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煤变质区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宝臻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42-549,共8页
作者把煤变质作用和煤种分布放到区域大地构造的背景下加以研究,着重考虑不同地区成煤作用发生后的地质历史,特别是成煤后地壳活动的特点和此过程中地壳发展中出现的热事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煤变质区的概念和类型,并对我国的煤变质... 作者把煤变质作用和煤种分布放到区域大地构造的背景下加以研究,着重考虑不同地区成煤作用发生后的地质历史,特别是成煤后地壳活动的特点和此过程中地壳发展中出现的热事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煤变质区的概念和类型,并对我国的煤变质区进行了具体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变质区 中国 煤田地质
下载PDF
农业生产活动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鑫 宋献方 +3 位作者 张应华 夏军 张学成 张兵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4,共9页
通过在坡度为20°耕地和荒草坡面对降水、土壤水密集观测,结合模拟降雨实验,从降雨入渗、蒸散发等过程分析讨论了影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土壤水分动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降雨入渗量△S主要受控于雨强和降雨量,坡耕地的入... 通过在坡度为20°耕地和荒草坡面对降水、土壤水密集观测,结合模拟降雨实验,从降雨入渗、蒸散发等过程分析讨论了影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土壤水分动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降雨入渗量△S主要受控于雨强和降雨量,坡耕地的入渗量随着雨强增加而衰减的速度快于荒坡,坡耕地有利于中等雨强大雨的下渗,雨强增大时两坡面的降雨转化率逐渐接近,且植被的再分配作用凸显,甚至使短历时暴雨时坡耕地的入渗速度低于荒坡,长历时的大、暴雨或连续降雨利于深层入渗,坡面耕作或在裸地上种植冰草后降雨转化率增约50%;2)7月~10月上旬为土壤水补给期,土壤水分在枯水年及平水年处于负平衡,在丰水年获得补给,最终以蒸散发消耗;3)荒地主要耗水层在20cm,耕地土壤水分活跃层及作物主要耗水层延伸至30cm。总体上,农作物增大蒸散发量、增加土壤水分利用深度,农业生产活动对减少降雨径流、增加土壤水资源量、强化水分小循环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 坡耕地 荒地 土壤水 农业生产活动 天然降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