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苦荞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研究 |
潘凡
石桃雄
陈其皎
孟子烨
梁成刚
陈庆富
|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2
|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单株粒重的灰色关联分析 |
李伟忠
闵丽
蒋洪蔚
陈庆山
胡国华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3
|
水稻不同基因型耐低氮能力差异评价 |
曹桂兰
张媛媛
朴钟泽
韩龙植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
2006 |
39
|
|
4
|
不同粒重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
袁凯
逯腊虎
杨斌
张婷
张伟
史晓芳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5
|
水分亏缺条件下冬小麦几个抗旱性状的应用价值 |
柴守玺
王德轩
柴守诚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8
|
|
6
|
水、旱稻千粒重和产量QTL效应的验证 |
刘立峰
穆平
张洪亮
王毅
李自超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7
|
大麦产量构成模型 |
邹薇
刘铁梅
孔德艳
汤亮
曹卫星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8
|
干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
唐怀君
刘成
孙宝成
王天宇
黎裕
石云素
宋燕春
|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9
|
水稻产量和抽穗期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 |
黄明
谢放鸣
陈立云
刘永柱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0
|
授粉方式与蜂群群势对杂交大豆授粉效果的影响 |
武文卿
申晋山
马卫华
宋怀磊
宋卓琴
张旭凤
邵有全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
5
|
|
11
|
杂交早稻整齐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
黎建文
严钦泉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5 |
6
|
|
12
|
协调指数对小麦后代中优良类型选择效果的研究 |
付连双
李卓夫
孙艳丽
王玉波
蔡泉
刘君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4 |
0 |
|
13
|
高产、早熟、抗病油菜新品种川油11的选育与推广 |
王行寿
夏静
张启行
周贤琼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3 |
1
|
|
14
|
磁化水灌溉对设施灵武长枣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
贾昊
李玲
曹兵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5
|
人工合成小麦对普通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潜力的改良 |
汤永禄
杨武云
吴元奇
曾云超
李朝苏
邹裕春
陈放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8 |
7
|
|
16
|
大顶苦瓜单株坐果数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张子鹏
温健新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4 |
0 |
|
17
|
不同水肥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基于多因素响应面分析 |
刘诚
季振义
江兵
王勇
王刚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8
|
喷施硼肥对藜麦生长发育及单株产量的影响 |
马琦琦
李丽君
王斌
霍晓兰
刘平
|
《陕西农业科学》
|
2023 |
0 |
|
19
|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要素的影响 |
崔爱民
张松
张虎
单皓
张久刚
|
《陕西农业科学》
|
2022 |
1
|
|
20
|
油用向日葵资源农艺性状与单株粒重的灰色关联分析 |
梁春波
黄绪堂
王文军
李岑
周菲
王静
郭永利
|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