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eding problems and GI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comparison with their siblings
1
作者 Vahe Badalyan Richard H. Schwartz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1年第4期51-63,共13页
Objective: There are few previously published studies of feeding problems and/or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mong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AS) or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NOS), compared to sibli... Objective: There are few previously published studies of feeding problems and/or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mong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AS) or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NOS), compared to sibling controls. Study Design: On-line parent autism groups 90% from North America. Statistical analysis: Chi square and b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Completed surveys were received for 64 children with AS, 44 with PDD-NOS, total = 108), and 82 normal sibling matches.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had higher likelihood of frequent (>50% of the time) problematic feeding behaviors and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such as unusual food preferences (OR 23.9, 95% CI 7.3 - 78.7), insistence on unusual food presentation (OR 5.8, 95% CI 1.8 - 18.4), and poor mealtime social behavior (OR 16.1, 95% CI 4.1 - 64.1). These children also had higher odds of frequent constipation (OR 8.3, 95% CI 2.2 - 31.9) and fecal incontinence (OR 5.4, 95% CI 1.1 - 27.3). Nine children in AS/PDD-NOS group (4%) were believed by parent to have celiac disease (3 or 1% had intestinal biopsy), compared to 2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57% of the AS/PDD-NOS group had frequent unusual food preferences vs. 5% of controls. Forty-eight percent of children with AS/PDD-NOS had frequent dislikes of new foods, compared to 6% of controls. For symptoms of specific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children with AS/PDD-NOS had higher prevalence of frequent constipation (30% vs. 4%) and fecal incontinence (22% vs.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ER syndrome PDD-NOS FEEDING Behaviors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Food PREFERENCES
下载PDF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on biliary-type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被引量:3
2
作者 Li-Kun Ren Zhi-Yuan Cai +6 位作者 Xun Ran Neng-Hong Yang Xing-Zhi Li Hao Liu Chang-Wei Wu Wen-Ying Zeng Min H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2期9835-9846,共12页
BACKGROUND Although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has a positive therapeutic effect on biliary-type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some patients still have little relief after EST,which implies that other function... BACKGROUND Although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has a positive therapeutic effect on biliary-type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some patients still have little relief after EST,which implies that other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may also be present with biliary-type SOD and interfere with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t.AIM To retrospectively assess EST as a treatment for biliary-type SOD and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in guiding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SOD.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9 patients with biliary-type SOD(type I and type II)treated with EST a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EST.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GID and biliary-type SOD was analyzed.RESULTS Seventy-nine patients with biliary-type SOD received EST,including 29 type 1 patients and 50 type 2 patients.The verbal rating scale-5(VRS-5)scores before EST were all 3 or 4 points,and the scores decreased after ES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EST,the serum indexe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total bilirubin in biliary-type SO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P<0.05).After EST,67(84.8%)and 8(10.1%)of the 79 patients with biliary-type SOD had obviously effective(VRS-5=0 points)and effective treatment(VRS-5=1-2 points),with an overall effectiveness rate of 94.9%(75/79).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VRS-5 scores between biliary-type SOD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FGID before EST(P>0.05).Of 12 biliary-type SOD(with FGID)patients,11 had abdominal pain after EST;of 67 biliary-type SOD(without FGID)patients,0 had abdominal pain after ES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11 biliary-type SOD(with FGID)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of symptoms,the recurrence time was about half a year after the EST,and the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relieved after regular medical treatment.There were 4 cases of 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5.1%),and no cholangitis,bleeding or perforation occurred.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 to 5 years after EST,with an average follow-up time of 2.34 years,and there were no long-term adverse events such as sphincter of Oddi restenosis or cholangitis caused by intestinal bile reflux during the follow-up.CONCLUSION ES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OD.For patients with type I and II SOD combined with FGID,single EST or medical treatment has limited efficacy.It is recommended that EST and medicine be combined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such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unctional dyspepsia Functional heartbur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urative effect
下载PDF
调神健脾针刺法联合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对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
3
作者 占道伟 刘军 +5 位作者 徐颖梅 洪中华 李玲 沈志炜 罗开涛 孙建华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观察调神健脾针刺法联合电针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l,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药物组予口服... 目的观察调神健脾针刺法联合电针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l,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药物组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治疗,观察组予调神健脾针刺法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IBS-QOL)评分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及肠黏膜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活化程度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IBS-SSS和HAD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IBS-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MCs数量与脱颗粒比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调神健脾”针刺法联合电针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口服药物治疗,可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抑郁状态,降低MCs活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肥大细胞 胃肠功能紊乱
下载PDF
二陈汤通过调控SCF/C-kit通路介导的痰湿型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
4
作者 匡逸 鄢伟 +3 位作者 张晓菲 唐明 张增 王春燕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499-1506,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二陈汤对痰湿证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胃肠组织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痰湿型体质与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及二陈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 目的通过观察二陈汤对痰湿证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胃肠组织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痰湿型体质与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及二陈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0.27 mg/d)、二陈汤低剂量组和二陈汤高剂量组(217、434 mg/d),每组10只。除空白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各组按剂量给予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于给药7天处死大鼠,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肠黏膜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胃、小肠组织中的SCF、C-ki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见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胃肠黏膜细胞结构完整、形态规则,偶见轻微充血现象;模型组见组织细胞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组织糜烂;莫沙必利组及二陈汤低、高剂量组胃肠黏膜各层次欠清晰、排列不规则,部分组织可见组织细胞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此3组中以二陈汤低剂量组胃肠黏膜表现最为严重。模型组大鼠胃肠组织中SCF、C-kit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莫沙必利组、二陈汤低剂量组、二陈汤高剂量组的表达增加(P<0.05),莫沙必利组和二陈汤高剂量组大鼠胃组织中的SCF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二陈汤高剂量组C-kit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小肠组织中的SCF、C-kit mRNA含量随二陈汤浓度提高而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莫沙必利组、二陈汤低、高剂量组大鼠胃肠组织中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三组中以莫沙必利及高剂量二陈汤效果更佳(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痰湿型胃肠黏膜损伤及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与SCF/C-ki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有关,二陈汤可通过此机制进行有效干预,上调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利于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急性期 胃肠功能功能障碍 SCF/C-kit通路 二陈汤 痰湿证
下载PDF
理气通腑方联合耳穴压豆在宫颈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李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理气通腑方联合耳穴压豆在宫颈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术后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 目的观察理气通腑方联合耳穴压豆在宫颈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术后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理气通腑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两组的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G17、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气通腑方联合耳穴压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手术 胃肠功能障碍 理气通腑方 耳穴压豆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胃肠功能
下载PDF
生津益胃汤治疗胃阴不足证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马金成 雷振东 李密密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生津益胃汤治疗胃阴不足证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笔者医院收治的胃阴不足证CHF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 目的研究生津益胃汤治疗胃阴不足证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笔者医院收治的胃阴不足证CHF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胰酶肠溶胶囊治疗,试验组予生津益胃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胃肠功能量化评分及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量化评分、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GAS、血浆MT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津益胃汤对胃阴不足证CHF合并胃肠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疗效,可改善临床表现,调整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津益胃汤 胃阴不足证 慢性心力衰竭 胃肠功能障碍
下载PDF
运中汤治疗危重症患者脾虚浊毒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7
作者 郭宇菁 张洁 王素娟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386-2389,共4页
目的 探讨运中汤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脾虚浊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危重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脾虚浊毒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运中汤加减治... 目的 探讨运中汤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脾虚浊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危重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脾虚浊毒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运中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腹内压、ICU治疗时间、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血乳酸、胃泌素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胃蛋白酶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运中汤可改善危重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改善患者预后,为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脾虚浊毒证 运中汤 危重症患者
下载PDF
辨证应用穴位贴敷防治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
8
作者 周宗起 刘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8期43-46,共4页
目的 分析辨证应用穴位贴敷防治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62例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 分析辨证应用穴位贴敷防治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62例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辨证应用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功能评分、健康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理功能评分、健康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于对照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P<0.05)。结论 辨证应用穴位贴敷防治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总有效率更高,能改善临床症状,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同时还能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辨证论治 穴位贴敷 胃肠术后
下载PDF
大黄对胃肠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40
9
作者 陈德昌 景炳文 +5 位作者 杨兴易 陈学云 严鸣 张翔宇 赵良 俞康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4-26,共3页
对97例重症监护病人进行了临床研究,其中36例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伴出血者应用大黄治疗,30例显效;而H_2受体阻滞剂疗效较差,且再出血发生率高。49例中毒性肠麻痹患者经大黄治疗后,41例恢复肠蠕动,24例耐受胃肠营养... 对97例重症监护病人进行了临床研究,其中36例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伴出血者应用大黄治疗,30例显效;而H_2受体阻滞剂疗效较差,且再出血发生率高。49例中毒性肠麻痹患者经大黄治疗后,41例恢复肠蠕动,24例耐受胃肠营养,而其他治疗手段无效。22例病人在大黄治疗前后进行胃肠粘膜内pH值测定,结果显示大黄能显著提高胃肠粘膜内pH值,亦即能改善胃肠粘膜血流灌注。35例MODS病人中,23例应用大黄治疗,9例存活;显示大黄能有效防治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促进胃肠蠕动恢复,保护胃肠粘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胃肠粘膜病变 胃肠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脓毒症并发胃肠道功能不全综合征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秦龙 张颖萍 +3 位作者 刘秋旻 颜卫峰 路建荣 李晶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并发胃肠道功能不全综合征(GIDS)的影响预后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北京市海淀医院ICU收治的72例并发GIDS的脓毒症患者。GIDS为入选患者在ICU期间的病例资料中至少具有下列三项因素...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并发胃肠道功能不全综合征(GIDS)的影响预后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北京市海淀医院ICU收治的72例并发GIDS的脓毒症患者。GIDS为入选患者在ICU期间的病例资料中至少具有下列三项因素之一者:即肠内喂养不耐受(FI)、胃肠道出血(GIH)和麻痹性肠梗阻(PI)。记录其人口统计学和入选研究时的临床基本资料等25项指标,以及并发GIDS的基本情况,对上述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选择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ICU病死率。结果共有34例并发GIDS的脓毒症患者(47.2%)死亡,与存活组患者相比,非存活组患者病情更重(SOFA评分)([7.76±3.6)v(s5.53±3.9),P=0.003],ICU住院时间更长([22.6±15.9)v(s15.0±10.0),P=0.0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来源分类(OR=6.834,95%CI1.713~27.265,P=0.006)、血小板计数(PLT)(OR=2.01,95%CI2.004~2.017,P=0.002)是发生GIDS的脓毒症患者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患者并发GIDS预后较差;来源手术科室和早期PLT降低的GIDS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胃肠道功能不全综合征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时兢 宋秀琴 +4 位作者 陆荣国 俞娅芬 陈鸣宇 衡军峰 王烨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1期14-15,18,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18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119例)。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18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119例)。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G ICU)内胃肠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60.3%。胃肠功能障碍组病人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提示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重症 预后
下载PDF
AECOPD呼吸衰竭中医证素、证候的分布及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付跃峰 刘清泉 +3 位作者 蔡阳平 王兰 赵红芳 江其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65-269,274,共6页
目的:通过对AECOPD呼吸衰竭临床病例症状、体征等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得出该病证素、证候的分布,并分析其证候与胃肠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以选用的症状、体征辨证素表,症状、体... 目的:通过对AECOPD呼吸衰竭临床病例症状、体征等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得出该病证素、证候的分布,并分析其证候与胃肠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以选用的症状、体征辨证素表,症状、体征对证素贡献度(权值)表为基准,计算症状、体征对相关证素的贡献度,根据标准选用达到或超过20的证素,得出常见证素;根据证素组合证候规律及临床实际组合证候,确定AECOPD呼吸衰竭临床常见证候,进一步分析中医证候与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等。结果:1)AECOPD呼吸衰竭病位证素以肺出现频率最高(100%),其次为脾(81.32%)、心(72.29%)、肾(71.08%)等;虚性病性证素气虚出现频率最高(92.17%),其次为阳虚(72.29%)、阴虚(58.43%)等;实性病性证素痰出现频率最高(100%)、热(48.8%)、饮(48.19%)、血瘀(47.59%)等。AECOPD呼吸衰竭的主要证候为肺脾气虚痰浊阻肺证(21.69%),肺肾气阴两虚痰热壅肺证(16.27%),肺脾肾阳虚痰饮停肺证(15.06%)等。2)AECOPD呼吸衰竭中医证候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肺脾肾不足痰蒙神窍证发生率最高(100%),且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整体偏高(9.7±3.3),病情严重。结论:AECOPD呼吸衰竭的证素以痰、气虚、阳虚、阴虚、热、饮、血瘀等为主,期间常互相联合,易侵袭肺、脾、心、肾等脏,主要证候表现为肺脾气虚痰浊阻肺证,肺肾气阴两虚痰热壅肺证,肺脾肾阳虚痰饮停肺证等,其各证候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证素 中医证候 胃肠功能障碍
下载PDF
生大黄并微生态制剂对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胜 张冬惠 +3 位作者 金晓烨 杨超 贺丽 张文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9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在治疗前及用药后7...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9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在治疗前及用药后7、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和比较,并对28 d后的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MODS患者在治疗后7、14 d胃肠功能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治疗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患者总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APACHEⅡ评分在8~20分间患者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能够改善MODS患者的胃肠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胃肠功能障碍 生大黄 微生态制剂 预后
下载PDF
危重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定量诊断评分方案 被引量:60
14
作者 但汉雷 白杨 +3 位作者 王继德 张亚历 张振书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9-860,共2页
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nd failure,GIDF)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n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多种严重疾病和器官损伤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评分 诊断 重症监护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损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4
15
作者 林瑾 王海曼 +4 位作者 李昂 王超 阴赪宏 张淑文 段美丽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863-864,共2页
目的:调查国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胃肠功能损伤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调查方法,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月全国11省市的37家三级医院1087例MODS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目的:调查国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胃肠功能损伤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调查方法,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月全国11省市的37家三级医院1087例MODS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087例患者中,胃肠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78.8%、61.7%。其中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其28d病死率为58.9%。MODS患者胃肠功能损伤发生及死亡的高危因素分别为存在腹水、未应用或未适当应用肠内营养,用用肾上腺素等。结论:MODS患者胃肠功能损伤发生率高,其发生高危因素及死亡高危因素与腹水、肠内营养的应用等相关。患有胃肠功能损伤的MODS患者其入住ICU28d病死率较非胃肠功能损伤患者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胃肠功能损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通腑颗粒治疗MODS胃肠功能障碍140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董军 张淑文 +4 位作者 段美丽 王宝恩 王红 阴赪宏 文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3358-3362,共5页
目的:观察通腑颗粒治疗MODS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种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0家北京三级医院ICU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以加斯清和通腑颗粒治疗.于入选后0h、给药后48h、第... 目的:观察通腑颗粒治疗MODS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种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0家北京三级医院ICU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以加斯清和通腑颗粒治疗.于入选后0h、给药后48h、第7天或死亡前,观察患者肠鸣音及腹部B超肠管积气、积液的情况;抽血并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血浆D-乳酸水平;进行两组胃肠功能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第7天加斯清组与通腑颗粒组患者肠鸣音(2.29±1.685次/minvs3.62±1.762次/min,P<0.01),腹部B超积气或积液阳性率(34.4%vs13.5%,P<0.05),血浆内毒素(180±30EU/Lvs111±21EU/L,P<0.05),血浆DAO(4.45±1.67μkat/Lvs3.17±0.83μkat/L,P<0.01),血浆D-乳酸(14.594±2.022mg/Lvs10.49±4.185mg/L,P<0.05),胃肠功能评分(0.407±0.12vs1.32±0.14,P<0.01),各项监测指标差异显著.结论:通腑颗粒能够明显促进MODS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肠蠕动,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胃肠功能障碍 肠屏障功能 通腑颗粒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洁 杨志旭 +3 位作者 范铁兵 陈姝 肖宁 易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3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30例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虚>痰饮>...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30例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胃>肺>肾>心神>心>肝的趋势。证型分布虚实夹杂证呈气血亏虚>邪热壅盛证>脾肾阳虚,痰饮内停证>脾肾阳虚>痰饮扰神证的趋势;虚证呈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的趋势;实证较少,主要为痰瘀阻滞证。结论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基本病性证素是气虚、血虚、痰饮、热盛等;病位证素是脾、胃、肺、肾等;证候分布是脾胃气血两虚证、气血亏虚邪热壅盛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不全 胃肠功能障碍 辨证要素 证候分布
下载PDF
通腑颗粒辅助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曦 李昂 +1 位作者 张淑文 段美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0-813,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内高压与肠功能障碍的相互影响以及通腑颗粒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腹内高压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观察方法,将本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8月—2008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通过掷硬币的方法将患... 目的观察腹腔内高压与肠功能障碍的相互影响以及通腑颗粒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腹内高压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观察方法,将本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8月—2008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通过掷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B组(一组为通腑颗粒治疗组,另一组为安慰剂组)。两组除给予经典西药治疗外,给予相应颗粒剂冲服,每天3次,每次1剂,口服或胃管注入。两组用药时间均为7天。于入选后当天、给药后第3、7天或死亡前,分别观察腹胀、排便情况及肠鸣音;测量腹围、腹内压,监测大便潜血情况,并进行胃肠功能评分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28天转归情况。待完成60例病例观察后由试验前设立的揭盲人揭晓:A组为通腑颗粒治疗组,B组为安慰剂组。结果与B组比较,A组可促进MODS患者的肠蠕动,增加肠鸣音;降低腹内压及腹围;减少胃肠道出血的可能性;通腑颗粒可改善MODS患者胃肠功能评分;对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降低28天病死率起到一定的作用。结论通腑颗粒可促进MODS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缓解MODS患者增高的腹腔内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通腑颗粒 胃肠功能衰竭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素分布及其针刺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畅 梁建峰 +2 位作者 李智勇 董海山 尹超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99-2502,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于老年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对于不同证型的缓解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资料、四诊信息,填写病例调查表... 目的:探讨针刺对于老年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对于不同证型的缓解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资料、四诊信息,填写病例调查表,根据证型不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记录中医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胃肠功能相关参数及实验室指标的缓解程度,进而评价针刺治疗的效果,以及各证型间效果的差异。结果:纳入的80例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以热证、痰证、瘀证等实证为多见。接受针刺治疗后APACHEⅡ,以及WBC,hs-CRP等炎性反应因子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此外与治疗前比较,IFABP、肠鸣音次数、腹内压、中医症状积分等等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于不同证型的分层分析,显示热证与痰证,针刺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针刺治疗可以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尤其是对于中医辨证属热证、痰证者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针刺或可作为该疾病的潜在治疗方式,值得进行大样本的深入研究、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胃肠功能紊乱 中医证素 针刺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直肠滴入通腑理肺汤对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兰 陈立 +3 位作者 黄瑞峰 邱兴磊 张龙海 郭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直肠滴人通腑理肺汤对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MODS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通腑理肺汤组(49... 目的观察直肠滴人通腑理肺汤对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MODS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通腑理肺汤组(49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通腑理肺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直肠缓慢滴人通腑理肺汤;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直肠滴人,均每日2次。于治疗前、治疗3d、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学积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胃液pH值、胃排空试验、腹腔内压力、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MOD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的变化,并进行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评价。结果通腑理肺汤组患者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学积分(分)均有所降低,治疗7d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3比10.9±3.7,P〈0.05);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评分显示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5.1%比30.6%,有效率:20.4%比12.2%,总有效率:75.50%比42.80%,均P〈0.05);两组血清CRP水平(mg/L)、胃排空试验(ml)、腹腔内压力(cmH2O,1cmH:0=0.098kPa)、APACHEII评分(分)、MOD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分)均明显降低,而胃液pH值明显增高,且通腑理肺汤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以治疗7d变化更显著(CRP:12.5±5.3比17.3±6.3,胃液pH值:6.97±1.59比6.27±1.84,胃排空试验:65±49比150±58,腹腔内压力:7.3±4.1比12.5±5.4,APACHEⅡ评分:11.5±6.1比15.9±5.3,MOD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9.5±3.9比13.8±4.7,P〈0.05或P〈0.01)。结论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能够有效地改善严重脓毒症/MODS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中医证候学积分、血清CRP水平、腹腔内压力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及MOD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提高胃液pH值,改善及调节胃肠功能,显著提高治疗严重脓毒症/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有效率,其可能机制与其降低血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及降低腹腔内压力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胃肠功能 直肠滴入 通腑理肺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