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姜种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秀 徐坤 巩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8-726,共9页
【目的】生姜为无性繁殖作物,千百年来,在经历气候变迁、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其生物学性状呈现出多方面变异,造就了许多地方品种。因此,研究生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对生姜资源进行科学分类,为生姜种质的收集、保护... 【目的】生姜为无性繁殖作物,千百年来,在经历气候变迁、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其生物学性状呈现出多方面变异,造就了许多地方品种。因此,研究生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对生姜资源进行科学分类,为生姜种质的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生姜幼叶基因组DNA,利用SRAP(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世界不同地区的51份生姜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扩增,PCR产物采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采用银染法显色。根据电泳结果得到"0,1"矩阵,利用POPGENE version1.32软件计算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以及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遗传相似系数(GS)、遗传距离(GD)、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等指标,并采用NTSYS version2.10e软件进行种质间的UPGMA(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聚类分析和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组群间的聚类分析,对生姜资源进行分类;同时,根据不同生态区之间生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合植物起源中心相关特性及历史记载,探讨生姜的起源与传播。【结果】筛选出的15对引物共扩增出305条带,其中18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61.68%,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20.33个位点和12.53个多态性位点,说明生姜的遗传变异较为广泛。51份生姜种质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689、0.5510,据此可将生姜种质分为3个大类、9个亚类,分析比较发现,每一类的生姜多来源于相同或相近区域。进一步研究表明,7个不同地理来源群体的Shannon信息指数范围是0.2901—0.4807,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时,可将7个群体分为4类,华北群体、非洲群体各为一类,东南亚群体与日韩群体为一类,东南沿海群体、西南高原群体、华中群体为一类。【结论】品种间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分析表明,生姜虽为无性繁殖作物,但其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根据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生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受地理来源影响较大;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中国国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国外群体,尤其华北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远,且其栽培历史悠久,可以判定中国华北地区是生姜的次生起源地;而鉴于非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与其他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远,且空间分布距中心位置较近,又有野生种存在,据此推断非洲可能是除东南亚之外的另一生姜原生起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SRAP 遗传多样性分析 起源
下载PDF
贵州小黄姜脱毒原种栽培因子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少铭 李德文 +4 位作者 冷家归 罗莉斯 侯颖辉 李晋华 向依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07-112,共6页
【目的】研究贵州小黄姜脱毒原种高产栽培技术,为促进贵州脱毒生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在普定县进行密度(64770株/hm_(2)、75000株/hm_(2)、90000株/hm_(2)、105000株/hm_... 【目的】研究贵州小黄姜脱毒原种高产栽培技术,为促进贵州脱毒生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在普定县进行密度(64770株/hm_(2)、75000株/hm_(2)、90000株/hm_(2)、105000株/hm_(2)、115230株/hm_(2))、氮肥(277.5 kg/hm_(2)、360 kg/hm_(2)、480 kg/hm_(2)、600 kg/hm_(2)、681 kg/hm_(2))、磷肥(118.5 kg/hm_(2)、180 kg/hm_(2)、270 kg/hm_(2)、360 kg/hm_(2)、420 kg/hm_(2))及钾肥(497.7 kg/hm_(2)、600 kg/hm_(2)、750 kg/hm_(2)、900 kg/hm_(2)、1002.3 kg/hm_(2))与产量间关系的研究。【结果】产量(Y)与栽培密度(X 1)、N(X 2)、P 2O 5(X 3)和K 2O(X 4)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46554.08+652.63 X 1+535.19 X 2+431.55 X 3+761.15 X 4-1642.44 X 12-1270.33 X 22-1420.58 X 32-906.12 X 42+338.96 X 1 X 2+562.51 X 1 X 3-872.69 X 1 X 4-1187.58 X 2 X 3+159.93 X 2 X 4+75.02 X 3 X 4;随着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脱毒原种的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氮肥和磷肥间互作关系显著;在氮肥、磷肥处于较高水平时,施肥水平的变化对脱毒原种的产量影响较大;在氮肥、磷肥施用量分别为480 kg/hm_(2)和270 kg/hm_(2)(均处于0水平)时,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产量最高,为45054.15 kg/hm_(2)。【结论】在普定县,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产量达45000 kg/hm_(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为栽培密度90075~97425株/hm_(2),施N量495.15~564.00 kg/hm_(2),施P 2O 5量244.95~310.20 kg/hm_(2),施K 2O量771.15~870.90 kg/hm_(2),适宜的氮磷钾比为1.8∶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姜 脱毒原种 栽培因子 优化 贵州
下载PDF
“姜”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考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海明 夏晓飞 +2 位作者 韩冬 王凌凌 李亚蒙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研究中国古籍文献中记载的"姜"以及与"姜"有关植物的科学名称以及分类学,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开始,逐一整理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文献中出现的"姜",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结合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 为研究中国古籍文献中记载的"姜"以及与"姜"有关植物的科学名称以及分类学,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开始,逐一整理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文献中出现的"姜",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结合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姜"的原植物为姜科姜属的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同时,整理出与"姜"有关的植物10种,涉及到名称12个,确定了其中8种植物的原植物的科学名称。对"姜"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的考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将今论古,对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姜"进行分类学研究,并认为尽管中国先民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现代植物分类学体系,但是对植物的认识依然非常清晰、明确,并确定中国先民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掌握了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繁育"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植物 比较形态学 植物分类学
下载PDF
生姜产地与非产地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林蒙 李朝晖 +1 位作者 林幼珍 陈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生姜产地与非产地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与食用新鲜生姜等因素的关系,为防治学龄儿童Hp感染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生姜产地与非产地213例学龄儿童应用免疫层析法进行Hp抗体检测以了解Hp感染状态。结果生姜产地学龄儿... 目的研究生姜产地与非产地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与食用新鲜生姜等因素的关系,为防治学龄儿童Hp感染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生姜产地与非产地213例学龄儿童应用免疫层析法进行Hp抗体检测以了解Hp感染状态。结果生姜产地学龄儿童Hp感染率为24.07%(26/108);非产地学龄儿童Hp感染率为38.10%(40/105)。两地学龄儿童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姜产地学龄儿童的Hp感染率低于非产地学龄儿童的感染率,食用新鲜生姜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生姜 产地 非产地 学龄儿童 幽门螺杆菌 感染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生姜中姜酚类含量及最佳配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文南 万敏 +1 位作者 李克招 袁惠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7期803-806,共4页
目的确定姜酚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最佳配比。方法运用优选的生姜中姜酚类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研究不同产地的30个批次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配比。通过体外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率IC_(50)试验,确定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 目的确定姜酚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最佳配比。方法运用优选的生姜中姜酚类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研究不同产地的30个批次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配比。通过体外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率IC_(50)试验,确定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最佳配比关系。结果不同产地的30个批次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含量差异较大,且体外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率试验的IC_(50)值相差较大。根据IC_(50)值确定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比例范围为(76.5%~77.5%)∶(11.0%~12.0%)∶(11.0%~12.0%)时,抗肿瘤活性最强,为最佳配比关系。结论浙江磐安生姜的姜酚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IC_(50)值最低,可将该产地的姜酚提取物作为治疗宫颈癌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抗肿瘤药 半数抑制浓度 姜酚 不同产地 最佳配比关系
下载PDF
潢川州姜的独特品质及其价值探析
6
作者 胡俊龙 程秀洲 +2 位作者 胡林彬 芦睿 吴晓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80-81,共2页
潢川州姜历来是潢川县知名特色产品,其姜味浓香、口感上佳、无姜丝,是日常生活中必备优质农产品。潢川州姜独特的产品品质离不开潢川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潢川州姜也借助潢川县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而广为流传。潢川州姜不仅原产品极具食... 潢川州姜历来是潢川县知名特色产品,其姜味浓香、口感上佳、无姜丝,是日常生活中必备优质农产品。潢川州姜独特的产品品质离不开潢川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潢川州姜也借助潢川县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而广为流传。潢川州姜不仅原产品极具食用、药用价值,其副产品也存在巨大的开发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潢川州姜 品质 产地 价值 历史渊源 销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