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D modeling of reaction and mass transfer through a single pellet: Catalytic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被引量:1
1
作者 Siavash Seyednejadian Nakisa Yaghobi +1 位作者 Ramin Maghrebi Leila Vafajoo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56-363,共8页
In this study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small scale single pellet for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OCM)over titanite pervoskite is developed.The method is based on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code whic... In this study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small scale single pellet for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OCM)over titanite pervoskite is developed.The method is based on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code which known as Fluent may be adopted to model the reactions that take place inside the porous catalyst pellet.The steady state single pellet model is coupled with a kinetic model and the intra-pellet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species are provided.Subsequent to achieving this goal,a nonlinear reaction network consisting of nine catalytic reactions and one gas phase reaction as an external program i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to CFD-code as a reaction term in solving the equations.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which is conducted in a differential reactor with a Sn/BaTiO3 catalyst(7-8 mesh) at atmospheric pressure,GHSV of 12000 h-1,ratio of methane to oxygen of 2,and thre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1023,1048 and 1073 K.The modeling results such as selectivity and conversion at the pellet exit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that to achieve high yield in OCM process the modeling of the single pelle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heart of catalytic fixed bed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st pellet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modeling CFD catalytic reactions ETHANE
下载PDF
A Lumping Kinetic Model for Catalytic Reforming
2
作者 Cheng Guoxiang, Tan Hanshen, Hong Enshan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Fushun 113001) Chen Zhi, Weng Huixi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54-158,共5页
ALumpingKineticModelforCatalyticReformingChengGuoxiang,TanHanshen,HongEnshan(Fushu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 ALumpingKineticModelforCatalyticReformingChengGuoxiang,TanHanshen,HongEnshan(Fushu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andPetroche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TIC model catalytic REFORMING reaction network LUMPING model REACTOR model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Catalytic Combustion on the Ignition Timing and Emissions of HCCI Engines
3
作者 曾文 解茂昭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8年第2期168-172,共5页
The combustion processes of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HCCI) engines whose piston surfaces have been coated with catalyst (rhodium or platinum)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A singlezone model and a... The combustion processes of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HCCI) engines whose piston surfaces have been coated with catalyst (rhodium or platinum)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A singlezone model and a multi-zone model were developed. The effects of catalytic combustion on the ignition timing of the HCCI engine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single-zone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gnition timing of the HCCI engine was advanced by the catalysis. The effects of catalytic combustion on HC, CO and NOx emissions of the HCCI engine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multi-zone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issions of HC and CO (using platinum (Pt) as catalyst) were decreased, while the emissions of NOx were elevated by catalytic combustion. Compared with catalyst Pt, the HC emissions were lower with catalyst rhodium (Rh) on the piston surface, but the emissions of NOx and CO were hig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tic combustion HCCI detailed chemical reaction kinetic model single-zone model multi- zone model METHANE
下载PDF
加压流化床Co-Ca催化煤焦加氢气化反应动力学
4
作者 刘佳敏 顾素敏 +2 位作者 张荣 李伟伟 曲旋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5,共8页
煤催化加氢气化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包括煤催化加氢热解和煤焦催化加氢气化2个步骤,其中煤焦催化加氢气化的反应速率远小于煤催化加氢热解的反应速率,是整个气化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因此建立适宜的煤焦催化加氢气化反应动... 煤催化加氢气化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包括煤催化加氢热解和煤焦催化加氢气化2个步骤,其中煤焦催化加氢气化的反应速率远小于煤催化加氢热解的反应速率,是整个气化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因此建立适宜的煤焦催化加氢气化反应动力学对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型加压流化床中,研究了Co-Ca催化煤焦加氢气化过程中煤焦颗粒密度和孔隙结构随碳转化率的变化规律,发现随反应进行煤焦颗粒密度减小,孔隙总比表面积与反应速率线性相关,表明Co-Ca催化煤焦加氢气化反应符合随机孔模型的特征。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氢分压和Co负载量,获得了煤焦中碳转化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50~850℃反应仍处于动力学控制阶段;反应温度超过750℃后,反应速率显著提升,进一步提升温度至850℃时,碳转化率由650℃时的16.32%增至95.32%。随氢分压升高,碳转化率增大,氢气分压由0.6 MPa增至2.5 MPa时,碳转化率由19.49%提高至94.11%。随Co催化剂负载量由1%提高至3%,碳转化率持续提升,继续增加Co负载量至5%,碳转化率变化较小。采用扩展随机孔模型,引入经验参数c和p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煤焦催化加氢气化反应的活化能为122.7 kJ/mol,反应级数为1.54。模型预测的反应速率值与试验值之间的平均偏差为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催化加氢气化 加压流化床 反应动力学 随机孔模型
下载PDF
A generalize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non-catalytic gas-solid reactions
5
作者 阎子峰 逯杰清 LU Max G.Q.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26-532,共7页
Based on a general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of the existing models, a new model for non-catalytic gas-solid reactions is proposed and a general formulation for the model in terms of the solid conve... Based on a general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of the existing models, a new model for non-catalytic gas-solid reactions is proposed and a general formulation for the model in terms of the solid conversion, X, is presented in mis paper. The model, referred to the generalized model, is demonstrated to be applicable to any solid reactant of general structure ranging from highly porous to nonporous materials. It is shown that the generalized model incorporates the grain and pore structure for a solid pellet and can be reduced to the grain and random pore models as extreme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atalytic conversion gas-solid reactions mathematical model structure of solid reactants
全文增补中
Validation of 1D model for methane/air/Pt combustion in stagnation flow
6
作者 刘明候 邢丹 +1 位作者 陆雨洲 朱会元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3年第5期577-588,共12页
A 2D model is built on the package of FLUEN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adial aspect ratio (R/W), length-to-width ratio (L/W), strain rate (SR), and buoyancy (Ri=Gr/Re^2) on the validation of the simplified 1D m... A 2D model is built on the package of FLUEN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adial aspect ratio (R/W), length-to-width ratio (L/W), strain rate (SR), and buoyancy (Ri=Gr/Re^2) on the validation of the simplified 1D model. In the present 2D model, the methane/air homogeneous reaction mechanism of Peters and the methane/air/platinum heterogeneous reaction mechanism of Deutschmann are applied. B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1D and 2D numerical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validation of 1D model is highly related with the catalytic stagnation reactor configuration. For length-to-width ratio L/W = 1 configuration, 1D laminar model is applicable when the radial aspect ratio R/W 〉 0.4. For R/W = 0.6, the reactor exhibited 1D characteristics when L/W 〈 1. Compared with the temperature and species profiles,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long the axis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radial aspect ratio and length-to-width ratio. With increasing of the strain rate, the flame front goes closer to the catalytic wall surfac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1D and 2D results decreases. For a valid 1D simul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strain rate should be convection can be neglected when Ri〈 5. greater than 20 s^-1. The effects of natu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gnation flow catalytic reaction validation of 1D model
下载PDF
高负载铜基SSZ-13分子筛催化剂SCR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军 王妍 +3 位作者 王计广 李智洋 申博玺 李振国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4,共8页
随着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出台,降低重型柴油机的氮氧化物(NO_(x))排放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提高SSZ-13分子筛催化剂在低温下的二氧化氮(NO_(2))转化效率,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高负载铜基的小孔径分子筛催化剂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NO_(2... 随着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出台,降低重型柴油机的氮氧化物(NO_(x))排放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提高SSZ-13分子筛催化剂在低温下的二氧化氮(NO_(2))转化效率,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高负载铜基的小孔径分子筛催化剂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NO_(2)占比情况.利用GT-SUITE软件建立了一维反应器模型以及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选择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内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模型考虑了423~673 K的温度范围内,氨气(NH_(3))的吸附、脱附和氧化反应、一氧化氮(NO)氧化反应、NO_(x)的还原反应以及硝酸铵(NH_(4) NO_(3))的分解反应,并且在排出气体中监测重要的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量.结果表明:在高负载铜基的SSZ-13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NO_(2)与NH_(3)反应生成的NH_(4)NO_(3)在573 K以下的低温段结晶,晶体堵塞孔道抑制反应进行;而随着温度升高,NH_(4)NO_(3)逐渐分解,反应得以正常进行,因此NO_(2)的含量对NO_(x)的转化效率产生影响,即不同温度段的最高NO_(x)转化效率对应的NO_(2)进气量不同,当温度升高,最高NO_(x)转化效率对应的NO_(2)占比先升高后降低,最高NO_(2)占比不超过40%,并且对应温度区间内排出的N_(2)O含量低于6×10^(-6).改变氨氮比、空速、催化剂活性位点密度等工况探究氮氧化物转化效率最高对应的NO_(2)占比,得到的NO_(2)占比均为动态变化值.定义氮氧化物转化效率超过80%的温度范围为最佳温度窗口,变化工况发现最佳温度窗口均为503~67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选择催化还原 分子筛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气固相非催化反应——粒径不变缩芯模型的实例解析
8
作者 罗中秋 陕绍云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以钙基吸收剂吸收CO_(2)为例,讲解了化学反应工程中缩芯模型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反应过程、浓度分布和速率方程等内容。通过查阅文献、梳理理论知识点、实验等方式,进行结果验证和知识的扩展。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缩芯模型 CO_(2)吸收 气固相非催化反应
下载PDF
锌对球团矿还原反应的影响
9
作者 胡闯开 周进东 +2 位作者 朱斌 熊玮 毕学工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94,共8页
利用浸泡法制得富锌球团矿,测定不同温度下球团矿和富锌球团矿还原失重量随时间变化,建立了球团矿气-固反应的未反应核模型,研究了锌对球团矿还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中,球团矿还原反应控速环节为界面化学反应;球团矿和富锌... 利用浸泡法制得富锌球团矿,测定不同温度下球团矿和富锌球团矿还原失重量随时间变化,建立了球团矿气-固反应的未反应核模型,研究了锌对球团矿还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中,球团矿还原反应控速环节为界面化学反应;球团矿和富锌球团矿的化学反应活化能分别为54.34、54.38 kJ/mol,表明富锌对球团矿还原的阻碍作用十分有限;锌对球团矿还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表面形成的ZnO壳阻碍球团矿还原,②内部锌蒸气发生循环反应起到催化作用。当温度较低(900℃)时,表面富集的ZnO壳影响大,阻碍球团矿的还原;温度在950~1000℃,锌蒸气催化作用显著,削弱或抵消了ZnO壳的阻碍作用;随着温度继续升高,由于锌蒸气还原FeO反应是放热反应,锌蒸气催化作用降低甚至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团矿 还原反应 未反应核模型 还原动力学 催化还原 界面化学反应
下载PDF
FCC反应机理与分子水平动力学模型研究——Ⅰ.动力学模型建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湘波 龙军 +1 位作者 侯拴弟 邹圣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4-78,共5页
以催化裂化反应机理为基础,把FCC原料及产品按馏程和化学组成进行集总划分,考虑氢转移、芳构化、环化和缩合等二次反应,通过对反应网络的合理简化,提出了一种分子水平的动力学模型,并对热裂化反应生成的干气与原料性质及产物进行了关联... 以催化裂化反应机理为基础,把FCC原料及产品按馏程和化学组成进行集总划分,考虑氢转移、芳构化、环化和缩合等二次反应,通过对反应网络的合理简化,提出了一种分子水平的动力学模型,并对热裂化反应生成的干气与原料性质及产物进行了关联。该模型不仅可以对产品的产率及分布进行预测,而且也可以进行产品化学组成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化 缩合 反应机理 化学组成 干气 产率 原料 热裂化 FCC 氢转移
下载PDF
催化重整集总动力学模型(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3
11
作者 翁惠新 孙绍庄 江洪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7-412,共6页
根据集总指导原则,从催化重整的反应机理出发,建立了十六集总催化重整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不仅简单可行,且能适用于不同生产方案的重整反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良好的拟合性.
关键词 催化重整 动力学模型 石油炼制
下载PDF
FCC汽油催化转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福安 侯栓弟 +2 位作者 龙军 武雪锋 张占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9,共8页
以催化裂化反应机理为基础,将FCC汽油原料及产品按馏程和化学组成进行集总划分。考虑裂化、氢转移、芳构化和缩合等反应,对反应网络进行合理简化,提出了一种接近分子水平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参数估算求取14个动力学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 以催化裂化反应机理为基础,将FCC汽油原料及产品按馏程和化学组成进行集总划分。考虑裂化、氢转移、芳构化和缩合等反应,对反应网络进行合理简化,提出了一种接近分子水平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参数估算求取14个动力学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建立了汽油催化转化反应的十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能预测不同反应条件下汽油转化反应产率分布和产品中汽油的烃类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转化反应 FCC汽油 催化裂化反应 动力学模型 活化能
下载PDF
柴油机Urea-SCR系统控制模型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杰 颜伏伍 +2 位作者 苗益坚 侯洁 刘传宝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针对自主开发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Urea-SCR)系统建立了控制策略模型、测试模型和催化器化学反应模型.通过欧洲稳态循环测试(ESC)试验,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于催化器化学反应仿真模型进行了特性参数辨识;根据...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针对自主开发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Urea-SCR)系统建立了控制策略模型、测试模型和催化器化学反应模型.通过欧洲稳态循环测试(ESC)试验,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于催化器化学反应仿真模型进行了特性参数辨识;根据辨识结果,通过模拟欧洲瞬态测试循环(ETC)测试的仿真结果与发动机实际台架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仿真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催化器下游NOx的体积分数.建立了SCR控制策略模型,能够减少系统控制器传统开发方法中的大量试验工作及高昂测试成本,对提高瞬态工况下SCR系统控制器的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控制策略 化学反应模型
下载PDF
煤催化气化的修正缩核反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泽凯 王黎 +1 位作者 刘业奎 冯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0-1193,共4页
针对煤的催化气化反应中以往的动力学模型不再适用这一情况,以气固非催化缩核反应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考虑了催化剂对反应的作用,并将催化剂的影响因素用一个催化有效因子函数来表达,该函数包括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加入量以及滞留效应等;... 针对煤的催化气化反应中以往的动力学模型不再适用这一情况,以气固非催化缩核反应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考虑了催化剂对反应的作用,并将催化剂的影响因素用一个催化有效因子函数来表达,该函数包括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加入量以及滞留效应等;建立了适合于煤催化气化反应的修正缩核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模型适用范围内模型模拟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在1.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催化气化 修正缩核反应模型 催化有效因子
下载PDF
镍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污染特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永灿 叶天旭 +1 位作者 李丽 潘惠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41-45,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从头计算法 ,研究了金属镍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污染特性 ,建立了镍与烃分子发生脱氢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模型 ,确定了反应的速控步骤 ,并着重研究了镍价态变化 (Ni0 ,Ni+,Ni2 +)对烃分子脱氢反应活性的影响规律。通过计...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从头计算法 ,研究了金属镍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污染特性 ,建立了镍与烃分子发生脱氢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模型 ,确定了反应的速控步骤 ,并着重研究了镍价态变化 (Ni0 ,Ni+,Ni2 +)对烃分子脱氢反应活性的影响规律。通过计算得出Ni0 ,Ni+,Ni2 +在脱氢反应速控步骤的活化能分别为 2 15 .0 85kJ/mol,32 0 .0 0 5kJ/mol和 6 5 0 .5 0 2kJ/mol,显示出低价镍脱氢活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污染 计算模型 脱氢反应 炼油
下载PDF
二氧化碳的活化及其催化加氢制二甲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秦祖赠 刘瑞雯 +1 位作者 纪红兵 蒋月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CO2是一种稳定的物质,其化学惰性限制了CO2转化技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化学催化、生物活化、光电活化及等离子体活化等CO2活化方式,从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工艺研究、催化剂开发、催化加氢机理和本征动力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CO2催化... CO2是一种稳定的物质,其化学惰性限制了CO2转化技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化学催化、生物活化、光电活化及等离子体活化等CO2活化方式,从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工艺研究、催化剂开发、催化加氢机理和本征动力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研究进展,认为化学催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CO2活化方式。对于一步法催化CO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工艺,其难点是制备高效CO2活化催化剂。开发高效的CO2活化及转化催化剂及对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过程进行机理探究,是推广CO2转化技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动力学模型 催化 多相反应
下载PDF
V_2O_5催化甲烷液相部分氧化工艺过程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立宇 杨伯伦 +2 位作者 张秀成 董武 曹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7-421,共5页
以V2O5为催化剂,在发烟硫酸中进行了甲烷液相选择性氧化的研究工作,考察了V2O5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发烟硫酸浓度等工艺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甲烷液相选择性氧化的催化机理探讨和宏观动力学推导。甲烷在部分氧化反... 以V2O5为催化剂,在发烟硫酸中进行了甲烷液相选择性氧化的研究工作,考察了V2O5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发烟硫酸浓度等工艺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甲烷液相选择性氧化的催化机理探讨和宏观动力学推导。甲烷在部分氧化反应中首先转化为硫酸甲酯,后者进一步水解得到甲醇。甲烷转化率可达54.5%,选择性45.5%,相应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0175mol、反应温度180℃、发烟硫酸中SO3含量50%(wt)、反应时间2h。V2O5催化甲烷液相部分氧化反应遵循亲代取代机理,甲烷液相部分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液相部分氧化 V2O5催化剂 发烟硫酸 催化反应机理 宏观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汽油烯烃转化的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邹圣武 侯栓弟 +3 位作者 龙军 周健 孙铁栋 张占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93-1798,共6页
以催化裂化反应机理为基础 ,把FCC原料及产品按馏程和化学组成进行集总划分 .考虑氢转移、芳构化等二次反应 ,通过对反应网络的合理简化 ,提出了一种分子水平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参数估计求取 18个动力学速度常数 ,建立集总动力学模型以... 以催化裂化反应机理为基础 ,把FCC原料及产品按馏程和化学组成进行集总划分 .考虑氢转移、芳构化等二次反应 ,通过对反应网络的合理简化 ,提出了一种分子水平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参数估计求取 18个动力学速度常数 ,建立集总动力学模型以预测汽油的化学结构组成 .研究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较好预测不同条件下的产率分布 ,而且可以预测汽油组成分布 ,有助于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组成 烯烃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催化反应器人为非定态操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晓峰 陈标华 +1 位作者 潘立登 李成岳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催化反应器人为非定态操作为强化催化反应过程、改善时均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催化反应器中人为非定态操作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数学模型化的进展。
关键词 催化反应器 人为非定态操作 模型化 非均相催化
下载PDF
FDFCC工艺中汽油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飞跃 翁惠新 罗世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63,共5页
利用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1号催化裂化装置实测数据,采用集总理论研究FDFCC工艺汽油提升管内的催化反应行为。根据集总原则,将汽油提升管内反应系统的原料和产品按馏程及烃族组成划分为九个集总组分,通过合理简化反应网络,建立九集总反应... 利用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1号催化裂化装置实测数据,采用集总理论研究FDFCC工艺汽油提升管内的催化反应行为。根据集总原则,将汽油提升管内反应系统的原料和产品按馏程及烃族组成划分为九个集总组分,通过合理简化反应网络,建立九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并求取25组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对不同性质原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产品分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预测汽油产品组成及液化气中高附加值的丙烯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动力学模型 汽油料 烯烃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