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irst Grand Prix for Chinese Jewelry Design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9年第6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The First grand Prix for chinese Jewelry Design
下载PDF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内凝聚——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2
作者 马英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秦汉到清中期部分,以各民族政权“争治”中原的史料史实为基础,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体现了“大一统”理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文化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秦汉到清中期部分,以各民族政权“争治”中原的史料史实为基础,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体现了“大一统”理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文化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秦汉到清中期内容上承夏商周时期奠基的中华文化,下启近代以来探索形成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理论联系实际,历史注解现实,以强有力的中国国情史料支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大一统 中华民族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下载PDF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传说叙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铸
3
作者 王卫华 孙佳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包涵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个国家策略下的大规模航运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品格的载体。中国大运...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包涵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个国家策略下的大规模航运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品格的载体。中国大运河的传说叙事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共享的文化传统与共识的价值观念,表达了运河流域民众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生成的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感,也提供了阐释大运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渊源与文化关系的民间视角。传说的传承,是民众唤醒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过程。在挖掘传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空间体系建构和文艺创作等途径,实现大运河民间传说的当代传承与活化利用,发挥其在遗产保护、文脉传承与记忆延续方面的文化功能,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民间传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活化路径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首次建构炎黄共同体理论研究
4
作者 武沐 姚金燕 王盼盼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北魏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共同体理论。它将鲜卑、羌、氐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炎黄后代的范畴,提出了以鲜卑为主的“华夷共祖”理论,认为共祖于炎黄的“夷”也有权利追求和实践大一统,... 北魏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共同体理论。它将鲜卑、羌、氐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炎黄后代的范畴,提出了以鲜卑为主的“华夷共祖”理论,认为共祖于炎黄的“夷”也有权利追求和实践大一统,并建立了多民族的中国观和王朝观。这展现了少数民族加入中华大家庭的主观愿望,打通了少数民族追求和实践大一统的通道,为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魏晋南北朝 “华夷共祖” 炎黄共同体理论 大一统
下载PDF
论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的专业化特色
5
作者 张西恒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9,共16页
深入审视和总结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的专业化特色是明确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坚定中国调解道路自信的必然要求。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与基层社区人民调解的角色定位明显不同,历经初创摸索、正式确立、全面展开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四个... 深入审视和总结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的专业化特色是明确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坚定中国调解道路自信的必然要求。中国专业性社会调解与基层社区人民调解的角色定位明显不同,历经初创摸索、正式确立、全面展开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专业化特色。在解纷知识与经验方面,以包容性载体优化供需平衡,以整体性视角强化互补性关系,以可视化方式增强可接受性。在服务与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从纠纷调解到综合治理的功能拓展路径,推进专业调解服务清单化、标准化以及专业调解评价机制优化创新。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推动确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独立地位,引领各类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推动优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以及引领推动纠纷解决一体化建设。在指导思想方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回答好“为谁专业化”“何种专业化”“如何专业化”等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性社会调解 调解专业化 大调解 纠纷解决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成就、基本经验与前景展望
6
作者 金书秦 丁斐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8,共10页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系统把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从“两个结合”的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抓手,稳定粮食安全基本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三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历史观
下载PDF
“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下“中国精神”课程的实践进路研究
7
作者 田永秀 雍晓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建设“大思政课”是时代的需要,它既是对既往经验的传承,又为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指明方向。西南交通大学全力打造的“中国精神”课程是在“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下的一次守正创新,课程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大力引入和整合西南交通大学... 建设“大思政课”是时代的需要,它既是对既往经验的传承,又为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指明方向。西南交通大学全力打造的“中国精神”课程是在“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下的一次守正创新,课程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大力引入和整合西南交通大学校内外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增强课程针对性、提高课程有效性,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尝试以实践教学推进“大课堂”的建设、以资源整合促进“大平台”的搭建、以协同育人推动“大师资”的组建。“中国精神”课程在践行“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过程中,生成了一批“科研+教学+实践”的研究团队与教育基地,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精神”教学资源,打造出了“‘中国精神’微视频大赛”“‘精神引领,强国有我’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等多个品牌示范活动,引发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应,对“大思政课”格局下的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精神 大思政课 精神育人 大课堂 大平台 大师资
下载PDF
第二版《汉语大字典》引朝鲜本《龙龛手鉴》疏漏举例
8
作者 袁如诗 柏雪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6-83,共8页
《汉语大字典》的修订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尽管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疏失。举例分析第二版《汉语大字典》引朝鲜本《龙龛手鉴》所出现的疏漏,以有益于《汉语大字典》再次修订。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朝鲜本《龙龛手鉴》 疏漏
下载PDF
主孰有道:《武经七书》与中国古代大战略
9
作者 朱中博 《孙子研究》 2024年第3期7-23,共17页
《武经七书》以大量笔墨探讨国家治理与盛衰之道,彰显兵家探寻和平与安全、发展与繁荣之道的多维视野,是研究中国战略文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文本。七部兵书均重视强弱转换的辩证法,强调文武本末关系,认为大战略的最高境界是清静守微,完美... 《武经七书》以大量笔墨探讨国家治理与盛衰之道,彰显兵家探寻和平与安全、发展与繁荣之道的多维视野,是研究中国战略文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文本。七部兵书均重视强弱转换的辩证法,强调文武本末关系,认为大战略的最高境界是清静守微,完美的大战略取决于“主孰有道”,是“兵胜于朝廷”,是“不治而治”“不战而胜”的大战略。中国古代王朝的大战略行为史,特别是两汉及唐的大战略实践反映出,七书所承载的战略文化理想,超越了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等权力政治羁绊,树立了崇高的战略境界标杆,体现出追求更高境界的中国战略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战略文化 古代中国大战略实践 和平崛起
下载PDF
“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哲学探析
10
作者 杨延杰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6-52,共7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加深刻融合。在社会主义500年的“大历史观”中,在东西方文化哲学平等交融过程中,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向度转换过程中,在构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加深刻融合。在社会主义500年的“大历史观”中,在东西方文化哲学平等交融过程中,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向度转换过程中,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域中,“两个结合”都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为全球治理困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努力贡献东方智慧和“中国方案”,助推科学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两个结合”的提出是一个历史生成过程,它既有理论生产的实践基础,又有理论创新的现实呼唤,充分体现我们党的重大认识判断在迈向真理过程中的价值合目的性和理论自洽性,对于东西方文化哲学的正向融合具有开创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主体性向度 大历史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品牌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格 李凤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我国社会经济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旅品牌的升级、协同、传播和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品牌的建设需坚持时代性与传承性、系统性与融合性、引领性与创新性... 我国社会经济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旅品牌的升级、协同、传播和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品牌的建设需坚持时代性与传承性、系统性与融合性、引领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在文旅资源开发、产品创新、服务提升、空间优化和品牌传播方面不断创新,通过品牌建设助推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大运河文化带 文旅品牌 扬州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8-53,共6页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完成历史任务和取得伟大成就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集合。在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中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把握其助推“德技并修”人才培育、拓展“大...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完成历史任务和取得伟大成就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集合。在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中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把握其助推“德技并修”人才培育、拓展“大思政课”建设资源、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等当代价值,审视其融入现实境遇,用“大格局”协同育人、使“大先生”教师提质、让“大课程”教学增效、以“大资源”平台优化,系统探索实践路径,真正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弘扬,提高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高职院校 “大思政课”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基于京杭大运河沿线淮扬地区的饮食体验设计
13
作者 丁肇辰 高昊天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1期34-41,共8页
饮食作为最底层的生理需求之一,是人类社会开展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的重要基础。食物对特定地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文化可持续的重要研究内容。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联通了各地的商业经济,同时... 饮食作为最底层的生理需求之一,是人类社会开展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的重要基础。食物对特定地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文化可持续的重要研究内容。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联通了各地的商业经济,同时也肩负着“两京”之间粮食、商品、人员等的运输重任。大运河开通后,往来流通的各地食材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食品市场,促进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更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淮扬地区是国内较具代表性的运河文化区,文章以文献研究法为主,探讨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对中国饮食格局产生的影响,以及淮扬地区、淮扬饮食文化的发展与运河之间的关联性,结合相关史论研究,将体验设计的原则引入淮扬地区饮食设计的研究中,探索在当今体验经济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淮扬菜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淮扬地区 地域文化 食物设计 体验设计
下载PDF
论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创新与超越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加文 巫青山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8,共8页
习近平大历史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内含着深刻的历史哲学意蕴与独特的创新品格。习近平从融通中华传统历史观、扬弃西方历史观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三重维度构建了科学性、创新性... 习近平大历史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内含着深刻的历史哲学意蕴与独特的创新品格。习近平从融通中华传统历史观、扬弃西方历史观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三重维度构建了科学性、创新性的大历史观话语体系。这一大历史观话语体系立足于中国大地、扎根于中国土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思维为理论底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阐释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习近平大历史观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内在逻辑基础上揭露了西方历史叙事上的弊端,纠正了西方历史观的各种误导,实现了对西方历史观的超越,在历史本体论、历史主体论和历史辩证法中全景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新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华传统历史观 西方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蒙古语释义指瑕四则
15
作者 杜思佳 邓春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46-52,共7页
《汉语大词典》收录了不少蒙古语借词,但所收蒙古语借词存在释义不全面、释义错误等问题。利用比较和文献检索法对“答剌罕”“哈剌”“莽古歹”“诺颜”四词的考证,补充“答剌罕”“哈剌”“诺颜”三词释义,纠正补充“莽古歹”一词释义... 《汉语大词典》收录了不少蒙古语借词,但所收蒙古语借词存在释义不全面、释义错误等问题。利用比较和文献检索法对“答剌罕”“哈剌”“莽古歹”“诺颜”四词的考证,补充“答剌罕”“哈剌”“诺颜”三词释义,纠正补充“莽古歹”一词释义,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蒙古语 释义
下载PDF
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价值意蕴 被引量:3
16
作者 童成帅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3-64,共12页
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涵盖理论、思想、党建、使命、精神五个维度,蕴含着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深邃的价值旨趣,对全党同志树牢正确的党史观、增强... 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涵盖理论、思想、党建、使命、精神五个维度,蕴含着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深邃的价值旨趣,对全党同志树牢正确的党史观、增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党史 党史学习教育 大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宏大叙事的世纪回归与“新乡土史诗”的文学书写
17
作者 席宇 宋学清 《学术探索》 2023年第5期150-156,共7页
文学宏大叙事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要求作家在占有大量文学材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经验与宏大叙事结构去讲述中国故事,保证文学历史叙事的真实性。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伟大的文学作品,宏大的历史... 文学宏大叙事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要求作家在占有大量文学材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经验与宏大叙事结构去讲述中国故事,保证文学历史叙事的真实性。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伟大的文学作品,宏大的历史召唤文学的宏大叙事,而宏大叙事的世纪回归又积极推动了“新乡土史诗”的文学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既是新时代文学的精神追求,也是“伟大的中国小说”的自觉追求。宏大叙事能够历史地审视中国乡村的现代转型,预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景,承担起讲述中国乡村大故事的历史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大叙事 乡土文学 新乡土史诗 中国故事 中华民族新史诗
下载PDF
寓画于园,以画探园:《红楼梦》大观园园林空间的画意营造
18
作者 周莲 黄学渊 张蕾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2期87-90,共4页
曹雪芹对大观园的空间营造与当时寓画于园的宗旨息息相关,以山水画的空间法则解析大观园园林空间营造意匠,可以拓宽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画意内涵。大观园园林空间在动态游观法则下,从整体与局部、空间序列、景观集群三个方面推进了园林... 曹雪芹对大观园的空间营造与当时寓画于园的宗旨息息相关,以山水画的空间法则解析大观园园林空间营造意匠,可以拓宽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画意内涵。大观园园林空间在动态游观法则下,从整体与局部、空间序列、景观集群三个方面推进了园林空间形态的完善;在气韵生动法则下,从风声、水声、动物声三种声景营造加强了园林空间结构的音韵流通;在象征隐喻法则下,从植物象征与文学象征引发了园林空间氛围的意境呈现。大观园园林空间的画意营造,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经典内核,又有园林空间形态、结构与氛围方面的创新和拓展,体现了诗意栖居的和谐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大观园 画意营造 中国传统园林 空间法则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建议
19
作者 肉孜·吾斯曼 孟飞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5,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历史观”的概念,它是研究历史趋势、认识历史规律的新思维,为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研究提供逻辑支撑。中华民族大历史观是大历史观和中华民族历史观相互碰撞、相互作用而进入学术视野的新概念。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历史观”的概念,它是研究历史趋势、认识历史规律的新思维,为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研究提供逻辑支撑。中华民族大历史观是大历史观和中华民族历史观相互碰撞、相互作用而进入学术视野的新概念。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的研究趋势主要有中华民族大历史观概念如何普及、以中华民族大历史观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大历史观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复兴逻辑关系等。为此,学术界要以宏观视野塑造中华民族大发展史观,以整体思维解读中华民族大历史,以系统观念建构大统战工作格局等方面入手研究中华民族大历史观的作用、内涵、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大历史观 大历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基因探赜
20
作者 陈慧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内蕴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全面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以传统文化视角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从根本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内蕴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全面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以传统文化视角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从根本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根源与价值面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大一统”理念涵括着党的领导的政治传统;大同理想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民为邦本积淀着人民中心现代化的思想源泉;天人合一凝聚着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精神特质;和而不同奠定着和平发展现代化的道德支撑。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始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并不断从传统文化深邃的思想智慧中汲取丰厚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传统文化 文化基因 大一统理念 大同理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