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utcomes of mobile bearing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medial osteoarthritis knee with and without preoperative genu recurvatum 被引量:10
1
作者 Boonchana Pongcharoen Krit Boontanapibul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8年第9期149-155,共7页
AIM To compare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reoperative genu recurvatum(GR) following mobile bearing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 METHODS We prospectively followed 176 patients for at le... AIM To compare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reoperative genu recurvatum(GR) following mobile bearing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 METHODS We prospectively followed 176 patients for at least 24 mo who had been treated by unilateral, minimally invasive, Oxford UKA. Patients with medial osteoarthritis(OA) knee and preoperative GR(Group Ⅰ) accounted for 18%(n = 32) and patients without preoperative GR(Group Ⅱ) accounted for the remaining 82%(n = 144). Knee score, pain scores, and functional scores were assessed for each patient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GRand the postoperative hyperextension angles also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pain score, knee score and functional scor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imilarly,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GR and the measured hyperextension angl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GR was 1/32(3.12%) in Group Ⅰ and 1/144(0.69%) in Group Ⅱ(P = 0.34). The mean postoperative hyperextension angles were 2.40°± 2.19°(range: 1°-7°) for Group Ⅰ and 1.57°± 3.51°(range: 1°-6°) for Group Ⅱ(P = 0.65).CONCLUSION Medial OA of the knee and concomitant GR is not a contraindication for the mobile bearing U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COMPARTMENTAL KNEE genu recurvatum Osteoarthritis HYPEREXTENSION KNEE KNEE ARTHROPLASTY Oxford KNEE
下载PDF
Report of a Case of Genu Recurvatum Following Tibial Eminence Avulsion Treated by Proximal Tibial Flexion Osteotom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2
作者 Nima Heidari James A. G. Madden Mark D. Loeffler 《Surgical Science》 2011年第3期117-120,共4页
We report a case of acquired genu recurvatum treated with a proximal tibial flexion osteotomy. A partial growth arrest at the anterior portion of the proximal tibial physis following a conservatively treated Meyers-Mc... We report a case of acquired genu recurvatum treated with a proximal tibial flexion osteotomy. A partial growth arrest at the anterior portion of the proximal tibial physis following a conservatively treated Meyers-McKeever type II injury of the tibial eminence. This is a reliable method in the correction of genu recurvatum. By using tricortical autogenous iliac crest graft, the osteotomy may be made very stable intra-operatively circumventing the need for fix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u recurvatum FLEXION OSTEOTOMY Proximal TIBIAL Growth ARREST Knee Pain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丧失对膝反张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世文 高放 +1 位作者 吕政 刘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通过本体感觉丧失程度来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的机制,从而确定其临床康复治疗的对策。方法: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本体感觉丧失程度分为2组,即第1组(踝关节本体感觉存在)49例,第2组(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丧失)15例。分别在入院当... 目的:通过本体感觉丧失程度来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的机制,从而确定其临床康复治疗的对策。方法: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本体感觉丧失程度分为2组,即第1组(踝关节本体感觉存在)49例,第2组(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丧失)15例。分别在入院当时、入院后3个月和6个月测定腿部肌群肌力、关节位置觉、振触觉,并记录初次站立时间,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膝反张的发生与初次站立时间的早晚有关(P<0.05),3个月时在腿部肌群肌力对膝反张发生的比例影响方面,本体感觉存在组和本体感觉丧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的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分别比较3个月和6个月时肌力变化,本体感觉存在组的肌力均从2—3级恢复到4级,且其中原有的15例膝反张全部矫正。本体感觉丧失组的肌力均从2—3级恢复到4级,原有的10例膝反张患者仅1例得到矫正,合计有6例无膝反张,且本体感觉全部恢复。卒中6个月以上膝反张很难矫正与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的丧失有显著的关系(P<0.01)。结论:CVA偏瘫患者早期由于肌力太弱过早站立是膝反张形成的重要因素;肌力的改善,可使膝反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是本体感觉丧失的患者不如本体感觉存在的患者,尤其在患病后期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丧失可能是膝反张难以矫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反张 肌力 本体感觉 初次站立时间
下载PDF
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陶然 尹洪娜 +2 位作者 刘双岭 辛贵乐 孙忠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29-632,641,共5页
目的:探讨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Loudon疗效和ROM疗效;治疗前后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Ashworth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和sEMG信号协同收缩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ROM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的Loudon有效率(76.67%)与对照组(53.33%)比较,亦可见较明显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shworth量表评分和AEMG、RMS协同收缩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患侧下肢肌张力和肌肉痉挛程度,以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刺 股四头肌起止点 脑卒中 膝过伸 SEMG信号
下载PDF
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功能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亚琼 解涛 +1 位作者 彭楠 周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687-691,共5页
目的 研究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功能的改善。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康复科门诊进行康复治疗的15名脑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年龄54.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 目的 研究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功能的改善。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康复科门诊进行康复治疗的15名脑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年龄54.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股四头肌(股内侧肌训练为主)、腘绳肌抗阻训练及膝关节控制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膝过伸角度、Fugl-Ma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10m最大步行速度及平均步长、股四头肌、腘绳肌最大等长肌力,观察时间为6周。结果 治疗组膝过伸角度减小8.1°(纠正率为68%,P<0.01);FMA评分增加14.43分,MAS平均降低1级,优于对照组(P<0.05);10m最大步行速度平均增加19.19m/min,平均步长增加14.11cm,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1)。治疗组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增长率为48.26%、48.08%(P<0.05),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1)。结论 加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及膝关节控制能力的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过伸状态,提高下肢的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肌张力 膝过伸
下载PDF
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膝过伸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盛国滨 刘洋 +1 位作者 刘刚 唐英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膝过伸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脑卒中痉挛期膝过伸患者,经改良Ashworth分级为1级至3级、肌力分级在3级至4级、Brunnstrom分级III级至V级,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为病情稳定后的患者。将患者按信封法分成两...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膝过伸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脑卒中痉挛期膝过伸患者,经改良Ashworth分级为1级至3级、肌力分级在3级至4级、Brunnstrom分级III级至V级,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为病情稳定后的患者。将患者按信封法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一致,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进行头针体针针刺及电针治疗,治疗组患者头针、上肢、小腿选穴同对照组,大腿针刺后群肌肉。针刺得气后,连接电疗仪,采用疏波。根据行走功能评定、Loudon膝过伸诊断方法、膝关节ROM评定等指标,观察针刺6周后患者膝过伸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Loudon膝过伸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15例,无效5例;对照组有效12例,无效8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olden功能评定,治疗组膝过伸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ROM膝过伸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5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膝过伸有效,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期 膝过伸 电针疗法 针刺
下载PDF
早期加强膝关节稳定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艳 唐强 亢连茹 《中国康复》 2006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加强膝关节稳定性训练的作用。方法: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A组30例和B组28例,均给予必要的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A组患者在发病早期即配合膝关节稳定性训练。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发生膝过伸患者9例,B组17例(30%、6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加强膝关节稳定性训练的作用。方法: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A组30例和B组28例,均给予必要的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A组患者在发病早期即配合膝关节稳定性训练。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发生膝过伸患者9例,B组17例(30%、60.7%,P<0.05);2组Holden功能性行走能力与治疗前比较有很大提高(P<0.01),2组间比较,A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早期加强脑卒中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可以减少膝过伸的发生,提高行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过伸 稳定性训练
下载PDF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公维军 杨傲然 盖海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4-837,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电针阳陵泉、伏兔、委中、承山、足三里,共30 d。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采用膝关...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电针阳陵泉、伏兔、委中、承山、足三里,共30 d。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活动度(ROM)和Fugl-Meyer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部分(F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5%,优于对照组55%(P<0.05)。治疗组膝关节ROM和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膝过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过伸 电针 康复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对因治疗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解东风 谢丽君 冯碧珍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4期546-547,共2页
目的观察对因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膝关节过伸的效果。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于MRP技术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引起膝过伸原因的针对性训练:①臀大肌肌力训练;②腘绳肌肌力训练... 目的观察对因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膝关节过伸的效果。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于MRP技术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引起膝过伸原因的针对性训练:①臀大肌肌力训练;②腘绳肌肌力训练;③胫骨前移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膝过伸的纠正率。结果 4周后,治疗组膝过伸患者纠正30例,4例无效;对照组膝过伸患者纠正19例,15例无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膝过伸状态,而对因治疗对其改善情况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关节过伸 对因治疗
下载PDF
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膝反张的表面肌电信号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缪萍 黄怡 +1 位作者 赵俊红 于瑞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4期478-480,共3页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分析探讨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膝反张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出现膝反张步态患者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穴位...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分析探讨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膝反张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出现膝反张步态患者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查和常规康复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观察组膝反张角度、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FMA)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EMG)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可以有效辅助脑卒中患者膝反张康复治疗,提高患者下肢肌力、改善步行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穴位注射 膝反张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拮抗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建平 蔡礼松 +2 位作者 戴方瑜 史优波 马睿杰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0期238-241,共4页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拮抗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疗效,以期得到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偏瘫侧膝过伸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法:选取42例脑卒中存在膝过伸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拮抗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疗效,以期得到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偏瘫侧膝过伸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法:选取42例脑卒中存在膝过伸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拮抗肌配合任务导向性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配合任务导向性康复治疗。根据行走功能评定、Loudon膝过伸诊断方法、膝关节ROM评定等指标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膝过伸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Loudon膝过伸疗效总有效率为76.2%,显著高于对照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膝关节ROM疗效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Hold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Holden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拮抗针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合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过伸 针灸 任务导向性训练 Holden评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强化分离运动配合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威 陆雪芬 +6 位作者 潘翠环 高庆春 罗爱华 陈艳 叶彤 郑钦福 罗兆良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分离运动配合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治疗效果。方法对90例脑卒中后并发膝反张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0例,观察组30例,三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2组还给予等长收缩训练,观察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 目的探讨强化分离运动配合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治疗效果。方法对90例脑卒中后并发膝反张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0例,观察组30例,三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2组还给予等长收缩训练,观察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也给予强化分离运动配合等长收缩训练。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反张角度、下肢肌力、分离运动和步行能力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1、2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化分离运动配合等长收缩训练能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改善膝反张,提高其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运动 等长收缩 脑卒中 膝反张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合并膝反张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朝霞 俞雅珍 +1 位作者 高宝勤 杨伟力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827-830,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合并膝反张疗效。方法选择63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①BTX-A注射结合康复治疗组(BTX-A组,33例);②单纯康复治疗组(30例)。患儿入选后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2周、1、2、3、6个月进行以下评定:①改...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合并膝反张疗效。方法选择63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①BTX-A注射结合康复治疗组(BTX-A组,33例);②单纯康复治疗组(30例)。患儿入选后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2周、1、2、3、6个月进行以下评定:①改良Ashworth量表(MAS)②,PRS量表评定运动功能③膝关节最大伸直度。结果两组患儿改良阿氏肌张力评价量表(MAS)、PRS量表评定运动功能得分、膝关节最大伸直度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周、1、2、3、6个月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改良阿氏肌张力评价量表(MAS)、PRS量表评定运动功能得分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膝关节最大伸直度治疗后1、2、3,6个月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TX-A注射结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康复治疗能更好地缓解脑瘫患儿下肢肌群痉挛及膝反张,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脑性瘫痪 膝反张
下载PDF
康复护理在脑性瘫痪患儿中应用对膝反张的影响探究
14
作者 向英 谈莉莉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8期95-96,共2页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膝反张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受的以膝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性瘫痪患儿中选出80例患儿开展研究,将这80例脑性瘫痪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膝反张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受的以膝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性瘫痪患儿中选出80例患儿开展研究,将这80例脑性瘫痪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对比患儿膝关节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肌张力下降程度同样高于对照组,两组膝反张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性瘫痪膝反张患儿给予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病情,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膝反张 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不同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熏洗对痉挛型脑瘫膝反张的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玲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药浴对痉挛型脑瘫膝反张改善的作用。方法将63例我院儿童肢体康复科收治的3~6岁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成模型组(A组)、黄芪60g组(B组)、黄芪120g组(C组),各21例。在各组均施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A组不...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药浴对痉挛型脑瘫膝反张改善的作用。方法将63例我院儿童肢体康复科收治的3~6岁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成模型组(A组)、黄芪60g组(B组)、黄芪120g组(C组),各21例。在各组均施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A组不附加其他治疗,B组用含60 g黄芪的补中益气汤熏洗,C组用含120 g黄芪的补中益气汤熏洗。各组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相应疗效指标的观察。观察指标包括:(1)改良Ashworth量表(MAS);(2)膝关节最大伸直度的测量;(3)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中D、E能区分值。结果 C组有效率90.5%,显著优于A组的76.2%和B组的85.7%,C组的MAS、膝关节最大伸直度评定分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MFM的D、E能区评定分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0 g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熏洗对3~6岁痉挛型脑瘫儿童膝反张改善作用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黄芪 补中益气汤 熏洗 膝反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神经训导康复技术对偏瘫膝反张的康复效果和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海红 孙爱萍 +4 位作者 张学敏 王峥 曹效 李欣 赵文汝 《中国医药》 2011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训导康复技术对偏瘫膝反张的康复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60例病程6个月以上、经其他康复方法 治疗不能进一步改善功能的脑卒中偏瘫伴膝反张患者,采用神经训导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ROM)、... 目的 探讨神经训导康复技术对偏瘫膝反张的康复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60例病程6个月以上、经其他康复方法 治疗不能进一步改善功能的脑卒中偏瘫伴膝反张患者,采用神经训导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运动程序信号、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患肢负重时间等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膝关节ROM、下肢Fugl-Meyer评分、患肢负重时间、股四头肌表面肌电信号、股四头肌与腘绳肌肌电信号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6±6.3)°比(3.6±2.3)°;(24±6)分比(15±7)分;(4.02±1.54)s比(0.22±0.13)s;(119±45)μV比(36±12)μV;(76±42)μV比(22±18)μV,P<0.01],治疗后腘绳肌与股四头肌肌电信号比值明显降低(1.4∶1比1∶4.6,P<0.01).结论 神经训导康复技术是改善偏瘫患者膝反张的有效康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反张 偏瘫 神经训导康复技术 康复
下载PDF
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爱红 侯晓辉 陈改娟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1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观... 目的:研究并探讨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行走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行走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采用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可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过伸 脑卒中 电针 运动康复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后膝反张中长期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6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后膝反张中长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经中医辨证属气虚络瘀证的脑卒中后膝反张患者,按照用药时间分成2个月组(A组)、4个月组(B组)、6个月组(C组),每组20例。在均施行神经内科治疗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按照各组...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后膝反张中长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经中医辨证属气虚络瘀证的脑卒中后膝反张患者,按照用药时间分成2个月组(A组)、4个月组(B组)、6个月组(C组),每组20例。在均施行神经内科治疗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按照各组相应的治疗时间予补阳还五汤,各组记录并观察指标至第6个月。疗效观察指标:(1)膝关节最大伸直度测定;(2)改良Fugl-Meyer评定(FMA)下肢运动功能。结果第4个月及第6个月三组间观察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第6个月C组的效果优于B组和A组(P<0.05)。结论长期应用补阳还五汤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后膝反张的情况,而且能更好地维持中短期的治疗效果,为指导临床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卒中 膝反张 中长期疗效 中医康复
下载PDF
卒中后膝过伸的中医外治法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屹 王誉锟 +2 位作者 刘静远 谷鹏飞 邓永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4期35-38,43,共5页
膝过伸(Genu Recurvatum,GR)作为卒中后常见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潜在的致病机制渐被发掘,因其机制的复杂性,出现了较为繁杂的治疗措施。中医药为卒中后GR的治疗提供了数项方案,涵盖了针刺、电针... 膝过伸(Genu Recurvatum,GR)作为卒中后常见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潜在的致病机制渐被发掘,因其机制的复杂性,出现了较为繁杂的治疗措施。中医药为卒中后GR的治疗提供了数项方案,涵盖了针刺、电针、穴位注射、推拿等,并显示出了确切的临床效益。通过检索各大数据库,现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卒中后GR的临床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各疗法应用规律及其优势,并根据中医理论提出潜在的治疗方案,以期为卒中后GR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过伸 中医外治法 综述
下载PDF
麻痹性膝反屈畸形手术方式的比较和评价(附295例报告)
20
作者 张雪非 丁玉林 +2 位作者 余强 陈步俊 邓建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2-24,共3页
自1977年以来,运用8种手术方式治疗295例婴儿瘫麻痹性膝反屈畸形。男性146例,女性149例;年龄6~36岁,平均19.55岁;膝反屈度数15~70°,平均34.63°。所有病人均得随访。认为疗效肯定的有... 自1977年以来,运用8种手术方式治疗295例婴儿瘫麻痹性膝反屈畸形。男性146例,女性149例;年龄6~36岁,平均19.55岁;膝反屈度数15~70°,平均34.63°。所有病人均得随访。认为疗效肯定的有胫骨平台抬高术;胫骨平台抬高和股骨髁下翻联合手术;腰肌代绳肌术及幼儿胫骨骨骺线附近前部骨膜切除术。相对可供选择的术式有胫骨上端截骨术,胫骨结节下抬高术及Heyman氏术,而胫骨平台骨阻挡术为不可取的术式。术前研究膝部软组织骨结构情况和能供肌转移之髓以上肌肉肌力情况,以及手术操作仔细、准确对疗效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后遗症 麻痹性膝反屈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