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 You Have Chinese Gongfu?
1
《China Today》 2000年第4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Do You Have Chinese gongfu
下载PDF
中晚明诸名家文学创作工夫论概述
2
作者 汪群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中晚明文学工夫论或承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工夫论,或根于朱熹格物致知之工夫论,或鉴于王学致良知的工夫论,或源于禅宗明心见性的工夫论,或合孟子的“知言”“养气”工夫为一体。如李东阳、王世贞、胡应麟、许学夷等人的文体工夫论重视学养... 中晚明文学工夫论或承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工夫论,或根于朱熹格物致知之工夫论,或鉴于王学致良知的工夫论,或源于禅宗明心见性的工夫论,或合孟子的“知言”“养气”工夫为一体。如李东阳、王世贞、胡应麟、许学夷等人的文体工夫论重视学养、强调对文体规范、篇章字句之法的掌握;唐顺之、李贽、袁宏道等人的文学创作主体工夫论指向心性的修炼、知识的效用,主体精神的大解脱;王阳明倡导在心性本体上下工夫,至刘宗周、黄宗羲等则主张以工夫作为“存养”身心锻炼的本体。这亦势必影响其文学创作观念。充分认识中晚明诸名家文学创作工夫论的价值,对重新建构与阐释明代文学批评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明 文学创作 工夫论
下载PDF
The "Gongfu Finger" and Leaming in the Analects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 Qingjie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8年第2期232-239,共8页
After having discussed three main features of Ni Peimin's understanding of the gongfu orientation in reading the Analects,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first of the key terms in the whole of the book, i.e., xue/"learning... After having discussed three main features of Ni Peimin's understanding of the gongfu orientation in reading the Analects,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first of the key terms in the whole of the book, i.e., xue/"learning" (学) and critically elaborates how our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us could be deepened and enrich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new orientation which Ni calls the "gongfu fi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the gongfu orientation temporality of learning Ni Peimin
原文传递
夜梦验工夫:陆游记梦创作及其诗学原理
4
作者 蒲柏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3,共14页
陆游对诗体与梦境的独特认知及大量创作实践是中国古代记梦文学发展的关键一环,“夜梦验工夫”则是其凝练的经验总结。在宋诗日常化的背景下,陆游所记之梦由仙界降临人间,成为创作的“诗料”。因果关系的建构令破碎的梦境得以形成融叙... 陆游对诗体与梦境的独特认知及大量创作实践是中国古代记梦文学发展的关键一环,“夜梦验工夫”则是其凝练的经验总结。在宋诗日常化的背景下,陆游所记之梦由仙界降临人间,成为创作的“诗料”。因果关系的建构令破碎的梦境得以形成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境,制题、诗序和句法的灵活安排则让记梦诗的各项表达功能得以被充分挖掘。在陆游记梦诗创作背后,江西宗派以来所倡工夫论影响尤大:梦境的题材内容体现了存养正气的诗外工夫,衔接梦境碎片乃至梦中作诗的能力则体现了熟参前人句法的诗内工夫。由此,作为诗料的梦既是道与技融通的产物,又是记梦诗的创作素材,记梦诗因而成为陆游文学创作的重要类型,也对后代产生了一定影响。围绕陆游记梦诗的考察,说明研究者不但要关注古代的文学理论,更应在作家的实践中抽绎古代文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诗料 工夫论 梦的诗学
下载PDF
辨志、自立与心性:陆象山“易简工夫”的三重成因
5
作者 乔建宇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7,100,共8页
“易简工夫”是象山工夫论的标识。从纵、横工夫间关系的角度来看,“易简工夫”主要指象山对体悟式的纵向工夫有所偏重。“易简工夫”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为学实践的层面来看,纵向工夫对于冲决私欲、意见之网罗具有强大... “易简工夫”是象山工夫论的标识。从纵、横工夫间关系的角度来看,“易简工夫”主要指象山对体悟式的纵向工夫有所偏重。“易简工夫”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为学实践的层面来看,纵向工夫对于冲决私欲、意见之网罗具有强大效力,而横向工夫却在客观上为意见的滋生提供了空间。从理论思辨的层面来看,主体性意识的萌动使得象山在工夫论中将工夫起点定位于性体呈现的瞬间,在心性论中则欲使本心与天理同一,两边皆以纵向工夫为表征。这些因素相互勾连,形成循环,在象山的讲学活动中不断得到印证与强化,促成了其“易简”的工夫主张。象山发掘出了在成就道德行为与理想人格活动中的主体力量,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哲学史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象山 “易简工夫” 本心
下载PDF
Toward a Gongfu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Responses to Comments by Huang Yong, Fan Ruiping, and Wang Qingjie
6
作者 NI Peimin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8年第2期240-253,共14页
Responding to comments of my recent book, Understand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Huang Yong, Fan Ruiping, and Wang Qingjie, this paper looks to highlight one of its major features--that it is a contemporary conti... Responding to comments of my recent book, Understand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Huang Yong, Fan Ruiping, and Wang Qingjie, this paper looks to highlight one of its major features--that it is a contemporary continu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doing commentary both as a way of allowing classic texts to unfold their rich meanings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 times, and as a way for the commentator to express his or her own views. It strives to explain how a gongfu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can explain the apparent inconsistency between advocating rule-like instructions next to its encouragement of the art of flexibility, and to reveal what is more fundamental about Confucianism--rather than a system of rigid moral rules, it is an art of life. This gongfu interpretation would lead to the view that Confucianism does not depend on metaphysical truths as its justification, although it does need to hold metaphysical views as a way of affirming its values, which are justified through the excellence of life to which they lead. While the gongfu approach more accurately reflects Confucius' own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 and it is therefore used to determine technical details such as what interpretations to put into translation of a text and what interpretations to list in the annotations as alternatives, it is, in the author's humble view, also a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 can offer to world philoso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ngfu CONFUCIANISM the Analects moral rules human nature interpretation
原文传递
越红工夫茶加工工艺及品牌建设对策
7
作者 黄磊 徐春光 +3 位作者 夏小欢 丁旭峰 叶国华 陈旭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39-142,共4页
浙江绍兴生产工夫茶历史悠久,其中越红工夫茶曾被列入全国知名红茶行列。本文介绍了越红工夫茶的发展历史和生产现状,总结了其初制加工工艺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鲜叶采摘(采摘时间、茶树品种)、运输、贮青、萎凋、揉捻、发酵、干... 浙江绍兴生产工夫茶历史悠久,其中越红工夫茶曾被列入全国知名红茶行列。本文介绍了越红工夫茶的发展历史和生产现状,总结了其初制加工工艺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鲜叶采摘(采摘时间、茶树品种)、运输、贮青、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精制等,以规范越红工夫茶加工技术,保持其品质特征,稳定产品质量,同时从定位和目标群体、品牌故事和核心价值观、地理标志打造、包装设计和品牌传播、与消费者互动和建立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越红工夫茶品牌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红工夫茶 加工 萎凋 揉捻 发酵 干燥 品牌建设
下载PDF
价值与工夫:儒家道统精神的诠释分歧 被引量:1
8
作者 蒋伟胜 《哲学分析》 2023年第2期79-92,197,共15页
宋明时期学者普遍认同道统说,许可“十六字传心诀”是道统精神意涵,只是他们从传心诀中诠释出了价值论与工夫论两种具有内在张力的道统精神,从而形成意见分歧。心性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人认为“允执厥中”是道统精神之所在,通过发挥“... 宋明时期学者普遍认同道统说,许可“十六字传心诀”是道统精神意涵,只是他们从传心诀中诠释出了价值论与工夫论两种具有内在张力的道统精神,从而形成意见分歧。心性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人认为“允执厥中”是道统精神之所在,通过发挥“中”的价值论意涵,推动儒学的形而上学化。浙东学者如吕祖谦、叶适、陈亮等人则重视“惟精惟一”的工夫论意涵,以维护儒家实践传统。心性学者发掘道统精神的价值论意涵,顺应了新儒学心性内圣化发展趋势,浙东学者阐释工夫论意涵,则是为了让新儒学成为工夫实践之学。学者对道统精神的差异性诠释,既反映了他们对儒家历史的不同理解,也体现了对儒学发展趋势的迥异态度,折射出宋代新儒学演进中的多样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传心诀 儒家精神 价值论 工夫论
下载PDF
论儒家“功夫哲学”与西方“实践哲学”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玉顺 Li Xuening(译) Yan Meirong(译) 《孔学堂》 2023年第1期85-89,176-182,共12页
“功夫哲学”涉及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第一,“功夫”概念的共时性内涵与中西哲学的关系问题。《大学》的“八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其实都是功夫问题。儒家的功夫论,大致可以对应于西方的实践哲学。第二,“功夫”概念的历时性... “功夫哲学”涉及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第一,“功夫”概念的共时性内涵与中西哲学的关系问题。《大学》的“八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其实都是功夫问题。儒家的功夫论,大致可以对应于西方的实践哲学。第二,“功夫”概念的历时性转换与儒家哲学的古今之变问题。要使“修齐治平”的逻辑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成立,必须进行主体的现代转换,齐家就是公民做到现代核心家庭的和睦,治国就是公民以某种方式行使国家治理的政治主权,平天下就是公民以某种方式参与到世界事务之中去。因此,“格致诚正”修身功夫的标准,就不能是精英的诉求,而只能是合格的公民人格的养成。第三,功夫哲学及实践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在宋明理学中,形上本体论与功夫论之间是奠基关系。同理,西方传统的实践哲学也有其形而上学的基础。至于要使实践哲学或功夫哲学成为真正的“第一哲学”,唯有使“实践”和“功夫”观念成为一个“前存在者”及“前主体性”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功夫哲学 实践哲学
下载PDF
朱子“克己”代“敬”工夫与新时代崇高师德之进阶理路
10
作者 陈兴华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崇高师德是师德的最高追求,是教师“行为世范”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对师德的期待。崇高师德的修养过程是圣学求仁的过程。朱子晚年极力推崇的“克己复礼”工夫为崇高师德修养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克己”,去尽私欲,从而实现对崇高师... 崇高师德是师德的最高追求,是教师“行为世范”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对师德的期待。崇高师德的修养过程是圣学求仁的过程。朱子晚年极力推崇的“克己复礼”工夫为崇高师德修养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克己”,去尽私欲,从而实现对崇高师德的理想追求。“克己”工夫从四个方面为崇高师德修养勾勒了轮廓:合理安顿利益于义理之中;惩忿治怒,改过迁善,涵养浩然正气;正师礼、弘师道;内外交相养,涵泳从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师德 克己复礼 朱子工夫论 进阶理路
下载PDF
外源添加茶汁或梨汁对梅占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安霞 周心如 +4 位作者 闫敬娜 蓝天梦 欧阳珂 赵先明 童华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9,共9页
为探究外源添加茶汁或梨汁对梅占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本文以梅占茶树鲜叶为主要加工原料,在加工过程中按茶叶:茶汁或梨汁比例为2:1(kg:L)的比例添加茶汁或梨汁,以不添加为对照,对所得工夫红茶进行整体感官品质、主要滋味以及香气物质分... 为探究外源添加茶汁或梨汁对梅占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本文以梅占茶树鲜叶为主要加工原料,在加工过程中按茶叶:茶汁或梨汁比例为2:1(kg:L)的比例添加茶汁或梨汁,以不添加为对照,对所得工夫红茶进行整体感官品质、主要滋味以及香气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外源茶汁或梨汁可显著(P<0.05)降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3-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增加茶黄素的含量,外源梨汁所制工夫红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和外源添加茶汁处理高92.53%和95.31%,增强了成茶茶汤的甜味,而外源添加茶汁可有效增加茶叶中氨基酸、咖啡碱、没食子酸、茶色素及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其中挥发性化合物总量分别较对照与加梨汁处理的高6.36%和74.99%,且醇类、醛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总量均最高,具有典型花香且含量最高的香叶醇在加茶汁处理中分别较对照和加梨汁处理高15.73%和79.64%,其成茶香气呈现明显的花果香。结合感官审评表明,外源添加茶汁可提升梅占功夫红茶的滋味和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外源添加物 风味物质 茶叶品质
下载PDF
《孝经》义理的教育学阐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6-195,共10页
《孝经》作为教孝、教忠的经典,自汉代起至清末一直是古代儒学教育的核心教材。以教育学视角观照《孝经》,可将其义理概括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为德本、教所由生”“孝无终始皆可及”“孝道可以刑四海”四个方面。修身以成孝德是古... 《孝经》作为教孝、教忠的经典,自汉代起至清末一直是古代儒学教育的核心教材。以教育学视角观照《孝经》,可将其义理概括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为德本、教所由生”“孝无终始皆可及”“孝道可以刑四海”四个方面。修身以成孝德是古代孝道教育的路径。《孝经》中所蕴涵的“贵生”、“立身行道”、上行下效等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至今对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经》 孝道教育 传统文化 修身 工夫
下载PDF
从“仁者安仁”到“仁以为己任”:儒家仁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
13
作者 曾振宇 Zhu Yuan(译) 《孔学堂》 2023年第1期32-43,126-138,共25页
孔子之“仁”具有不可言说性。在人类用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目之”与“默识”蕴含直觉体悟和信仰的成分。知性认识无法达到对本体的观念性把握,直觉体悟和信仰是接近本体的有效路径。仁内在于人性,具有先在性,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 孔子之“仁”具有不可言说性。在人类用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目之”与“默识”蕴含直觉体悟和信仰的成分。知性认识无法达到对本体的观念性把握,直觉体悟和信仰是接近本体的有效路径。仁内在于人性,具有先在性,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普遍本质。从“安仁”“乐仁”“爱人”等观念分析,孔子仁论不属于认识论层面的概念,也不仅仅是道德论层面的概念,实际上应该将其视为审美境界的概念。孔子仁学重心不在于从认识论维度界说“仁是什么”,也不单纯在道德层面表述“应该”,而是更多地关注身心合一。这种审美境界的仁学,对外在客观必然性已有所超越,其中蕴含自由与自由意志色彩。弟子曾子从两个层面深化孔子仁学:其一,从气论论证“人性仁”;其二,从工夫论的视域诠释仁,将仁学“下贯”于经验世界劈柴、挑水生活之中,形而上的仁学切切实实显现为世俗个体生命的学问。工夫论、心性本体论和政治哲学塑造了儒学内在基本架构。这一基本架构的铸造,曾子、孟子和荀子各领风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曾子 人性 工夫论
下载PDF
洛学心性化:以二程、张九成工夫进路为线索
14
作者 袁大鑫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4-99,共6页
随着二程后学对二程学术思想的弘扬,洛学呈现出不同发展脉络。通过对二程、张九成工夫进路的分析,可知洛学心学化的发展走向。在格物致知问题上,二程通过对理的察识与认知以恢复人固有的天理,而张九成有所突破,将外在的格物穷理彻底地... 随着二程后学对二程学术思想的弘扬,洛学呈现出不同发展脉络。通过对二程、张九成工夫进路的分析,可知洛学心学化的发展走向。在格物致知问题上,二程通过对理的察识与认知以恢复人固有的天理,而张九成有所突破,将外在的格物穷理彻底地收归于对心中之理的穷究。在涵养问题上,二程注重统摄内外的诚、敬工夫,从而实现对天理的体认;张九成通过对戒慎恐惧、诚、敬等内在工夫的重视,将外在活动收缩于对自我内心的省察。从二程到张九成工夫进路的转向,展现了洛学心学化的发展脉络,凸显了洛学发展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学 二程 张九成 工夫
下载PDF
儒学对现代性社会病的治疗作用——以未发已发为中心
15
作者 胡金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8-46,共9页
现代性社会病是由于人们过分重视追求物质而忽视了对存在的终极关切所导致的.以未发已发为中心的儒家天道信仰对现代性社会病有治疗作用.二程重视在未发已发整个修养过程中保持"敬"的工夫.朱熹强调要在事事物物上扩充心体,因... 现代性社会病是由于人们过分重视追求物质而忽视了对存在的终极关切所导致的.以未发已发为中心的儒家天道信仰对现代性社会病有治疗作用.二程重视在未发已发整个修养过程中保持"敬"的工夫.朱熹强调要在事事物物上扩充心体,因为仅有体验是不可靠的.阳明同样重视全程的工夫,认为只要已发阶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则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根底的人欲未除,未发也就不纯是天理.与宗教否定现世不同,儒家将体验未发的静修主要局限在一种修养的方法内,逃避乃至否定现实从来不是他们的人生态度.解决目前国人的信仰问题,应主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而不能抱着"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偏执盲目地将确立坚定信仰的希望寄托在外来的宗教资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社会病 儒学 未发已发 工夫
下载PDF
译者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倪培民“功夫”哲学观下的《论语》复译
16
作者 崔燕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1-77,共7页
四百多年来,《论语》在不断的复译中参与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已有的六十多个《论语》英译本中,华人学者倪培民2017年出版的《论语》译作独具特色。受其“功夫”哲学观的影响,译者并未竭力直抒《论语》深意,其译文正文“惜字如金... 四百多年来,《论语》在不断的复译中参与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已有的六十多个《论语》英译本中,华人学者倪培民2017年出版的《论语》译作独具特色。受其“功夫”哲学观的影响,译者并未竭力直抒《论语》深意,其译文正文“惜字如金”,刻意保留了源文本“模糊”、凝练的特点,是为翻译中的“有所不为”;同时,译者“不惜笔墨”,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厚的副文本作为“助读”,架起古代圣贤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桥梁,是为翻译中的“有所为”。读者可通过阅读和思考,获得“参悟”体验,从而修炼关于“生活艺术”的“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培民 “功夫”哲学 《论语》 复译
下载PDF
公父文伯之母形象解读与性别身份构建
17
作者 张华清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春秋末年,鲁国大夫公父文伯之母以谙习礼法、善于教子饮誉海内,见载于先秦典籍,入列《列女传·母仪传》,得到了儒家、史家的普遍推重,堪称春秋时代“知礼”的典范。公父文伯之母谙于礼法、严于教子、慎于处世、长于变通、见微知著,... 春秋末年,鲁国大夫公父文伯之母以谙习礼法、善于教子饮誉海内,见载于先秦典籍,入列《列女传·母仪传》,得到了儒家、史家的普遍推重,堪称春秋时代“知礼”的典范。公父文伯之母谙于礼法、严于教子、慎于处世、长于变通、见微知著,她既是春秋时代女性的典范,又是后世女性效法的楷模。尤其是在处理情与礼、爱与教、守与变等问题的关系方面体现出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智慧,超越了时代与性别的局限,对当今人们自我提升、为人处世、教育子女等都有着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末年 公父文伯之母 性别身份
下载PDF
论洪应明的修身工夫——以《菜根谭》为中心
18
作者 李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7期22-26,共5页
儒家一直提倡修身养性,在先秦已有修身工夫之实,明代平民文化的兴起,使得修身工夫更是如火如荼。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著名作品《菜根谭》被认为是一部个人修养的书籍,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曾在国内掀起研究热潮。在此书中,洪应明认... 儒家一直提倡修身养性,在先秦已有修身工夫之实,明代平民文化的兴起,使得修身工夫更是如火如荼。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著名作品《菜根谭》被认为是一部个人修养的书籍,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曾在国内掀起研究热潮。在此书中,洪应明认为心的本来状态是寂静澄明的,但在气的感通下心会受到物欲与情识的遮蔽,这二者均属于人的私欲。而要使心体回归到寂静澄明的原初状态,就要破除私欲对心体的遮蔽,进行时时检点、一念常惺的克欲工夫。洪应明的修身工夫结合了自己的生命体证,将工夫真正落实到了日常生活中,避免落入空谈心性的窠臼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应明 《菜根谭》 工夫 克欲
下载PDF
基于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GC-MS)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坦洋工夫红茶的香气组分
19
作者 陈林海 《茶叶学报》 2023年第6期51-63,共13页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制作的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香气组分,为了解品种与香气间的相关性、提升红茶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金牡丹’‘茗科1号(金观音)’‘坦洋菜茶’‘福安大白茶’‘梅占’等不同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制作的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香气组分,为了解品种与香气间的相关性、提升红茶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金牡丹’‘茗科1号(金观音)’‘坦洋菜茶’‘福安大白茶’‘梅占’等不同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加工红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其香气组分,分析不同红茶样的香气组成,并进行感官审评与相关性分析等。【结果】经SDE-GC-MS检测,5个红茶样中各类香气组分共计109种,其中金牡丹香气组分最多,高达52种;香气种类含量最高的是醇类,其次为酯类、醛类等;金观音中香叶醇相对含量为最高,达48.13%;梅占中芳樟醇及壬醛相对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2.97%、12.82%;坦洋菜茶中松油醇相对含量最高,为1.78%;3,7-二甲基-1,5,7-辛烯-3-醇在福安大白茶相对含量最高,为11.66%;参试品种均含有香叶醇或其异构体、芳樟醇等重要的香气成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呈现良好的香气,其中金牡丹香气和滋味中花果香最明显,感官审评得分最高;聚类分析表明,金牡丹与坦洋菜茶、梅占与福安大白茶香气成分最为相似;相关性分析表明,香气、滋味得分与香气组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5个茶树品种均适制优质坦洋工夫红茶,其香气组分含量与茶树品种、加工工艺有一定关联性。品种间香气组分含量及比例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品种原料坦洋工夫红茶香气呈现不同特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坦洋工夫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香气组分
下载PDF
电子鼻对不同加工处理工夫红茶香气聚类的方法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颖 刘任 +3 位作者 谭婷 黄建安 禹利君 刘仲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611-1618,共8页
目的以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加工工艺的工夫红茶进行香气归类并对各评价方法优劣进行探讨。方法以碧香早为原材料,对工夫红茶传统加工工艺进行研制改进,将萎凋叶进行紫外光照射、做青实验处理,发酵叶添加外源茶汁发酵,对所获得的各实验处理... 目的以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加工工艺的工夫红茶进行香气归类并对各评价方法优劣进行探讨。方法以碧香早为原材料,对工夫红茶传统加工工艺进行研制改进,将萎凋叶进行紫外光照射、做青实验处理,发酵叶添加外源茶汁发酵,对所获得的各实验处理冷冻样及成品茶进行电子鼻分析。结果电子鼻6种传感器中,P40/1、T70/2、PA/2、P30/1等4种传感器对茶叶香气测定的贡献率较大;判别因子分析(DFA)比主成分分析(PCA)更能有效的区分不同工夫红茶样品。结论选用电子鼻不同传感器及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对工夫红茶加工不同阶段的香气进行归类,并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照射 做青 工夫红茶 香气 电子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