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ourism climate comfort in the Grand Shangri-La region 被引量:5
1
作者 CHENG Qing-ping ZHONG Fang-l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6期1452-1469,共18页
The Grand Shangri-La(GSL) region has stro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appeal. GSL has considerabl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t potential as well as being attractive for leisure, vacation, health, explorative, and scientific... The Grand Shangri-La(GSL) region has stro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appeal. GSL has considerabl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t potential as well as being attractive for leisure, vacation, health, explorativ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high-end tourism experiences. These factors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regional tourism. GSL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key area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ourism climate conditions in GSL from 1980 to 2016 using a tourism climate index(TCI). We found that through global warming, the number of annual and monthly good-weather days, as assessed with the TCI, showed an increase over most of GSL;that trend was especially true for very good, excellent, and ideal days. The optimal travel period was May–October. We obtained the same result using cluster heat maps, in which we categorized 31 studie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to eight types. However, heavy rainfall tended to occur during that optimal period, and it was concentrated at certain times. The annual total number of comfortable days greater than 300 was mainly located in southern GSL. We observ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monthly and annual excellent and ideal days with latitude and elevation;in particular, we identified a significant non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excellent(and ideal) days and ele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d shangri-la region EVALUATION TOURISM climate COMFORT Cluster heat MAP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The Integ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Can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A Case Study of the Grand Canal in the Gaomin Temple Section of Yangzhou 被引量:1
2
作者 FENG Xinyu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6期77-80,85,共5页
The Grand Canal is the cultural source of Yangzhou'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anal culture are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image of Yangzhou, building cultural brands, and enhanc... The Grand Canal is the cultural source of Yangzhou'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anal culture are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image of Yangzhou, building cultural brands, and enhancing core competitiveness. Taking the canal in the Gaomin Temple section of Yangzhou for example,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regional canal culture and the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Gaomin Temple, and explored the uniqu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de of the important landscape node of the cana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of the section, this study concluded corresponding cultural orientation content and direction, and analyzed the integ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deas of regional culture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brands in the canal city of Yangz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d CANAL Gaomin TEMPL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regional culture Integration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SPARC Local Workshop on “WCRP Grand Challenges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3
作者 Joowan KIM Seok-Woo SON +2 位作者 Hye-Jin KIM Baek-Min KIM Changhyun YOO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24-627,共4页
1.Overview SPARC(Stratosphere-Troposphere Processes and their Role in Climate)is one of the core projects of the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WCRP),coordinating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address relevant issues i... 1.Overview SPARC(Stratosphere-Troposphere Processes and their Role in Climate)is one of the core projects of the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WCRP),coordinating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address relevant issues in climate and climate prediction vi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 Local Workshop on WCRP grand Challenges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QBO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毛泽东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贡献与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小军 李银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大历史观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视野,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史,毛泽东当之无愧是奠基者、引领者。他领导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使各民族“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领导确立民族区... 大历史观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视野,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史,毛泽东当之无愧是奠基者、引领者。他领导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使各民族“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领导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明确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等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根本制度基础和根本原则遵循。以史为鉴,新时代建设更加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做到“三个相统一”,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坚持中华民族历史方位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目标定位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区域自治 大历史观
下载PDF
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对警察权转型的影响
5
作者 张淑平 刘静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2期18-30,共13页
从1990年至今,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制度在限制警察权和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身自由等基本人权保障方面,“大法官”议决坚持法官保留、正当法律程序、法律明确性和比例原则,使威权时期极度扩张的警察权受到严格规范和制... 从1990年至今,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制度在限制警察权和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身自由等基本人权保障方面,“大法官”议决坚持法官保留、正当法律程序、法律明确性和比例原则,使威权时期极度扩张的警察权受到严格规范和制约,进而实现转型。近年来在警察执法的隐私权保护领域,“大法官释宪”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制度的升级,将继续影响台湾地区警政制度的发展与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大法官” “释宪” 警察权
下载PDF
基于蓝绿基础设施的大运河四女寺枢纽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6
作者 宋凤 戴永菲 +1 位作者 吴兆敏 赵亮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5期105-111,共7页
大运河长期参与并影响沿线人居环境建设活动,由此衍生的水利枢纽工程影响着区域生态安全的维持。文中以大运河关键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四女寺枢纽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23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性评价和最... 大运河长期参与并影响沿线人居环境建设活动,由此衍生的水利枢纽工程影响着区域生态安全的维持。文中以大运河关键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四女寺枢纽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23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性评价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区域蓝绿基础设施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结果共识别出16个生态源地、15条重点潜在生态廊道与105条一般潜在生态廊道;构建“一核两心,三带四轴,多节点,多廊道”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基于区域上位规划与景观空间特点提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建议,即蓝绿整合的韧性优化、多样保护的体系优化和突破边界的协同优化。研究结果可为大运河枢纽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循证依据,并为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四女寺枢纽区域 蓝绿基础设施 生态安全格局
下载PDF
大运河沿线手工艺的地域形态生成与融转
7
作者 陈聪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大运河沿线的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宝贵资源。通过构建“形态生成—技艺融转—空间重塑”的理论框架,统梳理了大运河沿线手工艺的地域形态生成与融转。大运河天然具有线性文化特质,手工艺得以在沿... 大运河沿线的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宝贵资源。通过构建“形态生成—技艺融转—空间重塑”的理论框架,统梳理了大运河沿线手工艺的地域形态生成与融转。大运河天然具有线性文化特质,手工艺得以在沿线的城乡之间广泛传承与传播,建立起一个既具特性又紧密联系的手工艺文化生态体系。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在这一体系中经历了从分散到聚合、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不同地域间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大运河文化与手工艺传统予以匹配,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服务作用,塑造中华生活美学范式,输出中国的东方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手工艺 非遗 在地性 地域文化
下载PDF
从《西域全书》所记看清王朝与布鲁克巴宗藩关系的建立
8
作者 赵心愚 《上海地方志》 2024年第3期32-38,94,95,共9页
《西域全书》成书于乾隆初年,对《西藏志考》《西藏志》诸书影响较大。此书在清代西藏地方志中最早对布鲁克巴进行了记载,相关记载分见于“招徕土地”“附录”和“道途全载”三目。其中,“招徕土地”的资料相对丰富且带有综合性,简要记... 《西域全书》成书于乾隆初年,对《西藏志考》《西藏志》诸书影响较大。此书在清代西藏地方志中最早对布鲁克巴进行了记载,相关记载分见于“招徕土地”“附录”和“道途全载”三目。其中,“招徕土地”的资料相对丰富且带有综合性,简要记布鲁克巴情况及清王朝与布鲁克巴宗藩关系的建立经过。分析其所记并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可了解认识清王朝与布鲁克巴宗藩关系建立的几方面背景。深入分析《西域全书》及清有关档案文献所记,雍正时期至乾隆初年建立的是清王朝与布鲁克巴的宗藩关系,颇罗鼐与清驻藏大臣在平息布鲁克巴内乱和清王朝与布鲁克巴宗藩关系建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都作出了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全书》 布鲁克巴 宗藩关系 颇罗鼐 驻藏大臣
下载PDF
文化空间视角下大运河江淮段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研究
9
作者 朱萍 韩洁 陈虎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5期69-73,共5页
现阶段,对于大运河“江淮段区域”(江苏省内)的研究基本散见于历史文化地理、城乡规划发展、江河海流域变迁等领域而以完整的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的成果不多见,梳理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分析其历史文化资源特色、评估其历史文化价值... 现阶段,对于大运河“江淮段区域”(江苏省内)的研究基本散见于历史文化地理、城乡规划发展、江河海流域变迁等领域而以完整的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的成果不多见,梳理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分析其历史文化资源特色、评估其历史文化价值不仅可以推动区域内文物资源的整合规划、保护与利用还能划定更高价值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大运河江淮段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
下载PDF
西南彝区“大调解”体系的现状及改进对策——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
10
作者 陈勇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26,共13页
西南彝区的“大调解”体系是一种解决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机制,是对“枫桥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地处西南彝区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县市在积极探索“大调解”体系的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共性层面和个... 西南彝区的“大调解”体系是一种解决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机制,是对“枫桥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地处西南彝区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县市在积极探索“大调解”体系的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共性层面和个性层面的不足,如全国性法律支持不足,与国家司法体系衔接不畅,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冲突,资源配备不足,社会认同度不高,案件处理效率有待提高,“双语调解员”“双语法官”数量不够等。为此,西南彝区的“大调解”体系应与诉源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以便为西南彝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彝区 “大调解”体系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下载PDF
元代山东运河的开凿及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11
作者 郑民德 都晓敏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元代所开凿的运河,尽管存在分水口不合理、河道浅涩、黄河侵袭等问题,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形成,仍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沿线市镇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文化的兴盛,世代传承的运河管理经验、水工技术的价值更是难以... 元代所开凿的运河,尽管存在分水口不合理、河道浅涩、黄河侵袭等问题,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形成,仍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沿线市镇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文化的兴盛,世代传承的运河管理经验、水工技术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当然元代山东运河的开凿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为改造运河区域的河湖水系、土壤结构、种植模式,也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出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大运河 区域社会 山东运河
下载PDF
从古诗视角看明清时期沧州运河区域经济
12
作者 周子建 张智琦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0-53,共4页
创作于明清时期的大运河古诗,真实记录了沧州运河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明清时期,沧州运河两岸农业发达,作物品种丰富,以小麦、红枣为大宗,农业呈现出鲜明的水乡特色。手工业以煮盐和酿酒为代表,盐业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和政府重要收入来源,... 创作于明清时期的大运河古诗,真实记录了沧州运河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明清时期,沧州运河两岸农业发达,作物品种丰富,以小麦、红枣为大宗,农业呈现出鲜明的水乡特色。手工业以煮盐和酿酒为代表,盐业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和政府重要收入来源,沧酒驰名海内,并通过运河行销全国。大运河繁忙的水运带动了地方商业经济发展和市镇的崛起,同时也带来大量佣工需求,使得底层人民可以靠出卖劳力谋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大运河古诗 明清沧州经济 运河区域经济
下载PDF
2018—2022年明清大运河研究的新进展
13
作者 孟祥晓 褚伟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明清时期,漕运、河工、盐政并称为朝廷三大要务,故大运河相关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2014年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之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利用又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相关学术研究带动明显。通过对近五年(2018—2022年)明清大... 明清时期,漕运、河工、盐政并称为朝廷三大要务,故大运河相关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2014年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之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利用又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相关学术研究带动明显。通过对近五年(2018—2022年)明清大运河研究状况梳理发现,该时段研究成果丰硕,呈蓬勃发展之势。已有成果主要涉及大运河的河工河道、河政、漕运、城镇、生态等方面,具有研究内容下沉、深入细致、视角多样等特点,且新见迭出。但也存在研究对象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而对与之相连的、共同构成运河网的其他河流、区域关注不够等问题,对大运河的研究领域亦有继续拓展之空间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大运河 区域社会 运河文化
下载PDF
“四位一体”理念下博物馆景观的地域化表达——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景观设计为例
14
作者 曾健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30-231,共2页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重大标志性建设项目。在张锦秋院士的主持下,设计团队深度参与了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全过程。依托实践,文章提出“四位一体”理念,即建筑理念延续、场地特征塑造、主题文化彰显、...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重大标志性建设项目。在张锦秋院士的主持下,设计团队深度参与了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全过程。依托实践,文章提出“四位一体”理念,即建筑理念延续、场地特征塑造、主题文化彰显、地域文脉传承。同时,系统化探索了博物馆景观的地域化表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景观 地域化表达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下载PDF
大香格里拉地区自然与文化多样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柯健 张百平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7,共6页
川滇藏交界地带的大香格里拉地区在自然和文化方面都表现出世界上少有的多样性。全面概括了该区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生物物种、生物群落、自然景观等自然多样性特征,和民族、族群、语言、宗教、风俗、服饰、民居、生产方式... 川滇藏交界地带的大香格里拉地区在自然和文化方面都表现出世界上少有的多样性。全面概括了该区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生物物种、生物群落、自然景观等自然多样性特征,和民族、族群、语言、宗教、风俗、服饰、民居、生产方式、民间艺术等文化多样性特征。该区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是我国甚至整个世界重要的生态和文化财富,应该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的多样性是形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多样性及其和谐是人地关系的基本模式和重要机制。认识多样性是为了保护多样性,保护多样性是为了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大香格里拉地区
下载PDF
大香格里拉地区旅游开发模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柯健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大香格里拉地区指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的主体部分,行政上包括藏东南、滇西北、川西南。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中心之一,含有特别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实地调查和分析,本文将大香格里拉地区现存的开发模式归纳成三... 大香格里拉地区指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的主体部分,行政上包括藏东南、滇西北、川西南。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中心之一,含有特别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实地调查和分析,本文将大香格里拉地区现存的开发模式归纳成三类:明永模式、海螺沟模式和玉龙雪山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明永模式比较成功,有利于自然保护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几个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大部分都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景区管理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特别是行政权、经营权、所有权三权混淆;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国家作为国有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同时建议国家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世界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这一类遗产类景区的立法工作,并建立严格监督和管理体系,禁止采取企业化经营模式;尊重和发挥传统的民族宗教信仰和禁忌在保护自然中的作用;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和监督;扶持和培育环境NGO,提高民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大香格里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香格里拉 明永模式 海螺沟模式 玉龙雪山模式
下载PDF
沿京杭大运河地区的空间发展——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 被引量:36
17
作者 张京祥 刘雨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发展环境的变迁,京杭大运河的功能与价值发生了新的转换,其在国家经济、交通、文化等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文章以大运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扬州段为研究实证,论述了沿运河开发的意义、内涵和总体要求,针对当前沿运河地区空间发... 随着发展环境的变迁,京杭大运河的功能与价值发生了新的转换,其在国家经济、交通、文化等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文章以大运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扬州段为研究实证,论述了沿运河开发的意义、内涵和总体要求,针对当前沿运河地区空间发展的突出矛盾,提出了产业、空间、环境管制等相关战略,为全国其他沿大运河地区的空间发展提供了全面、典型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区域发展 空间利用 扬州
下载PDF
枣庄市沿运河文化风景旅游带景区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史兹国 唐德善 马文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8,123,共4页
文章在详细分析山东省枣庄市沿运河区域旅游资源状况的前提下,提出了沿运河文化风景旅游带景区功能总体布局构架,并进行了具体的项目策划,以期为枣庄市沿运河区域进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沿运河区域 文化风景旅游带 功能 分区
下载PDF
区域旅游发展的AWOT分析框架构建研究——以“大西柏坡”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相林 刘春玲 +1 位作者 赵宁 周德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0-195,共6页
针对区域旅游发展SWOT分析应用中存在的理论支撑缺失、应用不规范、缺乏关键要素提炼等问题,整合AHP、SWOT方法,构建了体现区域发展特色、适用于区域旅游发展的AWOT分析框架以及指标体系,并以"大西柏坡"为例进行实证,构建了&q... 针对区域旅游发展SWOT分析应用中存在的理论支撑缺失、应用不规范、缺乏关键要素提炼等问题,整合AHP、SWOT方法,构建了体现区域发展特色、适用于区域旅游发展的AWOT分析框架以及指标体系,并以"大西柏坡"为例进行实证,构建了"大西柏坡"旅游发展的AWOT分析矩阵,并确定了其红色旅游发展战略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WOT分析 区域旅游发展 大西柏坡
下载PDF
外洪溃堤一、二维耦合模型与内涝模型叠加在防洪保护区内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靖雨 徐佳 +1 位作者 袁先江 曹秀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4,共8页
针对防洪保护区河道洪水的漫滩、溃堤及其与内涝叠加耦合预测的难题,以模拟溃堤洪水遭遇区域内涝情况下洪水演进过程为目标,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Roe格式离散控制方程,利用Mike-flood提供的标准连接、侧向连接实现一维与二维模型间的耦... 针对防洪保护区河道洪水的漫滩、溃堤及其与内涝叠加耦合预测的难题,以模拟溃堤洪水遭遇区域内涝情况下洪水演进过程为目标,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Roe格式离散控制方程,利用Mike-flood提供的标准连接、侧向连接实现一维与二维模型间的耦联,将溃口口门概化为宽顶堰并添加控制策略实现堤防溃决模拟。采用二维水动力模型耦合降雨径流关系计算净雨过程,建立与区域内涝模型叠加联用的一、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以中运河南片防洪保护区内洪水演进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运河右堤胡家险工溃决后,洪水向下游演进至房亭河与中运河交汇处的运西洼地内,最大淹没水深位于房亭河与中运河交汇处。模型能够较合理的反映区域内涝分布、地形及主要道路和涵洞对洪水演进的影响,可为区域内防洪抢险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堤洪水 区域内涝 中运河 防洪保护区 圣维南方程 暴雨内涝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