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规划评价
1
作者
周宇坤
骆祖江
郭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为了保障海门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科学合理设计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布置方案,准确评价系统的浅层地热能可采资源量,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和浅层地热地质条件,基于热平衡原理,建立了海门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水-热三...
为了保障海门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科学合理设计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布置方案,准确评价系统的浅层地热能可采资源量,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和浅层地热地质条件,基于热平衡原理,建立了海门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水-热三维耦合数值模型,预测分析了未来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不同布置方案下浅层土体温度场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针对出现的热堆积问题,确定了克服土体热堆积的地埋管优化布置方案,评价了研究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浅层地热能可采资源量。结果表明,海门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可分为6个区,各区地埋管间距在29~39m,能够保证未来运行10a内土体温度升幅不超过0.5℃,地热能可持续开采。在此方案下,研究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采资源潜力夏季为3.851157×10^(4)m^(2)/km^(2),冬季为7.586812×10^(4)m^(2)/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平衡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热堆积
浅层地热能
规划评价
江苏海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热平衡分析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方案模拟优化
被引量:
6
2
作者
骆祖江
杜菁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46-254,320,共10页
为了确保丹阳中心城区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避免丹阳中心城区地埋管地源热泵运行期间出现热堆积问题,基于地下水渗流和热量运移原理,建立了丹阳中心城区地下水非稳定渗流与热量运移三维耦合数值模型,结合未来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
为了确保丹阳中心城区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避免丹阳中心城区地埋管地源热泵运行期间出现热堆积问题,基于地下水渗流和热量运移原理,建立了丹阳中心城区地下水非稳定渗流与热量运移三维耦合数值模型,结合未来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工况,预测丹阳中心城区地下温度场的热平衡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了3种优化方案:(1)按行政区划Ⅰ~Ⅴ个开发利用分区,调整地埋管间距分别为18,23,17,20,20 m;(2)地埋管间距5 m,加热秋季生活用水Ⅰ区157 798 m^3/d、Ⅱ区413 235 m^3/d、Ⅲ区339 322 m^3/d、Ⅳ区261 266 m^3/d、Ⅴ区27 6205 m^3/d,加热春季生活用水Ⅰ区473 394 m^3/d、Ⅱ区123 9705 m^3/d、Ⅲ区1 017 966 m^3/d、Ⅳ区783 798 m^3/d、Ⅴ区828 615 m^3/d;(3)地埋管间距5 m,增设冷却塔辅助地埋管换热孔进行夏季排热,冷却塔夏季冷却温度Ⅰ区为4.35℃、Ⅱ区为6.12℃、Ⅲ区为4.87℃、Ⅳ区为5.29℃、Ⅴ区为4.80℃。3种方案均可以有效减缓和避免丹阳中心城区地埋管地源热泵运行期内的热堆积问题。地下水非稳定渗流与热量运移三维耦合数值模型是优化确定浅层地热能地埋管地源热泵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系统
模型
热平衡
热堆积
浅层地热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剑波
胡毛毛
程飞
《建筑节能》
CAS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从维护土壤热平衡、降低系统初投资、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强系统的可控性等角度出发,设计出一套地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的双源热泵系统。在夏季不同工况条件下,对目标建筑物双源热泵系统进行模拟及实验分析,得到系统在不同冷负...
从维护土壤热平衡、降低系统初投资、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强系统的可控性等角度出发,设计出一套地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的双源热泵系统。在夏季不同工况条件下,对目标建筑物双源热泵系统进行模拟及实验分析,得到系统在不同冷负荷条件下的最优运行模式:即地源热泵机组与空气源热泵机组始终耦合运行,当室外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32.5℃时,应采用空气源热泵优先卸载容量的策略;当室外空气的干球温度低于32.5℃时,应采用地源热泵优先卸载容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
双源热泵
地下热堆积
运行方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热平衡措施对上海地区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区域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吕亮
《暖通空调》
2023年第8期53-57,共5页
基于上海地区浅层地热能项目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多个地源热泵项目运行多年后换热区域温度的变化特征,以及热平衡措施对换热区域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所监测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中,具备热平衡措施项目的地埋管换热区域温度基本稳...
基于上海地区浅层地热能项目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多个地源热泵项目运行多年后换热区域温度的变化特征,以及热平衡措施对换热区域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所监测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中,具备热平衡措施项目的地埋管换热区域温度基本稳定;不具备热平衡措施项目的地埋管换热区域温度基本上呈现升高趋势,出现了明显的热堆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换热区域
地温场
热平衡措施
热堆积
监测数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规划评价
1
作者
周宇坤
骆祖江
郭华
机构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环境地质调查大队
出处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2020-20-14)。
文摘
为了保障海门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科学合理设计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布置方案,准确评价系统的浅层地热能可采资源量,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和浅层地热地质条件,基于热平衡原理,建立了海门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水-热三维耦合数值模型,预测分析了未来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不同布置方案下浅层土体温度场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针对出现的热堆积问题,确定了克服土体热堆积的地埋管优化布置方案,评价了研究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浅层地热能可采资源量。结果表明,海门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可分为6个区,各区地埋管间距在29~39m,能够保证未来运行10a内土体温度升幅不超过0.5℃,地热能可持续开采。在此方案下,研究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采资源潜力夏季为3.851157×10^(4)m^(2)/km^(2),冬季为7.586812×10^(4)m^(2)/km^(2)。
关键词
热平衡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热堆积
浅层地热能
规划评价
江苏海门
Keywords
heat
balanc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heat
accumulation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resources
planning evaluation
Haimen city in Jiangsu
分类号
TK5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热平衡分析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方案模拟优化
被引量:
6
2
作者
骆祖江
杜菁菁
机构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46-254,320,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苏省合作项目(12120114023101)
文摘
为了确保丹阳中心城区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避免丹阳中心城区地埋管地源热泵运行期间出现热堆积问题,基于地下水渗流和热量运移原理,建立了丹阳中心城区地下水非稳定渗流与热量运移三维耦合数值模型,结合未来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工况,预测丹阳中心城区地下温度场的热平衡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了3种优化方案:(1)按行政区划Ⅰ~Ⅴ个开发利用分区,调整地埋管间距分别为18,23,17,20,20 m;(2)地埋管间距5 m,加热秋季生活用水Ⅰ区157 798 m^3/d、Ⅱ区413 235 m^3/d、Ⅲ区339 322 m^3/d、Ⅳ区261 266 m^3/d、Ⅴ区27 6205 m^3/d,加热春季生活用水Ⅰ区473 394 m^3/d、Ⅱ区123 9705 m^3/d、Ⅲ区1 017 966 m^3/d、Ⅳ区783 798 m^3/d、Ⅴ区828 615 m^3/d;(3)地埋管间距5 m,增设冷却塔辅助地埋管换热孔进行夏季排热,冷却塔夏季冷却温度Ⅰ区为4.35℃、Ⅱ区为6.12℃、Ⅲ区为4.87℃、Ⅳ区为5.29℃、Ⅴ区为4.80℃。3种方案均可以有效减缓和避免丹阳中心城区地埋管地源热泵运行期内的热堆积问题。地下水非稳定渗流与热量运移三维耦合数值模型是优化确定浅层地热能地埋管地源热泵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热泵系统
模型
热平衡
热堆积
浅层地热能
Keywords
heat
pump
systems
models
heat
balance
heat
accumulation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分类号
TU111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TK5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剑波
胡毛毛
程飞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节能》
CAS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基金
沪江基金资助项目(D14003)
文摘
从维护土壤热平衡、降低系统初投资、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强系统的可控性等角度出发,设计出一套地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的双源热泵系统。在夏季不同工况条件下,对目标建筑物双源热泵系统进行模拟及实验分析,得到系统在不同冷负荷条件下的最优运行模式:即地源热泵机组与空气源热泵机组始终耦合运行,当室外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32.5℃时,应采用空气源热泵优先卸载容量的策略;当室外空气的干球温度低于32.5℃时,应采用地源热泵优先卸载容量的策略。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
双源热泵
地下热堆积
运行方案
Keywords
ground-source
heat
pump
air source
heat
pump
dual-source
heat
pump
system
geothermal accumulation of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operation scheme
分类号
TU83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热平衡措施对上海地区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区域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吕亮
机构
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浅层地热能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浅层地热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暖通空调》
2023年第8期53-57,共5页
基金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科研项目“浅层地热能应用建筑低碳运行管理与评价技术研究”(编号:沪建科2022-005-009)。
文摘
基于上海地区浅层地热能项目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多个地源热泵项目运行多年后换热区域温度的变化特征,以及热平衡措施对换热区域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所监测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中,具备热平衡措施项目的地埋管换热区域温度基本稳定;不具备热平衡措施项目的地埋管换热区域温度基本上呈现升高趋势,出现了明显的热堆积现象。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换热区域
地温场
热平衡措施
热堆积
监测数据
Keywords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heat
exchange area
geothermal
field
heat
balance measure
heat
accumulation
monitoring data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规划评价
周宇坤
骆祖江
郭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热平衡分析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方案模拟优化
骆祖江
杜菁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性能的研究
陈剑波
胡毛毛
程飞
《建筑节能》
CAS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析热平衡措施对上海地区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区域温度的影响
吕亮
《暖通空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