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s in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 Mandate for Food Labeling 被引量:1
1
作者 Sophia Armenakas Macrene Alexiades-Armenakas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3年第8期807-811,共5页
The production of foods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has risen rapidly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o comprise nearly 90% of crops gr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Currently, there are no mandates for l... The production of foods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has risen rapidly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o comprise nearly 90% of crops gr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Currently, there are no mandates for labeling foods containing GMOs. GMO agricultural crops contain the insertion of genes encoding for pesticides, pesticide resistance, growth factors, or other substances not normally present. In addition to the foreign genes that are inserted, hundreds to thousands of mutations disrupt normal genes in GMO plants. Recently, anim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oxicity of GMO foods causing organ failure, infertility, carcinomas and death. The FDA requirement of ingredients added to foods be labeled on the product is not applied to GMO foods, precluding the consumer’s right to know. GMOs provide an economic incentive to companies because the seeds can be patented, driving up costs and creating the potential for monopolies. Herbicide-resistance conferred by GMOs has resulted in higher pesticide applications, which correlate with higher human cancer rates, and the emergence of pesticide-resistant weeds and insects. GMO toxins are spreading into to non-target insects, waterways and aquatic organisms, with toxicity to non-target organisms and resultant contamination of disparate ecosystems in the food chai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mandatory GMO labeling of food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o AGRICULTURE 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S Pesticides Crops Food Labeling GM TRANSGENE
下载PDF
基于联合验证数据评定转化体定量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
2
作者 赵新 张华 +5 位作者 武玉花 李飞武 沈平 兰青阔 徐利群 王永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9-549,共11页
随着转基因生物及产品定量标识制度的不断完善,大批转化体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迫在眉睫,为了在实验数据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在检测方法建立初期及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本研究以耐除草剂大豆DBN9004定量检测方法为例,在检测实验室积累到足够... 随着转基因生物及产品定量标识制度的不断完善,大批转化体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迫在眉睫,为了在实验数据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在检测方法建立初期及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本研究以耐除草剂大豆DBN9004定量检测方法为例,在检测实验室积累到足够检测数据之前,在8家实验室对5种转基因含量样品进行联合验证,分析试验数据的再现性标准偏差,形成“自上而下”的不确定度预评定方法。结果显示:经格拉布斯法和科克伦法检验8家实验室数据,实验室5的数据存在离群值和岐离值,故剔除,7家实验室5个含量样品的再现性相对标准差RSD_(jR)为6.025%~11.532%,均小于规定的35%,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根据上述分析数据绘制回归曲线方程为s_(jR)=0.0783×c/≡_(j)-0.0104,计算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_(r)=0.0783,u_(0)=0.012,进而将试样检测结果的平均值(c=)带入公式,计算定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u=√u_(0)^(2)+(u_(r)×c/=)^(2)=√0.012^(2)+(0.0783×c=)^(2)。结果表明基于联合验证数据评定转化体定量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为转化体定量检测方法建立初期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验室自行评定方法,为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的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预评定 联合验证 转基因 耐除草剂大豆DBN9004 安全监管
下载PDF
遗传修饰生物体(GMOs)生态风险的监测 被引量:5
3
作者 魏伟 钱迎倩 +1 位作者 马克平 桑卫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12-319,共8页
遗传修饰生物体(GMOs)释放的生态学风险往往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才表现出来,因而必须对其进行长期监测。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依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短期和长期监测中,数学模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监测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了... 遗传修饰生物体(GMOs)释放的生态学风险往往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才表现出来,因而必须对其进行长期监测。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依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短期和长期监测中,数学模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监测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修饰生物体 监测 数学模型 生态风险
下载PDF
转基因产品(GMOS)的国际贸易:对WTO的有力挑战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启云 张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9-62,共4页
巨大的经济利益、产品品质安全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认识上的差异,使转基因产品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新领域。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对WTO的非歧视原则、组织机构、争端解决机构、公平贸易等方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欲在保护消费者、环保者... 巨大的经济利益、产品品质安全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认识上的差异,使转基因产品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新领域。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对WTO的非歧视原则、组织机构、争端解决机构、公平贸易等方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欲在保护消费者、环保者权益的同时促进转基因产品的贸易,要么对现有的WTO某些规则进行修改,要么设立新的国际机构处理转基因产品的贸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产品 世界贸易组织 挑战
下载PDF
GMO技术进步与环境管理对策
5
作者 欧阳劲进 颜文洪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从GMO技术进步与产业化的前提出发,描述了GMO种子研制技术与经营的产业化、种植的规模化及其在全球的贸易状况,分析了GMO作物的快速全球化状况,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GMO作物的不确定性出发,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生态和对人体... 从GMO技术进步与产业化的前提出发,描述了GMO种子研制技术与经营的产业化、种植的规模化及其在全球的贸易状况,分析了GMO作物的快速全球化状况,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GMO作物的不确定性出发,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生态和对人体本身的安全问题和潜在的隐患,以及GMO对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长期影响,指出了国际上对GMO产品的基于产品和基于生产过程的两种主要管理方式,鉴于保护我国的环境、生态安全需要,最后探讨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o(转基因生物) 技术 环境 生态安全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exposure of butterflies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pollen in protected areas in Italy
6
作者 Salvatore Arpaia Ferdinando Baldacchino +5 位作者 Sara Bosi Giovanni Burgio Simona Errico Rosaria Alessandra Magarelli Antonio Masetti Salvatore Santorsola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549-561,共13页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re mandatorily assessed during their premarket phase. One of the areas of concern is the possible impact on nontar- get organisms. Crops expressing Cry toxins might...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re mandatorily assessed during their premarket phase. One of the areas of concern is the possible impact on nontar- get organisms. Crops expressing Cry toxins might affect Lepidoptera larvae living outside cultivated fields, through pollen deposition on wild plants, which constitute their food source. While pollen toxicity varies among different events, possible exposure ofnontarget species depends on the agro-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wo protected areas in Italy,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where many Lepi- doptera species thrive in proximity to maize cultivations. To estimate the possible exposure in absence of the actual stressor (e.g., Cryl-expressing maize plants), we conducted a two-year field survey of butterflies and weeds. Indicator species were selected--Aglais (Inachis) io in the Northern site and Vanessa cardui in the Southern site--and their phe- nology was investigated. Pollen dispersal from maize fields was measured by collection in Petri dishes.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exposure was defined by the overlap between pollen emission and presence of larvae on host plants. Different risk scenarios are expected in the two regions: highest exposure is foreseen forA. io in the Northern site, while minimal exposure is estimated for V. cardui in the Southern site. In the latter case, locally grown maize cultivars flower in mid-summer in coincidence with an aestivation period for several butterfly species due to hot and dry conditions. Moreover, host plants of V. cardui are at the end of their life cycle thus limiting food avail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exposure assessment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LEPIDOPTERA nontarget organisms receiving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GMO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 Living Things
7
作者 ErcanÇatak Ali Atalay 《Journal of Botanical Research》 2020年第1期16-19,共4页
By obtaining changes on gene sequences of living things with the applied biotechnological methods;The idea of“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which aims to bring the living creature in question the original gen... By obtaining changes on gene sequences of living things with the applied biotechnological methods;The idea of“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which aims to bring the living creature in question the original gene combinations with the desired characteristics,came to life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Despite the high probability that hunger problems may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world population;It is thought that plant breeding with classical farming methods will be insufficient in solving these problems.With various GMO applications developed all over the world,it aims to produc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With the presence of GMO,it was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shelf life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values of the existing foods.In addition,decreases in agricultural use of pesticides used in agricultural struggle and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with GMO production are noteworthy.However,some concerns about anomalies that may occur in living things fed GMO products remain on the agenda.Because,in the long term,there is no clear and precise information that GMO will not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living things;There are many recorded incidents showing their negativ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 agricultural products gmo effects
下载PDF
Current advances of biocontainment strategy in synthetic biology 被引量:1
8
作者 Xueying Zhu Zhaoyang Zhang +1 位作者 Bin Jia Yingjin Yu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41-151,共11页
Synthetic biotechnology has led to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in biochemistry, bioenergy, and therapy. However, the uncontrolled spread of GMOs may lead to genetic contamination ... Synthetic biotechnology has led to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in biochemistry, bioenergy, and therapy. However, the uncontrolled spread of GMOs may lead to genetic contamination by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resulting in unpredictable biosafety risks. To deal with these challenges, many effective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biocontainment. In this article, we summarize and discuss recent advances in biocontainment strategies from three aspects: DNA replicatio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and protein translation. We also briefly introduce the efforts in the biocontainment convention, such as the recent publication of the Tianjin Biosecurity Guidelines for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Scient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 Biocontainment BIOSECURITY Synthetic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BIOTECHNOLOGY
下载PDF
转基因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9
作者 李卫波 侯可斌 《环保科技》 2023年第1期37-40,59,共5页
转基因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同时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如基因漂流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我国针对转基因生物管理建立了五阶段管理体系,在实验研究阶段,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转基因项目管理的重点是生物安全问题。在实... 转基因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同时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如基因漂流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我国针对转基因生物管理建立了五阶段管理体系,在实验研究阶段,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转基因项目管理的重点是生物安全问题。在实验室环评中,生物安全问题转化为实验室产生的“生物性污染”问题,由此,环评的重点是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的废水、废气和固废的评价。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标准情况,环评以定性评价为主,以“保守”为原则,控制生物活性因子随废水、废气和固废外溢,进而设计相关环保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生物安全实验室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 被引量:25
10
作者 钱迎倩 马克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5年第4期322-331,共10页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的进展。继而从伦理道德、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存安全可能带来的威胁。最后就生物安全的立法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生物安全 生物多样性 基因工程
下载PDF
经遗传修饰生物体的研究进展及其释放后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9
11
作者 钱迎倩 马克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80年代以来,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突飞猛进。转移不同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在美国被批准进入大田试验的有40个以上的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水稻等4种谷类粮食作物,主要的纤维作物棉花,蔬菜种类10种以上,水果9种,其它还... 80年代以来,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突飞猛进。转移不同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在美国被批准进入大田试验的有40个以上的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水稻等4种谷类粮食作物,主要的纤维作物棉花,蔬菜种类10种以上,水果9种,其它还有油料作物,牧草和花卉等。到1996年6月已被批准进入市场的已有18种,还有一批有待批准商业化。今年2月,美国农业部已第一次批准一种喂饲其它螨的转基因螨进入大田试验。第一个转基因线虫也正在申请向环境释放。已至少有25个发展中国家,10个以上作物转基因成功,GMOs作大田释放的总数在160次以上。基因工程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有不少数量的科学家或如“有关科学家联盟”等一些非政府组织指出基因工程的产物向环境释放会可能带来生态或环境危险。发达国家中,美国与欧洲国家的政府对GMOs批准释放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后者要比前者慎重得多。最近丹麦科学家已证实转基因油菜中的抗除草剂基因已经转入杂草中;由美国一种子公司开发的转基因大豆被证实对人体过敏而其产品决定不向市场投放。要有充分的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相结合,对经遗传修饰生物体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造成环境或生态危机进行充分的评估。在这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修饰生物体 危机评估 生物安全 环境
下载PDF
玉米加工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PCR检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颖 徐宝梁 +1 位作者 陈哲 葛毅强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3年第2期44-46,共3页
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从玉米加工食品中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实验分别采用CTAB法(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和试剂盒(Kit)方法对市场上选购的玉米片、玉米面、香脆玉米角、窝窝头、爆玉米等5种玉... 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从玉米加工食品中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实验分别采用CTAB法(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和试剂盒(Kit)方法对市场上选购的玉米片、玉米面、香脆玉米角、窝窝头、爆玉米等5种玉米食品中的DNA进行了提取,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玉米内标基因Inverase进行扩增,采用凝胶电泳对结果分析,比较两种DNA提取方法的优越性;再对通常转入的基因构建元件35S启动子、NOS终止子进行扩增对玉米转基因成分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试剂盒法对玉米加工食品中的总DNA有更好的提取效果,并得到一个适宜的扩增条件参数;5种玉米食品的转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即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加工食品 转基因成分 PCR检测 DNA提取
下载PDF
风险认知维度下对我国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再认识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佳洁 李楠 罗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8-263,共6页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大众对食品安全风险越来越关注。本研究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出发,构建了认知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4个维度,并以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为例,从4个维度解释了公众对这种系统性风险存在较大争议的原因。提出了食品安全系...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大众对食品安全风险越来越关注。本研究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出发,构建了认知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4个维度,并以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为例,从4个维度解释了公众对这种系统性风险存在较大争议的原因。提出了食品安全系统性的新的认知视角,为相关部门开展有效的风险交流,帮助公众正确理解食品安全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和信任危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系统性风险 风险认知 转基因食品风险
下载PDF
棉籽油中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付晓华 张岩 +3 位作者 张薇 王红 吴涛 周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食用油DNA提取的SDS法和国标法基础上,设计5种不同方案对15种来自不同生产厂家及加工精度的棉籽油进行DNA的抽提,通过比较各来源DNA提取液中内源基因tRNALeu的PCR扩增结果判断DNA的提取效率;并对方案5获得的DNA样品进行外源基因FMV35S... 在食用油DNA提取的SDS法和国标法基础上,设计5种不同方案对15种来自不同生产厂家及加工精度的棉籽油进行DNA的抽提,通过比较各来源DNA提取液中内源基因tRNALeu的PCR扩增结果判断DNA的提取效率;并对方案5获得的DNA样品进行外源基因FMV35S的PCR扩增以检测转基因成分。结果表明方案5提取棉籽油DNA的效率最高,而且方案5提取到的DNA能用于棉籽油的转基因成分定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DNA提取 富集 转基因物种
下载PDF
转基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裴杰 阎萍 +4 位作者 冯瑞林 梁春年 郭宪 曾玉峰 包鹏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7期28-31,共4页
人们一直期望畜产品和人类健康产品能快速得到提高,DNA重组技术和转基因的出现使得在不同物种间,甚至不同系统发育领域间的这一提高在很大范围内变为可能。如今,我们能在细菌中生产人类胰岛素,在牛奶中获得人类凝结因子。转基因、动物... 人们一直期望畜产品和人类健康产品能快速得到提高,DNA重组技术和转基因的出现使得在不同物种间,甚至不同系统发育领域间的这一提高在很大范围内变为可能。如今,我们能在细菌中生产人类胰岛素,在牛奶中获得人类凝结因子。转基因、动物克隆和动物多产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在动物转基因领域的期望。作者回顾了当前动物转基因乳、肉和转基因抗病动物的研究近况,并讨论了一些由转基因技术应用而引发的生物伦理学和商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遗传修饰生物 动物 转基因
下载PDF
转基因生物核酸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建中 刘轶男 +1 位作者 张海波 杨立桃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总结了基于核酸扩增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以及扩增产物的分析技术,并对该技术在转基因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核酸检测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下载PDF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安芳 刘瑞芳 陈兰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8-190,共3页
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对其潜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我国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安全性 对策 风险
下载PDF
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量值”表达方式及其技术实现途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允静 宋贵文 +2 位作者 沈平 赵欣 周云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0-809,共10页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生产、定值和应用等研究进展。系统地分析比较了现有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量值"的表达方式、技术实现途径及其优缺点,提出了适合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标准物质"量值"...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生产、定值和应用等研究进展。系统地分析比较了现有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量值"的表达方式、技术实现途径及其优缺点,提出了适合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标准物质"量值"表达方式及其技术实现途径,对于建立中国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定值技术体系、创建完善的标准物质生产应用平台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标准物质 量值
下载PDF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如平 马玉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6097-16098,16139,共3页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生物安全也成了国际上倍受争议的问题。较全面地介绍了转基因的安全性,阐述了生物安全现状,就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国际上现有的评价措施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食品 生物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转IGF-1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肠道粪便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差异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新华 张星星 +8 位作者 王立民 黄新 韩猛立 张译元 郭延华 唐红 何延华 钟发刚 周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87-2402,共16页
旨在探究超细毛羊转入IGF-1基因后是否会引起超细毛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群落改变而导致转基因羊生物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本研究在同一羊场随机选取临床健康羊3组,其中转IGF-1基因阳性组(GP组)41只(24母(GDF),17公(GPM)),转基因阴性羊(GN组... 旨在探究超细毛羊转入IGF-1基因后是否会引起超细毛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群落改变而导致转基因羊生物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本研究在同一羊场随机选取临床健康羊3组,其中转IGF-1基因阳性组(GP组)41只(24母(GDF),17公(GPM)),转基因阴性羊(GN组)43只(25母(GNF),18公(GNM)),非转基因超细毛羊(NG组)29只(18母(NGF),11公(NGM))。取直肠粪样,应用II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粪便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序列,分析转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间肠道粪样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共计得到17个门,32个纲,56个目,94个科,228个属及185个种;LEfSe分析显示,GPF组有10个生物标记物;GPM组有5个,均是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常见定植菌;NGF组的生物标记物为拟杆菌BS11科;NGM组为厚壁菌门。均为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主要优势菌。3组肠道菌群的共享菌分析显示,在门纲目科属种6个分类水平拥有共享菌比例高达91%~94%。本研究证实,转入IGF-1基因并未改变超细毛羊肠道菌群的整体结构分布,转基因羊具有生物安全及环境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基因 超细毛羊 肠道菌群结构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转基因生物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