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水陆画女子幞头分析
1
作者 孙佳玉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73-77,共5页
明代水陆画人物造型丰富,其中诸主尊身侧女子头戴幞头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以现存明代水陆画图像为基础,对女子幞头造型进行分类,探寻各类型幞头粉本的来源和发展。根据对明代水陆画侍女幞头中的如意云头形幞头和凤翅幞头进一步分析,发现... 明代水陆画人物造型丰富,其中诸主尊身侧女子头戴幞头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以现存明代水陆画图像为基础,对女子幞头造型进行分类,探寻各类型幞头粉本的来源和发展。根据对明代水陆画侍女幞头中的如意云头形幞头和凤翅幞头进一步分析,发现明代水陆画女子幞头可能源自五代和辽金时期世俗宫廷伎乐侍从的装束,明代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画 女子幞头 粉本
下载PDF
宋辽金大曲幞头探析
2
作者 王子洋 张彬 陈晨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0期34-38,共5页
宋辽金时期是首服幞头发展的成型期,并在唐代幞头形制基础上,发展出形态各异的样式,此时期的大曲幞头更为千姿百态。为了探究该时期大曲幞头的形制特征,本文采用二重证据法和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该时期的大曲幞头进行了分型分类,并从角... 宋辽金时期是首服幞头发展的成型期,并在唐代幞头形制基础上,发展出形态各异的样式,此时期的大曲幞头更为千姿百态。为了探究该时期大曲幞头的形制特征,本文采用二重证据法和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该时期的大曲幞头进行了分型分类,并从角色与民族的双重视角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现有的宋辽金时期大曲幞头可分为3类12型,其中乐舞伎所佩戴的形制有所不同,舞伎幞头更具艺术表现力,乐伎幞头更具整体一致性,说明此时期的大曲服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程式性。同时,从宋与辽金大曲幞头的差异化对比中,表现出宋人内敛、辽金外化的审美风尚,且以小见大展现民族互动的路径,彰显出宋与辽金大曲文化交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幞头 大曲服饰 宋辽金 大曲
下载PDF
承唐启宋的五代十国幞头形制及其成因
3
作者 张琛 弓太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158,共13页
五代十国是幞头形制变化的重要时期,为研究该时期幞头形制的流变及其原因,文章通过图像与文献互为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在对该时期幞头形制进行分类分型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将其与唐代、宋代的幞头形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现有图像中的五代... 五代十国是幞头形制变化的重要时期,为研究该时期幞头形制的流变及其原因,文章通过图像与文献互为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在对该时期幞头形制进行分类分型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将其与唐代、宋代的幞头形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现有图像中的五代十国幞头形制主要可分2类17型。其中,圆顶顺风脚、圆顶长脚2型软裹软脚类幞头继承自盛唐;硬裹硬脚中的圆、方顶圆翅,圆、方顶翘脚4型继承自晚唐;其余11型为时代新创,成为宋代幞头形制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时期幞头形制在唐宋之际的流行更替、服用者身份从随意到规范的转变,表现出了清晰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脉络,具有承唐启宋的重要历史过渡价值。政治多元化的影响、世俗文化渐兴的推动和工艺技术发展的助力是过渡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十国 幞头 男子首服 唐代幞头 宋代幞头 古代服饰
下载PDF
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群落演替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中强 任慧 +2 位作者 郝孟曦 张萌 徐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8-1026,共9页
根据2009年调查结果,结合分析前人研究资料,研究了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8—2009年近20年间斧头湖水生植物种类和优势种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些对干扰较为敏感的种类如睡莲已经消失,原来的优势种如微齿... 根据2009年调查结果,结合分析前人研究资料,研究了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8—2009年近20年间斧头湖水生植物种类和优势种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些对干扰较为敏感的种类如睡莲已经消失,原来的优势种如微齿眼子菜、密齿苦草和轮叶黑藻等变为亚优势种或伴生种;同时出现一些人工栽培外来水生植物。斧头湖水生植被由20世纪50年代的自然演替到目前阶段人为控制下的人工演替,群落演变剧烈,其水生植被覆盖面积、群丛数量和结构以及水生植被总生物量均变化明显,经历一个多(高)—少(低)—多(高)过程。研究表明围网养殖、刈割、引种等人为活动、水生植物生活史、繁殖策略以及水位波动等自然因素可能是引起斧头湖水生植被演变剧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替代 水生植物 群落结构 演替 斧头湖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湖泊保护与利用——以湖北斧头湖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孔令阳 李中强 +2 位作者 王双玲 杨兰芳 徐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生态适宜性分析基础上的湖泊生态功能分区,可为科学合理地开发湖泊资源、协调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以湖北省斧头湖为对...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生态适宜性分析基础上的湖泊生态功能分区,可为科学合理地开发湖泊资源、协调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以湖北省斧头湖为对象,在对斧头湖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生物及人为干扰因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确定水质评价等级,采用专家论证法确定生物及人为干扰因子评价等级,建立起湖泊生态养殖适宜性评价等级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因子叠加法,对斧头湖生态养殖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各区域生态养殖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同时考虑到湖泊生态环境和综合资源保护要求、斧头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将斧头湖划分为极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轻度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各适宜区面积分别占斧头湖总面积的12.04%、24.81%、49.65%、9.58%和3.92%.从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及渔业的可持续利用角度看,极适宜区、高度适宜区适合开展生态养殖;中度适宜区和轻度适宜区要以生态恢复为主,可进行一定规模的放养养殖;较不适宜区应进行生态修复,不适宜进行各种开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性 湖泊 GIS 保护与利用 斧头湖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斧头湖湿地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唐丽平 喻光明 +2 位作者 蒋子龙 揭毅 景高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研究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及原因是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制定利用与保护湿地政策的关键.采用ERDAS、ArcGIS等软件对1991年、2005年7月的湖北斧头湖区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确定斧头湖湿地类型现状,描述湿地类型动态变换.结果表明:(1)研究... 研究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及原因是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制定利用与保护湿地政策的关键.采用ERDAS、ArcGIS等软件对1991年、2005年7月的湖北斧头湖区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确定斧头湖湿地类型现状,描述湿地类型动态变换.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湿地景观类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其中湖泊及滩地面积缩减较为严重;(2)研究区内居民点面积处于加速扩张过程,是湿地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3)研究期内不同湿地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差异显著,其中人工湿地类型双向动态变化较为明显,湖区湿地受人为干扰较严重.长江水位变化及长江入湖口堵塞是引起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围湖造田与精养鱼池扩建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斧头湖湿地 动态模型 动力机制 湿地保护
下载PDF
唐代幞头形制变迁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冬蕾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幞头是唐代盛行的冠式,唐代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皆可佩戴幞头,且幞头的材质、造型和功能在唐代也有较为丰富的变化。通过归纳唐代及唐前后幞头的演变,分析幞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出幞头形制的变化发展是唐代政治文化、性别文化、等级... 幞头是唐代盛行的冠式,唐代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皆可佩戴幞头,且幞头的材质、造型和功能在唐代也有较为丰富的变化。通过归纳唐代及唐前后幞头的演变,分析幞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出幞头形制的变化发展是唐代政治文化、性别文化、等级文化与服饰之间交融的体现,展现了各阶级之间以幞头演变为中心的积极互动。对唐代幞头形制的研究及文化内涵的分析可为传统头饰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幞头 头饰 形制 造型演变 文化内涵
下载PDF
福建浮头湾海水及其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斯婷 王伟力 李青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3期156-158,共3页
2014年12月首次调查了福建浮头湾海域海水及其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海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为DIN,其含量范围为0294~0369mg/L;PO_4-P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它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研究海域水体已达到富营养化状态,且... 2014年12月首次调查了福建浮头湾海域海水及其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海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为DIN,其含量范围为0294~0369mg/L;PO_4-P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它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研究海域水体已达到富营养化状态,且N为限制性因子。沉积物中各项指标均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的一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 海水 沉积物 浮头湾
下载PDF
宋代幞头形制的演化——兼论南薰殿旧藏宋帝画像与图像鉴定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6
9
作者 黎晟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36-42,共7页
幞头初步定型于隋代,唐宋时期得以广泛使用,成为古代男性的重要首服之一。但各时期幞头的样式不断变化,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南薰殿旧藏图像中有一批当时绘制的宋代帝王画像,各帝王所戴幞头的样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演化痕迹。对于这一演化... 幞头初步定型于隋代,唐宋时期得以广泛使用,成为古代男性的重要首服之一。但各时期幞头的样式不断变化,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南薰殿旧藏图像中有一批当时绘制的宋代帝王画像,各帝王所戴幞头的样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演化痕迹。对于这一演化痕迹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冠服制度,并推动相关美术史专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幞头 南薰殿 帝王 画像
下载PDF
从生活实用到艺术审美——戏曲表演服饰形成与演变论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友峰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1期39-67,共29页
审美愉悦是戏曲服饰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戏曲服饰的审美功能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普通的民间服饰和宫廷服饰逐渐艺术化的结果。现实生活服饰的出现,不仅为服饰的艺术化提供了可能,也为以审美愉悦为主要... 审美愉悦是戏曲服饰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戏曲服饰的审美功能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普通的民间服饰和宫廷服饰逐渐艺术化的结果。现实生活服饰的出现,不仅为服饰的艺术化提供了可能,也为以审美愉悦为主要功能的戏曲服饰产生,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戏曲艺术的形成,为戏曲艺术服饰的出现提供了借以附丽的"骨架"。戏曲服饰伴随着宋元杂剧出现而出现。戏曲服饰源于现实生活服饰而又高于现实生活服饰。它通过对横向不同区域民族服饰的广采博纳和纵向历史服饰的继承、吸收,"杂取种种,合而为一",逐渐形成了以审美为主要目的、专门为戏曲演出而设计和制作的服饰,使戏曲演出服饰从元代始拥有了独立的艺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表演服饰 幞头 花褶 乌纱帽
下载PDF
唐代文官常服幞头形制变迁的文化审视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怡 林泰然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有唐一代近三百年间,唐代文官常服在礼服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首服幞头使用范围很广。幞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巾子式样的多样、两脚的软硬等等。应该说,这是唐室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常服加以辨别并予以整理,并使其日益规范并颇具礼仪性。... 有唐一代近三百年间,唐代文官常服在礼服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首服幞头使用范围很广。幞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巾子式样的多样、两脚的软硬等等。应该说,这是唐室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常服加以辨别并予以整理,并使其日益规范并颇具礼仪性。从深层意义来讲,文化审视下的唐代文官幞头形制变迁,究其原因乃是以唐代皇帝为核心的宫廷文化的衍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文官 幞头 变迁
下载PDF
一些Julia集为■的有理函数(英文)
12
作者 孙霞 谭海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8-30,共3页
文章给出了一些有理函数它们的Julia集为整个黎曼球面。
关键词 FATOU集 JULIA集 不动点 临界点
下载PDF
临川地区明朝门坊浮雕人物之冠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伟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7-76,共10页
明朝的服饰承袭唐宋。明朝门坊上的浮雕人物,因为规避朝廷法规或者害怕触犯官员忌讳等原因,多采用戏剧服饰进行“避讳”,但是同时又能满足建造者的私人需求。以临川地区明朝门坊上浮雕人物的官帽为对象,对这一现象在明代民间浮雕上的表... 明朝的服饰承袭唐宋。明朝门坊上的浮雕人物,因为规避朝廷法规或者害怕触犯官员忌讳等原因,多采用戏剧服饰进行“避讳”,但是同时又能满足建造者的私人需求。以临川地区明朝门坊上浮雕人物的官帽为对象,对这一现象在明代民间浮雕上的表现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帽 门坊人物浮雕 明朝 展脚幞头 梁冠
下载PDF
汉唐时期男子幞头形制变迁的文化审视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怡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0-64,共5页
幞头源于东汉时期民间的幅巾,北朝时期基于鲜卑风帽形制并融合汉魏旧制初步成形,隋唐时期日益精美,上升为官员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幞头形制与功能的发展变迁,是男子服饰尤其是官员服饰等级性与实用性的博弈交融,是汉唐时期民族大融合... 幞头源于东汉时期民间的幅巾,北朝时期基于鲜卑风帽形制并融合汉魏旧制初步成形,隋唐时期日益精美,上升为官员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幞头形制与功能的发展变迁,是男子服饰尤其是官员服饰等级性与实用性的博弈交融,是汉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及多种文明大交汇的现实反映,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幞头 文化审视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湖泊保护与利用——以湖北省斧头湖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中强 王双玲 +1 位作者 杨梅 徐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4-718,共5页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功能的可持续性,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湖泊生态敏感性分析基础上的生态功能分区,可为湖泊生态管理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斧头湖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斧头湖生态环境调查基...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功能的可持续性,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湖泊生态敏感性分析基础上的生态功能分区,可为湖泊生态管理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斧头湖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斧头湖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采用因子叠加法,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极高和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斧头湖面积的32.0%,中度敏感区占斧头湖面积的57.1%,说明斧头湖生态敏感性总体上很高;同时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对斧头湖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首次将GIS矢量技术应用于湖泊生态敏感性区划,使生态敏感性因子空间叠加分析更为有效。同时,建议选取更多的因子如水生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可得到更全面的生态敏感性分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地理信息系统 湖泊 利用
原文传递
蒲城县伏头地区矿物药自然铜与蛇含石的矿物学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丽倩 刘养杰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对陕西省蒲城县伏头地区矿物药自然铜与蛇含石进行矿物学鉴定及成分对比。方法先用肉眼及反光镜鉴定,再利用微量元素光谱半定量、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矿物学及成分测试分析。结果矿物药自然铜、蛇含石均为矿物黄铁矿,但... 目的对陕西省蒲城县伏头地区矿物药自然铜与蛇含石进行矿物学鉴定及成分对比。方法先用肉眼及反光镜鉴定,再利用微量元素光谱半定量、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矿物学及成分测试分析。结果矿物药自然铜、蛇含石均为矿物黄铁矿,但自然铜为立方体黄铁矿单晶体,蛇含石为结核状黄铁矿集合体;反光镜测试自然铜与蛇含石的反射率分别为53%、50%,均为均质体、无内反射;光谱半定量分析显示:自然铜的主要微量元素Cu<5 ppm、Mo 15 ppm、Co 10 ppm、Yb 15 ppm、Mn<200 ppm、K>10 ppm,蛇含石的主要微量元素Cu<5 ppm、Mo 5 ppm、Co 30 ppm、Pb 50 ppm、Sn 50 ppm、Ni 200 ppm、Yb 1 ppm、Mn<200 ppm,K>10 ppm。X射线衍射显示:自然铜中黄铁矿的含量为100%,特征峰2.702(10)、1.630(9)、2.417(7),蛇含石中黄铁矿的含量97%、绿泥石3%,特征峰2.706(10)、1.630(10)、2.419(8)。红外光谱曲线显示:自然铜中黄铁矿的含量>95%,特征谱线417、343 cm-1,蛇含石中黄铁矿的含量为97%,特征谱线413、345 cm-1。结论陕西省蒲城县伏头地区矿物药自然铜与蛇含石中的矿物成分均为黄铁矿,形态特征分别为单晶体立方体晶形、结核状集合体,推测可能是结构差异导致了药理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城县 伏头地区 自然铜 蛇含石 矿物药 矿物学 鉴定 成分对比 黄铁矿 微量元素 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内陆湿地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以斧头湖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莉蓉 齐婷 喻光明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内陆湿地是发育于海岸带以外陆地上的湿地总称。斧头湖为内陆淡水湖,属于典型的内陆亚热带湿地,与其它内陆湿地的研究具有可比性。近年来,斧头湖湿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景观、气候、水文及生物多样性发... 内陆湿地是发育于海岸带以外陆地上的湿地总称。斧头湖为内陆淡水湖,属于典型的内陆亚热带湿地,与其它内陆湿地的研究具有可比性。近年来,斧头湖湿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景观、气候、水文及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并由此显现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效应。本文在GIS技术支持下分析和处理了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分阶段研究了斧头湖湿地土地利用/覆盖演变格局与过程;探讨了斧头湖湿地总体景观水平格局变化特征和不同景观类型水平变化特征,以及斧头湖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地利用强度增加,斧头湖区的景观生态格局具有破碎化的趋势,地表径流和流域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野生生物种类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斧头湖湿地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