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老年人的安宁疗护权及其法律保障原则
1
作者 孙也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2-178,共7页
在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老年患者承受着身体、精神的痛苦及尊严的减损,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老年人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近年来,安宁疗护权已逐渐获得国际认可。目前我国虽然尚未制定关于安宁疗护的国家层面立法,但是我... 在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老年患者承受着身体、精神的痛苦及尊严的减损,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老年人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近年来,安宁疗护权已逐渐获得国际认可。目前我国虽然尚未制定关于安宁疗护的国家层面立法,但是我国的宪法、法律以及政策都能够为安宁疗护权提供充分的法理基础。在我国安宁疗护地方试点先行的基础上,未来我国安宁疗护立法应当遵循多层次服务体系、患者知情选择、谨慎审查、全人照顾、多学科服务模式的法律保障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安宁疗护权 法律保障 卫生立法 善终
下载PDF
老年人对善终认知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
作者 冯挽 田素斋 +2 位作者 张珠珠 高梦颖 赵秀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9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老年人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为医护人员实施符合老年人意愿的善终关怀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1月收录的关于老年人对善终或优逝认识与了解的质性研究。运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老年人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为医护人员实施符合老年人意愿的善终关怀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1月收录的关于老年人对善终或优逝认识与了解的质性研究。运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37个研究结果,归纳成8个新的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躯体层面(避免成为负担、保持独立自理,放弃无效救治、希望无痛离世,体面离世、缩短濒死过程);精神层面(朋友支持、家人陪伴,寻找精神慰藉、传承优良品质,克服负面情绪、自然平静死亡);社会层面(奉献社会、珍爱生命,完成人生使命、妥善处理后事)。结论老年人在晚年渴望能够实现善终,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是该过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人员,建议医护人员全面了解老年人对善终的认知及理解,帮助其实现善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善终 优逝 善终关怀 临终关怀 认知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末期病患善终权之真实意思表达及其认定
3
作者 罗钢 马振东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近年德、日等地善终权研究重点转向病患的意思真实及其表达。意思真实表达需要满足有效告知、具备同意能力、不存在意思瑕疵三个要件。刑法视域下善终权不适用代理规则。死亡直接阶段病患真实意思容易认定;非死亡直接阶段病患处于丧失... 近年德、日等地善终权研究重点转向病患的意思真实及其表达。意思真实表达需要满足有效告知、具备同意能力、不存在意思瑕疵三个要件。刑法视域下善终权不适用代理规则。死亡直接阶段病患真实意思容易认定;非死亡直接阶段病患处于丧失意识状态,在无生前预嘱的情形下,需特定法益主体进行事前判断,以恢复可能性和存活时间作为实体容许要件,并适用推定同意确定病患真实意思表示。我国在建立生前预嘱制度时,可建构意思真实表达的体系化结构,对于无预立医疗决定+无意思表示病患,允许有限制地适用推定同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终权 意思真实 非死亡直接阶段 生前预嘱 推定同意
下载PDF
老年人优逝期望与需求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瀚丹 尹永田 +1 位作者 安冉 韩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40-2143,共4页
主要对优逝的概念及内涵、国内外老年人优逝期望与需求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和实现优逝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综述,指出未来应当进行更多的质性研究,探讨老年人优逝期望与需求的群体差异性,提高我国老年人终末期死亡质量。
关键词 老年人 优逝 期望 需求 临终关怀 姑息照护 综述
下载PDF
安宁疗护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优逝概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君忆 郭巧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31,共8页
聚焦安宁疗护领域,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中华文化背景下优逝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阐述优逝概念的发展史和应用、定义与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带来的影响、测量指标和工具,并进行进一步讨论。优逝是指在个人足够长寿的前提下,个体无主... 聚焦安宁疗护领域,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中华文化背景下优逝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阐述优逝概念的发展史和应用、定义与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带来的影响、测量指标和工具,并进行进一步讨论。优逝是指在个人足够长寿的前提下,个体无主观痛苦体验、无牵挂、平静地走向死亡,同时在死亡过程中得到了家人尤其是子女和孙辈的照料和陪伴,实现道德的圆满和超越。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优逝的特征包括非直接表达的身心痛苦被“读懂”和妥善处理、基于德性而非自主性的临终尊严建构、对孝道和家庭情感性连结的重视、进行后事安排并实现代际传承、注重离世时刻生命的完整性实现,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未来需进一步剖析优逝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助力本土化优逝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安宁疗护 优逝 临终尊严
下载PDF
基于健康照护视角的优逝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测评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凯峰 刘培豪 +1 位作者 闵家伟 来小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目的编制符合我国社会文化特点的优逝量表,为我国患者的死亡质量测评提供科学工具。方法以本土化优逝内涵为基本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形成基于健康照护视角的优逝量表维度和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测试版量表。采用方... 目的编制符合我国社会文化特点的优逝量表,为我国患者的死亡质量测评提供科学工具。方法以本土化优逝内涵为基本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形成基于健康照护视角的优逝量表维度和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测试版量表。采用方便取样法,邀请742名离世患者亲属对量表信效度进行测评。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03%;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一阶模型,χ^(2)/df=2.353,RMSEA=0.056,IFI=0.900,GFI=0.847,NFI=0.838,CFI=0.899。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7,除躯体安适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412,组合信度为0.443,平均提取方差值(AVE)为0.215]外,其他6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38~0.919,组合信度为0.757~0.912,AVE为0.445~0.635。结论优逝量表总体上具备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我国患者的死亡质量,但躯体安适维度仍需进行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质量 优逝量表 专业照护 尊严 躯体安适 信度 效度 安宁疗护
下载PDF
如何负责任地回应他人痛苦?——对中国缓和医疗的再思考
7
作者 Eric L.Krakauer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笛卡尔医学模式导致过度医疗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现代缓和医疗的兴起正是源于对笛卡尔医学模式的反思,其主要目的是缓解重病患者的痛苦,同时关注医学技术本身带来的不必要伤害。本文结合相关病例提出问题,围绕解除痛苦的历史溯源、笛... 笛卡尔医学模式导致过度医疗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现代缓和医疗的兴起正是源于对笛卡尔医学模式的反思,其主要目的是缓解重病患者的痛苦,同时关注医学技术本身带来的不必要伤害。本文结合相关病例提出问题,围绕解除痛苦的历史溯源、笛卡尔医学模式的观点与弊端、维持生命技术的应用与善终等方面展开讨论,启发对中国缓和医疗发展的进一步思考与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医学模式 过度医疗 缓和医疗 善终
下载PDF
安宁疗护视域下死亡价值理念诠释与意义探寻
8
作者 林君忆 郭巧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480,共6页
在安宁疗护视域下,聚焦死亡事件发生前后的全过程,以安宁疗护中的死亡价值理念诠释为起点,从临终者本人、照护者和社会文化向度对死亡过程所蕴含的价值内涵进行探析,并归纳死亡价值的特质。同时,在当今死亡认知偏浅薄化所致优逝实现之... 在安宁疗护视域下,聚焦死亡事件发生前后的全过程,以安宁疗护中的死亡价值理念诠释为起点,从临终者本人、照护者和社会文化向度对死亡过程所蕴含的价值内涵进行探析,并归纳死亡价值的特质。同时,在当今死亡认知偏浅薄化所致优逝实现之难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安宁疗护中死亡价值理念的建构对于提升临终者个人死亡品质、改善临终照护质量、促进社会优逝大环境形成的重要意义,以期激发学界对临终者死亡价值建构的重视,为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提供理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死亡价值 理念内涵 优逝 照护质量
下载PDF
生命末期家庭照顾体验理论模型的拓展研究
9
作者 来小彬 付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0-116,121,共8页
目的进一步完善前期研究初步形成的生命末期家庭照顾体验的理论模型。方法系统检索6个英文数据库和5个中文数据库中发表在2023年3月之前的描述家庭成员在患者生命末期的照顾体验的扎根理论研究。采用主题扩展法和理论生成Meta整合法对... 目的进一步完善前期研究初步形成的生命末期家庭照顾体验的理论模型。方法系统检索6个英文数据库和5个中文数据库中发表在2023年3月之前的描述家庭成员在患者生命末期的照顾体验的扎根理论研究。采用主题扩展法和理论生成Meta整合法对纳入的14篇文献进行整合。结果对前期研究形成的生命末期家庭照顾体验的理论模型雏形中的8个核心元素进行了调整,对核心元素内涵进行了扩展。最终形成了包括动机与动力、临终意识、伴行、情绪体验、生活改变、需求、结局和目标7个核心元素的生命末期家庭照顾体验理论模型。理论模型中的多个核心元素受到照顾者自身、患者、家庭、医疗体系以及其他社会层面因素的影响。结论护理人员可根据构建的生命末期家庭照顾体验理论模型给予患者家属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协助家庭照顾者从认知、精神、行为等多个层面应对临终照顾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照顾者 临终患者 生命末期 临终照护 照顾体验 家庭支持 优逝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Meta整合
10
作者 李繁荣 游雪梅 +2 位作者 唐如冰 赵凤娟 林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8,共7页
目的系统整合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为开展高质量的肿瘤临终护理,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死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使用2016版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 目的系统整合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为开展高质量的肿瘤临终护理,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死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使用2016版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提炼出62个研究结果,归纳成11个新的类别,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了解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信息并参与临终治疗决策;保持积极心态并为死亡做准备,实现舒适、体面的死亡;不成为家人的负担,并完成对家人的嘱托;得到家庭、宗教、医护团队和社会的支持。结论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应尊重恶性肿瘤患者的知情权并帮助患者参与临终治疗决策,通过高质量的临终护理和多学科协作的临终关怀模式满足患者身、心、社、灵的需求,帮助患者实现善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善终 临终关怀 认知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临床工作者面对肿瘤患者照护需求的压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孟蓁 施胜烽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5,共6页
在以实务为基础的研究上进行灵性多元观点的内容分析。对临床工作者进行焦点访谈,研究显示面对患者的死亡与未知的恐惧、患者的身心灵整合与情绪变化、家属的心理支持与情绪处理等,都会无意间增加临床工作者的压力困境。而当前存在的主... 在以实务为基础的研究上进行灵性多元观点的内容分析。对临床工作者进行焦点访谈,研究显示面对患者的死亡与未知的恐惧、患者的身心灵整合与情绪变化、家属的心理支持与情绪处理等,都会无意间增加临床工作者的压力困境。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临床工作者认为灵性需求应该具备有意义的信念;临床工作者面对正负向情绪,透过修复自我的价值观与经验复制的分享,来协助家属适应与度过哀伤期;临床工作者并非仅是让患者得以善终,还必须着重改善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护需求 灵性需求 善终
下载PDF
生命优逝与临终关怀之哲学思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彦权 曾小五 唐焕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通过对生命价值与死亡意义的阐述,分析传统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本土化的进程,从“生命之重”与“优逝之难”、社会角色视域下的优逝期望、安乐死与生命价值的哲学反思等多个层面对生命优逝的哲学理念与现实博弈展开讨论与辨析,同时亦从传... 通过对生命价值与死亡意义的阐述,分析传统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本土化的进程,从“生命之重”与“优逝之难”、社会角色视域下的优逝期望、安乐死与生命价值的哲学反思等多个层面对生命优逝的哲学理念与现实博弈展开讨论与辨析,同时亦从传统生命哲学与临终关怀、现代医学视域下的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法哲学思考、临终关怀的伦理考量等维度对临终关怀的伦理依据与哲学审思予以细致探讨和论述,以期为新时代构筑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与“健康中国”提供理论思考,同时亦为“和谐中国”贡献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价值 优逝 临终关怀 哲学思辨 伦理学
下载PDF
基于Meta人种学的生命末期家庭照顾体验理论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来小彬 梁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系统整合中国家庭在患者生命末期的照顾体验,明确家庭照顾体验的核心元素,尝试构建诠释中国家庭照顾生命末期患者现象的理论模型。方法系统检索6个英文数据库和5个中文数据库中发表在2021年12月之前的描述中国家庭在患者生命末期的... 目的系统整合中国家庭在患者生命末期的照顾体验,明确家庭照顾体验的核心元素,尝试构建诠释中国家庭照顾生命末期患者现象的理论模型。方法系统检索6个英文数据库和5个中文数据库中发表在2021年12月之前的描述中国家庭在患者生命末期的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或混合型研究。采用Meta人种学方法对纳入的16篇文献进行整合。结果整合形成了8个核心元素,即爱与责任、临终意识、伴行、告别、五味杂陈、生活改变、个人成长和需求。其中7个核心元素的GRADE-CERQual整合质量评价的可信度为低至中度,1个核心元素的可信度为高度。论证整合显示,患者优逝是中国家庭照顾者临终照顾的最终目标。结论中国家庭对临终患者的照顾体验过程是动态的,对患者的爱和责任是中国家庭照顾者坚持的动力,家庭照顾者会因患者获得优逝而感到欣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照顾者 照顾体验 生命末期 家庭支持 临终照护 优逝 Meta人种学
下载PDF
临终患者优逝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14
作者 朱信雨 王凌云 +1 位作者 王心茹 绳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657-1662,共6页
目的:编制临终患者优逝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为评估临终患者优逝水平提供测量工具。方法:基于优逝理论模型,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及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版。2023年1月—3月,便利选取北京市、天津市的两所三级甲等医... 目的:编制临终患者优逝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为评估临终患者优逝水平提供测量工具。方法:基于优逝理论模型,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及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版。2023年1月—3月,便利选取北京市、天津市的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门诊和病房患者进行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结果:临终患者优逝量表包括6个维度,共29个条目,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79,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7,折半信度系数为0.803。结论:临终患者优逝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我国临终患者优逝水平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患者 优逝 量表 安宁疗护
下载PDF
何以善终:晚期癌症患者的叙事困境与叙事重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杰 《社会建设》 2023年第4期72-84,共13页
善终具有主观性与文化性,可以视作一种主观建构的叙事。现实中的患者往往处于过度治疗和临终关怀不足的两极,又因为拖累家人感到自责和内疚,在身心煎熬下,形成了难以善终的叙事困境。患者叙事处于多元主体叙事竞争的结构张力之中,基于... 善终具有主观性与文化性,可以视作一种主观建构的叙事。现实中的患者往往处于过度治疗和临终关怀不足的两极,又因为拖累家人感到自责和内疚,在身心煎熬下,形成了难以善终的叙事困境。患者叙事处于多元主体叙事竞争的结构张力之中,基于专业权威的医学叙事与基于伦理的家庭叙事将患者本身的叙事挤压到边缘位置。叙事重构拓宽了传统叙事治疗的范畴,不仅关注主观维度的叙事治疗,也同时关注叙事的现实基础与叙事竞争,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临终关怀、生前预嘱、叙事治疗等多重举措,帮助患者重构积极叙事,促进患者善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终 癌症 叙事 重构 社会工作
下载PDF
肿瘤终末期病人优逝期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鲁运运 袁敏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9期2723-2725,共3页
目的:调查肿瘤终末期病人优逝期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65例肿瘤终末期病人的临床资料,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优逝期望调查表(GDI)评估病人优... 目的:调查肿瘤终末期病人优逝期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65例肿瘤终末期病人的临床资料,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优逝期望调查表(GDI)评估病人优逝期望现状,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查肿瘤终末期病人优逝期望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评估65例肿瘤终末期病人优逝期望得分为(230.40±21.50)分;不同年龄、支付方式、自觉患病时长以及医患信任关系的肿瘤终末期病人优逝期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支付方式、自觉患病时长以及医患信任关系是肿瘤终末期病人优逝期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终末期病人优逝期望水平较高,年龄、支付方式、自觉患病时长以及医患信任关系是肿瘤终末期病人优逝期望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优逝 支付方式 年龄 医患信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刘小红 吴梅利洋 +2 位作者 邱林凤 陈凤菊 曾铁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生命走向终结的真实感受以及对善终的理解期望,为临终关怀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16例恶性肿瘤患者就死亡和善终的话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善终的认...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生命走向终结的真实感受以及对善终的理解期望,为临终关怀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16例恶性肿瘤患者就死亡和善终的话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善终的认知包括3个主题13个副主题:生理方面为没有躯体疼痛、避免过度医疗、保持身体完整;心理方面为社交需求、保持尊严、拥有自主、心愿达成、后事交代、家庭和谐、精神慰藉;社会方面为经济状况、医疗资源、医疗照护。结论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感受和身心需求,做到合理病情告知,适度医疗,减轻痛苦;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善终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加临终关怀病房和宁养机构,最大可能帮助患者实现善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善终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临床护士对善终观念认识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玲君 郭向丽 赵继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善终观念的认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便利抽取某医院264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认为善终最重要的是有尊严地去世(96.1%),其次为没有疼痛(96.0%)、不会成为亲人的负担(93.2%)、重要事情已经处理...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善终观念的认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便利抽取某医院264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认为善终最重要的是有尊严地去世(96.1%),其次为没有疼痛(96.0%)、不会成为亲人的负担(93.2%)、重要事情已经处理或者已交待好(92.8%);护士对自身临终场所的选择最主要的是家里(52.3%)。结论确定善终概念对临终关怀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临床护士的善终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意愿,今后可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研究,从而形成我国的善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善终 临终关怀
下载PDF
郑州市护生与医学生优逝认知水平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蓓蕾 肖媛媛 +4 位作者 徐雅利 梁晓燕 李亚珂 刘冈 路丽娜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87,共4页
为了解郑州市护理专业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优逝的认知水平,比较分析护生与医学生优逝认知差异,便利选取某高校护生378名,医学生100名,采用优逝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和医学生对优逝的认知基本都符合善终服务理念,均比较注重尤其... 为了解郑州市护理专业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优逝的认知水平,比较分析护生与医学生优逝认知差异,便利选取某高校护生378名,医学生100名,采用优逝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和医学生对优逝的认知基本都符合善终服务理念,均比较注重尤其是护生更注重满足临终患者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但两者对生理需求中无痛治疗/护理重要性的认知均待改善,在校死亡教育有必要强化这一部分知识的培训和观念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医学生 优逝 善终
下载PDF
临终关怀“优逝”理念在教学中的导入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晓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2期73-74,共2页
"优逝"理念是临终关怀蕴含的核心理念,帮助医学生树立此理念有助于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开展。在《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将这一理念多层次地导入。
关键词 临终关怀 "优逝"理念 教学 医学生 临床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