杀菌剂中戊唑醇和咯菌腈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3.03和2.36 mg·L^(-1)。本研究是F.proliferatum引起牛膝枯萎病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可为牛膝枯萎病病害的田间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枯萎病 层出镰刀菌 病原鉴定 药剂筛选
原文传递
果蔬中6种杀真菌剂残留的固相分散气相色谱检测及基质效应 被引量:5
6
作者 戚向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8-185,共8页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样品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果蔬中残留的常用杀真菌剂--五氯硝基苯(PCNB)、五氯苯胺(PCA)、甲基五氯苯基硫醚(MPCS)、腐霉利(PRO)、克菌丹(CAP)和异菌脲(IPR)。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参数,如吸附剂类型、...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样品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果蔬中残留的常用杀真菌剂--五氯硝基苯(PCNB)、五氯苯胺(PCA)、甲基五氯苯基硫醚(MPCS)、腐霉利(PRO)、克菌丹(CAP)和异菌脲(IPR)。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参数,如吸附剂类型、提取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空白基质配制标准样品溶液来补偿和消除色谱分析中存在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在78.4%~109.7%,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检测限0.1~0.4μg/kg。该方法可用于水果、蔬菜中杀真菌剂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基质固相分散 气相色谱 果蔬 杀真菌剂 基质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