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sian Green Mussel <i>Perna viridis</i>(Linnaeus 1758): 20 Years after Its Introduction in Trinidad and Tobago
1
作者 Judith Gobin John Agard +1 位作者 Janette Madera Azad Mohammed 《Op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Invasive species are oft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low numbers of individuals and a small genetic pool which could give rise to a population with a lower genetic diversity than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Pe... Invasive species are oft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low numbers of individuals and a small genetic pool which could give rise to a population with a lower genetic diversity than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Perna viridis was first reported on the west coast of Trinidadin1990 inthe Point Lisas Industrial estate. They may have been first introduced either as juvenile free floating mussels (spat) or as adults attached to the hulls of ships. This gregarious species spread rapidly throughout the Caribbean toVenezuela,KingstonHarbor(Jamaica) and by 1999 was reported inTampaBay(Florida). Genetic analysis was done on tissue samples fromTrinidad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similarity of newly collected specimens (2009) with archived specimens (collected 1994).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may not be any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population of Perna viridis, even approximately 20 years after initial coloniz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genetic bottlenecks in the population of P. viridis fromTrinid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na viridis Green mussels TRINIDAD and Tobago Invasive Species
下载PDF
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同工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2
作者 林巧云 李珍珍 陈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7期4023-4028,共6页
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消化腺为材料,经GST rap^(TM)FF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而后经DEAE离子交换层析得到三个洗脱峰M_1、M_2、M_3,分别占总蛋白含量的77%,16%,2.9%,对其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M_1可能是... 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消化腺为材料,经GST rap^(TM)FF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而后经DEAE离子交换层析得到三个洗脱峰M_1、M_2、M_3,分别占总蛋白含量的77%,16%,2.9%,对其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M_1可能是由分子量为25 kD的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同型二聚体,M_2、M_3可能为异型二聚体,M_2由25 kD和23kD两个亚基组成,M_3由27kD和23kD两个亚基组成。以1-氯-2,4-二硝基苯(CDNB)、3,4-二氯硝基苯(DCNB)、4-硝基氯化苄(NBC)、利尿酸(ETHA)4种底物对M_1、M_2、M_3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M_1、M_2、M_3分别对ETHA、DCNB、NBC亲和力更好,Km分别为1.08mmol/L、1.51 mmol/L、0.89mmol/L,Vmax分别为54.9μmol/min/mg,40.3μmol/min/mg,19.4μmol/min/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 同工酶 翡翠贻贝 纯化 性质
下载PDF
广东大亚湾和大鹏湾麻痹性贝类毒素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江天久 尹伊伟 +3 位作者 骆育敏 王朝晖 陈菊芳 齐雨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1-344,共4页
于1997-1999年在广东大亚湾和大鹏湾的主要贝类养殖区设立了4个采样点,以华贵栉孔扇贝和翡翠贻贝为对象逐月采样,以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推荐的小白鼠法测定其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含量.1999年1-6月... 于1997-1999年在广东大亚湾和大鹏湾的主要贝类养殖区设立了4个采样点,以华贵栉孔扇贝和翡翠贻贝为对象逐月采样,以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推荐的小白鼠法测定其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含量.1999年1-6月大亚湾东山海域的扇贝贝毒含量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的限定值,尤其是1月份,超过限定值近30倍.贻贝仅1月份超标.总体上贝毒含量表现为由冬春季高峰期逐月波动下降的趋势.大亚湾澳头和大鹏湾南澳的两种贝类毒素含量都不高,扇贝长期含有较低的毒素,贻贝在大部分时间内不含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贝类养殖区 广东 水产监测
下载PDF
水溶性石油烃组分对翡翠贻贝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雅元 李纯厚 +6 位作者 徐姗楠 吕国敏 张喆 黄志婓 马胜伟 王学峰 巩秀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8-606,共9页
在室内半静水的实验条件下,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分别暴露于0.005、0.010、0.050、0.100mg.L-1的0#柴油水溶液(WSF)中,在污染后1、3、7、15d取样,于15d后转入清洁海水中进行7d污染释放试验,在18、22d采样。测定内脏团和外套膜丙二... 在室内半静水的实验条件下,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分别暴露于0.005、0.010、0.050、0.100mg.L-1的0#柴油水溶液(WSF)中,在污染后1、3、7、15d取样,于15d后转入清洁海水中进行7d污染释放试验,在18、22d采样。测定内脏团和外套膜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组(0.100、0.050mg.L-1)暴污的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比低剂量组(0.005mg.L-1)显著(P<0.01),整个暴露过程中呈现先抑制后诱导再抑制的波动变化趋势,无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WSF暴露初期,内脏团组织中GSH含量和GST活性反应灵敏且受到抑制,此后受到明显诱导而升高,在暴露第7d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外套膜各剂量组GSH含量和GST活性存在此消彼长的趋势,剂量-时间效应明显。污染解除后,4种生理指标均缓慢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翡翠贻贝 毒性效应 抗氧化酶系
下载PDF
翡翠贻贝内脏团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对苯并(b)荧蒽胁迫的生物响应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涛 陈海刚 +2 位作者 蔡文贵 秦洁芳 贾晓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39-545,共7页
为了研究苯并(b)荧蒽这一典型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测定了不同浓度(2.0、10.0和50.0μg.L-1)苯并(b)荧蒽胁迫15 d和清水释放10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内脏团组织中抗氧化酶(CAT、SOD和GPx)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 为了研究苯并(b)荧蒽这一典型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测定了不同浓度(2.0、10.0和50.0μg.L-1)苯并(b)荧蒽胁迫15 d和清水释放10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内脏团组织中抗氧化酶(CAT、SOD和GPx)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μg.L-1浓度组中CAT活性呈现出诱导-抑制的规律,在第4天达到峰值,诱导率为81.9%;10.0和50.0μg.L-1浓度组中SOD活性在整个胁迫阶段呈现抑制-诱导-抑制的趋势,第2天时抑制率分别为31.9%和49.8%,第8天时诱导率分别为24.9%和62.3%;10.0和50.0μg.L-1浓度组中GPx活性在整个胁迫阶段呈现抑制-诱导的变化规律,第8天抑制率分别为30.6%和40.6%,15 d时诱导率分别为20.6%和21.3%。随着清水释放实验的进行,2.0和10.0μg.L-1浓度组的翡翠贻贝内脏团抗氧化酶活性逐渐恢复,氧化损伤逐渐降低,但50.0μg.L-1浓度组中翡翠贻贝的SOD和GPx活性10 d后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本研究中,翡翠贻贝内脏团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可以反映苯并(b)荧蒽在一定浓度与时间范围内对机体的胁迫程度;而MDA含量与苯并(b)荧蒽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关系,表明苯并(b)荧蒽能通过氧化损伤途径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b)荧蒽 翡翠贻贝 内脏团 SOD CAT GPX MDA
下载PDF
翡翠贻贝多糖抑制流感病毒在鸡胚中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江滨 张海风 +1 位作者 赖银璇 黄迪南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5-357,共3页
采用血凝滴度法研究翡翠贻贝多糖(PVPS)对鸡胚培养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通过联合给药试验研究PVPS对利巴韦林抗流感病毒的协同效应。与病毒对照组比较,PVPS各剂量组的血凝滴度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与利巴韦林组及同剂量PVPS... 采用血凝滴度法研究翡翠贻贝多糖(PVPS)对鸡胚培养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通过联合给药试验研究PVPS对利巴韦林抗流感病毒的协同效应。与病毒对照组比较,PVPS各剂量组的血凝滴度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与利巴韦林组及同剂量PVPS单独给药组相比,联合给药组的血凝滴度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且0.85<q<l.15。结果表明:PVPS能明显抑制鸡胚培养流感病毒的增殖,对利巴韦林抗流感病毒具有相加效应,具有开发成抗流感病毒生物制剂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贻贝 多糖 抗流感 鸡胚
下载PDF
翡翠贻贝内脏团抗氧化防御系统对菲胁迫的生物响应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涛 陈海刚 +2 位作者 蔡文贵 秦洁芳 贾晓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4-508,共5页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海水中不同浓度(2.0、10.0、50.0μg L-1)菲胁迫1、4、8、15 d和清水恢复2、7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内脏团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翡翠贻贝内脏团CAT活性在d 1即...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海水中不同浓度(2.0、10.0、50.0μg L-1)菲胁迫1、4、8、15 d和清水恢复2、7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内脏团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翡翠贻贝内脏团CAT活性在d 1即受到显著诱导(P<0.05),对菲胁迫的反应非常敏感;SOD活性和GSH-Px活性对菲胁迫的生物响应呈先诱导后抑制的变化规律,而MDA含量随曝露时间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浓度越高,这3种指标的变化趋势越明显.因此翡翠贻贝内脏团中SOD、GSH-Px、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适合作为菲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指示指标.在清水恢复阶段,相对于对照组各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复,也表明翡翠贻贝能对一定程度的菲胁迫带来的氧化损伤进行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贻贝 内脏团 SOD GSH-PX CAT MD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