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蒿属植物叶面腺体观察及其挥发性物质的SPME-GC-MS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巧玉 付伟 +1 位作者 周毅峰 周大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71-374,共4页
为了解艾蒿、臭蒿和黄花蒿三种蒿属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组成,探寻其与叶面腺毛体的关系,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并利用体式荧光显微镜观察三种蒿属植物叶面腺毛体数量.结果表明:1黄花蒿挥... 为了解艾蒿、臭蒿和黄花蒿三种蒿属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组成,探寻其与叶面腺毛体的关系,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并利用体式荧光显微镜观察三种蒿属植物叶面腺毛体数量.结果表明:1黄花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多,艾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其次,臭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少,三者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化合物与倍半萜类化合物;2三种植物均含有顺-3-己烯酸乙酯、蒈烯、桉树脑、大根香叶烯、β-石竹烯;3艾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罗勒烯、2,6-二甲基-1,5,7-辛三烯-3-羟基、樟脑、β-榄香烯、丁香烯、桉叶稀、杜松烯、E-环氧法尼稀,臭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羟基脲、β-蒎稀、β-榄香烯、丁香烯,黄花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3-己烯-1-醇、2-辛烯-4-醇、5,5-二甲基-1-乙基-1,3-环戊二烯、邻异丙基甲苯、莰烯、D-柠檬稀、β-蒎稀、E-β-法尼烯;4三种植物中黄花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多,其腺毛体密度也最大;艾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其次,其腺毛体密度也处于其次;臭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少,其腺毛体密度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蒿 臭蒿 黄花蒿 腺毛体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肠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马成 常金风 《医药前沿》 2024年第8期10-12,18,共4页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肠型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肠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肠型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肠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下尿路功能症状评分(LUTS)、最大尿流率(Q_(max)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_(max)评分高于对照组,LUT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型腺性膀胱炎采取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存在一定不足,加用塞来昔布治疗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型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 塞来昔布 治疗效果
下载PDF
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及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葛波 李鹏程 +3 位作者 袁宏毅 宋亚辉 张旭 谭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及腺性膀胱炎(GC)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n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膀胱癌与腺性膀胱炎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4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石蜡标本,其中Ⅰ期17例,Ⅱ期19例,Ⅲ期11例。43例腺性膀...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及腺性膀胱炎(GC)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n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膀胱癌与腺性膀胱炎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4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石蜡标本,其中Ⅰ期17例,Ⅱ期19例,Ⅲ期11例。43例腺性膀胱炎。10例正常膀胱组织,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6.6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BTCC中异常表达,在腺性膀胱炎中表达上调,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各组织间有明显差异(P<0.01);随BTCC的分期、分级的增加,Survivin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年龄、性别无相关(P>0.05)。结论在膀胱癌中,Survivin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腺性膀胱炎中Survivin的表达上调,对于Survivin阳性的腺性膀胱炎临床上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膀胱移行细胞癌 腺性膀胱炎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黏膜与膀胱颈联合电切配合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闫河峰 张芳 +2 位作者 王天喜 卢建路 冀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2037-20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黏膜与膀胱颈联合电切配合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腺性膀胱炎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尿道膀胱黏膜与...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黏膜与膀胱颈联合电切配合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腺性膀胱炎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尿道膀胱黏膜与膀胱颈联合电切术。在次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术后吡柔比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尿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并随访复发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29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14例,治疗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为(24.32±6.31)ml/s,平均尿流率为(12.67±5.98)ml/s,最大尿道压为(7.21±1.72)k Pa;对照组最大尿流率为(17.87±8.75)ml/s,平均尿流率为(7.99±5.43)ml/s,最大尿道压为(10.98±3.01)k Pa。观察组膀胱刺激征7例,骨髓抑制0例,肾功能损害1例,皮疹1例,尿道狭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10/60);对照组膀胱刺激征12例,骨髓抑制3例,肾功能损害2例,皮疹3例,尿道狭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22/60)。对两组患者随访,随访率100%。观察组随访时间为(14.34±3.43)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4.04±3.41)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5.00%,对照组复发率为31.67%。结论:经尿道膀胱黏膜与膀胱颈联合电切配合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治疗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腺性膀胱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的超声诊断及分型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绍玲 马进财 +1 位作者 李吉昌 于成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其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表现,从病灶范围、部位、内部回声等指标做综合分析。结果:58例腺性膀胱炎声像图表现分为四种类型:草坪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其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表现,从病灶范围、部位、内部回声等指标做综合分析。结果:58例腺性膀胱炎声像图表现分为四种类型:草坪状增厚型,本组35例,占60.34%;结节隆起型,本组10例,占17.24%;弥漫增厚型,本组9例,占15.51%;混合型,本组4例,占6.89%。经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9.66%。结论:腺性膀胱炎声像图有其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应为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腺性膀胱炎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沈群山 黄后宝 +3 位作者 潘彩明 姜书传 蔡张愉 王啸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1期1447-1451,共5页
目的比较腺性膀胱炎在电切术后,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互联网检索正在进行的试验:CurrentControlled Tr... 目的比较腺性膀胱炎在电切术后,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互联网检索正在进行的试验:CurrentControlled Trials(www.controlled-trials.com)和Clinical Trials(www.ClinicalTrials.gov),及相关会议资料,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2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1个研究7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尿道电切术+丝裂霉素膀胱灌注与尿道电切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在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医学方法分析提示,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在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膀胱灌注的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丝裂霉素 吡柔比星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38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应忠 王健 +4 位作者 杨华 佟发春 李健 陈频 靳丕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13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规律治疗1年,方案为每周1次共8次,其...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13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规律治疗1年,方案为每周1次共8次,其后每月1次共10次,定期做膀胱镜检查。结果13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40min,平均(49.3±24.5)min,术后3~6d拔除尿管。随访1~4年,平均1.5年,治愈89例,好转32例,无效5例,复发12例,无1例癌变。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并能有效地预防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灌注
下载PDF
p27蛋白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安卿 张志伟 +7 位作者 王名伟 黄滔 张朝晖 楚晨龙 赵晨辉 马斌斌 顾美珍 周文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分析P27蛋白在不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的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探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的恶变可能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5例腺性膀胱炎组织进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2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 目的:分析P27蛋白在不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的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探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的恶变可能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5例腺性膀胱炎组织进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2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类型的腺性膀胱炎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程度,并利用全自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图像采集及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临床分型的腺性膀胱炎组织中,乳头型和肠腺瘤型腺性膀胱炎的P27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而慢性炎症型和滤泡型腺性膀胱炎的P27蛋白阳性表达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的腺性膀胱炎组织中,肠化生型和前列腺型腺性膀胱炎的P27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1),而移行上皮型腺性膀胱炎的P27蛋白阳性表达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型中,乳头型和肠腺瘤型腺性膀胱炎可能为癌前病变;病理分型中,肠化生型和前列腺型腺性膀胱炎可能为癌前病变。对于乳头型和肠腺瘤型腺性膀胱炎伴有肠化生或前列腺上皮化生者,癌变可能大,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抗肿瘤药物膀胱灌注,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P27蛋白 临床分型 病理分型
下载PDF
经尿道选择性光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陶伟 单玉喜 +2 位作者 阳东荣 薛波新 孙传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评价经尿道选择性光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经尿道选择性光汽化术对7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予羟基喜素碱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每周1次,共8次,其后每月1次,直至1年。结果所有患者手术1次... 目的评价经尿道选择性光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经尿道选择性光汽化术对7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予羟基喜素碱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每周1次,共8次,其后每月1次,直至1年。结果所有患者手术1次成功,无1例发生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及水中毒现象,患者术后留置导尿3~5d,无须膀胱冲洗,拔管后排尿良好。随访6~50个月,仅2例因未正常灌注治疗而复发,余病例无复发。结论经尿道选择性光汽化术对于腺性膀胱炎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光汽化术 腺性膀胱炎
下载PDF
马归液对腺性膀胱炎模型大鼠TGF-β1、EGF-β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蔚 谢海平 +2 位作者 龙蠡 谢晓 杨华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70-874,共5页
目的研究马归液对腺性膀胱炎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β(epidermal growth factor-β,EGF-β)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膀胱灌注DH5α大肠杆菌溶液的方法建立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 目的研究马归液对腺性膀胱炎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β(epidermal growth factor-β,EGF-β)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膀胱灌注DH5α大肠杆菌溶液的方法建立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灌注生理盐水,1周1次)、马归液1组(灌注马归液,1周1次)、马归液2组(灌注马归液,1周2次)、吡柔比星组(灌注吡柔比星,1周1次),连续干预8周后对大鼠膀胱进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EGF-β的表达。结果病理学显示马归液1组和马归液2组大鼠的膀胱黏膜恢复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吡柔比星组、马归液1组和马归液2组TGF-β1、EGF-β的平均吸光度值、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吡柔比星组比较,马归液1组TGF-β1平均吸光度值、蛋白表达降低、EGF-β平均吸光度值、蛋白表达与吡柔比星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吡柔比星组比较,马归液2组TGF-β1平均吸光度值、蛋白表达与吡柔比星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马归液2组EGF-β平均吸光度值、蛋白表达高于吡柔比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马归液1组比较,马归液2组TGF-β1、EGF-β的平均吸光度值、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马归液能促进腺性膀胱炎大鼠膀胱炎性组织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马归液对TGF-β1、EGF-β的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归液 腺性膀胱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表皮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荆芥穗药材腺鳞内含物定性及三种主要萜类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征 王红 +3 位作者 吴啟南 乐巍 吴达维 樊修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建立了荆芥穗药材中腺鳞的分离、纯化、富集与计数方法,对荆芥穗腺鳞内含物进行化学定性并测定3种萜类成分含量。方法:运用冻刷法分离荆芥穗腺鳞,利用水选沉降与材料亲和技术对所分离的腺鳞进行纯化富集,并运用气相质谱技术对腺鳞... 目的:建立了荆芥穗药材中腺鳞的分离、纯化、富集与计数方法,对荆芥穗腺鳞内含物进行化学定性并测定3种萜类成分含量。方法:运用冻刷法分离荆芥穗腺鳞,利用水选沉降与材料亲和技术对所分离的腺鳞进行纯化富集,并运用气相质谱技术对腺鳞内含物化学定性,结合显微计数对单个腺鳞及萼片中3种萜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预测。结果:共从荆芥穗腺鳞内含物中鉴定了29个成分,占峰总面积97.45%,其与荆芥穗挥发油的共有峰35个,大于各自峰总面积的97%,其中d-柠檬烯、dl-薄荷酮、胡薄荷酮、反式香芹乙酯等化合物在二者中含量差异较大。通过显微计数,测得单个腺鳞中d-柠檬烯、dl-薄荷酮、胡薄荷酮含量分别为27.660、24.334、396.390 ng。结论:本实验为荆芥穗腺鳞研究提供了分离、纯化、富集及计数方法,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与荆芥穗腺鳞内含物的化学组分有所差异,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药材中各挥发油类成分的含量与比例。基于腺鳞计数所建立的3种萜类成分含量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穗 腺鳞 d-柠檬烯 dl-薄荷酮 胡薄荷酮 气相质谱联用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勇 曹志刚 +3 位作者 刘军 贾瑞鹏 苏江浩 茅一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709-71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CG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术后行吡柔比星20 mg+5%GS 40 ml膀胱灌注。结果:2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8-27个...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CG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术后行吡柔比星20 mg+5%GS 40 ml膀胱灌注。结果:2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8-27个月,19例治愈,6例好转,2例复发,无癌变。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CG,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 激光疗法 吡柔比星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羟喜树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24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青川 朱永献 +1 位作者 关超 周文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 in,HCPT)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2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首先去除诱发因素,经尿道电切术后行HCPT膀胱灌注。结果: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8例,复发2例,好转4例。结论:经尿道电切... 目的:观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 in,HCPT)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2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首先去除诱发因素,经尿道电切术后行HCPT膀胱灌注。结果: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8例,复发2例,好转4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羟喜树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 尿道电切术 羟喜树碱
下载PDF
Survivin在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亚辉 李鹏程 +2 位作者 廖然 周理 葛波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腺性膀胱炎、31例膀胱腺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腺性膀胱炎标本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45.00%;3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腺性膀胱炎、31例膀胱腺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腺性膀胱炎标本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45.00%;31例膀胱腺癌标本中Survivin阳性率70.97%;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Survivin表达均为阴性。膀胱腺癌GⅠ、GⅡ级组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5.56%,GⅢ级组中阳性率为92.31%,两组比较P<0.05。结论:从病理学角度支持腺性膀胱炎是正常膀胱组织向膀胱癌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Survivin可考虑作为诊断早期膀胱腺癌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腺性膀胱炎 膀胱腺癌
下载PDF
马归液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尿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蔚 贺菊乔 +2 位作者 谢晓 龙蠡 葛卫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0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马归液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尿动力学影响。方法将腺性膀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吡柔比星和马归液膀胱灌注治疗。观察各组的残余尿量(PVR)、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期末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马归液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尿动力学影响。方法将腺性膀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吡柔比星和马归液膀胱灌注治疗。观察各组的残余尿量(PVR)、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期末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等尿动力学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术后3月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尿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相比较PVR、充盈期末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归液膀胱灌注能改善腺性膀胱炎患者各尿动力学指数,且每周2次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归液 腺性膀胱炎 尿动力学
下载PDF
探讨对腺性膀胱炎使用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波 姜兴金 +2 位作者 魏伟 杨明洲 王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9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对腺性膀胱炎使用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取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对腺性膀胱炎使用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取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腺性膀胱炎使用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 黏膜下注射
下载PDF
三种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彦 宋永胜 吴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1期13-15,17,共4页
目的提高对腺性膀胱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评价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三种不同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9年来诊疗、随访的223例患者的... 目的提高对腺性膀胱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评价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三种不同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9年来诊疗、随访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THP(78例)A组,HCPT(71例),B组MMC(74例)C组,分别于术后1-2周开始规律膀胱灌注,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随访时间为14个月至9年,平均5年10个月。A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4.6%,复发率为7.6%;B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7.3%,复发率为8.5%;C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6.7%,复发率为9.7%;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作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典型的腺性膀胱炎膀胱镜下肉眼基本能诊断;但确诊多需病理学检查。MMC、THP、HCPT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副作用轻,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 膀胱灌注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浩贤 凌峰 +4 位作者 黄军成 莫方胜 罗裕春 陈洪铭 赖本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6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实施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指标。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0.23±2.46)min,...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6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实施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指标。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0.23±2.4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89.32±1.06)d。其中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情况,占比5.00%,后经定期扩张治疗后痊愈,其余57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4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占比68.33%;15例患者偶尔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占比25.00%,经复查后膀胱镜黏膜恢复正常;4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占比6.67%,其中3例患者于术后6~12个月发生非灌注后血尿症状,1例患者无症状定期复查,经膀胱镜检查发生复发类型为原位复发,经活检病理确认后再次对患者实施经尿道电切术,并且于术后为患者更换灌注药物,之后对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电切术 沙培林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电气化术加药物膀胱内灌注联合治疗腺性膀胱炎25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丰 赵晋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电切电气比术加药物膀胱山灌注联合治疗腺性膀胱炎25例。结果 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结论 认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应积极治疗。经尿道电切电气化术加药物膀胱内...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电切电气比术加药物膀胱山灌注联合治疗腺性膀胱炎25例。结果 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结论 认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应积极治疗。经尿道电切电气化术加药物膀胱内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电切电气化术 药物膀胱内灌注 腺性膀胱炎 治疗 疗效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加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茂均 熊黎强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471-472,共2页
目的阐明腺性膀胱炎的病变性质及积极治疗的重要性,探索经尿道电切术后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尿道电切及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中长期随访,定期膀胱镜多点活检。结果63例患者,随访3~62个月,其中... 目的阐明腺性膀胱炎的病变性质及积极治疗的重要性,探索经尿道电切术后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尿道电切及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中长期随访,定期膀胱镜多点活检。结果63例患者,随访3~62个月,其中3例术后2年发现重度不典型增生,6例术后2年失访(原因不明),2例粘膜鳞状化,52例未见膀胱新病灶复发。结论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粘膜增生性良性病变,是一种癌前变。经尿道电切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