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额负蝗与中华蚱蜢胃盲囊形态结构的比较(直翅目:蝗总科)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明 何慧 奚耕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1-194,203,共5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与中华蚱蜢(Acrida cinerea)的胃盲囊形态结构,为深入探讨这2个科昆虫的亲缘关系及验证其进化地位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对2种蝗虫进行解剖,测量其消化道及胃盲囊各部位长度,用石... 【目的】观察并比较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与中华蚱蜢(Acrida cinerea)的胃盲囊形态结构,为深入探讨这2个科昆虫的亲缘关系及验证其进化地位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对2种蝗虫进行解剖,测量其消化道及胃盲囊各部位长度,用石蜡切片法制作胃盲囊组织切片,比较2种蝗虫胃盲囊的组织结构。【结果】短额负蝗和中华蚱蜢均有6个胃盲囊,但短额负蝗的胃盲囊内壁上突出的纵形嵴较发达,上皮层的消化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紧密,胃盲囊占消化道总长的比例为36.84%;而中华蚱蜢的纵形嵴突出程度相对较轻,消化细胞排列较为疏松,胃盲囊占消化道总长的比例为24.82%。【结论】短额负蝗的胃盲囊比中华蚱蜢的发达,说明短额负蝗比中华蚱蜢的进化地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额负蝗 中华蚱蜢 胃盲囊 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