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near paired electrolysis of furfural to furoic acid at both anode and cathode in a multiple redox mediated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Xinxin Li Linchuan Cong +4 位作者 Haibo Lin Fangbing Liu Xiangxue Fu Hai-Chao Xu Nan Lin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Implementing a new energy-saving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system with high commercial value is a strategy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upgrading the bulk chemical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Here,we r... Implementing a new energy-saving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system with high commercial value is a strategy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upgrading the bulk chemical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Here,we report a multiple redox-mediated linear paired electrolysis system,combining the hydrogen peroxide mediated cathode process with the I2 mediated anode process,and realize the conversion of furfural to furoic acid in both side of the dividedflow cell simultaneously.By reasonably controlling the cathode potential,the undesired water splitting reaction and furfural reduction side reactions are avoided.Under the galvanostatic electrolysis,the two-mediated electrode processes have good compatibility,which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by about 22%while improving the electronic efficiency by about 125%.This system provides a green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route with commercial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redox mediated system Linear paired electrolysis FURFURAL furoic acid
下载PDF
Enhancing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transfer of K-C_(3)N_(4)/UiO-66-NH_(2) with Er doping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furfural to furoic acid
2
作者 WANG Haocun LIU Lingtao +1 位作者 BIAN Junjie LI Chunhu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7-1628,共12页
Biomass-derived platform molecules,such as furfural,are abundant and renewable feedstock for valuable chemical production.It is critical to synthesize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under visi... Biomass-derived platform molecules,such as furfural,are abundant and renewable feedstock for valuable chemical production.It is critical to synthesize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under visible light.The Er@K-C_(3)N_(4)/UiO-66-NH_(2) 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using a straight-forward hydrothermal technique,and exhibited exceptional efficiency in th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furfural to furoic acid.The catalyst was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confirming the effective adjustment of the band gap energy of Er@K-C_(3)N_(4)/UiO-66-NH_(2).Upon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the conversion rate of furfural reached 89.3%,with a corresponding yield of furoic acid at 79.8%.The primar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was identified as·O_(2)^(-) from ESR spectra and scavenger tests.The incorporation of Er and K into the catalyst enhanced the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transfer rate,hence increasing the separating efficiency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This study expand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rare earth element doped g-C_(3)N_(4) in the photocatalytic selective oxidation of furfur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FURAL furoic acid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MOFS carbon nitride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of furfural to furoic acid:a more stable,efficient and energy-saving system
3
作者 Xinxin Li Linchuan Cong +3 位作者 Haibo Lin Fangbing Liu Fuyu Han Nan Li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576-2587,共12页
The paired electrolytic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the valuable organic electro-oxidation and electro-reduction reactions,which can replace the ineffective water splitting half-reaction.By reducing the energy ... The paired electrolytic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the valuable organic electro-oxidation and electro-reduction reactions,which can replace the ineffective water splitting half-reaction.By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electrolytic cell,the value-added electrolysis is realized.The indirect electrolysis method greatly reduces the dependence of the organic electrolysis reaction on electrode potential by introducing the redox mediators,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n the matching of anode and cathode current under potentiostatic conditions.Here,we report a more stable,efficient and energy-saving linear paired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system that can simultaneously convert furfural to furoic acid at both the anode and cathode at higher current densities.Stable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ed PbO_(2)is used as the anode and the catalytic amount of 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TEMPO)is used as the mediator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furfural to furoic acid in a wide potential range.The cathode catalyzes two-electron oxygen reduction to hydrogen peroxide using Pb/RHPC gas-diffusion electrode,which mediates the oxidation of furfural to furoic acid simultaneously.In potentiostatic electrolysis,the selectivity of the furoic acid in the cathode and anode is 33.2%and 99.3%,respectively,and the total electron efficiency is 127.1%.The properties of the cathode and anode remain stable after the long-time electrolysis in a flow cell.By choosing a stable anode with high oxygen evolution overpotential and a gas-diffusion cathode with high hydrogen evolution overpotential,the electrolytic cell can be operated efficiently and stably by introducing reasonable mediated reactions.The two half-reactions have good compatibility during the electrolysis process,saving energy consumption by about 12.3%,for certa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FURAL furoic acid paired electrolytic system indirect electrosynthesis
原文传递
香料糠酸甲酯的新法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朝阳 王瑞香 +1 位作者 梁陈生 李彦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8-200,共3页
从糠醛出发 ,由制备的糠酸和甲醇反应 ,在盐酸催化下 ,合成了香料糠酸甲酯 ,并用IR、1HNMR、GC等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包括高纯度糠酸的制备在内的反应影响因素 ,在醇酸物质的量之比为 5∶1、催化剂体积占甲醇体积 13.0 %、反应时间 3h的... 从糠醛出发 ,由制备的糠酸和甲醇反应 ,在盐酸催化下 ,合成了香料糠酸甲酯 ,并用IR、1HNMR、GC等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包括高纯度糠酸的制备在内的反应影响因素 ,在醇酸物质的量之比为 5∶1、催化剂体积占甲醇体积 13.0 %、反应时间 3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 ,酯化收率为81 0 % ,收率比硫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香料 糠酸甲酯 合成 表征 盐酸 催化合成 糠酸 糠醛
下载PDF
PTC法合成5-芳基-2-呋喃甲酸四乙酰葡萄糖酯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明国 童开发 +2 位作者 罗光富 廖全斌 付莎莉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8-201,共4页
采用PTC法合成了4个5-芳基-2-呋喃甲酸四乙酰葡萄糖酯,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及MS确证了糖酯的结构,并试验了所合成的糖酯的杀菌活性。通过对糖酯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中糖环碳1位质子的化学位移及偶合常... 采用PTC法合成了4个5-芳基-2-呋喃甲酸四乙酰葡萄糖酯,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及MS确证了糖酯的结构,并试验了所合成的糖酯的杀菌活性。通过对糖酯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中糖环碳1位质子的化学位移及偶合常数分析,结合IR谱图中糖环C1-H的弯曲振动吸收,确证它们均为β型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法 合成 四乙酰葡萄糖酯 β型异构体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糠酸、糠醇和糠醛 被引量:13
6
作者 石起增 杨光瑞 刘巧茹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74,共2页
提出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糠酸、糠醇和糠醛的新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V(乙腈)∶V(水)=5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在4 min内可以将3种组分完全分离。糠酸、糠醇、糠醛检出限(S/N=3)分... 提出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糠酸、糠醇和糠醛的新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V(乙腈)∶V(水)=5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在4 min内可以将3种组分完全分离。糠酸、糠醇、糠醛检出限(S/N=3)分别为:0.101、0.042、0.406 m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98.5%、95.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87%、0.66%、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糠酸 糠醇 糠醛
下载PDF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患儿鼻腔黏液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文渊 朱兆钧 +2 位作者 蔡永明 殷亚磊 李景青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儿童变应性鼻炎鼻腔黏液菌群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治疗的49例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糠酸莫米松治疗,同时对其治疗前后鼻腔黏液的菌群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另设立48例未患变...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儿童变应性鼻炎鼻腔黏液菌群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治疗的49例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糠酸莫米松治疗,同时对其治疗前后鼻腔黏液的菌群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另设立48例未患变应性鼻炎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糠酸莫米松治疗后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呼吸道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呼吸道症状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检测发现,对照组病原菌检出率为91.7%,其中需氧菌和真菌各占82.4%和17.6%,而治疗组治疗前病原菌检出率为91.8%,需氧菌和真菌各占79.6%和20.4%,治疗后病原菌检出率为93.9%,其中需氧菌和真菌各占85.4%和14.6%,其中需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真菌则以曲霉菌居首位。但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对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较好效果,但对鼻腔黏液菌群不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酸莫米松 儿童 变应性鼻炎 菌群
下载PDF
2,5-呋喃二甲酸的合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浪 杨顺利 +5 位作者 李鸿波 陈凯 吴毅 马昌鹏 张永岗 杨俊卿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0-412,共3页
以糠酸为原料,经过酯化、氯甲基化、水解、氧化得到2,5-呋喃二甲酸,并对各步反应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酯化反应时间为10 h,氯甲基化反应温度为35~40℃,水解反应原料摩尔比为n(氢氧化钠)∶n(5-氯甲基-2-呋喃甲酸甲酯)=2.1... 以糠酸为原料,经过酯化、氯甲基化、水解、氧化得到2,5-呋喃二甲酸,并对各步反应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酯化反应时间为10 h,氯甲基化反应温度为35~40℃,水解反应原料摩尔比为n(氢氧化钠)∶n(5-氯甲基-2-呋喃甲酸甲酯)=2.1∶1,氧化反应体系pH=7~8,反应总收率47.5%。按该工艺顺利完成了3次20 L扩试反应,平均收率可达47.3%,产品HPLC纯度大于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酸 2 5-呋喃二甲酸 5-氯甲基-2-呋喃甲酸甲酯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Ni-P-mCMC/mCS双极膜技术在成对电解制备糠醇、糠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郭贞贞 陈震 +2 位作者 郑曦 陈晓 陈日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9-584,共6页
以磷酸化试剂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mCMC)制备了阳膜层,以戊二醛改性壳聚糖(mCS)制备了阴膜层溶胶,将阴膜层溶胶流延于阳膜层上,制备了P-mCMC/mCS双极膜,而后以化学镀方法在阳膜层表面镀镍,制备了Ni-P-mCMC/mCS双极膜,并应用于成对电合成... 以磷酸化试剂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mCMC)制备了阳膜层,以戊二醛改性壳聚糖(mCS)制备了阴膜层溶胶,将阴膜层溶胶流延于阳膜层上,制备了P-mCMC/mCS双极膜,而后以化学镀方法在阳膜层表面镀镍,制备了Ni-P-mCMC/mCS双极膜,并应用于成对电合成糠醇(阴极室中)、糠酸(阳极室中)。在电场的作用下,双极膜中水电离后生成的H+透过mCMC阳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促进糠醛电还原生成糠醇过程的进行;OH-透过mCS阴离子膜进入阳极室,与糠醛电氧化生成糠酸过程中产生的H+结合生成H2O,以增大正向反应的速度。在电流密度为2.5×10-2A/cm2,30℃下电解,阴阳两极室的电解效率分别为83.0%和77.4%,电解槽电压稳定在3.0V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 糠醇 化学镀镍 电合成 糠酸
下载PDF
反相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变压器油中糠酸的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海燕 张伟杰 +1 位作者 何梦 何泽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以水为萃取剂,建立了变压器油中糠酸含量的反相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研究萃取剂的p H值、萃取剂体积、稀释剂用量、萃取时间及离心转速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中性水为萃取剂,萃取剂体积为150μL... 以水为萃取剂,建立了变压器油中糠酸含量的反相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研究萃取剂的p H值、萃取剂体积、稀释剂用量、萃取时间及离心转速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中性水为萃取剂,萃取剂体积为150μL,稀释剂比例V油∶V正己烷为3∶1,涡旋萃取时间为5 min,离心转速为5 500 r/min的条件下,水萃取相直接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变压器油中糠酸的浓度在0.05-5.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9.6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4%,糠酸的富集倍数为13.6倍。实际老化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9.7%-105.1%,并对样品中的糠酸进行了HPLC-MS定性分析。该方法简捷有效,为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特征量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液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糠酸 变压器油
下载PDF
润滑油精制装置中的防腐与防焦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勤娜 韩克飞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35,共3页
阐明了润滑油精制装置中的糠醛腐蚀及生焦机理。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采用注入有机胺类缓蚀剂等措施,可破坏糠醛、糠酸和水的共沸,阻止糠酸从糠醛回收塔返回装置系统,结果使全装置酸值下降,同时使全装置的腐蚀及焦生成量减少,装置... 阐明了润滑油精制装置中的糠醛腐蚀及生焦机理。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采用注入有机胺类缓蚀剂等措施,可破坏糠醛、糠酸和水的共沸,阻止糠酸从糠醛回收塔返回装置系统,结果使全装置酸值下降,同时使全装置的腐蚀及焦生成量减少,装置开工周期从一年延长至两年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精制装置 防腐 防焦 萃取剂 呋喃甲醛
下载PDF
水溶剂中Pd-Ni/γ-Al_2O_3催化剂上糠酸加氢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浙齐 丁云杰 姜文凤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1-564,共4页
制备了Pd-N i/γ-A l2O3催化剂,应用程序升温还原和程序升温脱附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与催化加氢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d-N i/γ-A l2O3催化剂表面存在两种活性中心,催化加氢反应主要在较弱的活性中心上进行。采用连续流动... 制备了Pd-N i/γ-A l2O3催化剂,应用程序升温还原和程序升温脱附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与催化加氢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d-N i/γ-A l2O3催化剂表面存在两种活性中心,催化加氢反应主要在较弱的活性中心上进行。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考察了水溶剂体系中Pd-N i/γ-A l2O3催化剂上糠酸加氢生成四氢糠酸的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2.5M Pa、200℃、氢气空速4 000h-1、糠酸水溶液的空速8.0h-1、氢气与糠酸的摩尔比50的条件下,糠酸转化率为96.8%,四氢糠酸选择性为100%,催化剂连续运转200h后催化活性没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糠酸 四氢糠酸 加氢
下载PDF
模拟酶微型反应器中糠醛催化氧化为糠酸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静茹 雷灼霖 +2 位作者 孙小梅 林慧云 丁志刚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18-423,共6页
在水与有机试剂组成的非均相体系中 ,用 β 环糊精 (β cyclodextrin ,缩写 :β CD)衍生物模拟生物酶 ,以强力搅拌下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小水珠作为微型反应器进行糠醛催化氧化为糠酸的反应 ,停止搅拌后体系立即分层 ,产物在有机相 ,残... 在水与有机试剂组成的非均相体系中 ,用 β 环糊精 (β cyclodextrin ,缩写 :β CD)衍生物模拟生物酶 ,以强力搅拌下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小水珠作为微型反应器进行糠醛催化氧化为糠酸的反应 ,停止搅拌后体系立即分层 ,产物在有机相 ,残留的原料和模拟酶在水相。本合成方法简单 ,溶剂和模拟酶能回收 ,不产生污染 ,催化效率较均相高 ,为绿色合成化学制备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模拟酶 微型反应器 糠醛 糠酸 催化氧化 绿色化学
下载PDF
(3-磺酸丙基)三苯基膦磷钨酸盐催化合成糠酸正丁酯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卫红 刘萍 王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3-1088,共6页
以三苯基膦、1,3-丙磺酸内酯和磷钨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3-磺酸丙基)三苯基膦磷钨酸盐催化剂(简写为[TPSPP]3PW12O40);采用ESI-MS,NMR,FTIR等方法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其催化糠酸与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同时与多种Keggin型杂... 以三苯基膦、1,3-丙磺酸内酯和磷钨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3-磺酸丙基)三苯基膦磷钨酸盐催化剂(简写为[TPSPP]3PW12O40);采用ESI-MS,NMR,FTIR等方法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其催化糠酸与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同时与多种Keggin型杂多酸及其盐、用浸渍法制备的SiO2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比较;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油浴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PSPP]3PW12O40具有很高的催化性能和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糠酸与正丁醇进行酯化的适宜条件为:糠酸20 mmol,n([TPSPP]3PW12O40)∶n(正丁醇)∶n(糠酸)=0.005∶5.4∶1,油浴温度15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糠酸正丁酯的收率达到96.9%,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磺酸丙基)三苯基膦磷钨酸盐催化剂 糠酸 正丁醇 糠酸正丁酯 酯化反应
下载PDF
香料糠酸乙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祥福 王冠蕾 王尔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154,共3页
糠酸乙酯是一种已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批准使用的新型香料。利用新蒸馏过的糠醛发生歧化反应制得糠酸,并找出了影响糠酸纯度的因素。用自制的糠酸和乙醇为原料,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催化合成糠酸乙酯。硫酸氢钠是一种价廉、易得... 糠酸乙酯是一种已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批准使用的新型香料。利用新蒸馏过的糠醛发生歧化反应制得糠酸,并找出了影响糠酸纯度的因素。用自制的糠酸和乙醇为原料,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催化合成糠酸乙酯。硫酸氢钠是一种价廉、易得的无机晶体,对设备的腐蚀减小,对环境无污染,且能够回收和重复使用,减少了操作步骤,降低了成本。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物料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糠酸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是糠酸与乙醇的摩尔比和反应时间,次要因素是催化剂用量,合成糠酸乙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糠酸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5,一水合硫酸氢钠用量为0.15g(相对于0.1mol糠酸),反应时间4h,糠酸的转化率达到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酸 糠酸乙酯 香料 合成
下载PDF
金锦香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宪仪 方乍浦 马建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9-101,共3页
从金锦香植物中分离到5个成分,经光谱和化学分析,分别鉴定为2-呋喃甲酸,琥珀酸,熊果酸,槲皮素,胡萝卜甙。以上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关键词 金锦香 化学成分 2-呋喃甲酸
下载PDF
糠醛、糠醇和糠酸为电子给体在Pt/TiO2上光催化制氢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绍琴 彭煜靖 +1 位作者 李越湘 黎澄宇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2-1215,1224,共5页
糠醛、糠醇和糠酸在TiO2表面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常数分别为9.43×102、3.88×102和1.48×103L/mol。与纯水体系相比,4.00×10-3mol/L糠醛、糠醇和糠酸作电子给体时,10h光照Pt/TiO2光解水制氢效率分别提高了3... 糠醛、糠醇和糠酸在TiO2表面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常数分别为9.43×102、3.88×102和1.48×103L/mol。与纯水体系相比,4.00×10-3mol/L糠醛、糠醇和糠酸作电子给体时,10h光照Pt/TiO2光解水制氢效率分别提高了33.8、260和444。光照5h,糠醛、糠醇和糠酸分别降解了10.0,16.3和48.5,COD(化学需氧量)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0、18.0和28.4mg/L.h。溶液pH对放氢有影响,糠醛和糠酸弱酸性条件下放氢效果好,而糠醇弱碱性条件下放氢效果好。通过对降解产物分析,探讨了污染物降解的可能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PT/TIO2 糠醛 糠醇 糠酸 电子给体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下载PDF
糠酸酯的合成及香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峻松 毛多斌 +1 位作者 贾春晓 徐如彦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1年第6期7-8,共2页
糠酸酯是一类重要的香味物质。为此以酰氯酯化法合成了一系列相应的酯类 ,并对酯类香气进行了感官评定 。
关键词 合成香料 糠酸酯 酰氯酯化法
下载PDF
铕(Ⅲ)-呋喃甲酸配合物的光谱表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4,共3页
以硝酸铕 ,呋喃甲酸和邻菲咯啉 (phen)合成了配合物 [Eu(FA) 3·2H2 O]·NO3(4 ,4’ Hbpy) ,[Eu(FA) 3·phen]H2 O和Eu(FA) 2 ·NO3·phen。用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溶液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 以硝酸铕 ,呋喃甲酸和邻菲咯啉 (phen)合成了配合物 [Eu(FA) 3·2H2 O]·NO3(4 ,4’ Hbpy) ,[Eu(FA) 3·phen]H2 O和Eu(FA) 2 ·NO3·phen。用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溶液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确定和表征。溶液荧光光谱表明 ,配合物 [Eu(FA) 3·2H2 O]·NO3(4 ,4’ Hbpy)的发光强度比混配配合物Eu(FA) 2 ·NO3·phen和 [Eu(FA) 3·phen]H2 O的发光强度小很多 ,而且发光寿命较短 ,三元配合物 [Eu(FA) 3·phen]H2 O的发光强度比四元配合物Eu(FA)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甲酸 稀土羧酸配合物 红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溶液荧光光谱 结构表征
下载PDF
α-呋喃甲醛直接电氧化合成α-呋喃甲酸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梅 林海波 +2 位作者 孙世涛 董艳杰 刘小波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3期357-362,共6页
报道了在NaOH溶液中,以α-呋喃甲醛为原料,在Ni电极上直接电氧化制备α-呋喃甲酸.研究了Ni电极对α-呋喃甲醛电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及电流密度、α-呋喃甲醛浓度、NaOH浓度、温度对选择性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发现在α-呋喃甲醛浓度为30mm... 报道了在NaOH溶液中,以α-呋喃甲醛为原料,在Ni电极上直接电氧化制备α-呋喃甲酸.研究了Ni电极对α-呋喃甲醛电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及电流密度、α-呋喃甲醛浓度、NaOH浓度、温度对选择性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发现在α-呋喃甲醛浓度为30mmoL/L,电流密度为0.8mA/cm^2,NaOH浓度为0.25mol/L,反应温度为20℃的条件下,α-呋喃甲酸生成的电流效率为46.4%,选择性为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呋喃甲醛 α-呋喃甲酸 电氧化 电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