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ld formation and heating mechanism in ultra-narrow gap withconstricted arc by ultra-fine granular flux 被引量:6
1
作者 郑韶先 李小雷 +1 位作者 车军 李德福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2年第1期39-43,共5页
Ultra-narrow gap welding (UNGW) process with high stabilization, reliability and without spatter can be achieved with constricted arc by molten slag wall, which is made from melted flux. Th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 Ultra-narrow gap welding (UNGW) process with high stabilization, reliability and without spatter can be achieved with constricted arc by molten slag wall, which is made from melted flux. Th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by changing voltage under different curr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voltage range being fit for UNGW is about 22 -31 V under the current range of 200 -320 A. With the increasing of voltage, weld formation of UNGW has the law of lack of fusion on sidewall, good weld and undercut in turn under a certain current. In addition, the action relationships among arc, molten slag wall and sidewalls can be improved by properly adjusting voltage and current of arc, which makes cathode spot properly distribute in ultra-narrow gap.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weld formation of UNGW has been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fine granular flux constricted arc ultra-narrow gap welding weld formation
下载PDF
微氧同步产甲烷反硝化系统颗粒污泥形成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姗姗 周鑫 +2 位作者 海岩 赵瑞强 韩瑞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采用微氧改良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含氮废水(COD 4000 mg/L,NO3--N质量浓度300 mg/L),通过预曝气和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方式,经过89 d运行成功培养出具有同步产甲烷反硝化(SMD)功能的颗粒污泥。当HRT为12 h... 采用微氧改良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含氮废水(COD 4000 mg/L,NO3--N质量浓度300 mg/L),通过预曝气和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方式,经过89 d运行成功培养出具有同步产甲烷反硝化(SMD)功能的颗粒污泥。当HRT为12 h时,甲烷产量可达(9054.9±1261.2)mL/d,同时COD去除率为92.4%±1.5%,TN去除率为88.1%±3.3%,SMD处理效能最佳。污泥由最初的絮状污泥转变为圆润紧实的大粒径颗粒污泥。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分析显示,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显著增加。三维荧光光谱表征发现,成熟微氧颗粒污泥具有旺盛的EPS分泌和代谢能力。高通量测序证实,成熟颗粒污泥中产甲烷菌和反硝化菌均得到了快速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颗粒污泥 水力停留时间 产甲烷 反硝化 形成特性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张浩然 戚元辉 欧阳二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69-2673,共5页
简要概述了AGS的诸多成形假说,例如自凝聚假说、胞外聚合物(EPS)假说、晶核诱导假说和选择驱动压假说。比较了控制基质成分、混凝剂、EPS、菌落分布和操作参数等条件不同时,AGS的成形过程的差异。并针对AGS技术在生活和工业废水中如污... 简要概述了AGS的诸多成形假说,例如自凝聚假说、胞外聚合物(EPS)假说、晶核诱导假说和选择驱动压假说。比较了控制基质成分、混凝剂、EPS、菌落分布和操作参数等条件不同时,AGS的成形过程的差异。并针对AGS技术在生活和工业废水中如污水的脱氮除磷、有机废水和重金属废水处理等诸多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叙述。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以后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形成机理 污废水处理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5
4
作者 崔成武 纪树兰 +2 位作者 高景峰 任海燕 Naeem ud din Ahmad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5,19,共4页
本文综述了几种比较流行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总结了各种条件下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培养条件及其形态。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污泥形态 形成机理 理化特性 培养条件 形态
下载PDF
不同尺度分布散粒材料砂堆形成过程的二维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军 于刚 +2 位作者 赵长兵 胡文 仇海亮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8-573,共6页
用作者开发的离散元程序,模拟不同尺寸分布的砂堆形成过程。把散体颗粒简化为圆形颗粒,模拟过程分三步:首先利用参考网格生成颗粒的松散堆积结构;为了避免颗粒下落的冲击作用对砂堆安息角的影响,先模拟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在圆柱容器内的... 用作者开发的离散元程序,模拟不同尺寸分布的砂堆形成过程。把散体颗粒简化为圆形颗粒,模拟过程分三步:首先利用参考网格生成颗粒的松散堆积结构;为了避免颗粒下落的冲击作用对砂堆安息角的影响,先模拟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在圆柱容器内的自由下落与堆积,直至堆积达到稳定;最后,移除容器,只保留一个底部边界,模拟颗粒体系的散落过程,直至形成一个稳定的砂堆。模拟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砂堆的安息角逐步减小并趋向于一常值。对模拟中的两组颗粒体系进行相同条件下的砂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所得安息角大体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砂堆形成 尺寸分布 安息角 散粒材料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质及其在脱氮除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谢珊 李小明 +2 位作者 曾光明 杨麒 刘精今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73,共4页
阐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泥特性、培养条件和影响因素 ,比较了三种SBR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特性的差异 。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性质 脱氮 除磷 应用 SBR反应器 污泥处理
下载PDF
粒径对煤在H_2/Ar等离子体中热解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吕永康 田原宇 +2 位作者 王大鸷 谢克昌 朱素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3,共5页
对粒径在H2 Ar等离子体煤热解制乙炔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煤的粒径与煤的裂解程度 (转化率 )、乙炔收率、乙炔在产品气体中摩尔分数和反应器壁结焦的关系 ,并且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下 ,对如何选择最佳粒径和粒径分布的问题进行... 对粒径在H2 Ar等离子体煤热解制乙炔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煤的粒径与煤的裂解程度 (转化率 )、乙炔收率、乙炔在产品气体中摩尔分数和反应器壁结焦的关系 ,并且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下 ,对如何选择最佳粒径和粒径分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煤等离子体热解制乙炔反应器壁结焦的机理和煤粒径是影响反应器内结焦的重要因素 ,提出了进料粒径双峰分布缓解煤等离子体热解制乙炔装置结焦的新方法 ,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等离子体 热解 乙炔 粒度 结焦 氢气 氩气
下载PDF
下二门油田核二段沉积微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祺 陈振林 汤济广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在岩心观测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系统总结了下二门油田核二段三角洲前缘—浊积体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典型的两段式、一跳一悬加过渡式、复杂三段式和高斜多跳一悬加过渡;河口坝为... 在岩心观测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系统总结了下二门油田核二段三角洲前缘—浊积体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典型的两段式、一跳一悬加过渡式、复杂三段式和高斜多跳一悬加过渡;河口坝为高斜多跳一悬式、高斜一跳一悬加过渡和高斜两段式;远砂坝为两段式;前缘席状砂为高斜两段式和一跳一悬加过渡式;浊积体沉积为"宽缓上拱"式、"低斜多段"式和低斜一段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二门油田 核二段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粒度分析
下载PDF
用于石化废水处理的聚氨酯泡沫球形载体的挂膜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郭静波 马放 +2 位作者 蒋侃 徐善文 崔迪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2-1326,共5页
采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对用于石化废水处理的聚氨酯泡沫球形载体的挂膜方法进行了研究。直接挂膜时,投加石化废水生物处理剂后,载体出现了严重的堵塞现象,孔隙内无机颗粒含量较高,生物多样性差,从而无法保持稳定的石化废水处理效果。通过... 采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对用于石化废水处理的聚氨酯泡沫球形载体的挂膜方法进行了研究。直接挂膜时,投加石化废水生物处理剂后,载体出现了严重的堵塞现象,孔隙内无机颗粒含量较高,生物多样性差,从而无法保持稳定的石化废水处理效果。通过分析聚氨酯泡沫表层和孔隙内部附着的生物量及孔隙内附着物的粒度分布,采取间接挂膜法,即采用投加颗粒状物质活性炭、电气石及酵母粉的方式,对聚氨酯泡沫球形载体进行预挂膜后,再投加生物处理剂,进行进一步的挂膜。结果表明:间接挂膜法可有效地避免载体的堵塞问题,使得孔隙内部附着生长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从而在石化废水进水COD和NH4+-N浓度在280-420 mg/L和5-25 mg/L时,出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稳定在70 mg/L和3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颗粒物质 挂膜 石化废水
下载PDF
三方程线性弹性-阻尼DEM模型及碰撞参数确定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永志 程易 郑津洋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4,共6页
建立了一种考虑法向接触力、切向接触力(含静滑动摩擦力及动滑动摩擦力)和力矩(含由切向力产生的力矩及静滚动摩擦力矩和动滚动摩擦力矩)的三方程线性弹性-阻尼离散单元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颗粒物料的三维数值模拟中,讨论了模型中几... 建立了一种考虑法向接触力、切向接触力(含静滑动摩擦力及动滑动摩擦力)和力矩(含由切向力产生的力矩及静滚动摩擦力矩和动滚动摩擦力矩)的三方程线性弹性-阻尼离散单元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颗粒物料的三维数值模拟中,讨论了模型中几个重要碰撞参数——刚性系数、阻尼系数及摩擦系数的选择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时间步长等计算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为了验证算法和参数选择的正确性,本文对几个有代表性的颗粒系统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验证了新模型和参数选择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计算颗粒力学 堆积过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稳定运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安 王然登 彭永臻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9,28,共6页
近年来,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凭借其优良的沉降性能以及较好的处理效果等优点,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颗粒污泥形成机制的多种假说与形成步骤,并从沉淀时间、水中金属离子、不同有机底... 近年来,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凭借其优良的沉降性能以及较好的处理效果等优点,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颗粒污泥形成机制的多种假说与形成步骤,并从沉淀时间、水中金属离子、不同有机底物及负荷、水力剪切力和饱食-饥饿期几个方面分别讨论了各自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稳定运行的影响。最后列举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朝春 刘名 +2 位作者 陈惠民 叶鑫 简美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共5页
简要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分析了水力剪切力、碳源与有机负荷、p H与游离氨、温度、金属阳离子、沉淀时间等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同步脱氮除磷、去除高浓度有毒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 简要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分析了水力剪切力、碳源与有机负荷、p H与游离氨、温度、金属阳离子、沉淀时间等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同步脱氮除磷、去除高浓度有毒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微生物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水力作用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克勋 徐智华 张振家 《中国沼气》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从水力学角度探讨了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数学模型表明,颗粒污泥的最终沉降速度随颗粒污泥的密度、粒径的增大而增加,随溶液密度及粘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与进水有机物浓度和悬浮物含量以及水力条件有关。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颗粒污泥 水力作用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川中地区磨溪气田嘉二段砂屑云岩储集层成因 被引量:21
14
作者 谭秀成 罗冰 +5 位作者 李卓沛 丁熊 聂勇 吴兴波 邹娟 唐青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对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陵江组嘉二段二亚段C层(T1j22C)砂屑云岩宏观与微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建立滩相碳酸盐岩优质储集层的成因模式。原生粒间孔是滩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其主要特征及判识标志包括:储集层发育严格受沉积微相... 对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陵江组嘉二段二亚段C层(T1j22C)砂屑云岩宏观与微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建立滩相碳酸盐岩优质储集层的成因模式。原生粒间孔是滩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其主要特征及判识标志包括:储集层发育严格受沉积微相控制、孔隙以残余粒间孔和溶扩残余粒间孔为主、颗粒接触处仅有海底胶结物发育、初期压实使颗粒呈线-凹凸接触的格架支撑及部分孤立粒间孔隙的埋藏胶结物不具溶蚀现象等。原生粒间孔的保存机制为:在海底胶结后,初期压实使具早期环边胶结物的颗粒呈格架支撑、喉道减小;压实流体胶结使滩体周缘致密化,并且粒间孔内有限的浅埋藏胶结物使喉道堵塞,成岩流体达到溶蚀-胶结平衡后胶结作用终止;后期埋藏溶蚀主要调整、优化改造先期孔隙层,其对单个储渗体储集空间的绝对增加值仅占次要地位,并不改变这类储集层的储渗体时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相碳酸盐岩 砂屑云岩 储集空间 原生粒间孔 成因机制 嘉陵江组 磨溪气田
下载PDF
筒仓泄料过程中阻塞现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楚锡华 周剑萍 徐远杰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基于颗粒材料离散颗粒模型及颗粒流方案,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筒仓泄料过程中影响颗粒流发生阻塞的若干因素,给出了阻塞概率随筒仓底部开口半径及倾角、颗粒间摩擦系数及颗粒粒径分布的关系曲线。基于颗粒簇的概念,进一步研究了颗粒形状... 基于颗粒材料离散颗粒模型及颗粒流方案,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筒仓泄料过程中影响颗粒流发生阻塞的若干因素,给出了阻塞概率随筒仓底部开口半径及倾角、颗粒间摩擦系数及颗粒粒径分布的关系曲线。基于颗粒簇的概念,进一步研究了颗粒形状的影响,并对颗粒材料阻塞时的力链分布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离散颗粒模型 阻塞 成拱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巴喀地区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甜点”预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勇 康毅力 +2 位作者 季卫华 刘仕文 盛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6,共9页
储层微观地质统计分析发现,巴喀地区砂岩粒度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定量表征砂岩粒度参数及储层储集参数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储层微观参数地质统计分析和测井模型计算结果,应... 储层微观地质统计分析发现,巴喀地区砂岩粒度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定量表征砂岩粒度参数及储层储集参数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储层微观参数地质统计分析和测井模型计算结果,应用储层微观地质统计参数反演与相干体分析技术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对巴喀地区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甜点"分布特征进行了有效的预测。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甜点"主要分布在柯柯亚构造带断背斜高部位及其紧邻的斜坡区,储层粒度较粗,渗透率相对较高,在一定范围内,孔隙度也相对较高,为巴喀地区致密砂岩气藏的有利储层分布区和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地区 八道湾组 砂岩粒度 地质统计 参数反演
下载PDF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及其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峰 董丽 +1 位作者 冯辉霞 杨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综述了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几种比较流行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如胞外多聚物假说、自凝聚原理、丝状菌假说,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影响因素 形成机理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河区域下垫面特征及风沙活动观测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杜鹤强 薛娴 孙家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56-165,共10页
为明确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河区域下垫面特征与风沙活动特点,该文对该地区的沙丘形态、粒度特征、风速、输沙率与风沙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横向沙丘平均宽-高比约为12.75。沙丘表面平均粒径与分选... 为明确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河区域下垫面特征与风沙活动特点,该文对该地区的沙丘形态、粒度特征、风速、输沙率与风沙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横向沙丘平均宽-高比约为12.75。沙丘表面平均粒径与分选系数呈现出由丘间地至落沙坡逐渐减小的趋势,偏度则呈现出增大趋势。沙丘各部位粒度累计分布曲线均为正偏、单峰态分布。在净风与起沙风环境下,仅丘间地与沙丘顶部风速廓线呈对数形式分布;迎风坡坡脚处风速廓线多呈幂函数分布;落沙坡与背风坡坡脚处风速廓线分布形式不统一。无论在高风能环境下还是低风能环境下,从丘间地至背风坡坡脚,沙丘断面近地表风速呈减小(至迎风坡坡脚),增大(迎风坡坡脚至丘顶),再减小(丘顶至落沙坡),再增大(落沙坡至背风坡坡脚)趋势。沙丘顶部是风沙活动最为强烈的部位,沙丘各部位90%以上的输沙量集中到10cm高度以下;沙丘各部位的风沙流结构均服从三次函数分布。最后,该文针对该区域下垫面与风沙活动的特点和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对该区域风沙危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效应 侵蚀 沙丘形态 粒度特征 输沙率 风沙流结构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特征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昌勇 郑荣才 +3 位作者 高博禹 朱国金 胡晓庆 李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8-1637,共10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通过岩石学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珠江组下部属于典型的深水扇沉积,可划分为早期盆地扇和晚期斜坡扇两种类型,两类深水扇都以发育颗粒流、砂质碎屑流及低密度浊流等顺坡重力流...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通过岩石学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珠江组下部属于典型的深水扇沉积,可划分为早期盆地扇和晚期斜坡扇两种类型,两类深水扇都以发育颗粒流、砂质碎屑流及低密度浊流等顺坡重力流沉积为主,同时夹有少量内波和等深流等深水牵引流改造沉积。砂质碎屑流为两类深水扇水道砂体的主要沉积类型,发育有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粒序层内可见各种丰富的液化变形和生物逃逸构造,而水平层内发育有更多的生物钻孔和扰动现象。两类深水扇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地扇水道砂岩中普遍含硅质小砾石,水道间泥岩中含有较多保存完好的抱球虫化石,斜坡扇水道砂岩以富含炭泥屑为典型特征,水道间泥岩含有更丰富的颗石藻和抱球虫化石,其中部分抱球虫和颗石具有遭受海底溶蚀作用的现象,指示斜坡扇相对盆地扇有更大的水体深度。平面上两类深水扇具有相似的重力流沉积的分带性,都具有自陆架坡折向盆地方向由颗粒流沉积逐渐向砂质碎屑流和近源高密度浊流、远源低密度浊流等单向演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珠江组 深水扇 水道砂体 颗粒流 砂质碎屑流 浊流
下载PDF
粒状碎屑溜砂坡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研究(溜砂坡系列研究之一)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成华 张小刚 +1 位作者 阙云 何思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5,共7页
通过现场考察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的“三大要素”——砂源区、溜动区和形成区、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条件和演化规律、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的散体结构特征和天然休止角。通过影响天然休止角的主要因素和显著性分析,... 通过现场考察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的“三大要素”——砂源区、溜动区和形成区、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条件和演化规律、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的散体结构特征和天然休止角。通过影响天然休止角的主要因素和显著性分析,研究了天然休止角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及粒状碎屑溜砂坡的稳定性和判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碎屑溜砂坡 形成条件 天然休止角 双因素方差分析 线性回归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