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ary rates of mitochondrial sequences and gene orders in Spirurina(Nematoda)are episodic but synchronised 被引量:2
1
作者 Hong Zou Hong-Peng Lei +6 位作者 Rong Chen Fang-Lin Chen Wen-Xiang Li Ming Li Dong Zhang Ivan Jakovlic Gui-Tang Wang 《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 2022年第2期49-59,共11页
In contrast to highly conserved mitogenomic architecture in most metazoan lineages,which indicates that rearrangement events are generally strongly selected against,a limited number of often unrelated lineages exhibit... In contrast to highly conserved mitogenomic architecture in most metazoan lineages,which indicates that rearrangement events are generally strongly selected against,a limited number of often unrelated lineages exhibit highly elevated architectural evolution rates.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is discontinuity in the mitogenomic evolution remain unknown.Previously we sequenced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first Camallanoidea species,Camallanus cotti(Nematoda:Chromadorea:Spirurina:Camallanidae),and found that it exhibited a highly disrupted architecture.We hypothesised that disrupted architecture might be a synapomorphic feature of the sister-clades Camallanoidea and Dracunculoidea.In this study,we sequenced mitogenomes of three freshwater fish-parasitic nematodes:Camallanus lacustris(Camallanidae),and two Philometridae(Dracunculoidea)species,Clavinema parasiluri,and Philometra sp.In partial agreement with the working hypothesis,both Camallanoidea species had exceptionally large mitogenomes of 18–19 Kbp,albeit the underlying reasons differed:in C.lacustris it was the existence of a single enlarged noncoding region of5.5 Kbp.A segment of this region exhibited an inverted base composition skew,which is indicative of a sequence inversion or recombination event.Camallanidae is the second identified chromadorean(first for Spirurina)family that exhibits within-family protein-coding gene rearrangements,and the absence of trnL1 and trnF may be a synapomorphy for Camallanoidea.The underlying reason for the disrupted architecture of Camallanidae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particular event shared by their common ancestor,but rather an underlying mechanism that makes disruptive events more likely in this lineage.In disagreement with the working hypothesis,Spiruromorpha and Oxyuridomorpha exhibited even more highly rearranged gene orders and greater overall branch lengths than Camallanomorpha.However,withininfraorder architecture was highly conserved and leaf nodes very short.This indicates that common ancestors of Spiruromorpha and Oxyuridomorpha clades underwent a period of rapid mitochondrial evolution(both sequence and architecture),followed by a stabilisation after the taxonomic radiation.In contrast to this,Camallanomorpha,and particularly Camallanidae,appear to have entered a period of elevated evolutionary rates after the initial radiations of these two taxa.As a result of this evolutionary discontinuity,there wa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ne order rearrangement rate(GORR)and the overall branch length(0.81),but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ength of purifying selection(ω?dN/dS)and the overall branch lengths(0.05)and GORR(0.04).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repercussions for future phylogenetic and other evolutionary studies of Spirur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ch length gene order rearrangement Inversion Recombination Molecular clock Episodic evolution Camallanidae Philometridae Camallanomorpha
原文传递
Conservation of ribosomal protein gene ordering in 16 complete genomes
2
作者 王宁 陈润生 王永雄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0年第2期120-128,共9页
The organization of ribosomal proteins in 16 prokaryotic genomes was studied as an example of comparative genome analyses of gene systems. Hypothetical ribosomal protein-containing operons were constructed. These oper... The organization of ribosomal proteins in 16 prokaryotic genomes was studied as an example of comparative genome analyses of gene systems. Hypothetical ribosomal protein-containing operons were constructed. These operons also contained putative genes and other non-ribosomal genes. The correspondences among these genes across different organisms were clarified by sequence homology computations. In this way a cross tabulation of 70 ribosomal proteins genes was constructed. On average, these were organized into 9-14 operons in each genome. There were also 25 non-ribosomal or putative genes in these mainly ribosomal protein operons. Hence the table contains 95 genes in total. It was found that: (i)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block of about 20 r-proteins in the L3 and L4 operons across almost the entire eubacteria and ar-chaebacteria is remarkable; (ii) some operons only belong to eubacteria or archaebacte-ria; (iii) although the ribosomal protein operons are highly conserved within domain, there are f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ative GENOME analysis OPERON RIBOSOMAL PROTEINS gene ordering.
原文传递
基于潜在调控因子筛选的高阶动态贝叶斯建模方法
3
作者 李婵 曲璐渲 +1 位作者 信俊昌 王之琼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330,共8页
为了解决目前用于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方法中所存在的网络构建准确率低、网络构建时间过长等问题,以及减小网络构建的复杂度,提高网络构建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调控因子筛选的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建模方法(high-order dynamic Bayesian... 为了解决目前用于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方法中所存在的网络构建准确率低、网络构建时间过长等问题,以及减小网络构建的复杂度,提高网络构建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调控因子筛选的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建模方法(high-order dynamic Bayesian network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potential regulatory factor screening,PRS-HO-DBN).该方法将关联模型与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相结合,首先利用潜在调控因子筛选的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延迟下删除与目标基因关联程度较低的基因,保留与目标基因关联程度较高的基因并作为目标基因的潜在调控因子集,以减小搜索空间;然后利用高阶动态贝叶斯模型进行结构学习,以提高网络构建的精确率.与其他的网络构建模型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极大地缩短网络构建的时间,提升效率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潜在调控因子 高阶动态贝叶斯网络 关联模型 结构学习
下载PDF
基于跨视角相似度顺序保持的基因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树智 张开宇 +1 位作者 王子莹 张茂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7-324,共8页
基因表达数据通常具有维数高、样本少、类别分布不均等特点,如何提取基因表达数据的有效特征是基因分类研究的关键问题。该文借助相关分析理论,构建鉴别敏感的视角内相似度顺序保持散布并且约束鉴别敏感的视角间相似度相关,从而形成了... 基因表达数据通常具有维数高、样本少、类别分布不均等特点,如何提取基因表达数据的有效特征是基因分类研究的关键问题。该文借助相关分析理论,构建鉴别敏感的视角内相似度顺序保持散布并且约束鉴别敏感的视角间相似度相关,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基因特征提取方法,即相似度顺序保持跨视角相关分析(SOPACA)。该文方法在保持不同视角间特征类内聚集性和相似度顺序的同时具有较大的类间离散性。在癌症基因表达数据集上的良好实验结果显示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特征提取 相关分析理论 相似度顺序保持 鉴别敏感 癌症诊断
下载PDF
基于Charm算法挖掘基因表达保序子序列
5
作者 廖旭红 江华 +1 位作者 廖莎 李志杰 《现代计算机》 2023年第14期8-13,共6页
保序子序列(OPSS)是基因表达数据重要的定性测度双聚类方法,通常将基因实数表达值排序后替换成相应的列标签,OPSS的部分行在部分列下同升同降。提出一种基于Charm算法的保序子序列挖掘方法Charm_Seq,将Charm由频繁闭合项集挖掘改造为频... 保序子序列(OPSS)是基因表达数据重要的定性测度双聚类方法,通常将基因实数表达值排序后替换成相应的列标签,OPSS的部分行在部分列下同升同降。提出一种基于Charm算法的保序子序列挖掘方法Charm_Seq,将Charm由频繁闭合项集挖掘改造为频繁闭合序列挖掘,充分利用了Charm高效的Itemset⁃Tidset前缀搜索树数据结构。在人工和实际基因表达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数据 双聚类 保序子序列 CHARM 序列挖掘
下载PDF
基于事件画像和案例推理的社区工单处置
6
作者 强海玲 陈剑 +2 位作者 佘祥荣 陈健鹏 陈钢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3年第7期12-19,46,共9页
近年来,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12345政务热线工单下发到社区进行处置。工单文本信息通常较为稀疏,主题序列涵盖城市治理方方面面。社区管理人员对工单进行处置往往花费较长时间,无法满足群众实时响应的需求。为了提... 近年来,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12345政务热线工单下发到社区进行处置。工单文本信息通常较为稀疏,主题序列涵盖城市治理方方面面。社区管理人员对工单进行处置往往花费较长时间,无法满足群众实时响应的需求。为了提升社区工单处置的质量和时效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画像和案例推理的工单处置决策方法。首先,基于统一标准地址库以三元组方式构建地名地址基因库用以获取地名中的谱特征,构建树集合以表征地址基因之间的层次关系,利用地址基因之间的关联关系对缺失地址元素进行补全和还原;其次,为了充分发掘社区工单文本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该方法通过基于BiGRU、Self-Attention、CNN、CRF的组合神经网络对社区工单事件进行有效提取;最后,在构建社区事件历史案例库的基础上使用关键词提取并计算事件之间的相似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画像 案例推理 工单处置 地名地址基因 事件提取 组合神经网络
下载PDF
黄脸油葫芦线粒体基因组:一种新的基因排列方式 被引量:9
7
作者 叶伟 党江鹏 +1 位作者 谢令德 黄原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6-244,共9页
采用长距PCR扩增及保守引物步移法测定并注释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660bp,A+T含量为73.1%。谷氨酸、色氨酸及天冬酰胺的转运RNA基因由N链编码,形成了直翅目中的... 采用长距PCR扩增及保守引物步移法测定并注释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660bp,A+T含量为73.1%。谷氨酸、色氨酸及天冬酰胺的转运RNA基因由N链编码,形成了直翅目中的第三种基因排列顺序,其余结构与其它螽亚目昆虫的线粒体结构一致。基因间隔序列共计73bp,间隔长度从1—24bp不等;有14对基因间存在共54bp重叠,重叠碱基数在1—11bp之间。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12个基因(除COⅠ基因外)的起始密码为标准的ATN组成,COI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TTA。有10个基因在基因3'端能找到完全的TAA或TAG终止密码子,而有三个基因(COII,ND5和ND4)终止密码子为不完整的T。除tRNASer(AGN)外,其余21个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均属典型的三叶草结构。黄脸油葫芦940bp的A+T富集区中存在一个被认为与复制起始有关的保守的二级结构,该结构不仅存在于直翅目昆虫中,而且也存在于双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中,但是未见于昆虫纲的早期分化类群——弹尾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脸油葫芦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顺序 蟋蟀科 直翅目
下载PDF
16种环节动物线粒体基因排列、特征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石磊 张明 +5 位作者 王庆志 王笑月 李大成 刘卫东 刘忠颖 陈远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2,共9页
为深入开展环节动物的分类及遗传进化等研究,比较分析了已登录到GenBank中16种环节动物全基因组的结构特征。结果发现,16种环节动物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中A+T的含量均超54.3%,碱基G存在低含量的偏向,第三位密码子G含量2.6%-12.7%。基因... 为深入开展环节动物的分类及遗传进化等研究,比较分析了已登录到GenBank中16种环节动物全基因组的结构特征。结果发现,16种环节动物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中A+T的含量均超54.3%,碱基G存在低含量的偏向,第三位密码子G含量2.6%-12.7%。基因组的基因组成及排列模式具有一定的保守型,存在5个保守基因联块蔟,线粒体基因组排列顺序在研究环节动物系统发育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计算13个编码基因和2个rRNA的基因平均遗传距离,cox1(0.34)相对最保守,atp8(0.8)相对最不保守。大多数环节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存在茎环结构。基于13个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通过3种方法可构建稳健的系统发育树,蛭纲和寡毛纲聚为一进化分枝,构成有环类单系群,螠虫纲、星虫纲和多毛纲聚为一进化分枝,形成单系群。5个纲间的聚类结果与之前的基于线粒体基因和其他分子标记研究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多毛纲呈单系发生,被分为两个主要类群,头节动物中的锥头虫科和缩头虫科没有聚为单独的一进化分枝,而是分别聚类到触角动物下面的足刺动物和沟触角动物,多毛纲内部分类不同于现有的形态学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节动物 多毛纲 线粒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基因排列 系统发生
下载PDF
海参纲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及分子标记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申欣 田美 +2 位作者 程汉良 孟学平 任建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0-404,共5页
通过常规PCR和长PCR扩增获得仿刺参的线粒体DNA,进而采用鸟枪法测序、序列拼接获得仿刺参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瓜参、拟刺参、海参及另外一个仿刺参的线粒体基因组,初步揭示了海参纲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楯手目的3个物种(仿... 通过常规PCR和长PCR扩增获得仿刺参的线粒体DNA,进而采用鸟枪法测序、序列拼接获得仿刺参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瓜参、拟刺参、海参及另外一个仿刺参的线粒体基因组,初步揭示了海参纲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楯手目的3个物种(仿刺参、拟刺参和海参)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完全一致,且与海胆纲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相同。隶属于枝手目的瓜参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与其他海参线粒体基因组相比,发生6个tRNA基因的易位。海参纲线粒体基因组主编码基因的变异特征分析揭示了在海参类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主编码基因中,cox1基因多态位点的比例最低,仅为29.46%;nad2、nad4、nad5三个基因的多态位点不仅比例较高,而且基因的长度较长,从而拥有最多的多态位点。因此,nad2、nad4和nad5基因可以cox1基因辅助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纲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排列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与基因顺序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婧 刘念 黄原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在总结了68种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种类、基因组组成、结构及基因排序情况的基础上,特别对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顺序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顺序数据显示六足动物与甲壳动物之间相似,螯肢动物与多足... 在总结了68种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种类、基因组组成、结构及基因排序情况的基础上,特别对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顺序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顺序数据显示六足动物与甲壳动物之间相似,螯肢动物与多足动物相似,这个结果和以前Boore(1998)对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顺序分析结果不同,却和核rRNA数据的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肢动物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顺序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日本鼓虾与鲜明鼓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申欣 李晓 徐启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153,共7页
首先通过基因组DNA的提取、通用引物PCR扩增和长PCR扩增,从而获得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的线粒体DNA;应用鸟枪法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得了日本鼓虾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GenBank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中鲜明鼓虾(A.distinguendus... 首先通过基因组DNA的提取、通用引物PCR扩增和长PCR扩增,从而获得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的线粒体DNA;应用鸟枪法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得了日本鼓虾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GenBank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中鲜明鼓虾(A.distinguendus)的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了鼓虾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基因排列、蛋白质编码基因、选择压力和差异位点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鼓虾线粒体基因组中共存在9对基因的重叠。日本鼓虾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487bp,较鲜明鼓虾线粒体基因组(15 700bp)长,主要是由于最大非编码区的长度存在差异。日本鼓虾与鲜明鼓虾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37个基因,且37个基因的基因排列完全一致;与泛甲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原始排列相比,仅出现1个转运RNA基因(trnE)的易位和倒位。2个鼓虾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存在差异。除了cob基因外,其余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所编码氨基酸的数目均完全相同。鼓虾线粒体基因组13个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Ka/Ks比值都远远低于1,显示出较强的负选择。在15个主编码基因中,nad5基因的变异位点数最多,其次是nad4基因和lrRNA基因。因此,nad5,nad4和lrRNA基因可以作为备选的分子标记,用于分析鼓虾不同物种和群体之间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虾 线粒体基因组 选择压力 基因排列 分子标记
下载PDF
7个海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及基因变异位点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美 申欣 +1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与单基因相比,线粒体基因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被广泛地应用于后生动物关键类群的分子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本论文综合分析了海星纲7个物种(多棘海盘车、赭色豆海星、多棘槭海星、砂海星、... 与单基因相比,线粒体基因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被广泛地应用于后生动物关键类群的分子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本论文综合分析了海星纲7个物种(多棘海盘车、赭色豆海星、多棘槭海星、砂海星、长棘海星、棘冠海星和海燕)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海星纲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海星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标准的37个基因.7个海星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完全一致;与海胆纲及海参纲楯手目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相比,海星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存在4.6 kb长片段的倒位.长棘海星属13个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非同义替换率(Ka)与同义替换率(Ks)比值都低于1.000 0(为0.006 0~0.221 9),显示出较强的负(纯化)选择.对海星纲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变异位点分析结果表明,nad5、nad4基因可作为备选的分子标记,应用于海星纲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中.同时,在长棘海星属线粒体基因组变异位点分析中,nad5、nad4基因仍然可作为备选的分子标记,用于分析长棘海星不同群体及物种之间的生物多样性,为合理利用其生物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海星纲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排列 变异位点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比较及分子系统发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欣 田美 +2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李士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7,共8页
为全面揭示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作者系统分析了12种尾索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均在同一链上编码,这与脊椎动物、头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分布特征显著不同。与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 为全面揭示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作者系统分析了12种尾索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均在同一链上编码,这与脊椎动物、头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分布特征显著不同。与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标准的基因组成相比,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存在转运RNA基因的增加以及部分物种atp8基因的缺失。在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中发生了大规模的基因重排,即使在同属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中,也存在主编码基因的基因重排及基因缺失。尾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及氨基酸长度存在明显差异。2个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和C.savignyi)线粒体基因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Ka/Ks比值都低于1(0.0927~0.6752),显示出一定的负选择。在所有的主编码基因中,nad5基因和nad4基因的变异位点最多,可以作为备选的分子标记,用于分析尾索动物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物多样性。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尾索动物在科级的亲缘关系为:(((柄海鞘科Pyuridae+芋海鞘科Styelidae)+(((三段海鞘科Polyclinidae+星骨海鞘科Didemnidae)+簇海鞘科Clavelinidae)+玻璃海鞘科Cionidae))+长纹海鞘科Ascidiidae)+海樽科Doliolid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索动物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排列 分子标记 分子系统发育
下载PDF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基因组13.7~21.6m.u.区域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凯 代小江 +2 位作者 彭亚玲 VLAK Just 庞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58,共5页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exiguamulti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SeMNPV)基因组13 7~21 6m u 区域是SeMNPV的重组热点区。以SeMNPV美国分离株SeUS1为模板,长片段PCR对SeUS1的13 7~21 6m u 区域扩增,得到11 3kb,2 0kb和0 7kb...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exiguamulti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SeMNPV)基因组13 7~21 6m u 区域是SeMNPV的重组热点区。以SeMNPV美国分离株SeUS1为模板,长片段PCR对SeUS1的13 7~21 6m u 区域扩增,得到11 3kb,2 0kb和0 7kb3个片段。对照已发表的SeMNPV基因组序列,11 3kb片段是具完整SeMNPV序列基因型的产物,2 0kb和0 7kb片段表明SeUS1中还存在两种缺失突变株。对2 0kb和0 7kb片段的序列分析揭示了这两株突变株在缺失部位的DNA一级结构。对三株重组SeMNPV病毒(SeXD1、SeXD2和SeXD3)的分析发现,它们和野生型病毒SeUS1中的一个基因型一样,均缺失了SeMNPVnt18513~29105之间长10593bp的片段,暗示SeUS1中一株自发形成的缺失突变体在离体细胞中具有复制优势。将该片段基因排列与其它10种基因组序列已测定的杆状病毒比较,发现两个在GroupⅡNPVs中保守的基因簇。最大简约性法对部分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缺失片段中某些基因可能存在于杆状病毒分化之前的病毒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缺失突变株 基因排列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AuCuI(A_8^(Au)A_4^(Cu))化合物无序化路径跟踪的原子移动新机制(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佑卿 彭红建 +2 位作者 刘心笔 李小波 聂耀庄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3221-3256,共36页
以由AAu8和ACu4干基因组成的AuCuI(AAu Cu8 A4)化合物的无序化实验路径为例,介绍了3个发现和1个方法。发现AuCuI(AAuCu8A4)化合物抗拒温度变化保持结构稳定性的能力归因于AAu8和ACu4基因的势阱深度远超过其振动能,这导致其无序化实验路... 以由AAu8和ACu4干基因组成的AuCuI(AAu Cu8 A4)化合物的无序化实验路径为例,介绍了3个发现和1个方法。发现AuCuI(AAuCu8A4)化合物抗拒温度变化保持结构稳定性的能力归因于AAu8和ACu4基因的势阱深度远超过其振动能,这导致其无序化实验路径是亚平衡的;发现AuCuI(AAu Cu8 A4)适应温度变化改变结构的原子移动新机制是合金基因的"共振激活-同步交换"机制,这导致无序化是非均匀性和递次性的亚平衡转变;发现无序化过程中存在跳变有序度,导致存在跳变温度和升温速度增加跳变温度降低的"逆反效应",即所谓的"Retro效应"。采用实验混合焓路径法,建立了一整套亚平衡全息网络路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合金基因 有序无序转变 共振激活-同步交换机制 热力学性质 平衡和亚平衡全息网络路径图
下载PDF
基因组结构信息在动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强 卜文俊 郑乐怡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和一些模式生物、重要经济生物以及大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生物学整体研究业已进入基因组时代。最近 5~ 10年以来 ,利用基因组结构信息进行系统发育推断的研究形成了分类学和进化生物学中的前沿领域之一。相对于... 随着人类基因组和一些模式生物、重要经济生物以及大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生物学整体研究业已进入基因组时代。最近 5~ 10年以来 ,利用基因组结构信息进行系统发育推断的研究形成了分类学和进化生物学中的前沿领域之一。相对于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中的突变而言 ,基因组的结构变化———内含子的插入 /缺失、反转录子的整合、签名序列、基因重复以及基因排序等———是更大空间 (或者时间 -空间 )尺度上的相对稀缺的系统发育信息 ,一般用于科和科以上阶元间的亲缘关系研究。基因组全序列的获得和其中各基因位置的确定有利于将基因组中不同层次的系统发育信息综合起来 ,利用全面分子证据 (totalmolecularevidence ;包括基因组信息 ,DNA、RNA、蛋白质的序列信息 ,RNA和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等 )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系统发育 线粒体 反转录因子 HOX基因 动物
下载PDF
鲆鲽类线粒体基因排列、特征比较及系统发生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申欣 田美 +3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许建和 阎斌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90-596,共7页
鲆鲽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非常保守,均编码37个基因。鲽亚目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T含量较低,介于53.21%(星斑川鲽)与55.78%(大菱鲆)之间。鳎亚目舌鳎科的两个物种(短吻舌鳎和半滑舌鳎)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T含量较高,分别达到60.35%和60... 鲆鲽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非常保守,均编码37个基因。鲽亚目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T含量较低,介于53.21%(星斑川鲽)与55.78%(大菱鲆)之间。鳎亚目舌鳎科的两个物种(短吻舌鳎和半滑舌鳎)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T含量较高,分别达到60.35%和60.59%;而鳎亚目鳎科的塞内加尔鳎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T含量与鲽亚目物种非常接近,为54.63%。庸鲽属、星鲽属和舌鳎属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非同义替换率(Ka)与同义替换率(Ks)的比值(Ka/Ks)最低为0,最高为0.2171,表明在鲆鲽类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较强的纯化(负)选择。鲽亚目的9个物种及鳎亚目鳎科的塞内加尔鳎线粒体基因组与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典型排列方式完全一致。然而,鳎亚目舌鳎科的短吻舌鳎和半滑舌鳎线粒体基因组与此相比,均存在一个tRNA基因(trnQ)的易位与倒位。综合分析12种鲆鲽类内部线粒体单基因的变异位点特征,nad5、nad4和nad2基因是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构建的鲆鲽类系统发生结果支持其在科阶元的亲缘关系为:{[(鲽科+牙鲆科)+菱鲆科]+鳎科}+舌鳎科。鳎亚目的鳎科先与鲽亚目聚类(BPN=100,BPM=100),随后与舌鳎科聚类(BPN=100,BPM=100),从而将鳎亚目分为2支,综合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T含量与基因排列等基因组特征,鳎亚目是否为单系群受到质疑,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排列 分子标记 系统发生 选择压力 鲆鲽类
下载PDF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Episesarma lafondii(Brachyura:Sesarmidae)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Sesarmid Crabs 被引量:4
18
作者 ZHANG Ying GAO Yan +6 位作者 GONG Li LU Xinting JIANG Lihua LIU Bingjian LIU Liqin LU Zhenming LI Pengfe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545-1556,共12页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mitogenomes)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gene rearrangement,and molecular evolution.Here,the complete mitogenome of Episesarma lafondii(Brachyura:Grapsoi...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mitogenomes)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gene rearrangement,and molecular evolution.Here,the complete mitogenome of Episesarma lafondii(Brachyura:Grapsoidea:Sesarmidae)was sequenced through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ique for the first time.The 15640 bp mitogenome contains the entire set of 37 genes and an AT-rich region.The rearrangements of two tRNA genes(tRNA-His and tRNA-Gln)are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pancrustacean ground pattern,and the tandem duplication/random loss model was selected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gene rearrangements.The phylogenetic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sesarmid crabs belong to the same group,wherein the genus Episesarma showed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Clistocoeloma.Furthermore,the monophyly of each family was well supported except for Xanthidae,Gecarcinidae,and Homolidae.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ylogeny of Sesarmidae species and the gaps in the QIM region was analyzed.Evidently,the gaps between Q and I(Gap3 and between I and M(Gap4)degenerated with the evolution process.In general,the result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gene rearrangements in Sesarmidae mitogenomes and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phylogeny of Brachyu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chondrial DNA sesarmid crab gene order rearrangement mechanism phylogenetic construction
下载PDF
牛裂体吸虫线粒体DNA序列和基因排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景莹 蔡连顺 +5 位作者 長瀧充 德弘慎治 Jarilla Blanca R. 嶋田雅暁 David Blair 吾妻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为探讨牛裂体吸虫(Schistosoma bovis)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测定牛裂体吸虫线粒体基因部分序列,并分析该编码区域的基因序列和基因排序。方法以GNT-K法抽提牛裂体吸虫成虫基因组DNA,用兼并和特异引物扩增目的基因。扩增产物经... 目的为探讨牛裂体吸虫(Schistosoma bovis)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测定牛裂体吸虫线粒体基因部分序列,并分析该编码区域的基因序列和基因排序。方法以GNT-K法抽提牛裂体吸虫成虫基因组DNA,用兼并和特异引物扩增目的基因。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pGEM1T质粒载体,并转化大肠埃希菌。抽提和纯化阳性质粒DNA,并测序。以纯化后的阳性质粒DNA为模板,根据已获得的序列设计内部特异引物,采用引物步移法获得全长目的片段。在GenBank中查找曼氏血吸虫等相关血吸虫线粒体基因序列,作基因排序及比较分析后,以邻接法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测定了牛裂体吸虫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Ⅳ~Ⅰ基因序列(nicotinamide adeninedinucleotide dehydrogenase subunit4-1gene,nad4-nad1),其长度为2214bp。分析该编码区基因排序为nad4-trnQ(Gln)-trnK(Lys)-nad3-trnD(Asp)-nad1。牛裂体吸虫在该区域的线粒体基因排序与非洲支系血吸虫相似,与亚洲支系血吸虫有很大的不同;根据牛裂体吸虫与其他8种吸虫部分nad4,nad3,部分nad1和部分nad4+nad3+nad1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牛裂体吸虫与埃及血吸虫位于同一簇,归属于非洲血吸虫支系,这与由基因排序推测的牛裂体吸虫的系统发生位置结果相一致。结论牛裂体吸虫属于非洲支系而非亚洲支系血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裂体吸虫 nad4 nad3 nad1 基因排序 系统发生关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不同基因片段抗体应答与脂代谢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泽孟 张劲 +8 位作者 朱建宏 魏荣 蒋文英 刘建荣 张贺秋 张小平 任昭 王归真 杨璐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0-82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肝患者HCV感染与脂质代谢的关系及特点。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实验组慢性丙肝患者HCV不同基因片段抗体,并以羊抗人Apo-B血清分离其Apo-B,用PCR法检测Apo-B中HCV-RNA,同时作血脂监测。另设健康人和乙肝病例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丙肝患者HCV感染与脂质代谢的关系及特点。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实验组慢性丙肝患者HCV不同基因片段抗体,并以羊抗人Apo-B血清分离其Apo-B,用PCR法检测Apo-B中HCV-RNA,同时作血脂监测。另设健康人和乙肝病例对照。结果:实验组病例HCV不同基因片段抗体呈现6种分布模式,其血清中均检出HCV-RNA较高载量,相应的Apo-B中(除1例阴性外)均有HCV-RNA表达,血清LDL、Apo-B等水平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对照组血清及Apo-B中无HCV-RNA表达,且不同基因片段抗体阴性。结论:慢性丙肝患者HCV不同基因片段抗体应答与HCV复制密切相关,与Apo-B携带密切相关;其HCV-C和HCV-NS4、HCV-NS5与不同组分载脂蛋白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干扰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免疫学 肝炎病毒/免疫学 基因顺序 脂蛋白类/代谢 载脂蛋白B类/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