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quirement of a Homolog of Glucosidase Ⅱ β-Subunit for EFR-Mediated Defense Signaling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被引量:2
1
作者 Nina von Numers Mantas Survila +4 位作者 Markku Aalto Martine Batoux Pekka Heino E. Tapio Palva Jing Li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740-750,共11页
EFR is a plasma-membrane resident receptor responsible for recognition of microbial elongation factorTu (EF-Tu) and thus triggering plant innate immunity to fend off phytopathogens. Functional EFR must be subject to... EFR is a plasma-membrane resident receptor responsible for recognition of microbial elongation factorTu (EF-Tu) and thus triggering plant innate immunity to fend off phytopathogens. Functional EFR must be subject to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quality control (ERQC) machinery for the correct folding and proper assembly in order to reach its final destination. Genetic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ERD2b, a counterpart of the yeast or mammalian HDEL receptor ERD2 for retaining proteins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lumen, is required for EFR function in plants (Li et al., 2009).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the Arabidopsis glucosidase Ⅱ β--subunit via the H DEL motif against the non-redundant protein database. Data mining also revealed that the glucosidase Ⅱ β--subunit gene has a highly similar expression pattern to ERD2b and the other known ERQC components involved in EFR biogenesis. Importantly, the T-DNA insertion lines of the glucosidase Ⅱ β-subunit gene showed that EFR-controlled responses were substantially reduced or completely blocked in these mutants. The responses include seedling growth inhibition, induction of marker genes, MAP kinase activation, and callose deposition, trigged by peptide elf18, a full mimic of E F-Tu. Taken together, ourdata indicate a requirement of the glucosidase Ⅱ β-subunitfor EFR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dopsis thaliana glucosidase β-subunit endoplasmic reticulum quality control EFR innate immunity.
原文传递
Myozyme对一例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娟 冯伟勋 +8 位作者 操基清 王艳云 李亚勤 黄石标 罗燕君 刘焯霖 孙毅明 刘振华 张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观察Myozyme对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晚期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参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对1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者进行Myozyme治疗,剂量20 mg/kg(1次/2~4周),连续治疗6次,末次给药距首次给药间隔4个月;首次给... 目的观察Myozyme对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晚期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参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对1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者进行Myozyme治疗,剂量20 mg/kg(1次/2~4周),连续治疗6次,末次给药距首次给药间隔4个月;首次给药前须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预处理。随访16个月,记录每日运动功能、脱机时间和呼吸机参数变化。结果患者对Myozyme耐受良好,治疗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首次给药第2天肩部压痛感即减轻,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和给药次数的增加,脱机时间延长,原地踏步速度增快和时间延长、双上肢上举力量增加、自主呼吸下行走距离增加和时间延长。疗效评价显示,以治疗7个月时(停药后3个月)疗效最佳,至8个月时(停药后4个月)降至治疗前水平;肩部压痛感最先改善,也最快回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 Myozyme对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者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糖苷酶类 糖原贮积病 通气机 机械
下载PDF
糖原累积病Ⅱ型的临床分析和基因学检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傅立军 窦薇 +3 位作者 周爱卿 黄美蓉 杨健萍 李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糖原累积病Ⅱ型的酶学诊断方法,并在中国人中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对1例临床表现为婴儿型糖原累积病Ⅱ型的8个月男性患儿进行研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外周血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并采用16对引物对该家系GAA... 目的探讨糖原累积病Ⅱ型的酶学诊断方法,并在中国人中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对1例临床表现为婴儿型糖原累积病Ⅱ型的8个月男性患儿进行研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外周血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并采用16对引物对该家系GAA基因从外显子2到外显子20的编码区进行扩增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该患儿白细胞GAA活性仅为18.72nmol/(mgprotein·hr),正常对照组为(130.5±86.7)nmol/(mgprotein·hr);基因学分析发现该患儿存在2个杂合突变位点,其中之一为1935位点C→A错义突变,是中国人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另外一个为988位点T→G错义突变,该位点为新发现突变位点。结论糖原累积病Ⅱ型是由于GAA基因突变引起GAA活性降低所致,酶活性检测和基因检测是目前最有效和可靠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糖原累积病 酸性α-葡萄糖苷酶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七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娟 操基清 +8 位作者 刘振华 詹益鑫 梁颖茵 莫桂玲 李亚勤 孙毅明 李敏子 利婧 张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目的分析4个家系7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者之临床特点和基因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酸性α-葡糖苷酶(GAA)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7例患者分别来自4个家系,年龄13~31岁、发病年龄6~17岁、初诊年龄12~29岁... 目的分析4个家系7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者之临床特点和基因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酸性α-葡糖苷酶(GAA)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7例患者分别来自4个家系,年龄13~31岁、发病年龄6~17岁、初诊年龄12~29岁、明确诊断年龄12~30岁;首发症状为肢带肌萎缩、无力,酸性α-葡糖苷酶活性0~5.27 nmol/(mg·h)。GAA基因突变分析共发现14种突变,其中2种为新突变位点(Q81X和c.1355_1356delC)、2种假缺陷等位基因位点(G576S和E689K)、8种多态性位点和2种已知的致病突变位点(W746C和D645E)。结论中国大陆地区对糖原贮积病Ⅱ型之诊断时间存在明显的延误,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和理解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在明确诊断糖原贮积病Ⅱ型或判断预后时,应结合临床病史、酸性α-葡糖苷酶活性检测和GAA基因突变分析。糖原贮积病Ⅱ型之临床表型具有异质性,在GAA基因型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家系的不同个体间可存在疾病进程和严重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 α葡糖苷酶类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糖原贮积病Ⅱ型基因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成 杨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86-392,共7页
糖原贮积病Ⅱ型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代谢性肌病,以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萎缩、无力为特征,依靠临床病史、酸性α-葡糖苷酶(GAA)活性检测和GAA基因突变分析可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可使患者在疾病早期即获得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 糖原贮积病Ⅱ型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代谢性肌病,以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萎缩、无力为特征,依靠临床病史、酸性α-葡糖苷酶(GAA)活性检测和GAA基因突变分析可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可使患者在疾病早期即获得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拟就该病基因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 α葡糖苷酸类 综述
下载PDF
对《糖原贮积病Ⅱ型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的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关鸿志 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糖原贮积病Ⅱ型是一种罕见的进展性溶酶体贮积病,由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的酸性α-葡糖苷酶(GAA)基因突变所致,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明确诊断依靠肌肉组织活检、血清α-葡糖苷酶活性检测和GAA基因突变分析。2006年以来,人重组α-葡糖苷酶... 糖原贮积病Ⅱ型是一种罕见的进展性溶酶体贮积病,由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的酸性α-葡糖苷酶(GAA)基因突变所致,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明确诊断依靠肌肉组织活检、血清α-葡糖苷酶活性检测和GAA基因突变分析。2006年以来,人重组α-葡糖苷酶用于该病的治疗,使患者预后显著改善。2013年《糖原贮积病Ⅱ型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有助于提高国内相关专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以及诊断与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 α葡糖苷酶类 参考标准 综述
下载PDF
婴儿型糖原贮积病Ⅱ型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和出生缺陷预防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涛 雷茜 +6 位作者 肖红玉 张建芳 王娟莉 刘百灵 许小艳 姚振宇 张艳敏 《精准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07-310,315,共5页
目的分析伴有肥厚型心肌病的婴儿型糖原贮积病Ⅱ型(GSDⅡ)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以及下一胎出生缺陷的预防方法。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5月西安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住院诊断治疗的4例婴儿型GSDⅡ病儿,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及酸性α-葡... 目的分析伴有肥厚型心肌病的婴儿型糖原贮积病Ⅱ型(GSDⅡ)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以及下一胎出生缺陷的预防方法。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5月西安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住院诊断治疗的4例婴儿型GSDⅡ病儿,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及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测定,采用Sanger直接测序或二代测序法进行GAA基因突变检测,并对2例先证者母亲下一胎胎儿进行产前GAA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4例病儿分别在生后2~8月龄出现运动发育迟缓、肌无力、心肌肥厚,3例病儿GAA活性分别为2.5、2.1、1.9nmol/(g·min);4例病儿基因检测发现8个GAA基因致病突变,分别为p.R608X、p.L701P、p.R608X、p.E888X、p.W279C、p.N535Qfs*3、p.S601L、p.E888X。病儿均于确诊后3~6个月死亡。2例进行了下一胎产前诊断,其中1例携带单个杂合突变,顺利分娩,1例携带与先证者相同复合杂合突变,终止妊娠。结论发病GSDⅡ病儿分别携带来自父母的致病突变,婴儿型GSDⅡ病儿症状出现早,未经酶替代治疗死亡率高。GSDⅡ在我国尚未列入产前筛查,对于病儿母亲下一胎胎儿进行GAA基因检查,有助于GSDⅡ出生缺陷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 α葡糖苷酶类 突变 基因检测 优生学
下载PDF
1例糖原累积病患儿酸性-α-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新无义突变p.W738X(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曾敏慧 邱文娟 +6 位作者 顾学范 王瑜 周建德 叶军 韩连书 张惠文 高晓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1例临床疑似糖原累积病Ⅱ型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患儿病史,并检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活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GAA编码区,直... 目的探讨1例临床疑似糖原累积病Ⅱ型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患儿病史,并检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活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GAA编码区,直接测序分析GAA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该患儿生后2个月即出现喂养困难和全身肌无力,4个月发现心脏增大,6个月时死于心肺功能衰竭。患儿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降低,仅为正常对照中位数的17.3%。DNA测序分析显示患儿携带一个新无义突变p.W738X和一个已报道的p.E888X突变。患儿及其母亲均携带假性缺陷等位基因c.[1726G>A;2065G>A]。结论 GAA酶活性测定结合基因诊断明确诊断1例临床疑似糖原累积病(GSD)Ⅱ型,发现1个GAA基因新无义突变p.W738X。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可诊断为婴儿型GSDⅡ,推测p.W738X突变对GAA酶活性影响严重。由于假性缺陷等位基因c.[1726G>A;2065G>A]可引起正常人GAA酶活性降低,故GAA基因突变分析对明确GSDⅡ型患者的诊断及其家系的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酸性-α-葡萄糖苷酶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米格列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沈佳佳 张晓军 +1 位作者 王浩 周晓云 《海峡药学》 2005年第6期8-10,共3页
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米格列醇作为一种新型α-糖苷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已迅速成为首选药物。本文综述了米格列醇的发展、生物合成及其药效的研究。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米格列醇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β-葡萄糖苷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表达、酶学性质分析及其在宝藿苷Ⅰ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裴雯雯 曾艳 +3 位作者 刘娟娟 张建刚 王敏 孙媛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140,共8页
为获得安全高效的β-葡萄糖苷酶用于生物催化淫羊藿苷水解制备宝藿苷Ⅰ,通过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MA5在食品安全菌株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异源表达Thermotoga petrophila来源的耐热β-葡萄糖苷酶TpBgl3,研究了所表达重组酶的... 为获得安全高效的β-葡萄糖苷酶用于生物催化淫羊藿苷水解制备宝藿苷Ⅰ,通过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MA5在食品安全菌株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异源表达Thermotoga petrophila来源的耐热β-葡萄糖苷酶TpBgl3,研究了所表达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及其水解宝藿苷制备宝藿苷Ⅰ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菌株在30℃、SR培养基中发酵培养48 h后,上清液中的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达到69.68 U/mL。重组表达的TpBgl3最适温度为85℃,最适pH为4.0,在65℃、pH4.0下放置3 h仍能保持85%以上的相对酶活。在65℃、pH4.0、酶用量0.16 U/mg、反应时间20 min的优化条件下,其能将10 g/L的淫羊藿苷水解转化为7.50 g/L的宝藿苷Ⅰ,摩尔转化率为98.67%。β-葡萄糖苷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表达为宝藿苷Ⅰ及其他高附加值苷元类化合物的工业化安全高效生物制备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枯草芽孢杆菌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淫羊藿苷水解 宝藿苷Ⅰ
下载PDF
杨梅果渣醇提物降糖活性组分筛选及其功能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加干 唐伟敏 +3 位作者 刘哲 陆胜民 夏其乐 周裔彬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5,共8页
目的:筛选杨梅果渣醇提物降糖活性组分,评价其体内降糖活性。方法: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杨梅果渣粗提物,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10%,30%,50%,70%和90%)洗脱,筛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的组分,采用糖尿病小鼠模型... 目的:筛选杨梅果渣醇提物降糖活性组分,评价其体内降糖活性。方法: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杨梅果渣粗提物,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10%,30%,50%,70%和90%)洗脱,筛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的组分,采用糖尿病小鼠模型评价其体内降糖活性。结果:30%乙醇洗脱组分(EC30)的总花色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分(P<0.05),分别比粗提液提高了5.5,12.4倍和11.4倍;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0.006±0.001)mg/mL】显著低于粗提物【IC50,(0.056±0.008)mg/mL】(P<0.05)。EC30可缓解Ⅱ型糖尿病小鼠体重减轻症状,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并通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氧化应激作用。此外,EC30对糖尿病小鼠损伤的肝脏和肾脏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结论:EC30活性成分含量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高,其通过改善小鼠糖代谢,降低氧化应激等代谢途径对Ⅱ型糖尿病起到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果渣 AB-8大孔树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型糖尿病小鼠 降血糖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Seven Novel Mutations in the Acid Alpha-glucosidase Gene in Five Chinese Patients with Late-onset Pompe Disease 被引量:2
12
作者 Hua-Xu Liu Chuan-Qiang Pu +2 位作者 Qiang Shi Yu-Tong Zhang Rui B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48-453,共6页
Background: Pompe disease is a rare lysosomal glycogen storage disorder linked to the acid alpha-glucosidase gene (GAA). A wide clinical and genetic variability exists between patients from different ethnic populat... Background: Pompe disease is a rare lysosomal glycogen storage disorder linked to the acid alpha-glucosidase gene (GAA). A wide clinical and genetic variability exists between patients from different ethnic populations, and the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s are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port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Chinese patients with late-onset Pompe disease (LOPD) who carried novel GAA gene mutations. Methods: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at our institution from April 1986 to August 2017 were collected, an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frozen muscle specimens was conducted. Results: Of the five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median disease onset age was 13 years, with a median 5 years delay in diagnosis. The patients mainly manifested as progressive weakness in the proximal and axial muscles, while one patient developed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that required artificial ventilation. In muscle biopsies, vacuoles with variable sizes and shapes appeared inside muscle fibers, and they stained positive for both periodic acid-Schiff and acid phosphatase staining. Ten GAA gene mutations, including seven novel ones (c.796C〉A, c. 1057C〉T, c. 1201C〉A, c. 1780C〉T, c. 1799G〉C, c.2051C〉A, c.2235dupG), were identified by genetic tests. Conclusions: The seven novel GAA gene mutations revealed in this study broaden the genetic spectrum of LOPD and highlight the genetic heterogeneity in Chinese LOP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glucosidase DNA Mutational Analysis Genetic Heterogeneity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原文传递
Assessment of silver(Ⅰ) complexes of salicylaldehyde derivatives—histidine Schiff base as novel a-glucosidase inhibitors
13
作者 Jing-Wei Zheng Lin M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83-286,共4页
In this study,a novel class of histidine Schiff base silver(Ⅰ) complexes derived from salicylaldehyde,1a-9a,was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inhibitor of α-glucosidase.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newly s... In this study,a novel class of histidine Schiff base silver(Ⅰ) complexes derived from salicylaldehyde,1a-9a,was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inhibitor of α-glucosidase.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newly synthesized complexes inhibited α-glucosidase through noncompetitive mechanisms;the IC50values were ranging from 0.00431 μmol L ~1 to 0.492 μmol L ~1.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as well.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ompound 7a,5-nitro salicylaldehyde Schiff base silver complex,is the most promising α-glucosidase inhibitor with the lowest IC50 value,which could be exploited as a drug candidate to alleviate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This research provided a catalyst-free,simple,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reaction to synthesize compounds using mechanochemi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glucosidase Histidine schiff base silver(Ⅰ) complexes Type diabetes mellitus
原文传递
糖原累积病Ⅱ型七例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祺 赵娟 +2 位作者 王朝霞 张巍 袁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1981-1985,共5页
目的 报道7例糖原累积病Ⅱ型(GSDⅡ)的临床表现及α-1,4葡萄糖苷酶(GAA)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2003-2011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肌肉活检的患者中有7例诊断为GSDⅡ.其中婴儿型1例,其主要症状为生后出现全身力弱、心脏扩大、呼吸困难和... 目的 报道7例糖原累积病Ⅱ型(GSDⅡ)的临床表现及α-1,4葡萄糖苷酶(GAA)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2003-2011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肌肉活检的患者中有7例诊断为GSDⅡ.其中婴儿型1例,其主要症状为生后出现全身力弱、心脏扩大、呼吸困难和肝脏肿大;晚发型患者6例,发病年龄在1~29岁,主要表现为进展性肢体力弱,其中2例有呼吸肌受累.7例患者均伴随CK升高,5例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1例为神经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均发现肌纤维存在嗜碱性空泡,电镜检查发现大量膜性包裹的糖原.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患者进行GAA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突变检测.对发现的新突变位点在10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筛查.结果 7例GSDⅡ患者均存在GAA基因突变,共检测出11种点突变和1种缺失突变,其中p.P361L、p.P266S、p.R437C、p.R600C、p.W746S和p.W746*为文献已经报道的突变,p.R168Q、p.R168P、p.E521V、p.R594H和c.827_845del为尚未报道的新突变类型.除p.R168Q在2例正常对照中检测到外,其余新突变均未发现正常携带者.7例GSDⅡ患者携带的突变各不相同,仅p.P361L和p.W746 *出现在两例患者中.结论 我国GSDⅡ患者存在较多新发突变,提示该病可能具有较多个体化突变.p.P266S、p.P361L和p.R437C突变可能与临床晚发型的GSDⅡ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α-1 4葡萄糖苷酶 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幼年起病的2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症Ⅱ型/Pompe病临床和基因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仇佳晶 魏珉 +1 位作者 张为民 施惠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0-764,共5页
目的对中国大陆地区幼年起病的晚发型糖原贮积症Ⅱ型(GSDⅡ,Pompe 病)患者进行临床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对2例幼年起病的 Pompe 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提取患儿皮肤成纤维细胞及其父母的外周血 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α-1,4-葡萄... 目的对中国大陆地区幼年起病的晚发型糖原贮积症Ⅱ型(GSDⅡ,Pompe 病)患者进行临床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对2例幼年起病的 Pompe 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提取患儿皮肤成纤维细胞及其父母的外周血 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α-1,4-葡萄糖苷酶的19个外显子,测序,进行突变检测。同时对50例健康对照100个等位基因进行15号外显子的 PCR 扩增,测序,确定突变特征。结果 1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近端肌肉无力,肌张力低下;1例表现为肌容积减少,呼吸肌受累;2例均有肌酸磷酸肌酶升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肌活检呈空泡性改变,皮肤成纤维细胞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明显低下。突变检测:测序发现4个杂合错义突变,例1为 c796 C>T,p.266Pro>Ser;c2105 G>A,p.702Arg>His;例2为 c2132 C>G,p.711Thr>Arg;c2167 G>A,p.723Val>Met。其中后3个为新突变,50例健康对照100个等位基因测序未发现同样突变。结论幼年起病的 Pompe 病患儿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呼吸肌受累情况影响其预后;检测到3个错义新突变,可能为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 葡聚糖1 4-α-葡糖苷酶 外显子 突变
原文传递
一个糖原累积病Ⅱ型家系的酸性-α-葡萄糖苷酶及其产前基因诊断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曾敏慧 邱文娟 +5 位作者 顾学范 王瑜 周建德 叶军 韩连书 张惠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为1个糖原累积病Ⅱ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typeⅡ,GSDⅡ)家系进行酶学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用酸性-α-葡萄糖苷酶(acid—alpha-glucosidase,GAA)特异性水解荧光底物4甲基伞型酮-α-D-Ptt喃葡萄糖苷(4-methylumbellifer... 目的为1个糖原累积病Ⅱ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typeⅡ,GSDⅡ)家系进行酶学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用酸性-α-葡萄糖苷酶(acid—alpha-glucosidase,GAA)特异性水解荧光底物4甲基伞型酮-α-D-Ptt喃葡萄糖苷(4-methylumbelliferyl-α-D-glucopyranoside,4-MUG)和阿卡波糖抑制其同工酶的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和羊水细胞GAA酶活性,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AA基因外显子编码区序列,直接测序分析GAA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先证者外周血白细胞与胎儿羊水细胞GAA酶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正常对照平均值的12.3%和1.1%。先证者和胎儿均携带新无义突变P.W738X和已报道的无义突变P.E888X;先证者、母亲和胎儿均携带假性缺陷等位基因[c.1726G〉A;c.2065G〉A]。结论通过GAA酶活性检测结合GAA基因分析对1个GSDⅡ家系进行了产前诊断。由于假性缺陷等位基因可引起GAA酶活性降低,故GAA基因分析应作为亚洲人群GSDⅡ产前诊断的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酸性α-葡萄糖苷酶 产前诊断 假性缺陷等位基因
原文传递
Ⅱ型糖原累积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单岩东 王朝东 张昆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7年第2期203-207,共5页
Ⅱ型糖原累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Ⅱ,GSDⅡ)也称为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或Pompe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于酸性α-糖苷酶的缺乏,导致溶酶体内的糖原分解障碍并大量贮积而致病。本文就Ⅱ型糖原累积病的流行病学、... Ⅱ型糖原累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Ⅱ,GSDⅡ)也称为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或Pompe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于酸性α-糖苷酶的缺乏,导致溶酶体内的糖原分解障碍并大量贮积而致病。本文就Ⅱ型糖原累积病的流行病学、基因突变特征、诊断新方法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糖原累积病 酸性α-糖苷酶 基因突变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非经典型婴儿型糖原累积症Ⅱ型临床分析
18
作者 王琚 王昕 +4 位作者 李尔珍 杨健 涂娟 谷为岳 王立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555-1557,共3页
目的总结非经典型婴儿型糖原累积症Ⅱ型(GSDI/型)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经外周血白细胞中酸性a-葡萄糖苷酶(GAA)的活性测定诊断GSDII型患儿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总结非经典型婴儿型糖原累积症Ⅱ型(GSDI/型)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经外周血白细胞中酸性a-葡萄糖苷酶(GAA)的活性测定诊断GSDII型患儿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3例均有智力、运动发育迟缓,肢体肌肉无力;均无肝大;2例有呼吸肌无力表现。3例CK、ALT、AST均增高;肌电图提示1例为疑似肌源性损害,1例为神经源性损害,1例为神经肌肉混合损害;2例患儿超声心动图提示肥厚性心肌病;3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GAA均提示缺陷值。结论非经典型婴儿型GSDⅡ型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被漏诊,对于运动发育迟缓、肌力降低/运动耐力降低、肌酶增高的患儿应行血GAA的活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糖原累积症 酸性a-葡萄糖苷酶 肌酸激酶
原文传递
婴儿型糖原累积病Ⅱ型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19
作者 李泽蔚 秦玉明 +2 位作者 杨世伟 张涵 徐婷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分析婴儿型糖原累积病Ⅱ型(GSDⅡ)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型。方法分析6例婴儿型GSDⅡ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干血滤纸片法收集患儿外周血并检测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PCR扩增GAA基因编码区,并直接测序分析GAA基因突变。结果 ... 目的分析婴儿型糖原累积病Ⅱ型(GSDⅡ)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型。方法分析6例婴儿型GSDⅡ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干血滤纸片法收集患儿外周血并检测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PCR扩增GAA基因编码区,并直接测序分析GAA基因突变。结果 6例患儿均有心室肥厚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外周血GAA酶活性低于正常值。基因测序发现,6例患儿均存在GAA基因突变,共检测出8个点突变、1个缺失突变、1个错义突变和2个无义突变,其中c.2662G>T(E888X)、c.796C>T(P266S)、c.2214G>A(W738X)、c.796C>T(P266Ser)、NM_000152.3:c.2185delC、NM_000152.3:c.1822C>T和c.2662G>T(G888Ter)为已经报道的突变,c.1562A>T(E521V)和c.1562A>T为尚未报道的新突变类型。结论 GSDⅡ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婴儿型GSDⅡ临床特征表现为心肌肥厚和呼吸困难等,GAA酶替代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糖原累积病 酸性α-葡萄糖苷酶
原文传递
干血滤纸片和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平台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邱文娟 王霞 +4 位作者 王瑜 叶军 韩连书 张惠文 顾学范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建立干血滤纸片和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测定方法及正常参考值,用于糖原累积病Ⅱ型(GSDⅡ患者的酶学诊断。方法利用GAA特异性水解荧光底物4-MUG的原理,采用阿卡波糖抑制其同工酶,建立干血滤纸片(DBS)和白细胞测... 目的建立干血滤纸片和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测定方法及正常参考值,用于糖原累积病Ⅱ型(GSDⅡ患者的酶学诊断。方法利用GAA特异性水解荧光底物4-MUG的原理,采用阿卡波糖抑制其同工酶,建立干血滤纸片(DBS)和白细胞测定GAA活性方法。取700例DBS样本和100例白细胞样本作为正常对照建立DBS和白细胞测定GAA活性正常参考值,并对临床疑诊4例患者及其父母进行GAA活性测定。结果DBS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室温或低于室温保存至少4周对DBSGAA活性无明显影响。正常新生儿和儿童-成人DBS的GAA参考范围分别为8.92~60.03pmol/(punch·h)和8.00~37.43pmol/(punch·h);正常人白细胞GAA参考范围:12.56~50.26nmol/(mg蛋白·h),共检出4例GSDⅡ型患者。结论DBS法测定GAA活性具有敏感、快速、高通量等特点,适于GSDⅡ型高危人群筛查和诊断;白细胞法测定GAA活性也具有快速、特异性高等特点,适于患者的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 葡聚糖1 4-α葡萄糖苷酶 白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