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志通俗演义》天书、符水母题的佛道文化内蕴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 马国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4-79,共6页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符水和天书紧密相连,这种母题伴生式叙事,说明两者间存在某种内在有机联系。天书确为天上降临的佛经,此与外域传来的佛经至为相关。天书母题演变中逐渐增加了警告叛逆、天书为正统所用的意蕴。该小说成书的元末明初...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符水和天书紧密相连,这种母题伴生式叙事,说明两者间存在某种内在有机联系。天书确为天上降临的佛经,此与外域传来的佛经至为相关。天书母题演变中逐渐增加了警告叛逆、天书为正统所用的意蕴。该小说成书的元末明初,正值社会上骗术横行,对天书崇拜进行反思批判的思潮大盛,这也影响到小说对得天书者结局的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天书 符水 佛教 道教 母题
下载PDF
从《录鬼簿》看钟嗣成、贾仲明戏曲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钟嗣成和贾仲明在《录鬼簿》的传记和挽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戏曲的认识。对于戏曲音律、曲辞以及立意,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在分析作家和社会的关系、探讨戏曲的文学价值以及美学特征时,又体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与各自的感情倾向、性格... 钟嗣成和贾仲明在《录鬼簿》的传记和挽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戏曲的认识。对于戏曲音律、曲辞以及立意,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在分析作家和社会的关系、探讨戏曲的文学价值以及美学特征时,又体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与各自的感情倾向、性格经历以及时代的变迁均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鬼簿》 钟嗣成 贾仲明 戏曲思想
下载PDF
《录鬼簿》的成书与曲学成就 被引量:3
3
作者 俞为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50,共8页
钟嗣成作《录鬼簿》的目的是要为那些地位卑贱的曲家立身扬名和为后世的曲家提供借鉴。《录鬼簿》用以指称元曲的名词虽然很多,但内涵清晰,对元曲的曲体有着明确的界定。《录鬼簿》在对曲家加以记载和排列时,又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意识,... 钟嗣成作《录鬼簿》的目的是要为那些地位卑贱的曲家立身扬名和为后世的曲家提供借鉴。《录鬼簿》用以指称元曲的名词虽然很多,但内涵清晰,对元曲的曲体有着明确的界定。《录鬼簿》在对曲家加以记载和排列时,又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意识,通过七类曲家的排列,展示了元代杂剧发展的三个时期。《录鬼簿》不仅记载了元代曲家的生平与剧目,而且在简短的评语与吊词中,也对戏曲和散曲的文体特征、功能、题材、构思、语言、音律等问题都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录鬼簿》开创了通过对作家和剧目的记载,来表达自己戏曲主张的理论形态,明确提出了剧学研究的范畴,其对元杂剧的分期也为后世的元杂剧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鬼簿》 曲体论 杂剧史论 戏曲创作论
下载PDF
钟嗣成《录鬼簿》不拘于时的戏曲审美观
4
作者 梁晓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90,共7页
钟嗣成《录鬼簿》是记录元代戏曲作家及其作品的一本书,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戏曲史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美学价值。浸染于儒学却又因理想破灭而滋生的忧患意识,使钟嗣成在不断反思中形成了一种叛逆精神和不拘于时的戏曲... 钟嗣成《录鬼簿》是记录元代戏曲作家及其作品的一本书,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戏曲史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美学价值。浸染于儒学却又因理想破灭而滋生的忧患意识,使钟嗣成在不断反思中形成了一种叛逆精神和不拘于时的戏曲审美观,表现出骨鲠倔强的反传统审美立场。《录鬼簿》不拘于时的戏曲审美观,既体现在该书的命名及其对剧作家崇高地位的肯定和对他们才华的高度赞扬上,也体现在对于戏曲这一艺术门类诸多功能的精确认识和对戏曲价值的充分认定上,还体现在追求辞语骈丽奇巧、提倡表达委婉含蓄、崇尚激越风格等具体的品评观念上。钟嗣成《录鬼簿》不拘于时的戏曲审美观彰显的是艺术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之力,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鬼簿 钟嗣成 戏曲 不拘于时 审美观
下载PDF
贾仲明增补《录鬼簿》挽词摭谈
5
作者 滕先森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3,共4页
明永乐年间,贾仲明为《录鬼簿》一书中的关汉卿等82位作家增补了78首《凌波仙》挽词。这些挽词内涵丰富,其中探讨了元杂剧繁荣的原因,表达了对杂剧艺术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评论了作家作品的特点及地位,因而具有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 贾仲明 《录鬼簿》 挽词
下载PDF
阴魂不散的过去——解读蒙·罗·詹姆斯的志怪小说
6
作者 毛卫强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3-56,共4页
以书作为载体来表现志怪现象的"图书馆志怪小说"是詹姆斯一大创举,有着其深厚的哲学基础———志怪现象是寓居于书中的"过去"在"现在"的回归。这种思想颇具前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学... 以书作为载体来表现志怪现象的"图书馆志怪小说"是詹姆斯一大创举,有着其深厚的哲学基础———志怪现象是寓居于书中的"过去"在"现在"的回归。这种思想颇具前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学者有关志怪的学说存在暗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罗·詹姆斯 志怪书 图书馆 志怪小说 历史 英国
下载PDF
浅谈《录鬼簿》涉及的元杂剧剧本体制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燕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0期75-76,共2页
《录鬼簿》是研究元代戏曲的重要史料,对元杂剧剧本体制涉及颇多,如元杂剧的题目正名、次本、分折等问题。对于题目正名,本文认为对于元代的杂剧,其题目正名应在剧本的后面,而且并不是非标不可的。对次本问题,本文认为"次本"... 《录鬼簿》是研究元代戏曲的重要史料,对元杂剧剧本体制涉及颇多,如元杂剧的题目正名、次本、分折等问题。对于题目正名,本文认为对于元代的杂剧,其题目正名应在剧本的后面,而且并不是非标不可的。对次本问题,本文认为"次本"应当为改编本而非删节本。对于学者讨论较多的元杂剧是否分折问题,本文从《录鬼簿》的记载及元杂剧的形成过程出发,推断出元杂剧在元代已有分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鬼簿》 题目正名 次本 分折
下载PDF
论孔子的鬼神信仰——以孔子传授“诗”“书”“礼”为例
8
作者 李中塬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5-92,共8页
历来对于孔子究竟是否具有鬼神信仰都集中于《论语》一书的讨论,然而孔子对后世贡献最大的是教书育人。孔子主要传授弟子们的是“诗”、“书”、“礼”的内容,特别是《诗经》和《尚书》,里面有许多是关于“天”的记录,“天”大都指代具... 历来对于孔子究竟是否具有鬼神信仰都集中于《论语》一书的讨论,然而孔子对后世贡献最大的是教书育人。孔子主要传授弟子们的是“诗”、“书”、“礼”的内容,特别是《诗经》和《尚书》,里面有许多是关于“天”的记录,“天”大都指代具有超自然力量的至高无上的神灵,是有意志的,是整个宇宙的最高主宰;“礼”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祭祀方面,祭祀敬奉神灵,“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祭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与神灵沟通的特殊经历。孔子在传授弟子们的知识的同时,也传达出他自己对于鬼神的信仰,如同一个教徒崇拜自己的偶像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鬼神信仰 传授 “诗” “书” “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