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a TOPSIS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based on a GA-BP neural network
1
作者 Xue-Qiang Zhang Qing-Lin Cheng +2 位作者 Wei Sun Yi Zhao Zhi-Min L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21-640,共20页
As the main link of ground engineering,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require hu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mplex structures.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rud... As the main link of ground engineering,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require hu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mplex structures.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identify the energy efficiency gaps.In this paper,the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an oilfield in western China is established.Combined with the big data analysis method,the GA-BP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dex prediction model for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gas consumption,power consumption,energy utilization rate,heat utilization rate,and power utilization rate of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re predicted.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and unit consumption index of the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game theory combined weighting method and TOPSIS evaluation method,and the subjective weight is determined by the triangular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determines the objective weight,and the combined weight of game theory combines subjectivity with objectivity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efficiency of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their subsystems.Finally,the weak links in energy utilization are identified,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are improved.The above research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green,efficient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GA-BP neural network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TOPSIS evaluation method Energy saving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下载PDF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with High Water Fraction during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LüYuling Tan Hao +2 位作者 Li Jiao Yang Donghai Xu Peiya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21年第1期88-97,共10页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processes for high water fraction crude oil,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water fraction,and flow rate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processes for high water fraction crude oil,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water fraction,and flow rate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with high water fraction was studied in a flow experimental system of the X Oilfield.Four distinct flow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photographic and local sampling techniques.Especially,three new flow patterns were found to occur below the pour point of crude oil,including EW/O&W stratified flow with gel deposition,EW/O&W intermittent flow with gel deposition,and water single-phase flow with gel deposition.Moreover,two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s,at which the change rate of pressure drop had changed obviously,were found during the change of pressure drop.The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 of the first congestion of gel deposition in the pipeline was determined to be the safe temperature for the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high water cut crude oil,while the pressure drop reached the peak at this temperature.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the safe temperature was established for oil-water flow with high water fraction/low fluid production rate.The results can serve as a guide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crude oil in high water fraction oil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oil with high water fraction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flow pattern pressure drop safe temperature
下载PDF
原油集输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的综合判定模型
3
作者 梁月玖 高雪冬 +4 位作者 何建林 柳英明 于靖波 王子恒 成庆林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随着油田生产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原油集输系统在能源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日渐显著,其能耗所占比重在整体油田生产中也日益增加,而系统能耗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科学合理地分析集输系统能耗影响因素成为油田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 随着油田生产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原油集输系统在能源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日渐显著,其能耗所占比重在整体油田生产中也日益增加,而系统能耗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科学合理地分析集输系统能耗影响因素成为油田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部分因素之间还会存在交叉影响而造成信息重叠,这给准确把握系统能耗主要影响因素带来较大难度。结合集输系统能耗构成特点和生产实际运行状况,综合考虑产液量、含水率、油品黏度等影响集输系统能耗的客观因素,采用改进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描述,根据权重大小进行排序,并将3种方法结合进行综合判定,确定含水率和产液量为影响油田集输系统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主要因素变量对系统的相关制约原因进一步深入探究,并提出系统具体降耗措施,以期为原油集输系统节能提效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集输系统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法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 节能降耗
下载PDF
溶气原油CO_(2)溶解度预测模型
4
作者 王春兰 王毅杰 +1 位作者 刘文臣 黄启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共8页
目的解决目前气体溶解度模型难以应用于溶气(CO_(2))原油等问题。方法利用自行设计建设的可承压搅拌釜装置研究了集输温度和压力对CO_(2)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利用亨利定律对实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适用于集输环境下的CO_(2)溶解度计... 目的解决目前气体溶解度模型难以应用于溶气(CO_(2))原油等问题。方法利用自行设计建设的可承压搅拌釜装置研究了集输温度和压力对CO_(2)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利用亨利定律对实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适用于集输环境下的CO_(2)溶解度计算模型。结果该模型创造性地引入了与实际压力和常压比值相关的4个参数,消除了已有模型的量纲问题。经过实验及文献数据验证,发现新的CO_(2)溶解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最大为32.5%,与3种经典预测模型计算误差动辄超过50%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且绝对误差可以控制在2 L/L(以原油计)以内。结论基于该模型预测效果的显著提升,可以有效应用于溶气原油工业集输过程,对保障原油输运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 集输管道 溶气原油 溶解度
下载PDF
高含蜡原油管道结蜡特性研究
5
作者 常亮 李林峰 +2 位作者 李雨心 喻凡 陈铁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8期85-88,71,共5页
为明确高含蜡原油的蜡沉积特性,找出蜡沉积的规律,采用改进型动态蜡沉积实验装置对高含蜡原油的结蜡沉积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蜡沉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流速、气油比、矿化度和含水率的逐渐增大,目标高含蜡原... 为明确高含蜡原油的蜡沉积特性,找出蜡沉积的规律,采用改进型动态蜡沉积实验装置对高含蜡原油的结蜡沉积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蜡沉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流速、气油比、矿化度和含水率的逐渐增大,目标高含蜡原油的蜡沉积速度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随着实验压力的逐渐增大,目标高含蜡原油的蜡沉积速度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另外,pH值对目标高含蜡原油的蜡沉积速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降凝剂ST-2的加入能够显著降低目标高含蜡原油的蜡沉积速度,当降凝剂ST-2的质量分数为0.12%时,可使蜡沉积速度减小至0.0005mm·h^(-1),与未添加降凝剂的原油样品相比,蜡沉积速度减小了97.06%。在高含蜡原油的管道输送过程中,可适当添加合适的降凝剂,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蜡沉积对管道堵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蜡原油 集输管道 蜡沉积 结蜡特性 降凝剂
下载PDF
适用于原油集输的新型纳米复合降凝剂研究
6
作者 李林峰 常亮 +2 位作者 陈铁 王浩然 于洋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9期59-62,共4页
为提高含蜡原油的集输效率,有效降低蜡沉积对集输管道的堵塞风险,以改性纳米SiO2和聚合物降凝剂PSM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降凝剂PSO-T,以原油的凝点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并评价了PSO-T对原油的降凝和降... 为提高含蜡原油的集输效率,有效降低蜡沉积对集输管道的堵塞风险,以改性纳米SiO2和聚合物降凝剂PSM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降凝剂PSO-T,以原油的凝点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并评价了PSO-T对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SiO2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时,制备的新型纳米复合降凝剂PSO-T对目标原油的降凝效果最好。随着PSO-T加量的逐渐增大,目标原油的凝点和黏度值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推荐PSO-T的最佳用量为0.15%,可使目标原油的凝点降低至-14.5℃,黏度降低至12.8Pa·s。另外,PSO-T的抗老化能力较强,老化60d后仍可使目标原油的凝点降低至-11.4℃,黏度降低至18.3Pa·s,降凝降黏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集输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降凝剂 凝点 黏度
下载PDF
双管掺水集油系统碳排放核算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成庆林 刘鹤皋 +4 位作者 吕莉莉 王雪 孙巍 孟岚 郑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8,139,共10页
原油集输系统是油气生产和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其碳排放核算与评价的研究越发重要。针对原油集输系统碳排放源,建立碳排放核算模型,确定碳排放强度;并对集输系统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碳排设备,确立集输系统节能减排评价基准,预测油田企业节能... 原油集输系统是油气生产和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其碳排放核算与评价的研究越发重要。针对原油集输系统碳排放源,建立碳排放核算模型,确定碳排放强度;并对集输系统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碳排设备,确立集输系统节能减排评价基准,预测油田企业节能减排潜力。以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节能减排潜力作为原油集输系统碳排放评价指标,通过对某双管掺水集油作业区进行碳排放情况核算与评价,识别井口、接转站及联合站各子系统的高碳排节点,评价了作业区块碳排放情况,并预测出该作业区块节能潜力可达到14486.98~49816.18 MJ、CO_(2)减排潜力可达到2022.03~5879.21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 碳减排潜力 节能减排 原油集输系统
下载PDF
多工况下基于EEMD-ICNN的输油管道泄漏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骆正山 刘雨静 王小完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9-184,共6页
针对多工况下管道泄漏信号预处理繁琐、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结合改进卷积神经网络(ICNN)的泄漏识别模型。所用识别方法采用EEMD将泄漏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具有稳态性能的固有模态分量(IMF),通过相关系数划分... 针对多工况下管道泄漏信号预处理繁琐、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结合改进卷积神经网络(ICNN)的泄漏识别模型。所用识别方法采用EEMD将泄漏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具有稳态性能的固有模态分量(IMF),通过相关系数划分出噪声主导向量并予以去除实现信号重构;提取重构信号的一系列指标特征作为ICNN模型的输入进行特征提取,实现管道多工况分类;ICNN在每个卷积层和池化层之间加入批量归一化层,以此加快网络训练速度。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快速准确识别出停泵、调阀、泄漏、正常工况,且在较少训练数据下平均识别准确率可达98.25%。与未改进的CNN和SVM分类识别模型相比,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集输管道 泄漏信号 管道噪声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含气高含水率原油低温集输温度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黑树楠 王坤 +2 位作者 郑春星 缪建成 黄启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2-37,共6页
黏壁温度作为普适性低温集输边界条件,其在高含水率开发后期的油田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及应用。当集输温度高于黏壁温度时,集输管线运行平稳;当集输温度低于黏壁温度时,绝大部分集输管线的压降显著升高,部分集输管线的压降变化不明显。现... 黏壁温度作为普适性低温集输边界条件,其在高含水率开发后期的油田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及应用。当集输温度高于黏壁温度时,集输管线运行平稳;当集输温度低于黏壁温度时,绝大部分集输管线的压降显著升高,部分集输管线的压降变化不明显。现场降温试验结果表明,当集输管线进入计量间温度逐渐降低至凝点以下6、8、10、12℃时,井口回压存在运行平稳、小幅波动、低频大幅波动和高频大幅波动四个阶段的变化,且当集输温度过低时,集输管线内存在多次“再启动”过程。不同气油比条件下的现场集油管线掺气降温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油比分别为40、80、160 m^(3)/t时,集输管线可以在进入计量间温度低于黏壁温度3、4、6℃的工况下进行低温集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集输 黏壁温度 含气原油 现场掺气试验
下载PDF
含砂热油管道温度与流速双耦合流态冲蚀规律对比分析
10
作者 刘宏达 陈一鸣 +1 位作者 杜胜男 王卫强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39-146,共8页
为研究集输管道中含砂稠油与低黏原油对弯管内壁的冲蚀规律,通过优化的离散相(DPM)冲蚀模型及管道薄壁传热结构,对含砂稠油与低黏原油在温度与流速耦合作用下的流动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下,稠油的冲蚀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 为研究集输管道中含砂稠油与低黏原油对弯管内壁的冲蚀规律,通过优化的离散相(DPM)冲蚀模型及管道薄壁传热结构,对含砂稠油与低黏原油在温度与流速耦合作用下的流动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下,稠油的冲蚀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其自身雷诺数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冲蚀区域随温度升高会不断扩大;低黏原油的冲蚀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易受流态影响,其冲蚀速率在过渡区会出现明显的波动过程,但冲蚀区域面积变化不明显。在流速增加的情况下,低黏原油在湍流区的冲蚀速率增长幅度明显大于稠油,且油温越低,低黏原油的冲蚀速率增幅越大。在相同的湍流输送状态下,原油冲蚀速率的变化主要受流速的影响,并且油温的降低对弯管处的减蚀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道 稠油 低黏原油 冲蚀模型 耦合作用 冲蚀速率
下载PDF
M油田原油集输管道腐蚀影响因素及防腐措施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苒 毛天宇 崔巍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149-152,共4页
为解决M油田原油集输管道腐蚀穿孔泄漏的问题,室内采用高温高压动态腐蚀反应装置评价了采出液含水率、流速、温度、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并优选了适合碳钢集输管道的缓蚀剂类型及加量。结果表明:采出液含水率越高、... 为解决M油田原油集输管道腐蚀穿孔泄漏的问题,室内采用高温高压动态腐蚀反应装置评价了采出液含水率、流速、温度、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并优选了适合碳钢集输管道的缓蚀剂类型及加量。结果表明:采出液含水率越高、流速越大、温度越高、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越高,碳钢和不锈钢钢片的腐蚀速率逐渐增大,并且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明显低于碳钢,说明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满足M油田原油集输管道防腐性能的要求。缓蚀剂M-2对G_(2)0碳钢的缓蚀效果较好,当其加量为150 mg·L^(-1)时,腐蚀速率可以降低至0.076mm·a^(-1)以下,缓蚀效率可以达到97%以上。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认为,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将M油田部分腐蚀严重的集输管道更换为不锈钢材质,而将原有轻微腐蚀的碳钢集输管道选择加入缓蚀剂M-2,以降低其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集输管道 腐蚀影响因素 不锈钢 缓蚀剂 防腐效果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改进TOPSIS的原油集输系统综合用能评价研究
12
作者 何建林 梁月玖 +3 位作者 成庆林 王雪 于靖波 孙巍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7期71-77,83,共8页
原油集输系统作为油气田地面工程的核心环节,其复杂的生产结构特点增加了高能耗依赖性,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其整体用能水平是油气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考虑集输系统燃料消耗量、耗电量、电能利用率、热能利用率等评价指标,构建了... 原油集输系统作为油气田地面工程的核心环节,其复杂的生产结构特点增加了高能耗依赖性,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其整体用能水平是油气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考虑集输系统燃料消耗量、耗电量、电能利用率、热能利用率等评价指标,构建了原油集输系统用能评价体系,将改进AHP(IAHP)法与熵权法有机融合确定系统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在传统TOPSIS评价法的基础上,引入灰色关联理论,利用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对集输系统用能水平进行综合评判。以某油田原油集输系统1—6月份的实测数据为例,通过计算得出集输系统燃料消耗量占比最大,6月份集输系统用能水平最高,其相对贴近度为0.912。应用该方法为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集输系统用能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集输系统 改进TOPSIS评价法 组合赋权 用能评价
下载PDF
油气开采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
13
作者 田涛 尹迪 +3 位作者 罗艺 马坤 李志刚 白凌云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3年第6期8-12,共5页
开展原油生产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对推动石化行业及其下游产业碳足迹评价、完善全产业链核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原油开采与生产过程的注水井、油井、集输管线和联合站构成的基本单元流程为基础,分析了注水环节、机械采油环节物... 开展原油生产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对推动石化行业及其下游产业碳足迹评价、完善全产业链核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原油开采与生产过程的注水井、油井、集输管线和联合站构成的基本单元流程为基础,分析了注水环节、机械采油环节物料的投入产出情况,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物料构成关系,提出了原油生产过程碳足迹核算方法。以某油田采油厂数据为基础,计算其碳足迹为154.090 kgCO_(2)/t;对比了集输环节水分配碳排放的不同方法对碳足迹结果的影响,分析认为,按照采出水不分配碳排放的评价结果更体现碳足迹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原油 驱油物 采出液 机械采油 集输
下载PDF
大庆油田集输系统能量优化技术探索研究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振昊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8期82-85,共4页
大庆油田历经60余年的开发建设,建成了庞大的生产及耗能系统,随着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运行成本持续增长,能耗管控压力较大。“十三五”期间,大庆油田参与研发了集输系统能量优化技术,通过仿真模拟和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能耗最低... 大庆油田历经60余年的开发建设,建成了庞大的生产及耗能系统,随着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运行成本持续增长,能耗管控压力较大。“十三五”期间,大庆油田参与研发了集输系统能量优化技术,通过仿真模拟和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能耗最低运行参数。“十四五”以来,大庆油田对集输系统能量优化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通过进行采出液物性研究、完善优化软件功能、建立能量优化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集输系统能量优化技术在全油田不同区块具有较好的现场适应性,为提质增效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集输系统 用能评价 能量优化 节能降耗
下载PDF
渤海油田A油田原油集输系统稳定性的提升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睿 孟国平 +1 位作者 丁乾申 王克磊 《化工管理》 2023年第30期155-160,共6页
A油田作为渤海油田某油田群枢纽平台,肩负区域油田群稳定外输的重任,在保证原油安全平稳外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增储上产摁下快捷键,A油田的外输压力与日俱增。通过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调整改造等一系列措施的顺利实施,有... A油田作为渤海油田某油田群枢纽平台,肩负区域油田群稳定外输的重任,在保证原油安全平稳外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增储上产摁下快捷键,A油田的外输压力与日俱增。通过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调整改造等一系列措施的顺利实施,有效提升了A油田的原油系统集输和应急能力,切实提高了外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极高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原油集输系统 稳定性
下载PDF
胜利油田化学剂对原油金属含量影响分析
16
作者 戈琳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8期61-64,共4页
选取胜利油田开采的现河原油、海洋原油和孤岛原油3种原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原油中的金属含量及油田化学剂中的钙含量,考察采油化学剂、集输化学剂对原油中主要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胜利原油金属主要以钙、镍为主... 选取胜利油田开采的现河原油、海洋原油和孤岛原油3种原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原油中的金属含量及油田化学剂中的钙含量,考察采油化学剂、集输化学剂对原油中主要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胜利原油金属主要以钙、镍为主;采油化学剂与集输化学剂不会影响原油镍含量,不同集输化学剂对原油中镍、钒含量没有影响,说明原油中镍、钒含量不受脱水/盐条件及采油化学剂的影响,这可能与其存在形态有关;采油化学剂与集输化学剂的加入对钙的存在形态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与原油酸值呈正比。表面活性剂类油田化学剂会促进水中钙向原油组分中转移,其中钙以环烷酸钙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化学剂 原油 金属含量 采油 集输 环烷酸钙 反应体系
下载PDF
利用临界粘壁温度指导高含水油田不加热集输现场试验
17
作者 姜怀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11期17-22,50,共7页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采出液含水率不断升高,凝固点、黏度随之降低。经现场实验,高含水油井可实现低于原油凝固点集输,凝固点已经不适宜作为指导集输温度的唯一条件。为了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集油温度,通过室内试...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采出液含水率不断升高,凝固点、黏度随之降低。经现场实验,高含水油井可实现低于原油凝固点集输,凝固点已经不适宜作为指导集输温度的唯一条件。为了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集油温度,通过室内试验明确某油田原油粘壁特性,并根据所得的结果指导现场开展不加热集输试验,取得了试验区掺水量下降90%以上、回压控制在0.8 MPa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临界粘壁温度指导高含水油田采油井不加热集输,为油田低能耗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加热集输 粘壁温度 集油温度 原油凝固点 高含水
下载PDF
大型原油站库控制外输原油含水措施
18
作者 于浩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3-36,41,共5页
华北油田任一联合站日外输量6000 t,总储油能力22.5万m 3,负责接收处理冀中地区原油,是华北油田公司规模最大的储油站库。随着原油外输交接质量日益严格,之前降低原油外输含水操作不能满足生产运行要求。为此,对大型原油库平稳生产运行... 华北油田任一联合站日外输量6000 t,总储油能力22.5万m 3,负责接收处理冀中地区原油,是华北油田公司规模最大的储油站库。随着原油外输交接质量日益严格,之前降低原油外输含水操作不能满足生产运行要求。为此,对大型原油库平稳生产运行和外输原油质量把控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冬季任一联合站出现的高含水采取了应对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外输净化油质量得到提升,日外输平均含水下降了0.2%,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安全平稳输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站库 外输原油含水 联合站 降低 带输
下载PDF
埋地原油集输管道防腐技术适用性分析
19
作者 肖娜 邵骞 刘轩 《全面腐蚀控制》 2023年第8期132-135,共4页
原油集输管道是油田开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将原油从油田运输到加工厂的必要途径。不同于其他管道,原油集输管道的管径较小,这是因为原油密度大,流动阻力大,所以需要较高的输送压力,而较小的管径可以提高输送压力。然而,原油集... 原油集输管道是油田开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将原油从油田运输到加工厂的必要途径。不同于其他管道,原油集输管道的管径较小,这是因为原油密度大,流动阻力大,所以需要较高的输送压力,而较小的管径可以提高输送压力。然而,原油集输管道也有一些问题。首先,它们输送的是含水原油,而水是一种强烈的腐蚀介质。其次,管道埋地在土壤中,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微生物和温度等都会影响管道的腐蚀情况。这些因素会导致原油集输管道的使用寿命较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新的防腐蚀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原油集输管道防腐技术水平,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集输管道 防腐技术 适用性
下载PDF
原油脱除硫化氢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曲生 张大秋 +2 位作者 王棠昱 敬季昀 李小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7期56-60,共5页
原油中的硫化氢不仅会腐蚀设备、管道,降低原油品质,而且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因此在原油集输过程中脱硫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与天然气的脱硫化氢技术相比,国内的原油脱硫化氢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有必要开展原油脱硫化氢的技术研究。在广... 原油中的硫化氢不仅会腐蚀设备、管道,降低原油品质,而且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因此在原油集输过程中脱硫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与天然气的脱硫化氢技术相比,国内的原油脱硫化氢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有必要开展原油脱硫化氢的技术研究。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原油物理脱硫技术、化学脱硫技术和生物脱硫技术的新进展,发现物理法脱硫是主要的脱硫技术,优质脱硫剂的研发是化学脱硫的关键但其效率受多因素影响,微生物竞争排斥技术是很具潜力的生物脱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硫化氢 脱硫 原油集输 新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