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cetophenones from Cynanchum bengei Decne Root Bark by Combination of Silica Gel and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被引量:1
1
作者 Huaizhi LI Lingchuan XU +4 位作者 Xiao WANG Qian LIU Jia LI Peng YANG Bingtian YANG 《Medicinal Plant》 2017年第2期8-11,共4页
[Objectives]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cetophenones from Cynanchum bengei Decne root bark by combination of silica gel and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 [Methods]The ... [Objectives]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cetophenones from Cynanchum bengei Decne root bark by combination of silica gel and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 [Methods]The crude extract of Cynanchum bengei Decne root bark was separated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and parts A and B containing acetophenones were obtained. Then,parts A and B were separated by HSCCC with a two-phase solvent system composed of petroleum ether-ethyl acetate-methanol-water( 4∶ 6∶ 4. 5∶ 5. 5 and4∶ 6 ∶ 3 ∶ 7, V/V), respectively. [Results] From 260 mg of part A, four compounds with p-dihydroxybenzene 3. 9 mg(Ⅰ),4-hydroxyacetophenone 17. 1 mg( Ⅱ),2,5-di-hydroxyacetophenone 13. 3 mg(Ⅲ) and 2,4-dihydroxyaceto-phenone 21. 0 mg(Ⅳ) were obtained. And from 300 mg of part B,136 mg of Radix Cynanchi Bungei benzophenone(Ⅴ) was obtained. The purity of compounds determined by HPLC was 97. 0%,96. 6%,99. 2%,99. 7%,99. 5%,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established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icient. It can be used for separation of acetophenones from Cynanchum bengei Decne root bark and has better practical value,which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ynanchum bengei Decne root ba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 Acetophenones CYNANCHUM bengei Decne root BARK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胶泥磁电阻效应的转速检测实验研究
2
作者 居本祥 吕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1-2047,共7页
转速是评估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转速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流变胶泥磁电阻效应的转速传感器。由旋转磁场单元与敏感单元组成转速传感器的主体结构,利用静态及动态磁电阻实验研究敏感单元的磁电阻特性,从微观结构层面... 转速是评估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转速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流变胶泥磁电阻效应的转速传感器。由旋转磁场单元与敏感单元组成转速传感器的主体结构,利用静态及动态磁电阻实验研究敏感单元的磁电阻特性,从微观结构层面分析了磁电阻效应机理,推出了敏感单元电阻与激励磁场之间的关系;针对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建立转速实验测试系统,通过直流电桥的输出电压信号表征被测转速;研究表明:软磁颗粒含量及激励磁场的强度都对敏感单元磁电阻效应有显著影响,随着被测转速的增大,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峰峰值具有较好的线性衰减特性,以磁流变胶泥为核心敏感材料的转速传感器可实现对中低转速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检测 磁流变胶泥 磁电阻效应 阶跃磁场 冲激脉冲 微观结构 软磁颗粒 敏感单元
下载PDF
基于改性剪切增稠胶/芳纶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文浩李洁 陈志远 俞科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5,110,共7页
为了改善传统剪切增稠胶存在的缺陷,从分子结构设计和共混改性两方面出发,通过在分子链上引入苯环结构并共混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有效地改善了冷流效应,并利用芳纶织物作为增强材料,热压制备得到新型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 为了改善传统剪切增稠胶存在的缺陷,从分子结构设计和共混改性两方面出发,通过在分子链上引入苯环结构并共混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有效地改善了冷流效应,并利用芳纶织物作为增强材料,热压制备得到新型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复合弹性体内大量动态可逆键和硫化形成的共交联网络,是新型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抗冲击防护效果的主要原因。PEVA-Kevlar-4复合材料在面对不同冲击能量时(13.4J和26J),能量吸收率分别可达86.6%和90.1%。此外,该复合材料在低速抗冲击防护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胶 分子结构设计 共混改性 动态可逆 抗低速冲击
下载PDF
高强度冻胶体系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尚校森 蒲春生 +1 位作者 吴飞鹏 刘静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911-1914,共4页
使用聚合物冻胶对注水井进行调剖是油田实现控水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室内研制了一种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机铬和水溶性酚醛为主剂的冻胶体系。在65℃条件下考察了主剂浓度、矿化度、温度、pH值、热稳定剂等对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 使用聚合物冻胶对注水井进行调剖是油田实现控水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室内研制了一种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机铬和水溶性酚醛为主剂的冻胶体系。在65℃条件下考察了主剂浓度、矿化度、温度、pH值、热稳定剂等对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在矿化度<16 000 mg/L、温度<80℃、pH值为6~8时,生成的冻胶突破真空压力达到0.070 MPa以上。由岩心封堵试验得到,该冻胶体系对模拟岩心的封堵率>96%,突破压力梯度>34 M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胶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有机铬 水溶性酚醛 成胶时间 成胶强度
下载PDF
水-N-甲基吡咯烷酮-添加剂(小分子醇类)-聚醚砜四元体系相图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永明 许振良 杨晓天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5-248,258,共5页
计算了水-N-甲基吡咯烷酮-添加剂(小分子醇类)-聚醚砜四元体系相图,分析了小分子醇类添加剂对该四元体系相图及凝胶速度的影响。在成膜过程中,聚合物稀相中添加剂与溶剂的比例先增加后减小。这意味着铸膜液中小分子醇类与溶剂相比在成... 计算了水-N-甲基吡咯烷酮-添加剂(小分子醇类)-聚醚砜四元体系相图,分析了小分子醇类添加剂对该四元体系相图及凝胶速度的影响。在成膜过程中,聚合物稀相中添加剂与溶剂的比例先增加后减小。这意味着铸膜液中小分子醇类与溶剂相比在成膜过程中被优先置换;铸膜液中乙醇越多,聚合物稀相中乙醇与溶剂的比例增加的幅度越大;铸膜液中添加剂越多,凝胶越快;小分子醇类添加剂提高凝胶速度的能力有如下顺序:正丙醇<乙醇<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相图 添加剂 凝胶速度
下载PDF
米面条的制备新工艺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园园 王韧 +4 位作者 赵建伟 焦爱权 徐学明 金征宇 周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6,共5页
以早籼米为原料,经蒸煮米饭、高速搅拌、压片切条等新工艺制备米面条。主要研究大米浸泡、蒸饭米水比、米饭冷却、搅拌时间4个因素对米面条品质的影响,以米饭凝胶团水分含量、米面条拉伸和剪切特性及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采用... 以早籼米为原料,经蒸煮米饭、高速搅拌、压片切条等新工艺制备米面条。主要研究大米浸泡、蒸饭米水比、米饭冷却、搅拌时间4个因素对米面条品质的影响,以米饭凝胶团水分含量、米面条拉伸和剪切特性及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采用直链淀粉含量为23.53%的早籼米,经浸泡、蒸饭(米水比1∶0.7)、冷却、高速搅拌(1500 r/min)、压片、切割成米面条的品质较好。该方法省去磨粉工序,缩短生产周期,为米面条的制备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饭凝胶 高速搅拌 米面条 质构 感官评分
下载PDF
非溶剂对成膜过程凝胶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魏永明 许振良 杨晓天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41,共5页
基于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计算了聚砜(PSF)-二甲基乙酰胺(DMAc)-非溶剂铸膜体系的三元相图,其中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水、甘油、乙醇和正已烷为非溶剂.通过相图分析了不同非溶剂对凝胶时间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扩散的影响.... 基于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计算了聚砜(PSF)-二甲基乙酰胺(DMAc)-非溶剂铸膜体系的三元相图,其中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水、甘油、乙醇和正已烷为非溶剂.通过相图分析了不同非溶剂对凝胶时间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扩散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如下结论:双节线或旋节线与聚合物-溶剂轴的距离越近,凝胶时间越短;非溶剂与溶剂的相互扩散速度越快,凝胶时间越短;联结线的斜率越小,即分相时聚合物稀相中非溶剂的量越少,凝胶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相图 凝胶速率 凝胶时间 瞬时分相 延迟分相
下载PDF
高效聚合物调驱体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修太 白英睿 +3 位作者 高元 王增宝 闫国峰 尚校森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9期1-5,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配制了由阴离子型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0.3%+有机铬0.06%+YG-103 0.80%+六亚甲基四胺0.06%组成的高效聚合物调驱体系。考察了地层水矿化度、溶液温度,溶液pH等因素对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调驱体系在小于4 000 m... 通过正交试验,配制了由阴离子型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0.3%+有机铬0.06%+YG-103 0.80%+六亚甲基四胺0.06%组成的高效聚合物调驱体系。考察了地层水矿化度、溶液温度,溶液pH等因素对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调驱体系在小于4 000 mg/L低矿化度、溶液pH小于7及70℃以下的中低温条件下可高效成胶。调驱体系中加入延缓剂SO,可使调驱体系的成胶时间和成胶强度可调。调驱体系封堵性能和驱油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封堵率达98.52%,驱油效率提高2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 冻胶 HPAM 成胶时间 成胶强度
下载PDF
改性硅胶除湿轮传热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丁云飞 丁静 +1 位作者 方玉堂 杨晓西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80-85,共6页
对A l3+掺杂硅胶除湿轮的传热传质性能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了转速、解吸角以及通道尺寸对除湿轮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蜂窝状通道尺寸优化值为1.34 mm×4.35 mm;当轮厚在0.15~0.30 m范围内,最佳转速为10 rph;对0.2 m厚的转轮,1... 对A l3+掺杂硅胶除湿轮的传热传质性能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了转速、解吸角以及通道尺寸对除湿轮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蜂窝状通道尺寸优化值为1.34 mm×4.35 mm;当轮厚在0.15~0.30 m范围内,最佳转速为10 rph;对0.2 m厚的转轮,10 rph和90°的解吸角有利于强化除湿轮的传热传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胶 除湿轮 旋转速度 通道尺寸 解吸角
下载PDF
翼片框离心分离技术处理老乳化油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俊成 高洁 +2 位作者 王伟华 高挺 姚良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3,共4页
老乳化油含有大量机械杂质并富集有大量胶质沥青质等,难以通过自然沉降进行有效分离。鉴于此,研究了翼片框离心分离技术。该技术是在加药、加温等预处理基础上,再经过多级离心分离系统对老乳化油进行分离,达到分离分层或使液体中固体颗... 老乳化油含有大量机械杂质并富集有大量胶质沥青质等,难以通过自然沉降进行有效分离。鉴于此,研究了翼片框离心分离技术。该技术是在加药、加温等预处理基础上,再经过多级离心分离系统对老乳化油进行分离,达到分离分层或使液体中固体颗粒沉降的目的。通过室内试验对翼片框离心分离机的参数进行优化,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破乳絮凝剂最佳质量浓度为200 mg/L,翼片框离心分离机运行温度为45℃,翼片旋转转速为3 000 r/min。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翼片框离心分离技术处理后的原油含水质量分数低于0.3%,污水中油的质量浓度低于120 mg/L,固体杂质去除率达到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片框 离心分离 老乳化油 破乳絮凝剂 温度 转速
下载PDF
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荷花中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双双 孙瑜 +3 位作者 井凤 段文娟 杜金华 王晓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4-1248,共5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了荷花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荷花粗提物先经过硅胶柱色谱初步分离,得到黄酮含量高的组分,再经过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以乙酸乙酯-乙醇-水-乙酸(4∶1∶5∶0.025,v/v/v/v)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 采用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了荷花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荷花粗提物先经过硅胶柱色谱初步分离,得到黄酮含量高的组分,再经过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以乙酸乙酯-乙醇-水-乙酸(4∶1∶5∶0.025,v/v/v/v)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在主机转速800 r/min、流速2.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条件下,从150 mg样品中一次性分离制备得到6.1 mg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I),14.8 mg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II)和20.2 mg紫云英苷(III),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分别为97.0%、95.4%、96.3%,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该方法简便、快速、节省溶剂,可以对荷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快速有效的分离纯化,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为荷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柱色谱 高速逆流色谱 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 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 紫云英苷 荷花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中溶剂挥发速度对孔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翠英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3,共3页
借助溶胶-凝胶法,设计系列实验控制溶剂的不同挥发速度,探素其对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结构形貌的影响,表征了多孔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孔结构特性,分析了多孔结构的搭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面积的增多、温度的升高及高径比的减小,即溶... 借助溶胶-凝胶法,设计系列实验控制溶剂的不同挥发速度,探素其对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结构形貌的影响,表征了多孔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孔结构特性,分析了多孔结构的搭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面积的增多、温度的升高及高径比的减小,即溶剂挥发速度的增强,样品的孔径变大,孔分布均匀性降低,孔壁由三维结构向一维结构转变。该实验结果为实现制备一定结构形貌的二氧化硅提供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溶剂挥发速度 孔微观结构形貌
下载PDF
奥卡西平纳米脂质载体包封率的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银秀 王玉新 +4 位作者 石雷 沈佩佩 夏念友 游锦晨 李姿生 《化工科技》 CAS 2016年第2期50-53,共4页
建立奥卡西平纳米脂质载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和高速冷冻离心法分离奥卡西平纳米脂质载体中的游离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计算包封率。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 建立奥卡西平纳米脂质载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和高速冷冻离心法分离奥卡西平纳米脂质载体中的游离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计算包封率。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含质量分数0.2%的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4.5)-乙腈-甲醇(体积比为15∶45∶40),流速1.2mL/min,柱温50℃,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μL。奥卡西平峰与杂质峰的分离度良好,ρ(奥卡西平)在0.16~41.6μ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2种方法测得奥卡西平纳米脂质载体的包封率均在95%以上。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奥卡西平纳米脂质载体中药物包封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纳米脂质载体 包封率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 高速冷冻离心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Cr^(3+)冻胶在多孔介质中动态成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业飞 徐怀民 +3 位作者 于海洋 张健 李先杰 王所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62,66,共5页
通过流变仪测定了用于动态成胶研究的疏水缔合聚合物/Cr3+冻胶的成胶时间,并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其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成胶过程,对比研究了多孔介质中静态成胶和动态成胶后水驱的差别,考察了岩心渗透率和注入速度对多孔介质中动... 通过流变仪测定了用于动态成胶研究的疏水缔合聚合物/Cr3+冻胶的成胶时间,并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其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成胶过程,对比研究了多孔介质中静态成胶和动态成胶后水驱的差别,考察了岩心渗透率和注入速度对多孔介质中动态成胶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Cr3+冻胶在多孔介质中动态成胶时间为6h,大约是通过流变仪测定的成胶时间的3~4倍,且成胶过程分3个阶段,即压力上升阶段、压力波动上升阶段和压力稳定阶段。多孔介质中静态成胶后水驱存在突破压力峰值,且静态成胶后水驱稳定压力明显比动态成胶后水驱稳定压力高。在一定渗透率范围(4~8μm2)内,岩心渗透率的变化对疏水缔合聚合物/Cr3+冻胶的动态成胶没有影响;注入速度对动态成胶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动态成胶过程中形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Cr3+冻胶体系粘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Cr3+冻胶 动态成胶 影响因素 渗透率 注入速度
下载PDF
有机硅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智 李鸿岩 +3 位作者 陈立斌 周光红 丁娉 陈红生 《有机硅材料》 CAS 2017年第S1期96-105,共10页
介绍了有机硅弹性胶泥、硅凝胶、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硅树脂绝缘浸渍漆等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有机硅 弹性胶泥 硅凝胶 灌封胶 绝缘浸渍漆 高铁
下载PDF
SiC陶瓷和SiO_2气凝胶组合结构耐热隔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大力 宗培 《船舶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为了同时获得优异的耐热和隔热防护性能,提出了SiC陶瓷和SiO2气凝胶紧密贴合无间隙组合结构方案,并对结构单元进行了高温高速气流模拟冲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iC陶瓷和SiO2气凝胶组合结构具有很好的耐热和隔热性能,综合利用该组合结构... 为了同时获得优异的耐热和隔热防护性能,提出了SiC陶瓷和SiO2气凝胶紧密贴合无间隙组合结构方案,并对结构单元进行了高温高速气流模拟冲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iC陶瓷和SiO2气凝胶组合结构具有很好的耐热和隔热性能,综合利用该组合结构能有效保护金属背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隔热性能 高温高速气流 SIO2气凝胶
下载PDF
应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研究改性沥青机理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晶 张肖宁 +1 位作者 于桂珍 张玉贞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83-85,共3页
采用高速剪切工艺制备了SBS改性沥青,并应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了SBS改性沥青在不同发育时间下的分子量分布特征,探讨了SBS改性沥青的机理,提出适合于SBS改性沥青的工艺条件是高温剪切后低温充分发育的二阶段工艺。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法 改性沥青 高速剪切 改性机理
下载PDF
等渗盐水凝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Ⅰ期、Ⅱ期压力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金凤 孙虹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第6期489-491,495,共4页
目的探讨等渗盐水凝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Ⅰ期、Ⅱ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115例(126处)Ⅰ期、Ⅱ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115例(120处)Ⅰ期、Ⅱ期压力性损伤患者... 目的探讨等渗盐水凝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Ⅰ期、Ⅱ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115例(126处)Ⅰ期、Ⅱ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115例(120处)Ⅰ期、Ⅱ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创面用泡沫敷料覆盖,实验组创面涂抹等渗盐水凝胶凝胶后用泡沫敷料覆盖。结果实验组Ⅰ期及Ⅱ期压力性损伤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Z=-2.241,P=0.025;Z=-3.733,P<0.001),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t=2.815,P=0.006;t=2.623,P=0.010);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3.319,P=0.001;t=3.391,P<0.001)。结论等渗盐水凝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Ⅰ期、Ⅱ期压力性损伤可以减少创面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渗盐水凝胶 泡沫敷料 压力性损伤 愈合速度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茶黄素 被引量:33
19
作者 江和源 程启坤 杜琪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35,共6页
首次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茶黄素单体成分 ,溶剂系统为乙酸乙酯 -正己烷 -甲醇 -水 ( 3∶ 1∶ 1∶ 6) ,优化了分离茶黄素的条件。同时与 Sephadex L H- 2 0柱色谱法梯度洗脱对比 ,结果表明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时间相对较短 ,可... 首次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茶黄素单体成分 ,溶剂系统为乙酸乙酯 -正己烷 -甲醇 -水 ( 3∶ 1∶ 1∶ 6) ,优化了分离茶黄素的条件。同时与 Sephadex L H- 2 0柱色谱法梯度洗脱对比 ,结果表明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时间相对较短 ,可进行较大量的分离制备。高速逆流色谱法较之 Sephadex LH- 2 0柱色谱法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 ,即无不可逆吸附污染及不会导致样品化学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茶黄素 分离 纯化 溶剂系统
下载PDF
新型吸附材料除湿轮传递过程及性能优化
20
作者 丁云飞 丁静 +2 位作者 方玉堂 杨建平 杨晓西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6,28,共5页
陶瓷纤维纸经水玻璃、铝盐溶液等浸渍及调节溶液pH值得到新型高吸附性能Al3+掺杂硅胶吸附材料。文中建立了除湿轮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和实验装置,通过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对Al3+掺杂硅胶除湿轮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速、解吸角及通... 陶瓷纤维纸经水玻璃、铝盐溶液等浸渍及调节溶液pH值得到新型高吸附性能Al3+掺杂硅胶吸附材料。文中建立了除湿轮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和实验装置,通过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对Al3+掺杂硅胶除湿轮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速、解吸角及通道尺寸对除湿轮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综合考虑传递单元数及空气流通阻力后,通道尺寸最优值为1.34 mm×4.35 mm;除湿轮的最佳转速取决于其厚度,而与解吸角无关,当厚度为0.15—0.3 m时,其最佳转速为10 r/h;对厚度为0.2 m的除湿轮,优化后转速及解吸角分别为10 r/h和90°。在上述优化的参数下,新型吸附材料除湿轮显示出较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掺杂硅胶 除湿轮 转速 通道尺寸 解吸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