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jected changes in Köppen-Trewartha climate zones under 1.5-4℃global warming targets over mid-high latitudes of Northern Asia using an ensemble of RegCM4 simulations
1
作者 Jie WU Xue-Jie GAO +1 位作者 Xian-Bing TANG Filippo GIORGI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Mid-high latitude Northern Asia is on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and sensitive areas to global warming,but relatively less studied previously.We used an ensemble of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RegCM4)projections to assess f... Mid-high latitude Northern Asia is on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and sensitive areas to global warming,but relatively less studied previously.We used an ensemble of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RegCM4)projections to assess future changes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Köppen-Trewartha(K-T)climate types in Northern Asia under the 1.5-4℃global warming targets.RegCM4 is driven by five CMIP5 global models over an East Asia domain at a grid spacing of 25 km.Validation of the present day(1986-2005)simulations shows that the ensembles of RegCM4(ensR)and driving GCMs(ensG)reproduce the major characters of the observed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K-T climate zones reasonably well.Greater and more realistic spatial detail is found in RegCM4 compared to the driving GCMs.A general warming and overall increases in precipitation are projected over the region,with these changes being more pronounced at higher warming levels.The projected warming by ensR shows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s,and is in general lower,compared to ensG in most months of the year,while the percentage increases of precipitation are maximum during the cold months.The future changes in K-T climate zon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ubstantial expansion of Dc(temperature oceanic)and retreat of Ec(sub-arctic continental)over the region,reaching∼20%under the 4℃warming level.The most notable change in climate types in ensR is found over Japan(∼60%),followed by Southern Siberia,Mongolia,and the Korean Peninsula(∼40%).The largest change in the K-T climate types is found when increasing from 2 to 3℃.The results will help to better assess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n implementation of appropriate adaptation measures over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high latitudes of Northern Asia Köppen climate zones global warming targets Regional climate model
原文传递
Comparison of TEC prediction methods in mid-latitudes with GIM maps
2
作者 Olga Maltseva Galina Glebova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20年第3期174-181,共8页
There are many long-term and short-term prediction methods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 that need to be tested for each specific region. Recently,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esting TEC models in high-, low-lat... There are many long-term and short-term prediction methods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 that need to be tested for each specific region. Recently,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esting TEC models in high-, low-latitude and equatorial region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EC prediction methods in the midlatitude zone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Juliusruh, Rostov, Manzhouli stations in 2008 and 2015. For a long-term prediction, the IRI-Plas and Ne Quick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the Global Ionospheric Maps(GIM) presented by the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 and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atalonia(UPC).For a short-term prediction, the Standard Persistence Model(SPM) method, a 27 day median model, and the proposed short-term prediction method are compared for one day ahead. It is shown that for all stations the IRI-Plas model provides better compliance with GIM maps than the Ne Quick model irrespective of a solar activity level. An average absolute error lays in the range of 3 e3.5 TECU, relative root square mean(RMS) error in the range of 22 e27% in 2015 and 1.7 e2 TECU, 20 e25% in 2008. For the Ne Quick model, these estimates were 6.7 e8.2 TECU and 42 e45% in 2015 and 2.2 e3.6 TECU, 30 e37% in2008. For the short-term forecast, the b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the SPM method with an average absolute error in the range of 1.95 e2.15 TECU in 2015 and 0.59 e0.98 TECU in 2008, a relative RMS error in the range of 17 e21% in 2015, 11.5 e15% in 2008. For the proposed short-term prediction method, these errors were 2.04 e2.2 TECU and 12 e14% in 2015 and 0.7 e1.0 TECU, 7 e11% in 2008. Using medians, the errors were 3.1 e3.4 TECU and 17 e21% in 2015 and 1.0 e1.3 TECU, 10 e15% in 2008. The dependence of results on the Dst-index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OSPHERE Middle latitudes 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 GIM(global ionospheric map) Prediction methods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锋强度与冬季风暴轴关系的模拟及预估
3
作者 姚瑶 杨修群 黄晓刚 《气象科学》 2024年第3期420-430,共11页
本文利用参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高分辨率气候模式CNRM-CM6-1-HR资料,对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锋强度与冬季风暴轴的关系开展模拟和预估。研究发现,该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海洋锋强度与风暴轴的正相关关系,即当海洋锋加强(... 本文利用参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高分辨率气候模式CNRM-CM6-1-HR资料,对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锋强度与冬季风暴轴的关系开展模拟和预估。研究发现,该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海洋锋强度与风暴轴的正相关关系,即当海洋锋加强(减弱)时,风暴轴在其主体及下游区域显著增强(削弱),但模拟的正相关关系在风暴轴北部强于观测,这是由于模拟的海洋锋强度与低层大气斜压性的正相关关系在其北部偏强。对比模式在历史试验和未来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的模拟结果发现,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锋强度与风暴轴依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风暴轴气候态大值区及其北部区域呈现减弱趋势,正相关关系减弱程度在高辐射强迫情景(SSP5-8.5)下最大,在中等至高辐射强迫情景(SSP3-7.0)下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海洋锋强度与低层大气斜压性的正相关关系呈现出类似的减弱趋势,说明未来海洋锋与风暴轴关系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洋锋与低层大气斜压性关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轴 中纬度海洋锋 CMIP6模式 全球变暖 低层大气斜压性
下载PDF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Patterns 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China
4
作者 LU Aiga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4期405-410,共6页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a wide range ofimpacts,an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nhow global warming has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latitude & altitude usingthe meteorological da...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a wide range ofimpacts,an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nhow global warming has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latitude & altitude using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btained from 160 stations inChina. The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verydistinct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as a function of latitude and altitude:avery significant latitude effect in winter and a verysignificant altitude effect in summer. However,withglobal warming,the latitude effect in winter isweakening and the altitude effect in summer isstrengthening. This pattern of change i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latitude &altitude is helpful in efforts to reconstruct and explainthe past temperature patterns and var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warming latitude effect Altitude effect China
下载PDF
Meridional Distributions of Historical Zonal Averages and Their Use to Quantify the Global and Spheroidal Mean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Terrestrial Atmosphere 被引量:1
5
作者 Gerhard Kramm Martina Berger +1 位作者 Ralph Dlugi Nicole Molders 《Natural Science》 2020年第3期80-124,共45页
The zonal averages of temperature (the so-called normal temperatures) for numerous parallels of latitude published between 1852 and 1913 by Dove, Forbes, Ferrel, Spitaler, Batchelder, Arrhenius, von Bezold, Hopfner, v... The zonal averages of temperature (the so-called normal temperatures) for numerous parallels of latitude published between 1852 and 1913 by Dove, Forbes, Ferrel, Spitaler, Batchelder, Arrhenius, von Bezold, Hopfner, von Hann, and B&ouml;rnstein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global (spherical) and spheroidal mean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terrestrial atmosphere. Only the datasets of Dove and Forbes published in the 1850s provided global averages below 〈T〉=14°C, mainly due to the poor coverage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by observations during that time. The global averages derived from the distributions of normal temperatures published between 1877 and 1913 ranged from 〈T〉=14.0°C (Batchelder) to 〈T〉=15.1°C (Ferre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lobal and the spheroidal mean near-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re marginal. To examine the uncertainty due to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different years considered in the historic zonal mea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the historical normal temperatures were perturbed within ±2σ to obtain ensembles of 50 realizations for each dataset. Numerical integrations of the perturbed distributions indicate uncertainties in the global averages in the range of ±0.3°C to ±0.6°C and depended on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normal temperatures. Compared to our results, the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of 〈T〉=15.0°C published by von Hann in 1897 and von Bezold in 1901 and 1906 is notably too high, while 〈T〉=14.4°C published by von Hann in 1908 seems to be more adequate within the range of uncertainty. The HadCRUT4 record provided 〈T〉≌?13.7°C for 1851-1880 and 〈T〉=13.6°C for 1881-1910. The Berkeley record provided 〈T〉=13.6°C and 〈T〉≌?13.5°C for these periods, respectively. The NASA GISS record yielded 〈T〉=13.6°C for 1881-1910 as well. These results are notably lower than those based on the historic zonal means. For 1991-2018, the HadCRUT4, Berkeley, and NASA GISS records provided 〈T〉=14.4°C, 〈T〉=14.5°C, and 〈T〉=14.5°C, respectively. The comparison of the 1991-2018 globally averaged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with those derived from distributions of zonal temperature averages for numerous parallels of latitude suggests no change for the past 100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Spheroidal Mean Temperature Climatological Mean Values for the Parallels of latitude Zonal Averages Normal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Anomaly Isothermal Charts Solar Climate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不同纬度兴安落叶松生长对干旱适应性及生长衰退的差异 被引量:5
6
作者 阎弘 孙滢洁 +1 位作者 周婉莹 刘滨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58-3970,共13页
气候变暖引起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由此导致全球部分森林出现衰退和死亡的现象已被广泛报道。然而由于不同地区森林对水分亏缺适应性不同,需要从区域尺度对森林适应干旱事件的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在中国东北的森林地区中,大兴安... 气候变暖引起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由此导致全球部分森林出现衰退和死亡的现象已被广泛报道。然而由于不同地区森林对水分亏缺适应性不同,需要从区域尺度对森林适应干旱事件的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在中国东北的森林地区中,大兴安岭在过去几十年中变暖速度最快。以落叶松为主的大兴安岭森林,作为中国唯一的北方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尤其是在全球变暖极大地影响水条件的情况下,了解其对缺水的适应非常重要。通过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比较不同纬度(47°17′—51°17′N)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径向生长变化率和树木生长对极端干旱的适应性特征(抵抗力(Rt)、恢复力(Rc)和恢复弹力(Rs))。结果表明:不同纬度兴安落叶松对干旱的应对策略呈现共同特征表现为:(1)研究区不同纬度的兴安落叶松生长均与当年生长季7和8月PDSI显著正相关(P<0.05);(2)大径级树木对干旱的抵抗力和恢复弹力更低,对干旱的适应能力更弱。不同纬度兴安落叶松对干旱的应对策略呈现差异性表现:(1)兴安落叶松对干旱的抵抗力和恢复弹力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恢复力随纬度升高而增加;(2)研究区范围内较高纬度的兴安落叶松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弱导致出现生长衰退的频率和强度最高,处于中间、较低纬度地区兴安落叶松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出现生长衰退较少。基于这些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在一年中的快速生长期,落叶松的径向生长对缺水更为敏感,某些生物因素对调节适应很重要。气候条件影响适应性: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当干旱发生时,可能更易使得落叶松径向生长下降。我们可以预测,当缺水伴随着温度升高时,落叶松的适应性可能会增强,但随着水分条件的持续变化,干旱强度或频率的进一步增加可能会使结果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纬度 生长衰退 恢复弹力 干旱 气候变暖 兴安落叶松
下载PDF
不同GNSS在高纬度地区时间传递性能分析
7
作者 陶琳琳 涂锐 +3 位作者 张鹏飞 左航 王培源 方婧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3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技术是高精度时间传递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但目前关于该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在高纬度地区并不多见。不同GNSS由于星座设计不同,在高纬度地区结构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对不同GNSS...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技术是高精度时间传递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但目前关于该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在高纬度地区并不多见。不同GNSS由于星座设计不同,在高纬度地区结构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对不同GNSS在高纬度地区的时间传递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纬度地区时间传递中,Galileo稳定度最高,GPS和BDS次之,GLONASS最差。同时因在高纬度地区卫星的高度角普遍偏低,为合理平衡低高度角时可视卫星多和多路径误差大的矛盾,对不同截止高度角下获取的链路时间传递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5°截止高度角下,高纬度地区的时间传递链路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时间传递 高纬度地区 截止高度角 稳定性
下载PDF
全球升温对中国区域温度纬向梯度的影响 被引量:46
8
作者 卢爱刚 庞德谦 +2 位作者 何元庆 庞洪喜 院玲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5-350,共6页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实际观察资料,对中国半个世纪的气温变化分时间段进行了计算分析。用各个站点52年的气温序列斜率与纬度和海拔分别做了相关分析,发现气温变化幅度和纬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在冬季;但气温变化和海拔没有...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实际观察资料,对中国半个世纪的气温变化分时间段进行了计算分析。用各个站点52年的气温序列斜率与纬度和海拔分别做了相关分析,发现气温变化幅度和纬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在冬季;但气温变化和海拔没有相关性。另外,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和纬向分析,发现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气温的纬向梯度在变小,变化的幅度是冬季大、夏季小,高纬度地区大、低纬度地区小。最后指出造成气温纬度梯度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大陆度随纬度的不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升温 纬度效应 温度梯度 原因
下载PDF
全球变暖和核电站温排水对大亚湾滨珊瑚钙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天然 余克服 +2 位作者 施祺 陈特固 王嵘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共9页
全球变暖引起的珊瑚白化和珊瑚钙化能力减弱,对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Scleractinia)群落被认为是珊瑚物种延续的最后避难所。通过分析大亚湾海域持续生长46年(1962—2007年)的滨珊瑚P... 全球变暖引起的珊瑚白化和珊瑚钙化能力减弱,对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Scleractinia)群落被认为是珊瑚物种延续的最后避难所。通过分析大亚湾海域持续生长46年(1962—2007年)的滨珊瑚Porites骨骼参数(生长率、密度和钙化率),研究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钙化对全球变暖以及人为热排放的响应模式。结果显示,滨珊瑚平均生长率、密度和钙化率分别为0.97cm.a?1(0.41—1.32cm.a?1)、1.45g.cm?3(1.17—1.65g.cm?3)和1.40g.(cm2.a)?1[0.59—1.93g.(cm2.a)?1]。海表温度(SST)是该海域石珊瑚钙化的主导控制因素。1962—1993年,全球变暖、SST上升对大亚湾滨珊瑚生长有缓解冬季低温胁迫、促进骨骼钙化的作用。然而,随着SST持续上升以及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全球变暖与核电站温排水对滨珊瑚骨骼形成高密度带造成抑制作用,导致自1993年以后滨珊瑚骨骼生长率和钙化率呈下降趋势,并出现1997—2001年和2006年的低谷。因此,全球变暖,至少是初期,对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钙化乃至珊瑚礁发育是有促进作用的。但随着SST持续上升,加上ENSO等极端高温事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在未来会出现相对高纬度海域的大面积石珊瑚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温排水 滨珊瑚 钙化 相对高纬度 大亚湾
下载PDF
1998~2010年全球中低纬度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常远勇 侯西勇 +1 位作者 毋亭 于良巨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484,共10页
基于1998~2010年热带降雨测量(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3B43资料在像元尺度进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计算Hurst指数,绘制降水"月历"与演化态势图谱。分析全球中低纬度降水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全球... 基于1998~2010年热带降雨测量(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3B43资料在像元尺度进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计算Hurst指数,绘制降水"月历"与演化态势图谱。分析全球中低纬度降水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全球中低纬度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初且各月降水的年际波动比较明显;全球中低纬度降水呈现由低纬向中纬递减的趋势,海洋降水明显多于陆地,海陆梯度特征显著;月尺度降水大部分地区为增加(或减少)但统计不显著的趋势,同时绝大部分地区具有显著的长程自相似性;12月份降水变化态势的空间差异明显强于其它月份,而3月份则最不明显;季节尺度98%以上的地区降水具有显著的长程自相似性,季节演化态势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降雨测量 降水 全球中低纬度 MANN-KENDALL HURST指数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全球变暖减缓期陆地地表气温变化特征和CMIP5多模式的未来情景预估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何金海 詹丰兴 +1 位作者 祁莉 王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45,共13页
2000年后全球气温的增温率显著下降,全球进入变暖减缓期。本文基于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2000年后全球及欧亚中高纬度地区全球变暖的减缓特征,评估了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2000年后全球气温的增温率显著下降,全球进入变暖减缓期。本文基于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2000年后全球及欧亚中高纬度地区全球变暖的减缓特征,评估了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试验多模式对全球变暖减缓的模拟及未来气温变化预估。结果表明,2000年后全球陆地平均地面气温的增温率大幅下降至0.14°C(10 a)-1,仅为1976~1999年加速期增温率的一半。全球陆地13个区域中有9个地区的增温率小于2000年前,4个地区甚至出现了降温。其中以欧亚中高纬地区最为特殊。加速期(1976~1999年)增温率达到0.50°C(10 a)-1,为全球陆地最大,2000年后陡降至-0.17°C(10 a)-1,为全球最强降温区,为全球变暖的减缓贡献了49.13%。并且具有显著的季节依赖,减缓期冬季增温率下降了-2.68°C(10a)-1,而秋季升高了0.86°C(10 a)-1,呈现反位相变化特征。CMIP5多模式计划中仅BCC-CSM1.1在RCP2.6情景下和MRI-ESM1模式在RCP8.5下的模拟较好地预估了全球及欧亚中高纬地区在2000年后增温率的下降以及欧亚中高纬秋、冬温度的反位相变化特征。BCC-CSM1.1在RCP2.6情景下预估欧亚中高纬地区2012年后温度距平保持在1.2°C左右,2020年后跃至2°C附近振荡。而MRI-ESM1在RCP8.5情景下预估的欧亚中高纬度温度在2030年前一直维持几乎为零的增温率,之后迅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减缓 欧亚中高纬 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下载PDF
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玉梅 陈维华 +3 位作者 聂洪山 李铁根 曾胜强 孙兆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37,共4页
提出一种结合经纬线并且用正多面体逐级递归的思想对球面直接剖分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内接多面体和投影,剖分单元采用近似菱形,可以实现球面任意分辨率的无缝、无重叠剖分。每个剖分单元的顶点和中心点对应的地理坐标都容易求得,从而使剖... 提出一种结合经纬线并且用正多面体逐级递归的思想对球面直接剖分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内接多面体和投影,剖分单元采用近似菱形,可以实现球面任意分辨率的无缝、无重叠剖分。每个剖分单元的顶点和中心点对应的地理坐标都容易求得,从而使剖分单元的编码与地理坐标之间的转换相对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剖分 菱形剖分 剖分编码 经纬度 SRG
下载PDF
云南省丽江地区倾斜面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崇伟 吕文华 +1 位作者 沙奕卓 边泽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41-3047,共7页
介绍5种根据水平面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太阳天顶角计算南向倾斜面太阳总辐射的数学模型。利用云南省丽江地区太阳辐射观测数据,计算南向纬度倾斜面太阳总辐射值,与同期纬度倾斜面太阳总辐射观测值进行比对,并以观测值为参... 介绍5种根据水平面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太阳天顶角计算南向倾斜面太阳总辐射的数学模型。利用云南省丽江地区太阳辐射观测数据,计算南向纬度倾斜面太阳总辐射值,与同期纬度倾斜面太阳总辐射观测值进行比对,并以观测值为参考,对由5种模型计算的纬度面太阳总辐射值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种南向倾斜面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均能较好地计算出丽江地区南向纬度面上的太阳总辐射值。其中,Hay模型最适合于在不区分天气状况的条件下使用,Ma-Iqbal模型最适合于应用在阴天和多云天气状况下,而晴天条件下则最好选用Munee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纬度倾斜面 模型 晴朗系数
下载PDF
我国中低纬度末次冰消期气候转暖与高纬度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淑云 吕厚远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末次冰消期转暖的过程和机制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末次冰消期全球气候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以及热带低纬度地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仍不明确。文章根据我国中低纬度地区的湖光岩玛珥湖、渭南黄土剖面和东海DGKS9603孔沉积物中... 末次冰消期转暖的过程和机制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末次冰消期全球气候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以及热带低纬度地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仍不明确。文章根据我国中低纬度地区的湖光岩玛珥湖、渭南黄土剖面和东海DGKS9603孔沉积物中的植硅体等环境指标的分析,研究了末次冰消期在这些地区的变化特点,并结合古里雅冰芯和南京葫芦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与南极BYRD冰芯、北极格陵兰GRIP冰芯氧同位素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地区转暖的时间并不同步,明显受印度洋季风或东南季风影响的古里雅、湖光岩地区是气候转暖较早的地区,格陵兰地区的快速转暖滞后于我国中低纬度转暖1.5~2.0ka以上。如何理解高纬度和热带低纬度地区气候转暖的差异性问题及其原因和机制有待于更多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研究和模型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纬度 植硅体分析 末次冰消期 古气候变化 全球对比
下载PDF
涠洲岛滨珊瑚骨骼生长率变化对气候变暖和极端事件增加的响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天然 郑兆勇 +2 位作者 莫少华 周雄 陈特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4,共6页
较高纬度海域的珊瑚礁能否成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珊瑚物种的"避难所"仍不明确,在南海的相关研究更是稀少。文章通过X光照相的方法,测定了采自涠洲岛的滨珊瑚Porites样品的骨骼生长率;利用涠洲岛表层水温(SST)资料,分析了SST上升... 较高纬度海域的珊瑚礁能否成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珊瑚物种的"避难所"仍不明确,在南海的相关研究更是稀少。文章通过X光照相的方法,测定了采自涠洲岛的滨珊瑚Porites样品的骨骼生长率;利用涠洲岛表层水温(SST)资料,分析了SST上升速率,并计算出周热度指数和正、负水温异常值,清晰地展现历史上该海域的极端高、低温事件;结合滨珊瑚骨骼生长率和水温参数的变化,研究涠洲岛滨珊瑚对全球变暖以及历史极端事件的响应和记录,并以此为例探讨南海北部较高纬度海域珊瑚对气候变暖和极端事件增加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采集的滨珊瑚年龄覆盖27年,即1984—2010年,其平均骨骼生长率为6.3mm·a-1,变化于3.1—9.9mm·a-1之间。所有滨珊瑚的骨骼生长率一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1997年后比之前下降了26%。气候变暖、SST快速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导致了涠洲岛乃至全球范围内珊瑚生长率的下降。较高纬度海域的珊瑚应对气候持续、快速变暖的能力表现得较弱,尤其是面对极端事件频发的情况时其脆弱性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珊瑚 骨骼生长率 全球变暖 极端事件 涠洲岛 南海北部 相对高纬度
下载PDF
北太平洋的年代际振荡与全球变暖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秦玉 李春 胡瑞金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24,共8页
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工作,特别是有关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针对近50年来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变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总结了影响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变冷现象的几种可能机制,推测了全球气温变暖可能会对北... 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工作,特别是有关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针对近50年来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变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总结了影响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变冷现象的几种可能机制,推测了全球气温变暖可能会对北太平洋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归纳指出了研究该问题的复杂性与目前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中纬度 北太平洋 海洋—大气耦合 年代际振荡
下载PDF
全球强震活动纬度分布特征及其解释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学忠 李艳娥 赵晓燕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5,共8页
利用1900年以来全球MS≥7.0地震目录,分析了全球强震随纬度分布特征,得到的结果显示:全球强震主要分布在35°S^65°N之间,中心点在15°N附近,而非以赤道为对称点的分布;在0°~180°W之间的地震,主要分布在45°S... 利用1900年以来全球MS≥7.0地震目录,分析了全球强震随纬度分布特征,得到的结果显示:全球强震主要分布在35°S^65°N之间,中心点在15°N附近,而非以赤道为对称点的分布;在0°~180°W之间的地震,主要分布在45°S^15°N之间,中心点在15°S附近;在90°W^90°E之间的地震,主要分布在40°S^40°N之间,中心点在赤道附近;在0°~180°E之间的地震,主要分布在25°S^55°N之间,中心点在15°N附近。分析表明,全球强震的纬度分布特征与潮汐引起的地球自转动能变化随纬度的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地震的发生与地球自转动能有关。由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将引起不同质量的地球岩石圈块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非弹性碰撞),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引起地震的主要成因之一。非弹性碰撞会造成块体动能的损失,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就来自于所损失的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强震 纬度分布 地球自转 岩石圈块体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一种专门用于低纬度洋区观测的Argo剖面浮标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伯康 刘仁清 许建平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3-125,共3页
早期研制的Apex型剖面浮标,由于浮力有限,不适合在上下层密度差较大的低纬度海区使用。为了实现国际Argo科学组提出的"要获取全球大洋2 000 m水深剖面资料"的目标,从2004年开始,美国Webb研究公司组织技术研究人员对普通Apex... 早期研制的Apex型剖面浮标,由于浮力有限,不适合在上下层密度差较大的低纬度海区使用。为了实现国际Argo科学组提出的"要获取全球大洋2 000 m水深剖面资料"的目标,从2004年开始,美国Webb研究公司组织技术研究人员对普通Apex型浮标进行了技术革新,从而使得今天已经建成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具备了覆盖全球大洋进行2 000 m水深剖面观测的能力。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学院Stephen C.Riser教授专门著文详细介绍了这一改进技术,我们对全文进行了翻译和整理,以供国内浮标技术研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计划 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 ARGO剖面浮标 低纬度洋区
下载PDF
基于WGS-84椭球面的退化四叉树经纬线格网剖分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佰林 王春波 +1 位作者 赵学胜 崔马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32-39,共8页
针对数字地球的发展和解决全球问题的需求,给出了一种基于WGS-84椭球面的全球离散格网剖分方法——退化四叉树经纬线格网;分析了格网剖分的特点,明确了格网单元行列定义和经纬度坐标;计算出不同剖分层次格网单元面积、边长的变化情况并... 针对数字地球的发展和解决全球问题的需求,给出了一种基于WGS-84椭球面的全球离散格网剖分方法——退化四叉树经纬线格网;分析了格网剖分的特点,明确了格网单元行列定义和经纬度坐标;计算出不同剖分层次格网单元面积、边长的变化情况并与基于正球面的剖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格网系统具有粒度相对均匀性、层次嵌套性、方向一致性、地理条带性和对称性、广泛数据兼容性等许多优良特征,对构建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四叉树经纬线格网 WGS-84椭球面 全球离散格网 格网 层次剖分
下载PDF
二维能量平衡模式中大气温度对二氧化碳增温效应的响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巢纪平 李耀锟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利用一个考虑了辐射能传输的二维能量平衡气候模式,解析地分析了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后冰界纬度的变化,得到了冰界纬度随CO_2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当CO_2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280×10^(-6)增加到700×... 利用一个考虑了辐射能传输的二维能量平衡气候模式,解析地分析了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后冰界纬度的变化,得到了冰界纬度随CO_2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当CO_2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280×10^(-6)增加到700×10^(-6)时,冰界仅后退(北半球向北)几个纬度;当CO_2的浓度继续增加时,冰界纬度会加速向极地退缩,直至出现全球无极冰覆盖的现象。同样地,当CO_2浓度由280×10^(-6)增加到700×10^(-6)时,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虽然在增加,但增加的速率很小,并且增加的速率在减小,而当大于700×10^(-6)之后,温度增加的速率会快速增大,温度将加速上升。对不同反照率进行敏感性试验,发现当反照率从0.1到0.32时,结果并没有显著地改变,即结果对反照率的变化并不敏感。这一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状态下,由CO_2引起的增温作用似乎处于变化很小的准饱和状态,即目前气候不会因为CO_2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变暖。较为实际的情形可能是大气温度在缓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迅速升高。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CO_2的增温效应,因为根据计算结果,这个临界值大概在700×10^(-6)左右,当CO_2浓度增加到超过临界值之后,气温会剧烈上升,气候将会处在一个非常温暖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增温效应 二维能量平衡模式 冰界纬度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 反照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