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污染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量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孟军 巩汉强 《宁夏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90-93,共4页
农村环境污染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变量包括怨恨变量、精英分子及其组织能力、理性计算三个方面。当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生活环境污染等问题,政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真... 农村环境污染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变量包括怨恨变量、精英分子及其组织能力、理性计算三个方面。当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生活环境污染等问题,政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真正构建环境良好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诱致型群体性事件 过程——变量分析 政府治理
下载PDF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适格问题浅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妍 杨素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63-68,共6页
从大学教授为自然物申诉到普通市民提起的维权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支持将此项制度纳入我国的法律。可是,为什么在现实状态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总是走向夭折呢?原告适格问题是其最大的障碍。... 从大学教授为自然物申诉到普通市民提起的维权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支持将此项制度纳入我国的法律。可是,为什么在现实状态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总是走向夭折呢?原告适格问题是其最大的障碍。在赞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学者中,对于谁才是适格的原告,大概有四种观点。文章认为,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以其公益的性质、环保的宗旨、专业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克服了检察院和自然人(公民)诉讼的不足,成为比较合适的选择,但是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在制度构建时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去规制和约束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 原告适格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制约机制
下载PDF
政府环境审计能够促进地区污染治理吗?--基于中国地级市2008―2018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开放 赵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138,共9页
本文基于全国273个地级市2008―2018年的样本数据,从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政府环境审计对地区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环境审计强度越大,地区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越小;政府环境审计显著促进... 本文基于全国273个地级市2008―2018年的样本数据,从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政府环境审计对地区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环境审计强度越大,地区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越小;政府环境审计显著促进了地区污染治理,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官员晋升压力越大,公众环境关注度越高,政府环境审计对地区环境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的研究为政府环境审计的宏观环境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为完善我国环境治理政策工具,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污染治理 环境治理效应
下载PDF
论环境治道变革 被引量:13
4
作者 夏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3,共4页
环境政策型态是指环境政策采取的存在方式。根据我国环境政策的绩效表现和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前景 ,我国环境政策应从“政府直控型环境政策”转向“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 ,谓之“环境政策转型” ,主要途径是扩大社会环境权益 ,同时适当简... 环境政策型态是指环境政策采取的存在方式。根据我国环境政策的绩效表现和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前景 ,我国环境政策应从“政府直控型环境政策”转向“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 ,谓之“环境政策转型” ,主要途径是扩大社会环境权益 ,同时适当简化政府环境管理过程。为了进一步激励社会力量的环境保护行动 ,建议设立“环境权益保护日” ,并建立“全国环境保护协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政策转型 中国 政府直控 社会制衡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静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3期211-212,共2页
阐述了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与作用,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和企业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提出了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 控制环境 政府职能
下载PDF
组织控制视角下纵向府际环境治理责任均配及其履行路径初探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则行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7,共8页
在组织控制视阈下,纵向府际环境治理责任体系关涉三大核心要素:责任配置重构、激励结构调整与信息渠道畅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纵向府际环境治理责任配置呈现出从责任同构迈向责任均配的内在变迁规律。而在责任均配下,纵向府际环境治... 在组织控制视阈下,纵向府际环境治理责任体系关涉三大核心要素:责任配置重构、激励结构调整与信息渠道畅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纵向府际环境治理责任配置呈现出从责任同构迈向责任均配的内在变迁规律。而在责任均配下,纵向府际环境治理责任履行的路径集中地体现在激励结构调整与信息渠道通畅等方面。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坚持激励原则、转变激励方式、增强激励强度等纵向府际环境治理激励结构的优化路径,强化地方政府“履责”的动机;二是通过畅通纵向府际环境治理的信息渠道,以维持其“履责”的意愿,即一方面通过环境监测监察机构的垂直化改革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制度化运作,剥夺其环境治理剩余信息生产权与激励权,另一方面则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环境治理的赋能效应,建构全流程、互通型的信息披露与流动机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正确理解纵向府际环境治理责任均配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以防出现认知和行动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府际环境治理 组织控制 责任均衡配置 激励结构 信息渠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