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vey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of gender identity in lowe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被引量:1
1
作者 Ya-Lin Zhang Hong-Mei Zhang +3 位作者 Jing-Xia Xu Qi-Ying Zhou He Wang Xiao-Cheng Pan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BACKGROUND Gender consciousness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identity,which is a continuous and lifelong process.Meanwhile,hospitalization is a part of many children's lives and has an impact on thei... BACKGROUND Gender consciousness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identity,which is a continuous and lifelong process.Meanwhile,hospitalization is a part of many children's lives and has an impact on their gender development.AIM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ender identity in lowe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by conducting a survey of 202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the lower grades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ender identity and medic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based on the results.This study aims to inspire clinical medical staff to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arrange hospital wards for lowe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d pay attention to gender protection during the medical treatment process and to help children shape a unified and clear gender identity,which will enable them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society and promote thei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METHODS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scale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RESULTS Gender identity was already present in lowe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The children's gender roles and gender equality consciousness were strong,exceeding the critical value,but their gender characteristics,gender identity,and gender ideal consciousness were weak.Children aged 6 had the weakest gender identity,and girls had significantly stronger gender identity than boys.CONCLUSION Gender identity is already present in lowe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providing a basi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ender identity and medical treatment of lowe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Clinical medical staff should be aware of and understand these results and shoul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arrange hospital wards for lowe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ool-age children gender consciousness gender identity HOSPITALIZATION gender weakening
下载PDF
Feminine Consciousn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Markedness
2
作者 杨丽红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1X期284-286,共3页
Some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concerning the Markedness Theory about the marked and the unmarked, from aspects of Phonetics, Grammar, Pragmatic, Psycho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Few researches have combined... Some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concerning the Markedness Theory about the marked and the unmarked, from aspects of Phonetics, Grammar, Pragmatic, Psycho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Few researches have combined the Markedness Theory with literature theories and even no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study the Feminism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rkedness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markedness theory with regard to two basic issues: Why it is ok to say"历史"in Chinese, but the equivalent in English is"history", not"*herstory". Why the meaning of"governor"and"governess"is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No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dness has been conducted ye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studies concerning the Markedness Theory,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question is aro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ARKEDNESS THEORY gender MARKEDNESS sexual DIS
下载PDF
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居民生育意愿 被引量:4
3
作者 万丰华 陈思静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8,共13页
生育意愿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生育水平,它受到社会阶层的影响。基于CGSS2010至2017年数据的分析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生育意愿,这一结果在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以及多个稳健性检验中相当稳健。(2)性别平等意识在主观社会阶层和生... 生育意愿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生育水平,它受到社会阶层的影响。基于CGSS2010至2017年数据的分析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生育意愿,这一结果在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以及多个稳健性检验中相当稳健。(2)性别平等意识在主观社会阶层和生育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异质性。(4)共同命运模型分析表明,家庭层面的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家庭层面的生育意愿。上述发现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国内外生育意愿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并为相关生育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生育意愿 性别平等意识 共同命运模型
下载PDF
《破开》:女性人格自我的建构与家园意识的探寻
4
作者 张素丽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陈染的小说《破开》打破性别本质主义的刻板想象,塑造了两位具有浓郁思想者气质的都市女性形象。“我”和“殒楠”从“人的觉醒”和“女性觉醒”的双重维度出发,勇敢直面男权文化的内在阴影,从人性和人道两个层面叩问“爱的真谛”,展现... 陈染的小说《破开》打破性别本质主义的刻板想象,塑造了两位具有浓郁思想者气质的都市女性形象。“我”和“殒楠”从“人的觉醒”和“女性觉醒”的双重维度出发,勇敢直面男权文化的内在阴影,从人性和人道两个层面叩问“爱的真谛”,展现了当代知识女性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小说对人类“家园意识”的探寻,透射出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的思想光芒,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作品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染 《破开》 女性意识 超性别意识 家园意识
下载PDF
生女何以值“千金”?--中国大学生生育意愿的性别转向与形成机制
5
作者 于志强 张琳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生女偏好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青年生育观念变迁的最新特征。文章遵循主体性建构的方法论,考察大学生生女偏好的特征与形成机制,彰显了新一代中国人生育实践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生女偏好不仅仅是个体私人的感性偏爱,其... 生女偏好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青年生育观念变迁的最新特征。文章遵循主体性建构的方法论,考察大学生生女偏好的特征与形成机制,彰显了新一代中国人生育实践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生女偏好不仅仅是个体私人的感性偏爱,其背后折射出身份认同逻辑、情感价值逻辑、工具理性逻辑的多重形成机制。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个体化崛起程度较高的大学生不再一味追求生育男嗣背后的神圣意义,而是强调生女偏好背后情感价值和生活体验的世俗意义;另一方面,生女偏好依然彰显了性别文化的传统规范。人们既在家庭的框架下思考实践,又使家庭主义成为个体乃至家庭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生活策略,从而来应对市场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生活负担与精神孤独,重构现代进程中家庭生活的再传统化。由此,生女偏好既是私人生活变革中的个性化表达,也是传统生育观念对接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反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女偏好 生育观念 性别意识
下载PDF
空间理论视域下胡辛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中的女性意识解析
6
作者 芙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73,81,共6页
胡辛的代表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通过4个40岁的女人的回忆展开故事,在短短几个小时的谈话中,主人公们讲述了自己20年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她们所回忆的多个生活瞬间,展现了两性在家庭空间中的相互依赖与反抗,这一空间凝聚了社会、... 胡辛的代表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通过4个40岁的女人的回忆展开故事,在短短几个小时的谈话中,主人公们讲述了自己20年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她们所回忆的多个生活瞬间,展现了两性在家庭空间中的相互依赖与反抗,这一空间凝聚了社会、文化、性别、身份等多种力量和复杂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回忆叙事表达了强烈的追求独立和平等的女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辛 《四个四十岁的女人》 空间 性别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民国女性服饰社会性别色彩研究
7
作者 尹咏晟 董庆峰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6期47-50,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民国时期女性服饰色彩的嬗变及其成因。通过分析民国时期的社会性别色彩理论、服饰色彩变化表征以及社会性别色彩变化的动因,探究了民国女性服饰色彩变化的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认为,在民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思想解... 文章旨在探讨民国时期女性服饰色彩的嬗变及其成因。通过分析民国时期的社会性别色彩理论、服饰色彩变化表征以及社会性别色彩变化的动因,探究了民国女性服饰色彩变化的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认为,在民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思想解放运动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女性的社会性别认同经历了从女性斗争意识的萌芽到极度渴望男女平权、追求男女平等,最后回归到女性的自我认同的转变,这些转变外化体现在女性服饰色彩和形制的变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服饰 社会性别 色彩学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性别角色冲突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影响: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的并行中介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乐青 董宝林 +1 位作者 陈敐 张欢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12,F0003,共8页
目的:探索性别角色冲突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影响机制,并验证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在其中的并行中介作用。方法:自编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量表,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和自主支持感量表,对长三角地区1268名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目的:探索性别角色冲突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影响机制,并验证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在其中的并行中介作用。方法:自编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量表,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和自主支持感量表,对长三角地区1268名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性别角色冲突、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均呈中等水平;性别角色冲突显著负向影响女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在性别角色冲突影响体育参与意识中起完全并行中介作用,并且,在体育锻炼意志上,同伴自主支持感的中介效应显著高于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结论:提高女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社会性别地位,转变和引导女大学生性别角色观念,创造和提供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支持环境,可能是提高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引导和加强同伴间的体育交流,营造积极体育锻炼氛围可能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参与意识 性别角色冲突 自主支持感 女大学生
下载PDF
中国生育观念的变迁与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慧 叶文振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8-74,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大致经历了从自然生育文化到社会生育文化、从家庭生育文化到国家生育文化再到个人生育文化两个变迁,呈现出生育观念的个人化、女性化和成本化3个特征。生育价值个体化情况下,国家的生育政策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大致经历了从自然生育文化到社会生育文化、从家庭生育文化到国家生育文化再到个人生育文化两个变迁,呈现出生育观念的个人化、女性化和成本化3个特征。生育价值个体化情况下,国家的生育政策思路必须自觉地纳入社会性别意识,这一经验是更加有效地解除已婚女性生育的后顾之忧或者降低她们所承担的性别成本的基本特质,也是保护和激活育龄女性的生育热情的基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观念 社会性别意识 个体化 生育成本
下载PDF
1932—1933年林鹏侠西行叙事中的性别意识
10
作者 侯亚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0-209,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初,受日本侵略中国步伐加剧的影响,以不同背景、身份、目的、经费支持,前往西北考察的个人或团体不绝于途。因这些考察者以男性为主,他们的西行叙事,不免以男性意识为主。1932年11月,作为女性的林鹏侠,独自进行了一场时逾... 20世纪30年代初,受日本侵略中国步伐加剧的影响,以不同背景、身份、目的、经费支持,前往西北考察的个人或团体不绝于途。因这些考察者以男性为主,他们的西行叙事,不免以男性意识为主。1932年11月,作为女性的林鹏侠,独自进行了一场时逾半年的西北之行。西行之中,林鹏侠的自我性别认知,既有女性的特征,也体现出男性意识的一面,经常出现性别错位。借助、得益于女性身份,林鹏侠与西北精英女性开展广泛的交往,且在其西行叙事中,颇为关注西北女性的生存状况,并探索解决西北妇女问题的办法。林鹏侠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因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故易注意到西北女性、传统历史文化中女性的优点和内地女性的不足。林鹏侠的西北之行,引起当时社会的赞美和批评,意味着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和期待,仍纠结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之中,并与民族危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鹏侠 西北之行 女性 性别意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域下“中华田园女权”现象的反思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二芳 赵佳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2期33-37,42,共6页
实现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华田园女权”是受西方女权主义影响、近年来在中国本土兴起的偏激盲目的追求女性特权现象,其权责失衡的价值观、非理性的家庭观和二元对立的性别平等观严重制约着女性的健康发展... 实现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华田园女权”是受西方女权主义影响、近年来在中国本土兴起的偏激盲目的追求女性特权现象,其权责失衡的价值观、非理性的家庭观和二元对立的性别平等观严重制约着女性的健康发展,也阻碍着社会的和谐进步。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下,才能认清“中华田园女权”现象的本质和危害。当前,需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宣传,加强性别平等观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中华田园女权”现象的不良影响,为推动新时代女性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中华田园女权” 性别平等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儿童生存之痛:论黎紫书小说中性别意识的不彻底性
12
作者 孙艳群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8-15,共8页
黎紫书小说从弑父厌母的“非常态”家庭处境刻画儿童情绪,再以儿童碎片化的感性经验及神秘臆想去解读生存世相。作者回避塑造常规化天真单纯的儿童形象,聚焦“问题儿童”,其皆因原生家庭问题而罹患精神创伤,继而以反叛或暴力的形式抵抗... 黎紫书小说从弑父厌母的“非常态”家庭处境刻画儿童情绪,再以儿童碎片化的感性经验及神秘臆想去解读生存世相。作者回避塑造常规化天真单纯的儿童形象,聚焦“问题儿童”,其皆因原生家庭问题而罹患精神创伤,继而以反叛或暴力的形式抵抗现实。同时,作品脱离纯粹的儿童视界及思域,消解儿童视角“纯诗”的原初体验,作者现实成人思维不断介入并操纵儿童心理,导致小说的儿童视角一直在儿童/成人之间游移,使得小说本应偏离父权文化的书写裂痕呈现弥合状态。借助儿童之眼,黎紫书不自觉地参与到男性认知流通,对父权男权的解构初衷滑向妥协性,暴露出黎紫书本人的“角色困惑”以及马华女性现实境遇的生存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紫书 儿童视角 性别意识
下载PDF
《好逑传》中女性意识之解读
13
作者 孙惠欣 王彤彤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25-32,共8页
《好逑传》大致成书于明末清初,为名教中人所作,这部曾深受歌德、席勒等大文豪青睐的作品,以水冰心与铁中玉的婚恋故事为主线,塑造了水冰心、桃枝、韩湘弦、水香姑等几个性格鲜活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以“他者”身份生存于男权世界的夹... 《好逑传》大致成书于明末清初,为名教中人所作,这部曾深受歌德、席勒等大文豪青睐的作品,以水冰心与铁中玉的婚恋故事为主线,塑造了水冰心、桃枝、韩湘弦、水香姑等几个性格鲜活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以“他者”身份生存于男权世界的夹缝中,她们身上所体现的女性意识非常值得关注。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性别意识、主体意识及婚恋自由意识等角度深入挖掘《好逑传》中女性人物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觉醒,对正确把握《好逑传》的思想内涵,客观评价这部作品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逑传》 女性性别意识 主体意识 婚恋自由意识 男权社会
下载PDF
从冲突到和解再到超越——论《到灯塔去》与《私人生活》中的两性叙事
14
作者 翟传秀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5-52,共8页
两性伦理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伦理关系之一,作为中西方独具女性意识的女作家代表,伍尔夫和陈染都试图在作品中思考并展示她们所认识的两性关系,《到灯塔去》和《私人生活》是她们最具个人性、思考性、代表性的作品。文章通过对《到灯... 两性伦理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伦理关系之一,作为中西方独具女性意识的女作家代表,伍尔夫和陈染都试图在作品中思考并展示她们所认识的两性关系,《到灯塔去》和《私人生活》是她们最具个人性、思考性、代表性的作品。文章通过对《到灯塔去》《私人生活》中的两性叙事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在不同时代及文化语境下产生的两部作品,其两性叙事共同呈现出一种“从冲突到和解再到超越”的模式线索。从中可见作家伍尔夫和陈染的两性态度、认知的相似之处:对父权制的批判态度、对两性的重构观念以及对理想两性关系的设想姿态。同中有异,这些带有内在延续性、相似的两性叙事表现,又因伍尔夫与陈染的创作观念间的承继发展关系,于细微处表现出不同:《到灯塔去》的两性叙事更多带有伍尔夫的早期“双性同体”思想,而《私人生活》的两性叙事则暗含作家陈染的“超性别意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私人生活 两性叙事 双性同体 超性别意识
下载PDF
生命美学视域下铁凝小说的性别意识嬗变
15
作者 杨月 孙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8期100-105,共6页
铁凝小说中体现着她的生命美学观与性别意识,同时在生命美学视域下其性别意识有着显明的嬗变轨迹。20世纪80年代的萌发期,铁凝展现女性自然的生命之美;90年代前后的发展期,凸显女性强烈的性别意识与生命需求;新世纪前后的深化期,表现着... 铁凝小说中体现着她的生命美学观与性别意识,同时在生命美学视域下其性别意识有着显明的嬗变轨迹。20世纪80年代的萌发期,铁凝展现女性自然的生命之美;90年代前后的发展期,凸显女性强烈的性别意识与生命需求;新世纪前后的深化期,表现着超越性别的生命意识。同时,嬗变原因在于个体生命意识与性别意识的互认相长,社会集体意识与性别意识的变化影响以及女性作品的互证促进性别意识的发展。铁凝小说性别意识的变化凸显着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与张扬,梳理其性别意识的嬗变表征及深层原因,对研究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创作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生命与性别主题的探讨,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铁凝小说 性别意识 超性别意识 生命意识
下载PDF
场域空间理论视域下牛岛春子的性别意识研究
16
作者 郑颖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3年第4期24-32,80,共10页
日本女性作家所处的社会空间,是其女性文学产生的重要场域。牛岛春子是侵华战争期间移居中国东北的日本女性的代表人物。本文运用布迪厄的空间场域理论、波伏娃的“第二性”、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等理论,返归日本女作家... 日本女性作家所处的社会空间,是其女性文学产生的重要场域。牛岛春子是侵华战争期间移居中国东北的日本女性的代表人物。本文运用布迪厄的空间场域理论、波伏娃的“第二性”、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等理论,返归日本女作家牛岛春子的创作原点,结合其作品《手记——青空与自杀》及信件,考察其性别意识发现:战争场域形成了人口流动的张力,通过场域转移,日本女性能够改变权力的分配结构和力量对比,在元场域中跃迁;牛岛春子力图改变元场域的力量对比和权力分配,解构元场域结构,表现出对世俗固化思维的反抗,对父权社会的反抗以及对性别身份的重构;牛岛春子的创作中体现出“双性同体”,这是对世俗定义的性别身份的反抗,是两性力量博弈的乌托邦;对女性的定义是男性父权话语的具象,也是父权意识形态建构的镜像符号,男性借此“他者”实现自我身份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意识 场域空间 双性同体 镜像符号 牛岛春子
下载PDF
“裸脸者”“异邦异族”“卡桑德拉”与“恶之花”——论徐小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7
作者 李燕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4-81,共8页
当代作家徐小斌的《双鱼星座》《羽蛇》《别人》等作品,体现着细腻深刻的性别思考、高度自审的女性意识及紧扣时代的批判精神。在徐小斌看来,中国社会中数千年男权文化的浸淫使女性将来自于社会的、男性的要求内化为女性自身的主动选择... 当代作家徐小斌的《双鱼星座》《羽蛇》《别人》等作品,体现着细腻深刻的性别思考、高度自审的女性意识及紧扣时代的批判精神。在徐小斌看来,中国社会中数千年男权文化的浸淫使女性将来自于社会的、男性的要求内化为女性自身的主动选择,从而使女性将外部的、文化的压抑内化为自我潜意识中的压抑。在女性生存的此种现实困境之下,徐小斌以饱含温情的笔触,为女性提供了跨越父权藩篱、打破男性霸权的契机。她还原了女性真实的生命经验,并在小说中建构起“裸脸者”“异邦异族”“卡桑德拉”与“恶之花”等血肉生动的女性形象,从而为当代文学中关于女性形象的书写与塑造提供了一套值得借鉴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小斌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性别反思
下载PDF
游牧文化在女性网络文学中的影响力及提升策略研究
18
作者 贾舒 《鹿城学刊》 2023年第3期16-20,共5页
“她经济”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使得女性网络阅读成了当代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游牧文化在女性网络文学中的独特影响力,又给二者的结合研究带来了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女性网络文学中,游牧文化是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她经济”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使得女性网络阅读成了当代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游牧文化在女性网络文学中的独特影响力,又给二者的结合研究带来了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女性网络文学中,游牧文化是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虽然这种书写具有一定经过幻想填充的刻板性,但是仍然饱含着当代女性网络群体扩展中的期待视野。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在鼓励创作、树立典型、多元发展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点针对网络女性群体特征进行定向宣传。同时也要重视游牧文化研究的当代性,寻找适应时代的立足点,以期提升游牧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化 网络文学 性别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用社会性别意识审视中国的女性教育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艳红 李洋 张东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透视了我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分析了教育领域性别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只有克服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障碍、认清教育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现状与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才能促进社...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透视了我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分析了教育领域性别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只有克服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障碍、认清教育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现状与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才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实现两性和谐发展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意识 性别偏见 中国女性教育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性意识发展与性别角色教育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育林 魏霞 +1 位作者 闫静弋 张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特点,探讨在性意识培养过程中如何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利用自行编制系列问卷对8093名3~24岁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青少年性意识发展,伴随性别角色的形成,3~4岁时有42.86%男...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特点,探讨在性意识培养过程中如何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利用自行编制系列问卷对8093名3~24岁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青少年性意识发展,伴随性别角色的形成,3~4岁时有42.86%男女儿童明白自己的性别,这是性意识产生初期.喜欢汽车的男孩由3岁时81.82%升至6岁时的91.43%.喜欢娃娃的女孩由3岁时的65.00%升至6岁时的83.87%,体现出在幼儿期性别和性别角色的差异.与异性交往的态度、方式,对性别角色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大学生认为异性可信赖女生高于男生24.08个百分点,体现女性情感发展对男性的依赖性.对异性外貌、气质、性格、才智的态度.都明显的体现不同性格特征与角色态度.结论性别角色的形成与性意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时要引进'性别角色'的概念,使教育内容和方法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性意识 性别 角色教育 性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